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 第113章

第113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殿外的人皆是各有思量时。

    产房内, 太子妃已经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

    一直到这一夜的晚,眼瞧着,就要过了九月十五日, 近了九月十六日。

    “哇哇……”

    婴儿的啼哭声传来。

    太子妃明明眼前已经发晕了。

    可她还是强忍了一口气, 她要知道, 她生的究竟是一位小皇孙?还是一位小皇孙女?

    “恭喜太子妃娘娘, 您生下了一位小皇孙。”

    在收拾妥当一切后, 产婆抱着包裹好的小皇孙,那是一下子跪在太子妃的跟前, 忙是道了喜讯。

    听得这一个消息。

    太子妃是心头的一口气松了下来。然后,便是晕睡过去。

    殿外。

    太子很快也是得了消息。

    “好,好。”

    明明候了许久。

    哪怕这些身边侍候的人, 皆是请太子早早歇下。

    这次日还要听政的。

    如果不歇好,太子哪有什么精神。

    可偏偏太子拒绝了。

    太子就想等候一下结果。不知道这一胎, 究竟儿是女前,太子没睡意。

    所幸的是结果出来了。

    而且,是一个太子盼了许久的结果。

    太子真的高兴。

    高兴的恨不能昂天大笑。

    当然,他事实上也这么干了。

    太子哈哈大笑。

    笑过后,才道:“赏, 东宫诸人,皆重赏。”

    然后,她走到了产婆的跟前。那是小心的抱起了小皇孙。

    确认了, 他真的当爹了。

    他有了嫡长子。

    “抱小皇子进屋中, 夜冷风凉。”

    太子抱着小婴儿,倒底还是有点儿不习惯的。

    于是,他递还了孩子。

    还是又吩咐了太医,去给小皇孙请了平安脉。

    当然, 是在殿内。

    此时,四位同样候着的东宫女眷。

    太子转身时,也是瞧见了四人。

    “你等去歇息吧。”

    太子摆摆手。

    这四位自然应了一声。

    这时候,大家都是识趣的。

    等着太子进了殿内,去看望了太子妃时。

    四位东宫的女眷,就是各回了各自的小院。

    两位良娣的位置比较高。

    还是各处了一处配殿。

    至于两位奉仪,只能说,那是凑合着一起住了一个配殿。各自有一间寝屋。

    安良娣、陈良娣都是面上笑容。

    实则二人忍了许久。

    当然二人的心中有事儿。

    这太子妃生了嫡长子,于她们而言,也是影响颇深的。

    倒是两位小奉仪,却是各自安份的回了寝屋,然后,熄灯睡觉。

    次日。

    坤宁宫。

    玉荣在醒来后,得了秋兰的报讯。

    “娘娘,昨个晚太子妃生下了东宫的嫡长子。”

    秋兰肯定的说道。

    这喜讯报得,一点儿没喜庆的味道。

    秋兰的目光里,还有担忧的。

    毕竟,太子有了嫡长子,这嫡长孙的地位可不同。

    最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

    秋兰能不为她家娘娘着急嘛。

    “哦。”

    玉荣挑眉。

    “太子妃倒也好福气,这头一胎生下嫡长孙。想是圣上知道后,一定高兴。”

    玉荣笑着,她淡然的紧。

    “秋兰,你不必为本宫担忧的。本宫心头有数。”

    玉荣琢磨了一下。

    她说道:“圣上现在满意了太子,咱们不必做太多的事情。等着吧。”

    等到了皇帝对待太子不满意的时候。

    那才能寻着机会。

    若不然,提前做了手脚。

    皇帝知道后,只会是后患。

    当然,不可否认的,玉荣也做了一些布局。

    可现在嘛,还不到时候。

    乾清宫、寿康宫自然也得了报喜。

    当然,都是小皇孙生下来的次日,方是给东宫赐了赏。玉荣也不例外的,在皇帝赐了赏外,也是赐了赏。

    还是按着皇家的规距,那是添了三层。毕竟,这可是嫡长孙,一切又不同的。

    太子妃生下嫡长子。

    这等消息后宫震动。同样的,京都里得了消息的人家,也是各有欢喜与叹息。

    高兴的,自然是跟东宫相关的人。

    而不高兴的,自然是坤宁宫相关的。

    耿府。

    耿老爷知道这一个消息时。还是有点儿没甭住。

    “娘娘,究竟是什么想法。”

    耿老爷都是看不懂女儿了。

    倒是耿武氏想了想,说道:“老爷,皇长孙洗三时,不若我进宫跟娘娘探一探,问一问娘娘的口风如何?”

