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反派还是个小团子 > 第78章 重金悬赏

第78章 重金悬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皇上自己在那里想了无数的阴谋。见赵元邑还在那儿催促, 便停了下来, 瞅了他一眼:“你上回出宫就是见这写书之人?”

    思衬再三,皇上还是决定先不要发火,得先把这里头的利害关系给十七讲清楚。

    赵元邑只回道:“可不是吗,那两位大夫可是有大才之人, 只是他们这法子一直不为世人接受。”

    “你也知道这法子不会轻易让人接受?”皇上放下了书,平白无故地让人染一次痘疮, 能让人接受才怪呢,“那两位大夫用这法子可治死过人?”

    赵元邑不敢隐瞒:“确实有一个人因为种痘没了性命,不过只有一个。”

    “那他们俩加起来,一共给多少人种过痘?”

    赵元邑想了想:“约莫四五十人吧。”

    四五十人中间, 就有一个人因为这法子没了,皇上虽然心动, 却越发冷静了。不管是十七误打误撞碰到这两个人也好,还是老三老四故意让十七搅和进去也罢,这法子就不是个安全的法子。

    若是这天下人人都用了这法子,那该死多少人?痘疮是可怕, 得了之后也的确算得上是在劫难逃,可是对那些从未染上痘疮的人来说,心里总会存了一份侥幸, 觉得自己应该能一辈子碰不上这病。

    皇上道:“你这种痘之法固然新奇,成功了便能再不怕痘疮,可里头的危险也不容忽视,即便朕下令让大魏百姓皆种痘, 只怕他们也不愿意去的,谁不畏死呢?”

    赵元邑反驳:“这法子如今只在尝试阶段,以后如何还得慢慢实验,总能找到降低种苗毒性的办法的,总不能因为这里头有困难,就将这么好的法子放在一边吧?”

    赵元邑说完之后,尤嫌不够,还顺道拍了一句马屁:“再说了,若是这法子不断精进以至于最后能推行下去,那可就是前所未有的大功劳了,父皇定能借着此事名垂千古!”

    “你父皇用不着这个,也一样能名垂千古!”皇上扫了这个马屁精一眼,完全不入他的套。皇上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千古明君。

    “是我说错了,父皇您本来就名垂千古,是我想要流芳青史行了吧?”赵元邑继续苦求,“您就给我一个机会吧,好歹也让我做成一件事儿,给自己挣一个好名声吧。”

    “快坐好!没个正形。”皇上斥了一声。

    赵元邑坐直了身子,依旧紧紧地盯着他看。

    “你这法子便是不错,可若是真广而告之,又有多少人愿意拿性命来尝试呢?”

    “我会那处挣的钱做赏金,谁愿意试就重金悬赏!”

    皇上无奈了:“还没开始呢,你就已经将后路给想好了?”

    “谋定而后动嘛,父皇,您觉得呢?”

    “朕觉得不可。”皇上冷漠道。

    赵元邑急了:“明明就是个好办法,为何父皇您竟然连试都不愿意试呢?这也不愿,那也不愿,难道这痘疮百年千年,永生永世都没办法应对了?若是因为这一试,能够攻克这病症,或者因为这一试,给后世带来启发,也也算是大功一件了,为何现在连开始都不愿意开始呢?”

    皇上沉默了。

    他未尝不知这道理,只是:“十七啊,你可知道这法子公开过后你会面对什么?”

    “我不在意。”赵元邑斩钉截铁。

    皇上叹了一口气:“也罢,朕让太医局的太医看看此书,若他们也觉得可行,便召你那两个大夫入宫,同他们一道商议。”

    “父皇英明!”

    “呵。”皇上已经不大想看到这烦人的小东西了,“事儿都应下了,赶紧滚回未央宫去,今儿不许过来打扰了。”

    赵元邑自然乖乖答应了。今儿不来,明儿还能过来,都是一样的。

    解决完了这样大的一件事儿,赵元邑心情愉快地从勤政殿里滚头出来了。

    皇上可没他这般轻松,赵元邑这样两手一摊什么都不管了,可皇上却远没有他这样轻松。

    过了一会儿,张望全从外头走了进来,笑着道:“圣上叫奴才什么事儿?”

    皇上深情凝重:“你叫人去太医院,让陈院正几个都过来,朕有事要问他们。再有,好好查一查十七皇子庄子上的那两个大夫,看看他们究竟是个什么开路。”

    张望全立刻下去吩咐。

    皇上对着这本书,心里烦得要死,他本来还打算把今儿剩下来的奏书都给处理了,结果那臭小子却突然来了这么一出。要是处理吧,必定又得费时费心,可要是不处理吧,皇上心里就像是堆着一出好大的事儿一样,怎么都没心思管别的。

    毕竟这也是一件大事,皇上固然嫌弃这书上的办法不完美,一个不好可能还会把人的小命给送掉了,可就像那个臭小子说的一样,总不能因为它不好就对它不闻不问吧,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永远都拿痘疮没有办法了?

