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 第90章

第90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个人一旦有了执念, 那么,一定会执行的。

    特别是李妃这样的人,她怀孕了, 所以, 她陷进了天堂的陷井之中。

    在别人的吹捧里。

    在进宫后,太顺利就上位的情况下。

    正统帝给予了一些优选。于是,迷失在富贵荣华的皇家后宫没什么不可能。

    至少,李妃的身上, 少了曹妃的谨慎。

    “……”曹妃给予的态度是沉默。

    她劝了话,然后, 不支持亦不反对。

    在李妃告辞后。

    曹妃是轻轻叹息一声。

    曹妃相比起李妃来,更加的谨慎。

    原由?

    很简单的。

    就像是李妃说的, 她的父亲在前线立了功劳。

    越是如此,为了娘家的安危计较, 曹妃才会显得更加的谨慎,而不是轻狂。

    曹妃膝下有三公主。

    她已经立于稳如泰山之势。

    正统帝在乎子嗣的。

    正统帝对哪怕对于宫中的旧人, 可能会淡薄了宠爱。

    对于子嗣,正统帝还会给了生有子嗣的嫔妃一些体面。

    这算是母以子贵。

    曹妃已经没了正统帝的宠爱。

    至少, 她自己心中清楚。

    皇帝愿意表现出来的宠爱, 除了看在三公主的体面上,就是看在她的娘家身上。

    曹妃的性子谨慎之余。

    她还是愿意拉拔李妃一把。

    可问题在于, 李妃跟她的想法不同。

    那么, 曹妃能做的就是独善其身。

    “走吧,去偏殿, 本宫去瞧瞧三公主。”

    曹妃最终把李妃的事儿搁开。

    于她而言,跟李妃的一些交情,也就是后宫的姐妹情, 那是抱团取暖。

    现在李妃想上进,曹妃想退一步静观其变。

    那么,曹妃就不奉陪了。

    曹妃的心思,更多的放了女儿的身上。

    关于李妃嘛,曹妃只能祝福于她。

    从承乾宫离开。

    回了钟粹宫。

    李妃的神色间,有些冷意。

    她跟曹妃一直关系亲近。

    可现在瞧来,二人的关系在慢慢的疏远。

    这让李妃心中明白,二人有了利益的冲突。

    “哼。”

    李妃冷哼一声。

    “去,准备了养生汤。本宫要亲自去乾清宫,去求见了圣上。”

    李妃吩咐了话。

    钟粹宫的管事嬷嬷应了话。

    李妃怀了龙胎。

    她去了乾清宫。那么,自然得了李公公的亲自接见。

    乾清宫。

    在殿外,李公公瞧着李妃,李公公头疼。

    这敢来了乾清宫的妃子。

    除了当年冒死一搏的贤妃外,这一位李妃是第二人啊。

    “妾求见圣上,还望公公通传一声。”

    李妃温温柔柔的求了话。

    李公公能如何?

    可不敢慢待了。毕竟,李妃可是怀了皇嗣的。

    “娘娘,您稍候,奴才去给禀了信儿。”

    李公公躬身回了话。

    “劳烦公公了。”

    李妃很客气的。

    李公公是躬身回一句,娘娘客气了。

    然后,李公公就是快步小走的进了殿内。

    乾清宫,御书房内。

    正统帝没批了奏章,这会子,王太医在给皇帝治了头疾。

    皇后也在呢。

    皇后还在担忧了正统帝的头疾一事。

    李公公进来禀了话。

    正经帝摆摆手,说道:“既然是送了补汤予朕,留了补汤,李妃且让她回去。”

    正统帝这会子肯定不会见了宫妃的。

    头疾一事,正统帝一直瞒了人。

    玉荣能在乾清宫。

    那是她成为了皇后,是正统帝的嫡妻。

    可以说,玉荣这一个皇后让正统帝满意了。

    然后,一些消息才对皇后透露出来。

    “诺。”李公公在皇帝跟前,不会多说李妃的好话。

    李公公不傻。

    哪怕皇后再贤惠?

    当着一个女人的面,赞了另一个女人。

    这等傻事,李公公不会做的。

    李公公只会实话实说,把事儿说清楚。

    “圣上,李妃妹妹怀了皇嗣。不若让李公公开了库房,赐下一尊送子观音。以此嘉奖了李妃妹妹亲自给圣上送汤之举。再则安慰了李妃妹妹,往后不必亲自来乾清宫。还是安心养胎,以皇嗣为重。”

    玉荣提了一话。

    玉荣是好心吗?

