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 > 第220章

第220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小花精握着皇太后的手颔首说道:“母后安心, 瑗儿一定让您称心如意。

    不仅如此,我即刻让人去寻许绩,与周家洽谈。

    清儿一到昆明, 就会恢复许绩的姓氏,许家的香火肯定不会断。

    先皇所言三代不能回京做官,从许老爷子到许绩,已经三代。

    许绩之子即可回京读书, 科举做官,您相信瑗儿,瑗儿说到一定做到。”

    皇太后顿时搂着小花精哭了:“瑗儿,亏得有你……”

    徐家父子先后谋反,实在没办法了。

    许家尤可为。

    小花精这是给皇太后一个活下去的念想。心如死灰说的就是人生没有希望, 也没有目标。

    皇太后精神好了许多, 却忽然宣布, 余生吃素,并且喜欢上了念经谈禅。

    这事儿小花精只能暂时顺从,以后慢慢劝慰。

    皇太后娘家的事情, 小花精没有隐瞒乾元帝。

    乾元帝似乎没想到,皇太后的娘家如此惨烈。

    当初废太子, 人人自危。

    皇子们几乎闭门不出, 生恐被牵连, 被迁怒, 大家自顾不暇。

    废太子的风波过去, 许家的事情也事过境迁。

    皇太后也没有儿子,大家都开始竞争新一轮太子。

    谁还顾得一个不受宠皇后娘家的人?

    许家徐家都是承恩公, 许家老爷子做到户部尚书。

    徐家老爷子是首辅, 长子还是刑部侍郎。

    门生故吏遍布六部。

    真是压定了满朝文武。

    小花精当晚接到了祖父的信鸽。

    贾代善告诉孙女, 许家的仇恨报不完。

    当初徐家与许家一倒,因为皇后稳坐中宫,倒太子一派也罢,中立者也罢,都想分一杯羹。

    徐家自然无缘翻身。

    然而,皇后健在,许家不死绝,迟早东山再起。

    许家老爷子活着,未必不能替废太子翻案。

    所以,一群道貌岸然的文官集团,齐齐出力,都要踩死许家,免得他们死灰复燃。

    这中间,暗中出钱出力的就是忠顺王。

    忠顺王当初不仅唆使百官踩死许家,还想踩死张家与荣府。

    贾代善也是因此跟忠顺王成仇,之后再不跟他有半点牵连。

    那些道貌岸然的文官,嘴里说着替君分忧,实则为了自己谋求权柄,给许家网罗许多莫须有的罪名。

    最后,嘉和帝网开一面,没有诛灭许家,只是发配。

    许家附逆与否,只有嘉和帝心里最清楚。

    那些落井下石的人,肯定不能让许家东山再起,这才买通衙役下杀手。

    关于卫家小旗,贾代善却没多说:“大约是卫家欠了许家的情吧,要饭的也有三个知己好友。”

    贾代善倒是告诉了小花精,当初的卫小旗的去向。

    卫小旗祖上行伍出身,有千户的爵位,在军中有根基。

    废太子后离开了京都,他去漠北行伍。

    如今已经继承家里的爵位,任辽东卫所的千户,名叫卫堃。

    小花精告知了皇太后卫堃的名字。

    皇太后并无印象,摇头道:“本宫不记得许家对卫家有恩,或许是无意之间施恩卫家吧。好人有好报,他好就好。”

    小花精不想让皇太后天天念经吃佛,笑道:“您若是想见卫家人,瑗儿可以帮忙哟?”

    皇太后果然来了兴致:“瑗儿认得卫家人?”

    小花精笑道:“岂止认得呢,卫堃的幼子与瑗儿的幼弟是国子监的同窗好友。

    据闻,史家的表兄有意跟卫家结亲。”

    皇太后难得有个笑模样:“暂时不见吧,等他们两家结亲,瑗儿提醒本宫,本宫要送他们一份大礼。”

    小花精调皮的福身:“儿媳遵旨,一定替母后把差事办得漂亮又稳妥。”

