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管家婆在八零[穿书] > 第45章

第4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雪雁没在家等着榛县的人来, 转天儿就往京城去了。这次还是自己开着车去的。

    京城她熟啊,生活过几十年的地方,好容易有这么个不用堵车, 随便开随便走的地方,不能错过了。

    这会儿路不好啊,可不是高速公路一气儿开到的时候。公路都是一段儿一段儿的还连不上呢。开出去二三百里地, 遇上城市了,甭管大城市小城市,雪雁就到城里闲一宿,走一走,逛一逛,看看市场, 看看市中心。找一好点儿酒店,休息一下,第二天再继续。

    原本一天就能到的路程,愣是让她走出去四天去。

    进了京城了,也没联系张东方。直接往化工学院去,在朝阳区离着学校近一点儿的地方先把住的地方找好了。才往学校去。

    也不是直不愣登的瞎闯的。

    说起来还是两年多以前的事儿呢。雪雁在C大门口摆摊的时候, 不是常把空车扔门口儿让顾客自取嘛,开始是因为送小风去上学。后来是去图书馆借书,得趁着人家管理员在的时候去啊。那就得把摊扔下一会儿。那会儿她最常借的就是各种画报。也是巧,老跟同一个同学借一样儿的,那登记本本上, 两人的名字老是一前一后的出现。时间长了,对彼此的名字都很有印象了。后来那个叫陈曦的姑娘,听管理员说了雪雁的情况,特意来校门口来找她, 两人这才认识的。

    陈曦当时已经大三快上大四了,家里父亲是早前挺有名气的画家,母亲是音乐学院的教授。后来都下了牛棚,这姑娘跟着父母吃了不少苦,但有一点,人家住在一大群高级知识份子的堆儿里,享受的教育,那是最顶级的。可能是遗传的问题,她就喜欢画画。可这当父母的,特别是在自己的专业上吃过大亏的,都特别反对子女再干同一行儿。陈曦就是,考大学的时候,父母虽然平反了,但死活非得让她考理科,结果考了个数学系。架不住自己喜欢啊,有点儿空就还是爱看美术方面的书。

    跟雪雁认识以后,俩人特别有共同语言,这姑娘原来爱泡图书馆,后来改成在校门口帮着雪雁看摊子了。雪雁也是边做生意,边跟她聊设计服装的事儿。

    也是那年,化工学院开始招研究生,陈曦到底是随了自己的心愿,考到化工学院了。这两年一直也能联系,不过都是写信。这次雪雁进京城之前,跟陈曦发的电报,说好了到京城就来找她的。

    “哎哟,雪雁姐,您这现在混得好着呀,都开个私家车啦!”在宿舍下面接到陈曦,这姑娘研究生都毕业留校当辅导员了,反倒是越活越年轻了,蹦蹦跳跳的,看到雪雁高兴得不行,打开副驾驶的门坐上车,前前后后的看。就冲这个脾气,都能想象得到,她父母是多开明的,能在那样的环境下把女儿养成这个性格,活的得多通透。

    “那你看看,姐是谁啊。咱卖烤鸡蛋一样能开上车。”雪雁就跟她逗,开着车往外走。

    “那是,不是都说做导|弹的赶不上卖茶叶蛋的嘛。您可是走在时代前端的人物儿。咱这是上哪啊?”陈曦看着雪雁开着车出了校门也不问她就往前门走。

    “请你吃饭啊。要求你办事儿了,不得先打打溜须啊。”雪雁就笑。

    “哈哈哈,姐你真逗。我就一穷老师,能帮上您什么忙啊?”陈曦逗得不行。

    “怎么帮不上啊。你们这不是专业的院校嘛,我找设计师,不得找你啊。傻不愣登的在校门口贴一大字报招聘,能有人理我不?”

    “你要招人啊?咱自己能设计,花那个冤枉钱干什么呀?我那儿还存着好些个稿子呢,都是我没事儿的时候自己画着玩儿的,回头儿拿给你,你看着能用的就用呗。”这两年通的信不算多,信里也都是简单的讲一讲生活和环境上的变化,聊一聊时代的变迁啥的,要么就是互相寄上些东西。年轻姑娘好美,雪雁寄得都是衣服。陈曦呢,给家里孩子寄些糖果学习用品啥的。

    “可不兴白用的,给你挂个咱厂里的设计顾问,按件儿付费。你这好几年没回去了,不知道现在咱C市的变化。我呢,刚弄了个商场,有一层专服装的,想做一个自己的品牌,光是自己设计哪行啊。也跟不上行式啊。再说了,我现在一天忙忙叨叨的,也不光是服装厂,也没那么多时间搞这个。”越是朋友,越不是能坑人家不是,哪有白用的道理,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