    “也罢,问一问吧。”

    耿老爷也给了一个准话。

    耿武氏应了。

    洗三,很快的来到。

    东宫的嫡长孙洗三,这自然办的热闹。

    皇帝是在意了这一位嫡长孙的。

    当然,坤宁宫中。

    玉荣也在这一日见了嫡母。

    “娘娘,关于东宫添了嫡长孙的事情,您可有什么吩咐府上的。”耿武氏的态度很低。玉荣听后,笑了,说道:“府上的心思,本宫全懂。”

    “若说有什么事儿要麻烦了父亲。还真有一桩。”

    玉荣颔首。

    一听能帮衬了宫里的娘娘,耿武氏赶紧就说道:“娘娘尽管吩咐便是。”

    “说来也简单。让父亲想法子,在暗中给太子造一造势。最好在东宫的嫡长孙周岁时,在朝中吹了一股子风声。请立皇太孙。”

    玉荣在“皇太孙”三个字上,那是咬了重音的。

    耿武氏听懂了。

    “这事情臣妇回府后,一定跟老爷讲明。”

    耿武氏不傻,也懂得一句话,叫做捧杀。

    皇太孙。

    那可是正经的大义名份。

    皇太孙,那跟皇长孙的名份不同。

    一旦册立皇太孙。

    哪怕太子殁了,那皇太孙就是天然的继承人。其它的皇子们,都要排在了皇太孙的后面。

    而一旦册立皇太孙,就说明了皇太孙的位子稳如泰山。

    可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吗?

    玉荣已经得了最新的消息。

    她做的一些事情,已经很到位了。

    那些暗中支持的人手。

    有野心的,在一些暗中的挑衬下,那是真想搏一搏的。

    特别是嫡长孙的消息一传出来后。更是加添了皇太子的大义名份。

    这里面玉荣当然有手脚。

    可她的手脚,那是给太子送队友。

    真心送队友。

    就是这些队友里,有插手了京都兵权的。

    其它的地位,可能斗不倒皇太子。

    可一旦关乎了兵权。

    那是皇帝的底线,谁动,谁就是一个死字。

    皇太子?

    哪怕是儿子呢。

    越过了皇帝的底线,那就是仇家。

    更别说,历朝历代,又不是没出过皇子掌了兵权,然后,兵变上位的。

    玉荣陪皇帝谈史书时。

    皇帝就是感慨过的。

    哪怕识是淡然一句。

    可风过留痕。

    正统帝的嫡亲大哥,就是跟他的父皇太宗皇帝斗争过。

    那里面关乎了兵权。

    这也是太宗皇帝废太子的原由。

    关乎帝王的生死。

    皇帝能不在意?

    不在意的,只能是傻子。玉荣在琢磨了,这些小动作啊。她只是让她的人手挑拔了别人的野心。

    野心啊,谁不想做人上人呢。

    可人上人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有时候,野心太大,会死人的。

    就不知道这等香甜的诱饵,太子是吃,还是不吃。

    如果太子吃了。

    这说明太子早有一些心思。

    她这是顺了对方的心思。

    如果太子不吃了诱饵,那只能说太子很稳。

    稳的难找破绽。

    “不急,不急,本宫不急。本宫的贤哥儿还没大婚。”

    玉荣轻声的安慰了自己。

    “娘娘。”

    耿武氏小声的唤了一句。

    “母亲,今个儿咱们不议旁的。且是观了嫡长孙的洗三宴。”

    玉荣笑得淡然。

    耿武氏听了。她笑道:“全听娘娘的。”

    嫡长孙的洗三,当然非常的隆重。

    太子妃的母亲,宁国公主很是风光无限的一回。多少的诰命,都是捧了这一位太宗的长公主。

    哪怕是玉荣呢,在这一位皇姐的面前,也是说些吉祥话。

    这等喜庆的日子里,肯定不会有人傻到说蠢话的。

    洗三一结束。

    宁国公主还是留了下来。

    她与女儿太子妃讲了一些话。

    “看着皇长孙,我这心中就踏实了。”