    只可惜,天大的喜事,皇太后笑过之后,总会一声叹息。

    四月初,当初押送许家去岭南的衙役都找到了。

    二十几年过去,这些人都升官做了老爷。不是在锦衣卫,就是五军衙门,官职都一样,都是百户。

    可别瞧不起,今后这些人的儿子屁事不做也有一份俸禄。

    此时此刻,十三不能用他们残害许家人为借口,既无人证,也不是时机。

    许家没平反呢。

    但是,这些百户都被十三找出来跟脚,不是忠顺王举荐,就是义忠郡王、石家柳家、牛家举荐。

    再者,他们二十几年来,多少干了些包揽词讼,行贿受贿,甚至干过宰白鸭。

    宰白鸭最是恶毒,富贵官宦人家的子弟犯了死罪,用银子买通官府,或骗、或买、或者直接抓捕乞丐,替富贵人家的子弟替死。

    这也是薛蟠横行无忌的原因。有权有势人家,犯了死罪未必会死,换个名字,换个户贴,又是一番新人生。

    这些东西翻出来,这些家伙即便没有对许家犯下的罪行,也是斩首抄家发配的下场。

    附逆之下还包揽词讼,宰白鸭,谋夺良田,抄家发配,只把主犯绞刑,没有全家问斩,已经十分仁慈了。

    皇太后十分气愤,也没让这十二家的女眷罚没教坊司,而是官卖为奴。

    男丁除了附逆者斩立决,其余男丁黥面,与许家一样发配岭南,终身在岭南台站做苦役。

    皇太后不用龌龊手段,但看他们能不能逃出生天,留下一脉烟火。

    一番审讯,最终结案判刑,已经是五月初。

    每年五月千秋节,都会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只要不是十恶不赦,就能就地免罪。

    这一回,皇太后提出,上皇正在孝期,不做寿,一切全免。

    原本皇太后不做寿,但是,朝廷依然会大赦。

    皇太后提出来一切全免,乾元帝也不能违拗。

    小花精当然支持。

    此后三年,帝后不会做寿,登基、封后都要再次顺延。

    皇后也不会生太子,这些人至少要熬三年。

    这次清除逆党余孽,并未对文官动手。

    一是之前忠顺王谋反,附逆之人已经得到法办。

    这一回若非因为许家的惨事,根本不会发现这些跟忠顺王不相干的小虾米。

    险些让他们成了漏网之鱼。

    而且,这些人的判决最后,也有一句判词:三代之内不能回京,不能入朝为官吏。

    若他们的案子不能翻过来,他们子子孙孙就是罪民,在岭南烟瘴地苟且偷生。

    他们侥幸遇到大赦,那也只能回故乡做个庶民,土里刨食,三代内不能为官吏。

    这些人用许家的人命换取官爵,那就让他们失去在意富贵荣华,跌入深渊,悔不当初。

    小花精的干预下,一切都是按律判定,没有辱及妇孺。

    这是小花精努力的方向。

    皇太后用仇人的判决书烧化,祭奠死去的亲人。

    因为皇宫不允许私设祭坛,更不允许焚烧纸钱。

    皇太后决定余生不回皇宫,就在南苑居住。

    小花精自然不能让皇太后作茧自缚。

    在小花精斡旋下,乾元帝把一座位于东城的三进宅子赐给了许家,用于安置许家上下的灵牌。

    当然,乾元帝不能公然替许家翻案,那就成了不肖子孙了。

    这座宅子也是秘密赏赐,除了内务府总管大人,外人一概不知。

    至于何时祭拜,也很方便,皇太后经常去南苑惠民署巡查、避暑,扮作富家太太走亲戚就成了。

    宅子修葺,改建祠堂,赶在八月十五之前顺利完工。

    重开祠堂的当日,除了皇太后,只有小花精。

    水清水泽都没有参与,就怕他们一言不慎说漏了,让那些曾经踩踏许家的官员知道了,对许绩不利。

    小花精倒是不怕事,就怕给乾元帝招口舌。

    乾元帝继承了亲爹的江山,爹死了坟头未干,你就为了讨好嫡母推翻父亲钦定的案子?

    这皇帝还干不干了呢?

    乾元帝与小花精以为很机密的事情,却因为皇太后短期内频频出入那一处许宅,而引起了别有用心之人的注意。

    怪只怪这处宅子位置特殊。

    小花精出于对许绩之子的考量,挑选的宅子位于户部巷与翰林街之间。

    孩子以后要读书做官,这个地方氛围好。

    再者,许家是读书人,许家之前的宅子就在东街,不过现在已经被赏赐给了内阁次辅顾家。

    顾家是文人,当初与许家在官场有些龌龊。

    再者,他得到上皇的赏识,才做了次辅,自然要替上皇说话。

    身为次辅,他自然见过皇太后。

    这个狗东西也是鼻子太灵了,一个许字就引起他的警觉,派人盯着,终于给他知悉了猫腻。

    许宅的门子是从贾代善从前的部下,他曾经是斥候,十分机敏。

    发现有人窥视,就禀报了贾府。

    小花精提前得到了消息,随即派遣最为信赖的龟母去监听,遂得知了顾芾的奸计。

    他暗中联络了另外一位内阁,再有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督察院都御史,这些人之前都在暗中谋害过许家。

    她们预备在朝会上发难,参奏皇太后欺君犯上大不敬之罪。

    这犯上指的是皇太后对上皇。

    小花精岂能让他得逞。

    原本她可以让顾芾也来个中风,但是五大朝臣,一夜中风,只怕引起恐慌。

    她没有惊动皇太后,暗中把灵牌隐匿在后花园小佛堂,专等顾芾来触网。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