    “姐你可真行。都有品牌意识啦。你是不知道,现在那些个外国的大牌,都进来了,卖得可贵了,一般人根本买不起,只要贴个牌子,就比别人卖得贵。要是再在电视上打打广告,成了名牌儿了,那就更了不得了。不过还真没见电视上有服装广告的。都是吃喝用的,只要上了电视,商店里都抢着买呢。不说那个,对了,下星期在体育馆有个服装展销会,还有模特表演呢。我们学校有展厅,给你弄张票?要不要?”京城毕竟跟别处不一样,比北方的C市那还是要开放很多的,资讯也多。

    “好啊。是要去看看。陈曦,你们学校的学生毕业分配都分到什么地方啊?分得好吗?有没有出去单干的呀?在外面打工的多吗?”这会儿的大学生都还包分配呢,甭管工作好坏吧,考上大学就差不多代表着捧上铁饭碗了。

    “还行吧。分到什么地方儿的都有。现在留在京城是越来越难了,不像是头几年,毕业生都抢。现在想留在好点儿的单位,且难着呢。学历都开 始往研究生上靠了。与其分到外地,撇家舍业的又挣不了几个钱,还不如自己出来单干呢。现在干个体的越来越多,哪个不是腰缠万贯的。我们这专业吧,多多少少算艺术圈儿,人都比较个性,不受管,没毕业就在外面单干的都不少呢。还有一些,上学的时候就跟着学长学姐干,毕业直接就不去分配的单位了。嗨,此一时彼一时,以前都羡慕上班的,那一个月挣个三十二十的就觉得自己了不起。现在你再看看,谁有钱谁就是大爷。”首都人民受到了冲击了。

    “还是京城人民接受新事物快,人也更实际。咱们C市还是不行,还是瞧不起我们这些个做买卖的。乡下就更是了。你是不知道,我家有那远房的亲戚,到省城里办事儿,我接待的,给人安排在好酒店里住着,好酒好菜的招待着。结果呢,人回去把我这好一顿排遣,说有两个钱儿烧包的,臭显摆,有啥了不起的。那钱能花一辈子?到老了连个退休金都没有。保不齐哪天国家出个啥政策,就全完蛋。你说我冤不冤,忙活这一顿,图什么呀!就这,还不敢跟我妈说呢,那人是老太太的表外甥,这要是让老太太知道了,不得气出个好歹的?”

    这就是现实。

    那人是老太太一个表姐家的儿子,家是县城的,一家子工人,向来在亲戚朋友圈子里是最受羡慕的,架子端得也大。跟自家倒是没那么大的架子,当初特殊时期,丁老爹做粮库主任,他们家孩子多,也找过自家弄粮食的,一直处着关系还不错。那儿子在农机站上班,接了副站长,到省城出差,到家里看老太太。亲戚来了,那就得接待啊。赶巧文强不在家,就是雪雁安排的。没成想落一这个。自那以后,爱谁谁去吧,维持个表面功夫就成了。知道好歹的人,对他好点儿咱也不冤,那不知道好歹的,可拉倒吧。

    “哈哈哈,这都是老思想,脑子不会转弯儿。咱别的不说哈,就我,现在一个月不到二百块钱,一年两千块钱,干三十年退休,也才六万块钱吧。然后呢,假设我退休的时候,一个月退休金也是二百,那我能再活三十年不?就算能活三十年,也是六万块钱吧。你说,我这一辈子挣的,能不能赶上你一年挣的?你存上个三十二十万的,咋活不够,还用什么退休金啊?我觉得吧,就是那铁饭碗捧得,以前过得太舒服了,现在越来越不吃香了,受不了那个心理落差了,酸的呗。”还别说,陈老师这觉悟,还挺跟潮流的。

    雪雁就笑笑,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嘛。可有些人就是想不明白吧,老觉得只是国家单位的正式员工才有保障,连自家爹妈,也都是那么想的。自己跟文强这么折腾,老两口看着是没说啥,那是因为丁大哥步步高升,他们觉着就算两个小的到老了没保障,老大也不能看着他们不管。有后路,才没表现得那么明显。

    “到了,走吧。请你吃西餐。”年轻人嘛,也追一把潮流。雪雁把车直接停在一家一看就特别高档的酒店一楼的西餐厅门口。就这,还是这两年刚刚出现的呢。以前想吃西餐,得去京城饭店,去莫斯科西餐厅。

    “太好了,今儿个我是吃大户啦。早知道来吃西餐,我多叫上几个老现在外面单干的老同学啊。”能开得起小汽车的人,陈曦也没啥不好意思的。她们这么好的关系,雪雁没必要跟她面前还打肿脸充胖子,能在这边儿请她,那就一定是请得起。

    “没事儿,明天你再联系,你们说地方,我再请呗。”多大的事儿啊。

    “行,这几天都忙活着服装展的事儿呢。等这事儿过去的,保准儿把人给您码齐了。到时候你看是合作还是怎么着的,都能谈。他们也算是最早一批的先行者,对这行很了解,水深水浅的,好好问问,咱心里也有个数儿。”市场太大了,雪雁又远在C市,谈不上什么竟争不竟争的,没什么不能说的。再说了,这种事儿,也肯定得找关系铁的呀,那就更不是问题了。