    宁国公主很是高兴的样子。

    “你往后,亦是有了依仗。”宁国公主望着太子妃榻旁的小摇篮中,那皇长孙还是睡得香甜。宁国公主是非常的高兴。

    太子妃生了皇长孙。

    这可是天子的嫡长孙。这身份不同。

    宁国公主还去庙中还了愿,可是舍了大把的香油钱。

    这点子钱,宁国公主给的高兴,给的一个开心。

    “母亲,女儿也是欢喜的。特别是见到了殿下待孩儿的喜爱。”

    太子妃感觉她现在是走到了人生的巅峰。

    不,她觉得,她的未来会更好。

    皇长孙的出生,是太子妃的人生更完美。

    她如今就是让人羡慕的份儿。

    “好。”

    宁国公主望着小外孙,笑道:“你与殿下和睦,又膝下有了皇长孙。东宫就算是又添了一份喜。”

    “便是天子那里,想是也会喜欢了皇长孙的。”

    宁国公主真觉得这一位皇长孙,在皇帝的眼中,肯定不同的。

    这可是皇帝头一回当了皇祖父。

    “父皇是看重了皇长孙的。”

    太子妃给了肯定的话。

    皇帝赐来的赏,那可是加了三层。

    还有太子那里,也是多得皇帝的叮嘱。显然,皇帝在意了这一位嫡孙。

    这边东宫的太子妃、宁国公主母女是谈的开心。

    关于皇长孙的话题是怎么说,也说不够的样子。

    倒是洗三结束后。

    耿武氏回了耿府。然后,她在琢磨了皇后娘娘的话。

    当然,不管想得通的,还是想不通的,这当然都得跟耿老爷讲了。

    这一晚。

    在夕食后。

    耿老爷与太太讲了话。

    二人谈的,就是关于耿武氏进宫里娘娘的吩咐。

    耿武氏把所有听到的,全是讲了一遍。

    耿老爷听后,那是心头有数的模样。

    “当如此。”耿老爷点点头。

    “娘娘这般做,也是不想弄了其它的麻烦出来。毕竟,东宫那儿占了大义,想是有许多人会有动作的。与其任东宫去经营。不若咱们吹一吹风。”

    谁领了事情,那做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

    耿老爷可想得通。

    若是搁了皇帝与太子起了父子矛盾时。

    再是来一出。这可有得热闹瞧。

    总之,机会很得要。

    一旦寻着机会,那肯定要动手的。

    东宫得利,与耿府没一丝好处。

    想到这些时。

    耿老爷又是盘算了。

    耿武氏在此时,却又提了一事。

    “老爷,族中有些事情,似乎有些不好的苗头。”耿武氏提了一句。

    “哦。”

    耿老爷挑眉。

    这些随他入京都的,都是五服内的亲族。

    这些人肯定是得入他这一支。若不然,那就是太不近人情。

    当初,耿老爷把人搁了京郊的庄子上。

    那真不是扔了包袱。而是让这些族人学一学京都的规距。

    毕竟,有些人穷怕了,突然富贵,可是会乱花迷人眼。

    这些人得好好的警醒一下。

    “还是有人受不得富贵吗?”

    耿老爷问了一句。

    “是。您那一位叔伯家的长子被人拉进了赌庄,已经入了别人的套。”

    耿武氏摇摇头。

    也是觉得烂泥扶不上墙。

    说起来耿府算得宽仁。

    这些穷怕了的。来了京都后,耿府给他们分了田地。

    这真是田地一到手,可谓一份能传家的产业。

    有人会觉得明明有当官老爷的族亲,为何不提拔了自家人?

    可这自家人也得有本事。

    没本事跟官场沾了边,那就是提拔,那是害人。

    在耿老爷的眼中。

    年长的,也是没什么奔头。老实当一个乡绅地主。靠着耿府的关系,那是一辈子不愁吃穿即可。

    真正能盼的,还是小辈儿。

    小孩子年岁浅,那可以读书。读书明理,读书能科举。

    前题是年纪小,小树能修直。

    那些大了的,就真是没法子修了。

    长成废材,如何修理?