    玉荣只是想着李妃老实些。

    她真不想护了李妃腹中的一胎。李妃能在自己的掌了宫权的钟粹宫中,老老实实的养好胎。然后,平安的诞下皇嗣。

    玉荣求的,就这些。

    她可没心思去多操心了。

    这让李妃安心养胎,她去说,她怕李妃多想。

    正统帝说了,李妃应该会老实吧?

    玉荣这般猜测。

    不管如何。

    至少,在正统帝面前,应该做的事情,玉荣会做的。

    赐了送子观音。

    这是好兆头。

    搁哪一个时候,这都是贤惠的好表现。

    “李善,皇后的话,你听到了。你且去办吧。”

    正统帝摆摆手,让李公公去办事了。

    李公公应了诺。

    等李公公出去后。

    正统帝的目光望了玉荣一眼,正统帝说道:“皇后倒是好心。”

    正统帝的眼中,他的皇后贤惠又善良啊。

    是一个好的。

    至少,正统帝一直查出来的。

    皇后待皇子皇女们,一个嫡母做的合格。

    玉荣笑一笑。

    她肯定不会说,她就是想着做一个合格的古代贤妻。

    然后,再努力做一个古代的千古贤后。

    贤后嘛,不光是尽了妻子的义务,管理后宫的嫔妃,这些只是小事儿。

    更重要的还是在其它的方面,多给帝王分忧。

    例如在财政上。

    还有便是在急了帝王之所急,忧了帝王之所忧。

    一片公心,真是为了皇家的延绵。

    玉荣做这些,除了为了贤名外。

    就是想给自己留了一个好名声,至少,在青史之上,留一个大大的名儿。

    千百年后,也能传唱一下。

    人活着,活成了一个符号。

    让后人仰望一下,在玉荣看来,没什么不好的。

    反正一场游戏,一段人生。

    玉荣就是不想人生太空洞。

    乾清宫的殿外。

    李妃再度见到李公公时。

    李公公更客气。

    小黄门呈上了正统帝给口喻中的,那是赏了李妃的送子观音。

    李妃谢了话,表面上非常高兴的样子。

    嘴里念叨了,一定好好的供奉在钟粹宫中。

    李妃离开了。

    留下了一盅补汤。

    如此由得李公公呈到了乾清宫的帝王面前。

    至于离开的李妃。

    在一回了钟粹宫,打发了侍候的宫人们后。

    李妃的神色冷漠了下来。

    李妃不傻。

    在去了乾清宫前。

    李妃就已经知道了皇后在乾清宫内。

    她明明怀了皇嗣。

    她以为,皇后能进了殿内,她应该也可以的?

    事实上呢。

    狠狠的给了李妃一记耳光。

    这一记耳光不是打在李妃的脸上,而是煽在她的心上。

    很疼的。

    李妃这时候,望着奉供起来的送子观音。

    心中也有些愤愤不平之气。

    “……”

    李妃感觉到了腹中有些生疼。

    好歹深呼吸好几下。在平复了情况后。

    李妃才是压下了情绪。

    慢慢的,李妃冷静下来。

    钟粹宫。

    李妃的举动自然也瞒不了人。

    有心人都是知道了最新的消息。

    景仁宫。

    惠贵妃知道了李妃的举动。

    惠贵妃很悠闲啊。

    “李妃还是没沉住气啊。”

    惠贵妃更淡然。

    要说这些怀孕的嫔妃中,谁最让惠贵妃在意?

    自然是李妃。

    李妃一心瞄上了贵妃的位份。

    惠贵妃不傻,瞧了出来。

    上头压了一位皇后娘娘。

    这是正统帝的意思,惠贵妃再不满,她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可说实在的,如果可以的话。

    惠贵妃不想正统帝再册立了第二位贵妃。

    毕竟,做了皇后之下的第二人。

    惠贵妃如何也是一个得意人。

    可若是有了第二位贵妃。

    凭着李妃的家世,惠贵妃担心她会为后宫第二人,变成为后宫第三人。

    那样的话,惠贵妃岂会乐意?

    凭什么让后入宫的就爬了她的头上。

    没谁想让别人踩了自己的头顶。

    惠贵妃也不乐意。

    更让惠贵妃忌惮的,就是李妃万一生的小皇子呢?