    “好,那我就先谢啦。”雪雁拿起香槟敬陈曦。

    那个饭吧,味道也就那样儿。实在不怎么着,雪雁觉得,自己做的牛排,都能比那味道好。但陈曦吃得特别满足。吃完了送她回单身宿舍,路上还回味呢!到了地方,又从后备箱里拿了四五套衣服给她,这姑娘就更美了。

    第二天,就到饭店给雪雁送了一张服装展的门票。

    等着服装展开始之前,有两天的时间,雪雁就没再瞎折腾,开着车到各大景点儿走了一圈儿,感觉是真的不一样。景儿也好,布置也好,都还是挺原汁原味儿的,比后世装饰过度的景致有意义得多。就是不文明的现象不少,影响观感。

    “小丁儿?是小丁儿吧?”雪雁正在颐和园里逛着呢,听到有人喊小丁儿,声音听着还有点儿熟悉,可一想自己在京城也没那么多熟人,还是个老太太的声音。开始还以为不是叫自己呢,是老太太在背后拍了一下她的胳膊,这才确定是叫她的。

    “哟,王婶儿,是您啊。跟我王叔遛弯儿呢?”回头一看,这不是王区长的爸妈嘛,老头老太太正牵着手儿呢。

    王区长调走之后,丁工没跟着去,主要是那地方太落后,也没个像样的设计院,两人就成了两地分居的苦命鸳鸯了。贝贝肯定是跟着丁工啊,一直还跟小言同班呢。那熊孩子,再怎么长大,他也还是熊,长了两岁了,淘气的花样儿更多。领导调走了,也不怕瓜田李下了,两家关系反倒是比以前处得近。贝贝周末的时候跟着小言一起上课,下了课就跟着贝贝回家,俩淘小子屋里屋外的一起玩儿。家跟前儿两所大学校园,他俩混得比人家在校的学生都熟。还有公园,什么犄角旮旯的,就没有他们没去过的地方。玩儿的饿了,直接就在家吃。

    自家孩子多,也不差这一个。

    但是王家还挺在意的,觉着自家孩子麻烦人了。丁工老是大包小包的往家里送吃的用的不说,老爷子老太太退休之后有时候也会到C市待段日子看看孙子,都亲自上门过。跟丁老爹老两口聊得还挺好。都是那个年代苦过来的嘛,还挺能聊到一起的。放寒暑假,贝贝回京城的时候,还得把小言一块儿带着,然后两人待个十天半个月的,再回去一起去李家沟。都快活成连体婴了。两家都只当是多了一个孩子。小伙伴嘛,人生难得有个能玩儿到一起的朋友,谁知道长大之后会不会走散了呢!童年多珍贵。

    雪雁喜欢贝贝,淘小子心眼儿多啊。能跟自家那熊孩子玩儿到一起的,那脑瓜子,嘴皮子就差不了,会哄人呢。再一个,人家孩子不像是小言,小言那是除了学习啥都行,人家孩子学习也不差。当然,之所以愿意接受这个孩子,也是王家人素质确实好,没有阶级意识,不会因为他们家是大干部就瞧不上自家。也没有因为她的过往就带着有色眼光看人。

    人与人的交往,平等是最重要的。让她低三下四的巴结人,还真做不到。

    “什么时候来京城的啊?怎么没到家里去呢?”王婶子拉着雪雁的手不松开,“走,走,走,家去。”

    “婶儿,你别忙了。真不是故意没来给您二老请安的,我这趟来是给厂里招人的,明后天要参加个服装展,原想着弄完了那边儿的事再来的。”到了家里,老太太又是水果,又是干果的,自己忙着不说,支使得家里的保姆团团转的。老两口虽然是退休了,但住的地方,那也是部级领导扎堆儿的地方,门口有警卫的那种,等闲人进不来的,得给家里打电话,安排人到门口接。不能人家不拿自己当外人,自己还真蹬鼻子上脸吧。

    “你这个嘴呀,小言是真没像错人。我还能不知道你?竟拿好听的唬弄我们。正好儿你来了,回去的时候把我们也拉上,正打算去C市呢。待上三个月,山里果子野菜都下来了,带上俩孩子往长市去过个暑假,怎么样?安排得挺好的吧?”儿子出息,老两口没啥操心事儿,也是为了避闲,不能太高调,是真当退休老头儿老太太那么活的。人老人,不想工作的事儿了,那可不就是盯着孩子嘛。淘小子可人疼,又会哄人,时间长了见不到,老人也想着。

    “行啊。那您在家准备着,我把那一摊子拾掇完了就来接您二位来。”这就是人家跟自己表示亲近呢,老两口坐自己车,警卫和生活秘书也得在后面跟着。老太太提了一嘴长市,雪雁差不多明白了,这是自家舍了大本钱在榛县办厂子,又招人的,支持了王市长的工作,人家领情呢。

    王婶子到底是把雪雁留在家里,吃了晚饭才放人,送她出门的时候还一遍遍的嘱咐呢,遇到难事儿了千万吱声。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