    “倒不想本老爷这兄弟,还是敢做了赌徒。”

    耿老爷说这话时,可是眼神很冷的。

    一直穷习惯的人。

    突然过了好日子,哪怕族中有警告的,还是入了赌途。这等人有什么用?

    “老爷可要收拾收拾?”

    耿武氏提了一话。

    这事情耿武氏是不好管的。

    毕竟,那可是同辈的兄弟。

    只有耿老爷这一位京都耿氏一族的族长,那想按着族规管了。

    真正的名正言顺。

    “……”

    耿老爷本来想说,按着规距来的。

    可想了想,他又停了话。

    “赌场背后是谁?”

    这京都的赌场,可是都有后台的。没后台的,也不敢开起来。

    “襄阳王。”

    耿武氏提了一句。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说道:“听说,宁国公主的驸马在里面掺了一股。”

    耿老爷听了这话。

    知道为何他家太太特意提这事。

    这是怕人设了套子啊。

    可偏偏耿老爷听着这话时。

    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宁国公主府。”

    耿老爷笑了。

    于是,皇长孙满月宴这一天。

    京都出了一件大事。

    有人去承天府的衙门里,状告了耿府的一位老爷。

    这耿府指的便是当今皇后的娘家。

    这事情能不闹大吗?

    当然是闹大发了。

    皇后娘家惹了事情。

    这可是天大的麻烦。毕竟,关乎了皇后的清誉。

    坤宁宫。

    玉荣听着小桂子的禀话。

    “这般说来,承天府的府尹受理了此事。”

    玉荣淡然的说道。

    “回娘娘,这事情衙门已经受理了。圣上还传了口谕,一定彻查,不让人污了娘娘的清誉。”小桂子躬身回了话。

    “哈哈哈……”

    玉荣捂嘴,轻笑出声。

    可这笑声,不是欢喜,而是嘲讽味道十足。

    “这事情若不是本宫心底有数儿,本宫真要哭一场。原来本宫在圣上眼中,唉……”

    玉荣得承认啊。

    她有些飘了。

    她好歹以为,她在皇帝心中有点地位的。

    毕竟,她这可是坐上了坤宁宫的女主人宝座。

    现在瞧一瞧,皇帝够薄情的。

    这事情哪用得拖下去?

    审一审。

    然后,把事情快速了结便是。

    多简单的事情。

    用得着闹大?

    明明没错。一旦弄大发了。

    牵扯太多的话。

    玉荣只会结了仇家的。

    事由是什么?

    宫外的嫡母进宫了一趟。玉荣也全都清楚。

    说白了,还是利益。

    耿府不甘心。

    同样的,也想反击一下,免得是一个人就觉得耿府是软杮子。

    宫外。

    京都,秋府。

    耿老爷今个儿上差了,但是,他回来的早。

    他也是避讳一下,也免得在衙门里,让同僚们关心太多。

    在耿府内。

    他见到了他的叔伯。

    这一位在族里,唯一一个在辈份上压了他一头的长辈。

    “十七郎,你一定要救救你的兄弟。”

    这一位耿家的叔伯那是一上来,就给耿老爷下跪。

    这等长辈的礼,他可不敢受。

    连忙避开不说,还是搀扶了老人。可不敢真让对方跪下去。

    事实上,谁说百姓傻。

    他们也有他们的生存智慧。

    这一位耿家叔伯很清楚,儿子撞祸事了。

    可他不能不来求了人。

    因为,他需要生了三儿三女。

    可事实呢,女儿是出嫁了。

    可儿子嘛,就活大了这一个。

    其余的,全数夭折了。

    这膝下就这么一个独子,当然是要靠儿子送终的。

    而且,儿子年岁搁这。

    这成婚了,也生了儿女。

    可这一位耿家叔伯现在就一个孙儿,两个孙女。

    这在老人家看来,子嗣少了。

    儿子不成器,就就干脆的往后让他好好顾家。

    至于那什么赌的。

    以前面是耿家叔伯不知道。

    现在知道了,以后肯定管教。

    只是,就不知道衙门乐意不乐意。

    “这事情难啊。”

    耿老爷轻轻摇头。

    “不是耿府不想出面。如今都牵连到了皇后娘娘。一旦我那兄弟真惹了大祸事,皇后娘娘受了牵连。耿府往后,又靠谁?”

