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乾元帝不愿意割舍西苑, 只有选择积水潭。
积水潭这名字一听就知这一片土地湖水很多。
对于这校舍,马总管建议把一部分小型水潭填土造地,当初修建皇宫就是填海造地, 京都的工匠有这个技术。
元春四弟考察之后, 发下, 这些别院都是四合院的形式,多是把前院的湖泊填平,后院修造湖心亭种植莲花放养金鱼。
这点跟荣宁二府是一个基调。多是学得江南西湖的优雅精致。
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归置的很好, 小院子有景观树, 有花坛, 也有种植的石榴桂花这些寓意美好的果树。
元春用灵石一扫, 在脑海中构建了详细的地形图, 界定把处于忠心地带的小湖泊中间的土地开挖, 行程一片大型的景观湖, 湖边种植柳树,湖边修建观景长廊, 用石墩筑基脚。
如此改建,安全没有问题。
小花精倒是会简单的阵法,只是,此间没有那么多的灵石消耗, 人修建都不足够。
小花精只是在谁知中间布置了一个简单地聚灵阵, 如此, 这一方水土的地脉会逐渐升级,对学子有好处。
因为银钱有限, 也因为要借用原本的房舍, 故而, 女太学不可能像国子监那般庄严肃穆,具有神圣感。
女子太学除了门牌楼修建的庄严肃穆,内里却是一座景观花园,只身其中身心轻松,景致怡人。
很符合女子们文雅精致的境界。
这里原本的住户都被搬迁去了什刹海,朝中的显贵一下子都聚集到了那里。
这种调换朝臣们也不算亏,只是有一点,从前各自关在家里看湖景,如今改成大家一起观湖景了。
太学改建费用核算了二十万两,这个数目对于大臣们来说已经是可以接受的数目。
元春甚至跟父亲贾政表示,若是工部有困难,就只出材料费,她四人资助工匠费。
再怎么困难,也不能少了工匠的苦力钱。
贾政摆手:“娘娘之言让微臣惭愧之极,工部再怎么穷,微臣也会把这笔银子要出来,娘娘您就安心吧,微臣保证不会耽搁明年春季开学。”
元春也很无奈,说了私人场合私人称谓,贾政宗室刻板的重声国礼不能废弛,元春也只能罢了。
贾政跟着乾元帝造办武器,觉得恩宠非凡,十分的卖力,经常夜宿在造办处,今日一看,已经两鬓斑白,相比她母亲王氏馒头青丝,四十不到的相貌很显老态。
贾政一直吃着王氏亲手调制的灵植,依然这般憔悴,显见是操心太过了。又多日没回家滋补了。
小花精吩咐赐座,让人上茶,递茶的时候,元春施了个灵雨术,调和成灵茶,替他滋补身体。
贾政饮下灵茶,面色顿时红润了许多。
元春道:“朝廷的差事固然重要,父亲也该爱惜身体,而今海疆西北的战事暂停,造办处也不用那么拼命,您至少应该恢复每日回家的习惯,毕竟祖母年纪大了,哥哥们外放,家里只有宝玉一个小孩子支撑。”
贾政闻言马上起身躬身领命:“微臣记下了,难为娘娘百忙之中还记挂微臣,娘娘也要保重身体,三皇子二公主还小呢。”
贾政言罢告辞,元春觉得他白发有些碍眼,跟她母亲像是两代人,随手给父亲贾政施了个回春术,特特替他滋养头发。
贾政走着走着,只觉得浑身热乎乎,煞是爽快,却见对面碰见的宫人内官都低头抽抽嘴角。
出宫宫门碰见执勤的侍卫,正是宁府的贾蓉,如今成了二等侍卫了。
他送贾政除了西华门,给贾政行礼:“二叔您操劳国事,也该好好捯饬一番啊,这般满脸污垢怎么就出门了?亏得没有遇见几位上殿,不然就是个君前失仪了。”
贾政莫名其妙:“咄,什么满脸污垢?”
自己个在脸上一抹一手污垢,跺脚上了自家的候着的红顶大轿走了,进了轿子用洁白的丝绢子一擦一片黑,顿时黑了脸,这是遭谁算计出丑了?
贾政自诩文人雅士,哪里能够这样回家拜见老娘呢,他手摸茶壶,顿时恼了,责骂长随费日行:“狗奴才,又偷吃老爷的茶水。”
费日行也很委屈:“老爷天天不出宫,太太准备的好茶水白白糟蹋,到了傍晚就失去了鲜香。是故……”
贾政撑不住一笑:“狗奴才,占便宜还挑三拣四呢,快去茶楼给老爷添满了。”
费日行蹙眉:“老爷,少时就到家了,这三遍茶谁味儿就淡了。”
贾政喝茶都是喝的二遍茶,他嫌头一道茶太酽,吃了会醉,三道茶味寡淡,只吃二道茶。
头道茶三道茶都便宜身边的奴才。
今日贾政正要淡茶净面,顿足催促:“快去!”
