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 > 第217章

第217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至于为何没有侍卫当场, 那是上皇想要单独跟谢文远说话,遣散了侍卫,侍卫受灾门口, 听到响动冲进去, 上皇已经奄奄一息。

    随便活着的人怎么编纂, 总之皇朝的颜面不能丢。

    嘉和帝死在仁慈。

    谢家穷凶极恶。

    这个法子也很勉强。

    贾代善道:“不如就称谢文远发配漠北,上皇召见。”

    如今, 发生事故在宫外,更有说服力。

    若是皇上在皇宫被谋杀,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发配路上宣召就说得通。

    嘉和帝因为谢贵妃的弟弟谢廷章自裁, 出宫散心,恰逢谢贵妃侄子经过, 召见合乎情理。

    乾元帝不相信任何人,直接派遣大皇兄恭亲王秘密办差。

    这个时候, 还是血脉兄弟可以信任。嘉和帝可是大家的爹,亲爹丢人,大家一起丢人。

    恭亲王夜半回来办差。

    翌日, 谢文远由锦衣卫押送发配。

    谢廷章的尸体五马分尸为了狗,谢文远被当场被斩断手筋脚筋,割了舌头,审讯都免了。

    随即, 围场打起白幡, 急急忙忙护送圣体回京。

    这边皇太后与小花精一起宣召礼部,锦衣卫,内务府, 宗人府、六局一司, 议事, 随后大家忙碌起来,务必在陛下的遗体回京之前准备好丧礼。

    第一安静事情,就是敲丧钟。

    九声丧钟,宣布至尊上皇归去。

    王公清贵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十天前陛下出京迎接上皇回京,怎么就崩了?

    但是,皇宫白皑皑的迎幡,再有平亲王全身麻衣,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陛下,他们不得不相信,上皇驾崩。

    京都百姓对于谁做皇帝无所谓,总之他们是百姓,去油许多百姓顿足哀嚎,尤其是权贵清贵人家,他们等着圣母皇太后出孝办喜事呢。

    眼见还差半年,上皇又驾崩了。

    其中就有北静王府老王妃。

    同样,迎春的婚事也耽搁了。

    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那些碍着不许亲的,岁数在十五左右的闺秀,她们等着皇帝选秀呢。

    这下完蛋了,再等三年不仅不能选秀,还成了老姑娘了。

    迎春比那些扥这选秀的人家好一点,荣府与北王府已经达成了协议,预备明年正月,请旨赐婚请婚期。

    王公之家守孝两年也足够了,谁知道嘉和帝又崩了。

    迎春十七,十九成亲也不算太晚。

    贾母张氏王氏进宫给皇太后道恼,难免说起迎春的亲事,真是好事多磨,甚至怀疑这门亲事是不是上天不看好。

    小花精道:“您们回家一字儿也别漏,还是那句话,北王府等不及就罢了,我给妹妹找一个探花郎。”

    九月初八,上皇棺椁回京。

    嘉和帝驾崩的日子变成九月初五,这是为了配合谢文远发配的时间,往后延迟两日。

    这个日期虽然入秋还是有些热,棺椁被日不敢行走,一般等夜间行路,这才走了四日方才回京。

    棺椁直接停灵北苑。

    嘉和帝跟德妃娘娘算是患难夫妻了。

    乾元帝回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布谢家的罪恶,谢文远丧心病狂,刺王杀驾,谢氏一族满门抄斩,诛灭九族。

    圣旨一出,无人敢劝。

    嘉和帝因为宠爱谢贵妃,对于谢家的恩宠世人皆知,贵妃的娘家弟弟赐封子爵,这是前所未有的恩宠。

    嘉和帝三五大祭之日,谢家一族以及九族亲眷进京,直接拉倒午门,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司官员,一起在城门宣读谢家的罪行,宣布斩首。

    诛灭九族,就是所有人都要死。

    午门广场上的鲜血流成河,然后就是挫骨扬灰。

    这个案子办得血腥,却没人替谢家惋惜,后宫没有,百姓也没有。

    这些人冤不冤,小花精觉得九族很冤枉,谢家也很冤枉。

    谢廷章是嘉和帝自己放纵成,养成了虎狼,被反噬是罪有应得。

    然而,律法森森,小花精也无能为力。

    这日夜半,小花精与黛玉画了许多的超度符篆,将盘旋在午门上空的冤魂超度了。

    若是不提前超度,他们迟早一日会被皇城的龙威灭杀,灰飞烟灭。

    这种刑场化纸超度,一般是亲眷担任,如今诛灭了九族,亲戚没有了,远亲根本不敢招惹。

    谢家的祖坟也被捣毁,祠堂被推倒,谢家的祖祠成了鬼地,谁敢出头呢。

    小花精看着那些冤魂散去,心里更加确认,这个株连的刑罚,实在太过凶残狠毒,特别是谢家本族的家主还是腰斩。

    哀嚎了半日才咽气。

    谢廷章被五马分尸,谢文远被千刀万剐在所难免,可是,腰斩与株连违背了圣人之道。发配漠北效力岂不是对朝廷更加有利?