    耿老爷满面的愁容。

    “当着长辈的面,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娘娘尊贵人,可这跟坤宁宫不对付的,那些暗中想踩了耿府的人。也是有许多的。往常是没给人寻了机会。如今我那兄弟惹了事情,这弄不好,耿府都会牵连进去。”

    耿老爷在吓唬人了。

    摆事实,讲道理嘛。

    耿家叔伯也吓到。

    “真会牵连府上。可娘娘,皇子殿下……”

    耿家叔伯还想说什么。

    “您是长辈,你也住京都,可能也听了一些风声。有人再提议了要册立皇太孙。”

    耿老爷说道:“娘娘一旦清誉受损,皇子们也无颜面。”

    “若是再册立了皇太后,那时候,咱们耿府算什么?”

    耿老爷摇摇头。

    “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耿老爷感叹。

    耿家叔伯也是有些害怕的样子。

    他们这些族长靠的什么,靠的就是耿府。

    “我那兄弟可能还不知道。他入的那赌场,那背后的东家是宁国公主府的驸马爷。这一位驸马爷是当今太子妃的亲爹。”

    耿老爷又是会心一击。

    “原来如此。我就说,我那儿怎么会去赌,如果不赌又怎么会惹了祸事来。”

    耿家叔伯像是寻着了发泄的口子一样。

    “我那兄弟啊,是受了引诱。可他大罪铸成了,哪能脱身的?”

    耿老爷也是苦恼的样子。

    最后,耿老爷没给一个准话。

    总之,就是要耿家叔伯自然去思量思量。这事情一出来,全族都要受牵连的。

    最怕的,还是宫里的靠山出问题。

    可实际呢?

    这是事情里有耿老爷的掺合。

    同族兄弟算什么?

    一个棋子罢了。

    耿老爷想做的,很简单啊。

    那不是先给东宫抹一些污点。一点一点来,决有凑效。

    京都,皇城。

    寿康宫。

    皇太后也是听说了,那宫外的消息。

    毕竟,关乎了皇后,肯定不能等闲视之。

    这事情闹大发了。

    坤宁宫的皇后称病。

    然后,皇后病了。

    这消息一传出宫来。耿府上下,族里内外,也乱了套子。

    总之,耿府的族人们,有耿老爷的恐吓,那真怕的。

    好日子才过多久?

    这就要被人破坏了。

    耿家的叔伯最近也是日子不好过。

    别看其余的几户,那都是晚辈。

    可这些晚辈个个来他家,那是来了就跪下。

    那是摆了晚辈的难处。

    耿家叔伯不光有儿子,也有孙子的。

    他总要考虑了。

    他家这一场富贵来自何方。

    人嘛,认清了现实。

    就是很容易看懂一切的。

    在承天府的牢时。

    那一位关押的犯人。目前来说,是重在嫌疑的犯人,收押在这里。

    有些人来了。

    有些人走了。

    当然,这跟这一位耿家的有罪之人,肯定都是沟通过的。

    谁来了,谁又消无声息的,掺合在里面。

    只能说,仁者见仁的。

    皇城,乾清宫。

    皇帝很关注了这一位皇后的堂叔,这是犯下的事情。

    这案子,肯定要查。

    关于是否损了皇后的名誉。

    皇帝这是故意的。

    皇后有些小手段。

    近日在后宫的小动作,皇帝瞧见了。

    这不,皇帝在敲打了皇后。

    皇帝不喜欢了,皇后给东宫的一些妾室,那是一些额外的赏赐与鼓励。

    这会让皇帝觉得,皇帝想插手东宫的事情。

    哪怕皇后做的光明正大,没毛病。

    可皇帝看事情,又不是证据。

    皇帝多疑了,就足够了。

    过了十月。

    天凉透了,一场雪后。

    坤宁宫。

    玉荣得了小桂子的禀话。

    “这般说来,又出了人命。本宫的那一位堂叔,在衙门里自证清白,当场撞死。”

    玉荣说话时,语气淡了两分。

    人命呵。

    瞧瞧,多不值钱。

    这里面有多少人的掺合。

    玉荣能猜测的。

    玉荣想不透的是她的父亲耿老爷在里面动了多少手脚。

    那可是他父亲的堂兄弟。

    这都能下狠手。

    也够狠。

    不过,赌徒啊,这真真是害了性命。

    “赐些银子,赐给本宫的那位叔祖吧。”

    玉荣能如何?