回家之后贾政还在猜测谁使坏害他,被王氏听见笑道:“老爷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肯定是娘娘见老爷面容憔悴,赐了好茶水给老爷滋补,娘娘的茶水可是极品茶,并非咱们家的茶叶可比。”
贾政梳洗之后,竟是浑身通泰,鬓角的花白头发竟然颜色变黑了,这才明白女儿的心意。
贾政眼圈一红,他从前对元春可是不大亲热,无他,他老子贾代善总是拿着他跟女儿元春比较,书法不如女儿,诗词也不如。
贾代善看他百般不好,见了元春啥啥都好,弄的他这个父亲很美面子。
对这个女儿,他骄傲之余,却不想见面,总觉得自惭形秽。
再者,元春跟祖父贾代善的关系十分好,有了好东西都孝敬祖父。
如今看来,女儿还是很疼他啊。
这却是误会,当初元春炮制灵酒,浓度大了,贾政根骨差,吃一顿酒能够昏睡三天三夜。
浓度小,吃醉了好为人师,拉着人没完没了吟诗作对。
府中人都怕他。
贾代善就不给他吃了。
幼年时期元春把父亲比得灰头土脸的事情,元春早忘记了,再没想到,贾政还记得呢。
贾政倒是听了女儿劝慰,再者又入冬了,天气寒冷,造办处便停了,贾政每日看着匠人雕琢汉白玉的栏杆,只是每日回家歇息。
腊八,王氏亲自进宫来送腊八粥,跟元春说了贾政的变化:“从前老太太劝,我劝他,谁说都不听,日日扎在造办处,亏得还能听进去娘娘的话,而今只是去工部点卯,再去积水潭查看一趟就回家教导孙子读书,明年要开恩科,两位父子在闭关读书呢,这倒正好了,从前责骂宝玉不服正业,而今也不责骂了,反而叮嘱他好好替娘娘当差。”
王氏这一回还带来了探春给元春的信件。
探春大图苦水,山西的风沙大,蔬菜水果吃着都没有京都的水灵,干巴巴的,又埋怨说不该跟着出京,留在京都就可以入妇女部,替大姐姐分忧。
元春一笑,提笔给元春一道册封懿旨,任命探春为西北女太学祭酒。
至于经费啊,自筹。
十七掌管西北,给自己个老婆圈出一座山做为书院,应该没问题。
有了这倒懿旨,探春就可以找那些豪门权贵募捐,修建学校是造福民间的好事,应该有人响应。
然后,元春也给水清一道懿旨,依然任命水清为云贵川女子太学祭酒。
御前女官司言是张家的孙女,笑道:“娘娘这是受到十三爷的启发了,统统都是空头虚衔啊,经费自筹,筹集不到怎么办呢?”
元春把手一摊:“那就真的成了虚衔了,筹集到了,她们就名垂青史了。”
腊月初十,前往江南安抚学子的平王安王,十五十六十八进京了。
元春答应他们回京之后有回报,上折子替他们请功,包括翰林院的许绩,再有他手下的诸位京都俊杰,一起封赐。
许绩可是十分狡猾,元春让他自己拉队伍,他拉的第五不是功勋就是宗室。
元春对这一批人不吝封赐,参加宣讲新政之人,统统赐封六品的官职,入了礼部与督察院就职。
这一批胆子大,嘴巴利索,礼部与督察院适合他们。
许绩本事翰林院的庶吉士,没有品级,提前一年赐封正六品侍读,名正言顺的成了水泽的御前侍读。
宝玉不愿做官,吵吵着要做黛玉的笔帖式。
贾政摁住他的脑袋接下旨意,成了国子监的司业。
贾琮却派遣宝玉去支援女太学的建立,让他不必到国子监点卯。
宝玉这个侯爷拿着双份的俸禄,成了老婆的私人智囊-师爷。
腊月十五,各地总督进京,贾代善贾瑚贾珠都回了京都。
十七与贾琏却留在西北。
贾代善在最后一次朝会上提出辞呈,乞骸骨,他言称自己年纪老迈,醇亲王历练有成,又有冯唐卫堃贾琏辅佐,完全可以担当大任。
此言一出,百官静默。
有御史正在蠢蠢欲动,上奏西北战事结束,理当撤回黑骑军。没想到贾代善自己个先提出来了。
几位老炮仗憋的满脸通红,心中郁闷,贾代善这个老狐狸难道能掐会算?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