    只要细心琢磨,办法总比困难多。

    陈院正几个被请来勤政殿的时候,还以为是圣上身子不舒服呢,谁知道进去一看,好像还不是他们以为的那样。

    “都来了?”皇上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要让他们坐下。

    这态度,弄的几个太医都有些惶惶不安了。

    自打十七皇子出了痘疮这事儿之后,皇上对他们大医院的这些太医就越发不耐烦起来了,总觉得他们都是庸医,甚至都不屑于跟他们说话。如今这般温和的态度,叫他们都惊了。

    惊过之后,又是一阵惶恐,总想着圣上让他们过来,是不是没有什么好事?

    最后,陈太医最先按耐不住了。

    “圣上,您叫微臣几个过来,是否有事要吩咐?”

    “有一桩要紧事儿。”皇上又翻了两页,终于将这本书翻得差不多了,虽然只是匆匆地过了一遍,可对里头的各种说法也有了了解,他将书递给张望全。

    张望全会意,又递给了陈院正几个。

    “你们都看看。”皇上吩咐。

    几个太医都开始传看起了书来。他们与皇上不同,本来就是钻研这些事的人,这书上写的他们读起来也容易的多,一目十行地看下来,几个太医脸上的震惊都难掩得住。

    皇上等他们看的差不多了,才道:“如何,这书上写的法子到底可不可行?”

    “这……这法子,微臣几个实在是没有听说过。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个,并不知到底可行不可行。”

    皇上不禁有点嫌弃了,外头的大夫都能知道的东西,结果他太医院里头的太医竟然不知道,合着他们还不如一个民间大夫呢。

    陈院正看着圣上嫌弃的样子,说了一句:“微臣倒是听说过。”

    皇上来了兴致:“你仔细说说。”

    陈院正也是看到后头的署名才想起来,自己好像确实是听说过这两人的:“这林恩年纪偏小,名声远没有石老先生大。这位是老先生,在当地可是位神医,听说什么疑难杂症到他那都不是个问题,且尤擅骨科。”

    陈院正自己便擅骨科,民间哪些有名的大夫,他也会打听打听,在他没入太医院时便听闻了这位老先的事迹,心中也颇为佩服:“只有一点,他曾经因为种痘医死了人,所以方圆几十里的百姓再不愿意给他试这种痘之法。如今看这书,似乎石老先生这么多年也未曾放弃他这种痘之法,且已经琢磨出门道来了。”

    既是名医,皇上心里对这石大夫多了一分信任。

    陈院正却也好奇了:“这书究竟是怎么呈到圣上跟前的?”

    皇上给张望全使了个脸色。

    张望全立马站了出来:“是这样的,十七殿下虽则此番死里逃生,却还惦记着天底下还有许多因为痘疮受苦受难乃至失去性命的穷苦百姓,这才在民间重金悬赏擅治痘疮的大夫,想看看他们能有什么独到的见解。这石林二人便是看到告示赶来京城的。殿下见到他们之后,深感佩服,所以让他们写了书,由他带给圣上。”

    陈院正感慨:“十七殿下小小年纪便心系天下,实在是让人自愧不如。”

    皇上故作嫌弃:“他才多大?也不过就是一时心里热乎才起了这么个念头,估摸着再过上两天,这念头就淡了。”

    熟知圣上性子的几位太医互相看了一眼,可不敢顺着这个话往下说,而是继续吹起了十七皇子。

    夸是要夸的,不过这事儿却绝对不能随随便便地拍板定下,太医里头除了陈太医因为石老先生的为人对这法子先存了两分看重之外,余下几个都不是很看好。

    毕竟,这法子看起来太危险了。

    君臣几个商议了一番,决定先让十七皇子代为通传,请这石林二人入宫,他们议好之后,再决定要不要试验一番。

    磨来磨去,总归是有了一个好消息。

    与此同时,石林二人的来路也呈到了御前,叫多疑的皇上打消了对这两人的猜忌。

    傍晚皇上去未央宫用晚膳的时候,只见到赵元邑正在拼七巧板。

    他直接走了过去,从儿子手里将七巧板抢了过来自己拼。

    赵元邑忽然被人抢了东西,有些恼怒,再一是他父皇,便高兴上了:

    “父皇,您跟太医们商议得怎么样了?”

    皇后也看了过来,这样大的事情,皇后自然也是知道的。赵元邑从勤政殿里头回来之后,便把他与皇上说的话大多都告诉了皇后。

    皇上目不转睛地摆弄手下的玩具:“你明儿将那两个民间大夫入宫,行与不行,自然有他们来操心。”

    赵元邑自信满满:“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皇上笑了:“若真没问题的话,十七你的钱袋子就要没了。重金悬赏人来试痘,你这得花多少钱?”

    十七花钱最好不过了,朝廷也能省下好大一笔银子。话说回来,十七现在的钱袋子可不小呢,光这段时间估计就攒下了不少银子了,皇上有些眼馋。

    皇后眉头一皱。

    “十七出钱?”这事儿她怎么没听说。

    赵元邑解释了一句:“我跟父皇说好了,若是他们答应推行这法子的话,我会掏钱给他们做试验之用。”

    皇后扫了皇上一眼,似笑非笑:“圣上这是打定心思想叫十七花钱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