    能做的就是事后,给娘家的叔祖一些安慰。给银子,旁的不需要。

    因为,玉荣想表明了态度。

    她怜悯的是老人与孩子。而不是那一位赌桌上,最后被人卖了数钱的堂叔。

    “小桂子,去传了本宫的话。告诉本宫的父亲,耿府淡化此事。人死为大,一切看了衙门的断案吧。”

    玉荣真正想告诉她爹的是收手。

    真以为皇帝的人手,全是吃白饭的。

    如今的做法。

    可谓是恰恰到好处。

    名声耿府挣回来。

    人死为大。

    其它的。

    也要看了乾清宫的态度。

    乾清宫的什么态度。

    玉荣很快看到了。

    皇帝敲打了太子。

    然后,皇帝来了坤宁宫。

    “恭请圣安。”

    “免礼。”

    皇帝还是搀扶了玉荣。

    可这等亲切的态度,玉荣能受用吗?

    她的心里有疙瘩啊。

    只是,皇帝给了台阶,她哪怕是皇后,也得受用了。

    从未曾的,玉荣有些明白了。

    皇帝为何拿捏紧了权柄。

    有了权柄,就有了绝对的自由。

    从来只有皇帝为难人的。

    想让皇帝为难,可不是容易的。

    当然,想想归想想。

    人活在现实里面的。

    玉荣笑了,说道:“圣上来,怎么不差人提前传一个信儿。我也是差了宫人,备了圣上喜爱的菜色。这瞧着,近了午膳的时辰。”

    “随意些的好。朕与梓橦你的口味挺相近的。”

    正统帝笑着回了一句。

    皇帝的心情似乎不错的样子。

    玉荣能说,她跟皇帝的口味其实不那么的相处。

    只是入宫后,为了得宠,为了跟皇帝合拍。

    她是慢慢的逼着自己改了习惯。

    然后,这习惯改了。

    慢慢就养成了。

    只能说,过日子嘛,就是慢慢的磨合。

    “圣上不觉得简陋些,我这可就是让人去传膳。”

    玉荣笑着回了一句。

    “正巧,朕也有些饿了。”

    皇帝笑着回了话。

    于是,帝后二人简单的用了午膳。

    午后。

    天气暖一点儿。

    当然,也可能是坤宁宫的地龙烧起来。

    这殿中当然是暖和的。

    “朕近日子忙碌了政务,倒是少为了坤宁宫。”皇帝讲了一句。

    玉荣听了,回道:“政务要紧。我是明白圣上的,最是心忧天下社稷。”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玉荣给皇帝替笔,可是捉笑人。

    她是知道的,皇帝爱权。

    可皇帝也爱名的。

    “嗯。”

    皇帝点点头。

    “朕少来,也是朕瞧着,母后近日身体欠安。梓橦你去侍疾,你也是受累了。”

    皇帝温柔的说话。

    真真是一片情深。

    不,在玉荣瞧来,全是装的。

    当然,演戏嘛。

    皇宫里人人会的。

    “母后的身体欠安。我这做儿媳的,自然应该侍疾。”

    皇后要贤名。

    这等事情,肯定也要赶紧的,那是巴巴儿的去。

    “来年大选,也不知道……”

    玉荣提了一句。

    正统帝听了。

    也是迟疑了一下。

    “且再看看吧。”

    正统帝给了这么一句。

    皇太后身体欠安。

    这一回,可是来势凶凶。

    太医院那边不是特别有把握。毕竟,这不是皇太后头一回病了。

    前面就有了预兆。

    人老了,病一病,也很正常的。

    只是,皇太后有一个……万一呢?