    那答案想一想。

    惠贵妃更忌惮了。

    可惠贵妃也不傻。

    后宫这些来,惠贵妃是不乐意亲自脏了手的。

    她从来是让别人去冲锋了。

    李妃的一些小心思,用好了,何必动手?

    惠贵妃又有些琢磨了。

    夏。

    坤宁宫。

    玉荣召见了娘家的嫡母和嫂嫂。

    至于二弟妹耿余氏,这一回没进宫,她在耿府上养胎呢。

    “臣妇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玉荣虚扶了嫡母,让秋兰亲自搀扶起嫡母。

    可没敢让嫡母真的行完礼。

    至于大嫂小武氏那儿,就是由大宫女搀扶的。

    “母亲,您还是这般多礼。”

    玉荣唇畔含了笑意。

    玉荣怀了身孕,倒底还是顾忌的。

    所以,没亲自起身搀扶人。

    这时候,耿武氏、小武氏一起落坐。

    耿武氏说道:“娘娘,您是坤宁宫的主子。越是如此尊贵,耿府上下越不敢给娘娘丢了体面。”

    就因为站得太高。

    所以,更要谨慎行事。

    耿武氏的态度表现出来。

    玉荣颔首。

    “累得母亲、嫂嫂你们了。”

    玉荣笑了,说道:“本宫一直晓得,一家子骨肉亲情,都是为本宫着想了。”

    “就像娘娘说的,一家子骨肉亲情,本是最亲近不过。”

    耿武氏也是笑容满面的回了话。

    玉荣此时摆摆手,让宫人们送了茶水点心后,便是退出殿内。

    待宫人们全退下去。

    殿中剩下了玉荣和嫡母、嫂嫂。

    “府上一切可好?”

    玉荣问了一句。

    “一切皆好,娘娘不必挂念。”

    耿武氏回道。

    “就有一事,老爷让臣妇跟娘娘问一问,要看娘娘是什么琢磨的。府上自然是听了娘娘的吩咐。”耿武氏说话谨慎。

    “母亲,您请说。”

    玉荣表现了倾听的态度。

    “娘娘是知道的,老爷对耿氏宗族里一些态度不那么的友善。耿氏宗族里,又多有抹黑了娘娘的害群之马。老爷担忧了将来这些人继续祸害了娘娘和皇子们的清誉。”

    耿武氏话到这儿时,还是叹息一声。

    “父亲是为了本宫和贤哥儿、礼哥儿考虑。”

    玉荣伸手,抚了小腹处。

    她又怀了一胎。

    做为一个母亲,玉荣也是有多为孩子们考虑的。

    玉荣听出了一些耿府上的态度来。

    “娘娘,老爷似乎有意跟耿氏宗族那边分了宗,毕竟,府上跟宗族里已经出了五服外。”

    耿武氏说出了耿老爷的打算。

    “……”

    玉荣思考了一下。

    “还有其它事情吧。”玉荣说道:“耿氏宗族那边一定出了事情,若不然,父亲不会如此绝觉?”

    玉荣知道耿老爷是一个官迷。

    同样的,玉荣更知道了,耿老爷这般表现态度想甩了包袱。

    那说明了,耿老爷对耿氏宗族的忍受到了极限?

    要知道。

    这真是分了宗。

    耿老爷的名声会受损的。

    一个官老爷被御史台掺一本。

    这万一风波弄大发了。

    这可能官帽子会暂时被撸掉的。

    特别是国丈爷的名头。

    这名头很多人盯着。

    “唉……”

    这一回,耿武氏叹息声里,也是瞒不了的为难。

    “娘娘,臣妇也不瞒了您。臣妇这是怕有些小人作祟,把主意打了娘娘的身上。”

    耿武氏满面的担忧。

    “老爷发现耿氏一族里,有些人做的事情过了。在老家县城那边闹出人命官司来。最后还是用了皇亲的名头把事情压下去。”

    耿武氏说这话时,心头有怒火。

    至于人命官司?

    这反倒不是耿武氏这等贵妇在意的。

    似她这等出身。

    人命算什么?