    谢家被满门抄斩,谢贵妃的棺椁被丢出地宫,供奉撤除。

    皇太后也不再称谢贵妃是祸害了。

    她说道:“谢贵妃不过是清贵才女,陛下不招惹她,不偏心到把皇后太子的供奉,赏给谢贵妃。

    谢贵妃又不懂得收敛,初一十五竟敢到坤宁宫抢人,惹得先皇后不满,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谢贵妃至少能跟甄妃,贤妃一样,没有儿子却能安享富贵,谢廷章也不会那样的扭曲。

    男人作孽,却要女人来担责,哎!”

    可是,皇太后也不敢对谢家诛灭九族提出异议。

    刺杀上皇,乃是谋逆大罪,乃十恶不赦。

    三日后开祭。

    乾元帝为父皇定庙号‘睿’,史称睿宗皇帝。

    乾元帝辍朝九日,一直在灵前待着。

    孝服弃用素帛改用白布。

    乾元帝当着满朝文武割发,因为天气炎热,三七之后出殡,将棺椁移居殡宫。

    移居殡宫,代表守孝完毕。

    一般来说在殡宫停放白日再入地宫。

    乾元帝在殡宫接着守灵三日,日日祭酒,之后回宫,逢七出宫祭奠。

    腊月十五,睿宗皇帝大出殡。

    文武百官,再有京都王公清贵家四品以上的诰命,都要送灵去孝慈地。

    睿宗的梓宫入了地宫,地宫却不能闭合,母后皇太后健在。

    梓宫入了地宫,乾元帝又在帝陵守了七日。

    十四皇子再次请命愿意替父皇守陵。

    这一次乾元帝十分感动,当场赐封十四皇子为忠孝王。

    恩赐忠孝王妃回京守孝,方便照顾孩子读书。

    十四的儿子水沁五岁了。

    忠孝王府还是十四皇子府,不过是还了匾额。

    十四皇子妃依然十分感激,亲自进宫向小花精道谢。

    小花精实话实说:“本宫真的没有出力,是你们的孝顺感动了陛下。”

    十四皇子府晋升王府,供奉自然要提升。

    小花精特的命傅尚宫去内务府接洽,忠孝王府的供奉不能马虎。

    她能做的也就是这么些。

    而今,穆王府进京了,两家的商量婚事。

    公主下降,这一次算是国策,二十七日过去,就可以议亲了。

    虽说是议亲,男女双方无需见面,穆王府也有府务需要大力,穆王必须先回云南,留下王妃与小王爷在京都商议婚事。

    这只是初步议亲,定亲迎娶要在一年之后了。

    礼部开始寻找位于云南的皇庄,乾元帝要给公主三千亩良田,不足的部分要购买,还要修建公主府。

    这些马上要行动起来,一年时间够不够还两说。

    小花精也要开始给公主准备锦缎丝帛,绫罗绸单,金银珠宝这些细软。

    当然,小花精只需要提供嫁妆单子,然后交给大周氏母女们观看,差什么缺什么,还需要什么,自己添上,然后送去内务府与尚宫局。

    公主的服饰与首饰这一块尚宫局负责,她们参与才能采办道最合心意的不料与金玉。

    大周氏前程跟进,小花精最后验收。

    皇后与慧贵妃亲自盯着,谁也不敢掺水分。

    水清开始议亲,整个宫殿都不好了。

    皇太后天天跟内阁抢人,唯一这么一个可心的孙女儿,又被远嫁。

    皇太后成天纠结:“男人真是狠心呢,这么点丫头,抱着害怕她跌了,却要去那么远的地方……”

    经常祖孙眼睛都红了。

    水楹与水泽水潡眼下都不跟水清争夺东西了,得了好东西就回来给水清献宝。

    小花精倒是很高兴有这么一件事情分散他们的精力。

    嘉和帝对儿子不大好,对水楹这个小儿子真是慈父,对水潡水泽也真是很有爱心与耐心。

    当初嘉和帝接见大臣,水泽就敢爬到祖父怀里吃东西。

    所以说,哭灵的时候,水楹与水泽比嘉和帝的那些大儿子都哭得伤心,可以跟安平王安乐王媲美。

    不是说陛下与十三不孝顺,而是他们忙碌得很 ,没有安乐王安平王这么纯粹。

    水泽当时哭诉说:“皇祖父,孙儿还没赚到钱给您买船周游天下呢,您怎么不等孙儿呢?”

    当时,整个殿堂都哭了。

    安平王因为这一句话哭得直接晕厥了。

    此后,水楹水泽一直焉搭搭的提不起精神。

    那日送陛下去地宫又哭了好一场。

    如今得知水清又要走了,又失落了,天天把着姐姐,生怕姐姐那一日一走了之不见了。

    水清也很伤心,还要被内阁学士们天天的教训。

    皇太后心疼得了不得。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