    那一切又不同。

    至少,来年的大选,肯定要罢了。

    就玉荣来讲,晚一点,就是晚一点。

    在玉荣的眼中,贤哥儿、礼哥儿太年少。

    帝后二人说些话。

    谈了皇太后。

    然后,皇帝就是挪了话题。

    “朕听说,小五的伴读,最近挨了不少的打手板。”

    皇帝随口一提。

    玉荣有点小尴尬。

    小儿子不爱学习,那是脸皮还十足的厚实。

    这受苦的,当然不是他本人。

    他的伴读就惨了。

    玉荣现在想想,她让小桂子的养子去给这一位孩子做伴读。

    本意是提拔了小桂子的养子。

    如今呢,倒让小小孩童,那是老是挨板子。

    这真真是……玉荣也无奈。

    上书房的师傅,还是严苛了些。

    可偏偏她跟皇帝提过。

    皇帝打哈哈,可没真是给小五松一松绑。

    于是,皇帝让人教育皇子。

    皇子又不爱学习,这不,结果出来了。就是秧及池鱼。

    “逸哥儿就不是一个爱习的。瞧着他那厚实的脸皮,唉。”玉荣真尴尬,这是她的儿子。能如何?

    罚,舍不得。

    自然只能原谅他。毕竟,他还是一个孩子。

    “皇子学不好,那是落了皇家的颜面。”

    皇帝的看法不同。

    “圣上,逸哥儿的前面,全是能干的兄弟。其它,他是咱们的小儿子,宽松一些让他一辈子平庸些过日子,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玉荣再度劝了话。

    她真不想小儿子难过了。

    这孩子老称呼了,他是母后的小棉袄。这可怜的紧。

    玉荣也是觉得,小儿子真是培养出来。

    这准备表明态度,不满意了贤哥儿吗

    还不若早早的,让几个儿子各得长处。

    也免得兄弟相处之间,真起了心眼,那是斗一个你死我活。在皇权面前,玉荣从来不侥幸的。

    “……”

    正统帝沉默了。

    “你就不怕逸哥儿将来会怪你。做皇家的皇子,若是不出众,将来就是一辈子做了一个闲人。”皇帝知道的,没能耐的皇子,也不是什么好日子。

    毕竟,吃了闲饭。

    那没了权利,就是当一个米虫的日子,有野心的皇子,有抱复的皇子,会受不住的。

    “挺好的。”

    玉荣笑道:“逸哥儿的性子,现在他自个儿求了,将来可不怪不得咱们做父皇、母后的。”

    玉荣表示了,现在的路,是逸哥儿自己选的。

    能如何?

    跪着也得走完了。

    “朕再考虑考虑。”

    正统帝显然也有些懂了皇后的意思。

    同样的,正统帝也看的明白。

    贤哥儿啊,那跟东宫的太子有些冲突了。

    一切会如何?

    皇帝当然不会让太子的路,那么平稳的。

    总归,储君之位,关乎国本。

    还是需要历炼的。

    就是不知道最后,谁赢谁输。

    不管是谁赢谁输,那都是皇帝的儿子。

    寿康宫。

    皇太后病了。

    不光是皇后侍疾。

    皇子们也是多来请安。

    只是皇太后怕皇子们过了病气。

    不让皇子们进了殿内。

    于是,皇子们能关心皇祖母的,就是寻问了皇太后的身边人。

    武秀秀是皇太后招入宫的。

    目的明确。

    可皇太后的心思,显然不那么成功。

    又或者说,皇太后顺水推舟的,成全了娘家。

    如今看来。

    皇帝的眼中,也不一定喜欢了武家女成为儿媳。

    皇太后打发了侍候的人,留了武秀秀。

    “哀家有一种感觉,哀家怕是真要不行了。”

    这等遗言,在这时候,皇太后说与谁人听?

    这算来算去,居然还是这一位娘家的侄孙女听了。

    “哀家若不在,你又当如何啊。”

    皇太后在感叹了武秀秀的未来。

    她是心疼这一个侄孙女的。

    “秀秀不怕。秀秀已经长大了。姑祖母,秀秀就想你好好儿的。”

    武秀秀落了泪来。

    皇太后心疼她吗?

    真心疼的。

    武秀秀也知道的。

    只是,武秀秀更清楚了,她是浮萍。若是皇太后不在了。她的未来就更加的不确定。

    可那又如何?

    她是武家女。

    她已经有了决断。

    一辈子的前程会如何?总归,还是人过的日子。

    努力了,成功与否?