    高门大户里,出了人命,打死些奴才都是小事。

    反正下位者的人命,在上位者眼中都是草芥。

    耿武氏怒火是冲着那些不识趣的耿氏宗族去的。

    因为,这些人太蠢。

    这事情耿老爷查出来。

    让族长和族老们出面,可以不通过官府,但是,把人命官司了结。再把闹出事的人用族规处置。

    总之,要表示出耿氏一族的家风家规。

    要让人知道了,耿氏一族不是那等祸害乡里的。

    名声很重要。

    可偏偏耿氏宗族那边的人,觉得耿氏一族出了娘娘,是皇亲国戚。

    这点子小事算什么?

    耿老爷派一个管家去装什么大鼻子?

    这让耿氏宗族不满意啊。

    于是,耿氏一族的族长和族老们的处置?

    那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私下赔点烧埋银子,把事情硬压了下来。

    这在耿老爷看来,这些全是小辫子。

    哪一天别人想对付时,苦主一抓就现成的。

    人命官司是其一。

    耿氏一族的人轻狂了,这才是要命的。

    毕竟,上苍欲使人毁灭,必先让人疯狂。

    在耿老爷看来,耿氏一族的人啊,都是骨头轻了,都是在荣华富贵面前飘了,已经癫狂起来。

    京都的耿府很低调。

    那有什么用?

    一群拖后腿的,恨不能耿氏一族的黑料太少。

    “事情真闹大了。父亲的官位不保,父亲、母亲可会后悔?”

    玉荣的目光望向了嫡母。

    玉荣是没料好,先料败。

    她这一位皇后上位,肯定有人不满意的。

    一旦她爹耿老爷的名声受损。

    落井下石的必来。

    “娘娘,三皇子还是少年郎君。其时,耿府上可以先低调一些,将来慢慢起复便是。这也是老爷的意思。”

    耿武氏把耿府的态度表明出来。

    玉荣听后,点点头。

    “既然父亲考虑周全,本宫没异议。本宫知道父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耿府上真正的扫清隐患。”

    玉荣懂耿老爷的心思。

    耿老爷显然对东宫有肖想啊。

    若不然,何必这般计较?

    可对于东宫玉荣没肖想吗?

    说没有的是假的。

    毕竟,她的儿子可是嫡子。

    嫡子没继承皇位,庶子做了皇帝。

    这庶子出身的皇帝心中没芥蒂?

    只是,正统帝摆明要平衡东宫和坤宁宫。

    玉荣能如何?

    玉荣只能顺了皇帝的意思。

    何况,玉荣也想着耿老爷的在理。

    贤哥儿年岁小。

    一切还不急。

    东宫的皇太子年岁渐长啊。

    再过几年,就要挑了太子妃。

    到时候,她不急。

    也许子壮父老时,皇帝会急的。

    至于正统帝的头疾?

    凭着皇帝现在慢慢给自己减负,玉荣瞧得出来,正统帝很在乎自己寿数的。

    “母亲,替我给父亲代一个问好。本宫信任父亲做的什么决断。”

    玉荣又是表了态度。

    “臣妇会带了娘娘的话回府上。”耿武氏也给了肯定的答案。

    正统十年,夏七月。

    最是淡淡夏季时。

    玉荣在坤宁宫召见了白氏、韩氏、金氏三位妇人。

    这三人的态度是谨慎小心的。

    在进了坤宁宫后,连一个眼神都不敢乱动。

    给玉荣行礼后,更是一丝一毫不敢出现差迟。

    “民妇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三人行了参拜的大礼。

    “平身。”

    玉荣摆摆手。

    “谢皇后娘娘恩典。”

    三人又谢了话。

    玉荣说道:“赐坐。”

    得了此话,宫人搬了四个绣墩。

    四人再谢了话,再福了礼,然后,才是落了座。

    可不敢坐实,而是虚虚的坐了一半。

    那等坐姿,真是坐着难受。

    其时,坐着还不如不坐。

    直接站着,都比这等落坐轻松。

    可赐坐了,这是一种态度,是坤宁宫对她们的看重。

    有时候,有些态度就是一种信号,这很重要。

    “本宫听说你三人都是有本事的。”

    玉荣语气里全是和善。

    她对于这三人召见了,只会讲一些和善话。

    她如今的地位上,对于这三人若真是威吓了,那才是落了下层。

    毕竟,对于这三人。

    她真有不满意。

    那是搁开了,给一个两个眼神。

    就会有人恨不能去踩了人,然后,来讨好她。

    上位者,很多时候就是这般的可以表示了和善大度。

    因为,只有大赢家才能大度。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8-28 23:55:23~2020-08-29 23:48: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敦仔的美味棒 6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