    她已经不在意了。

    “哀家活了一辈子,享受了天下女人最尊贵的一切。”皇太后似乎在回忆了过往。

    “如今哀家就盼着,你能有一个好的姻缘。”皇太后思考了许久。她已经想通了。如果皇帝不喜了武家女做儿媳。

    那么,不若趁着最后,她求了皇帝。

    给这侄孙女指一个门婚事吧。

    “姑祖母。”

    武秀秀哭了。

    “哀家还是会为你打算的。你莫怕。”皇太后说了话。

    人老了,会为了娘家考虑。

    可同样的,看了养在膝下的侄孙女。

    她到底没有亲儿亲女的。

    一辈子又何必太执着。

    武嬷嬷在殿外面候着。

    殿内的一切,只隐约的听到了武姑娘的哭声。

    皇帝、皇后是一起来侍疾的。

    皇太后是不想让皇帝久侍,怕皇帝过了病气。

    皇帝成全了皇太后一翻慈母心思。

    于是,留下来的皇后,皇太后是强撑了一口气。

    “哀家瞧着,皇后你是心善的。”

    皇太后开了口。

    “母后。”

    玉荣的脸上,也是笑容一片。她听懂了一些潜台词。也从皇太后的态度上,看懂了一些。

    “儿媳也是学了您,就是学不到你的五成。瞧着,儿媳若能学了您七成,儿媳就能搏一个贤名了。”

    玉荣笑着捧了话。

    “皇后,哀家有一件事情,就想麻烦你了。”

    皇太后叹息一声。

    她是招招手,像着武秀秀。

    玉荣面上笑着。

    心中有点不欢喜。

    怎么高兴?

    她没兴趣让一个武家女做儿媳的。

    “皇后,哀家养了这孩子长大。眼瞧着,她也得指婚。可哀家这身子……”皇太后说到这儿,还是停了停。

    真不是故意。

    而是这病了,气一时顺不上来。

    皇后给抚了气。

    皇太后气顺了,才是说道:“秀秀不见太优秀。哀家就怕她啊……”

    皇太后又是停了话。小片刻后,才说道:“她一辈子,总得有一个依靠。就想托了皇后,跟天子求一话。请天子给秀秀指一门婚事。”

    “想是天子赐婚,哪怕哀家不在了。她一辈子也能称心如意。”

    皇太后的意思,这样子明白了。

    玉荣听了。

    心头有点儿莫名的小欢喜。

    “母后,您的意思,儿媳自然依了。”

    玉荣赶紧的说了话,表了态度,道:“秀秀这孩子,本宫也喜欢的。是一个好孩子,本宫一定给圣上求一门好姻缘。必须是让秀秀风光大嫁。”

    只要不是嫁给她家的孩子。

    嫁给谁,玉荣都不反对。

    再则,让皇帝赐婚,这是皇太后求的。

    玉荣更没有心里负担了。

    毕竟,这婚事皇帝赐婚。

    那么,一定是一门好姻缘。没人敢不承认的。

    皇太后见皇后答应了。

    “秀秀,跪下给皇后磕头。你这一辈子的姻缘事,皇后是累一回。”

    皇太后的语气很慎重。

    “臣女谢皇后娘娘大恩。”

    武秀秀真磕了头。

    玉荣受了。

    她这是把态度给皇太后看的。

    于是,皇太后满意了。

    武秀秀心中松一口气的同时,又是心疼了皇太后这一位姑祖母。

    到最后,姑祖母还在为她打算。

    从寿康宫离开后。

    玉荣回望了一眼。

    说是侍疾。

    她去了,就是一个态度。

    真是她侍疾,那也就是端一端药碗。

    毕竟,一切自是有宫人们做好的。

    皇太后、皇后之间又有新的默契。

    所以,皇太后不会为难人的。

    倒是玉荣这儿,还是琢磨了一下,如何跟皇帝求情。

    这事情肯定要办好。

    那武秀秀的婚事,还要求一门好的。

    皇帝的态度会如何?

    在玉荣想来,肯定也是顺了皇太后的意思。

    毕竟,皇太后就求了这么一件事情。

    当晚。

    皇帝宿于坤宁宫。

    玉荣就把皇太后的意思,简单的提了提。

    皇帝沉默了片刻后,同意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9-18 23:55:38~2020-09-19 23:50: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颜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