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 > 第69章 皇宫过年

第69章 皇宫过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小花精觉得露出脚没什么, 被人抱着一路走回来似乎有点问题。

    可惜她当时不知道,不然,直接给义忠郡王清除记忆。

    如今晚了,变成傻子,周尚宫的清誉也要受损。

    若是皇后忌讳, 周尚宫怕要提前出宫。

    原本上次因为王桃红自戕, 押解的两名宫正司女史, 已经被关进了宫正司的监牢。

    这一次得亏周尚宫不住在尚宫局,而是住在皇后的坤宁宫。

    不然, 又要连累司闱司上下。

    戌时各宫门下匙安睡。

    各宫殿的主子另当别论。

    蔻宫正只是口头审讯,没有动刑。

    周尚宫一口咬定, 并未私会, 只是看鱼忘记了时辰。

    义忠郡王也说是心里烦闷,出去散步。

    他不敢提四皇子。

    他住在北五所, 挨着御花园。

    皇后没有允婚, 斥责周尚宫不遵照宫规,打入宫正司监牢。

    义忠郡王却也达成了目的。

    嘉和帝命户部内务府核算账目,要给十一、十二,十三、十四, 义忠郡王, 选址建造府邸。

    嘉和帝之前一直拖着。

    一来因为户部银子短缺。

    二来也是想要捆着义忠郡王的翅膀, 免得他出去惹事。

    皇子府邸自有规格,即便是在民宅的基础上改建,也需要二十万左右。

    重新建造的成本更大。

    一下拿出去一百万两, 嘉和帝有些心疼。

    嘉和帝眼下已经有了十八位皇子,这得需要多少银子啊?

    户部内务府听到旨意,各自心肝颤栗。

    户部的银子从来都是入不敷出。

    今年这里大旱,明年哪里蝗灾,后年南边涝灾,大后年又是地动时疫。

    各种灾难连番滚动,从没个停息的时候。

    哪一年灾情扩散的面积小一点,就谢天谢地了。

    且别说户部官员小气。

    皇帝一旦下了圣旨要救灾,户部拿不出银子,就是一个尸位素餐的罪名。

    今年夏季,江南刚刚水患,虽然不十分大,也用了二百万银子。

    冬季有没有时疫雪灾呢?

    这都要银子啊。

    可是,国家是嘉和帝的。

    嘉和帝要修建皇子府,臣子也只有捏着鼻子接了。

    接下了,就是筹集银子。

    户部空虚,还要留下二三百万银子救济灾荒,这样才能保住官职。

    户部给嘉和帝上折子,说银子有,却不在户部,都在大臣家里。

    嘉和帝也知悉,当初若不是嘉和帝允许,户部也不敢借银子。

    义忠郡王算计周尚宫的后果就出来了:户部要追债了。

    不知道谁把这个消息散发出去了。

    义忠郡王顿时成了百官厌恶的对象。

    然而,义忠郡王虽然二十二岁了,至今在尚书房读书,没有当差,都没有出宫,他身上的把柄很少。

    废太子有许多把柄,已经生死两难了,还能怎么样呢?

    义忠郡王动不了,那些巴结义忠郡王的人,可以踩一踩。

    缮国公府曾经跟荣惠郡主打的火热,至今跟缮国公府的三公子,还跟荣惠郡主私下来往。

    据说要尚主。

    不敢抨击义忠郡王,荣惠郡主这一对兄妹,便开始抨击石家。

    石家立府百年,想要挑刺太简单了。

    而且,缮国公府也欠着国债。

    当然,八公府都欠债,连四大郡王府都欠债呢。

    八公府一起参奏,打击面太大,王府惹不起。

    顷刻间,石家变成了众矢之的。

    侵占民田,霸占民女,逼死人命的事情都出来了。

    石家真是焦头烂额。

    嘉和帝坐在金銮殿,御史参奏便让人查,丝毫没有袒护之意。

    缮国公知道这歪风从哪里吹起。

    命令长子买田买地兑铺子,闹得全家上下乞丐一般了。

    一百二十万的债务总算凑出来六十万。

    缮国公拖着病体进宫哭诉求情。

    嘉和帝大笔一挥,十年还清。

    缮国公府世子在兵部的郎中职位,也因此受到波及,被罢黜了。

    治家不严,何以治国?

    回家去吧。

    缮国公唯一一个出来当差的世子,就这么被罢黜了。

    只剩下缮国公这个老朽在兵部挂职。

    为什么说挂职呢?

    他原本是京郊卫戍营的指挥使,跟贾代善一样在兵部挂了个兵部尚书。

    因为年老体弱,回家休养,指挥使成了别人的了,只剩下一个兵部尚书的虚官衔。

    当初的功勋田也减掉一半。

    缮国公府孙子辈没有出色的后辈,就只有坐吃山空,就此衰败。

    礼部请旨追债,嘉和帝准了。

    石家虽然惨烈,算是带了个好头。

    但是,大臣们还是抱着侥幸心理。

    石家努力还债,不过是因为御史台追着他们撕咬,为了减轻陛下的怒气,好网开一面。

    御史也没咬他们,暂时看看风向吧。

    有时候还债太积极,也会得罪人。

    荣宁二府还是跟往年一样,礼部追债的告示送到各府邸。

    宁府这些年基本已经还清了债务,只有荣府还剩下三十万债务。

    荣府每年等到腊月黑山头的银子进京才还债。

    今年户部提前追债,荣宁二府一起凑了下,荣府预备了五万银子送到户部。

    户部倒是不好意思再追逼了。

    荣府目前还剩下二十五万两银子的欠债。

    这个欠债怎么来的,大家心里有数。

    如今荣府已经偿还了大部分,再追逼,只怕皇帝脸上也不好看了。

    嘉和帝把荣府从重点追债的名单上划掉了。

    终点追债是个什么章程呢?

    就是户部上下的官员,拿着圣旨,由锦衣卫护送上门催债。

    圣旨上说的很严厉:逾期不还,要严惩。

    怎么严惩,却没说。

    整倒了石家,大臣们心里火气散了些,一个个心里怨恨皇帝,为了你儿子广夏千间,逼迫我们缺衣少食。

    其实,欠债大户们虽然寅吃卯粮,真心没有几个缺衣少食。

    大多数债台高筑,依然过着奢靡的生活。

    看着满府的太太小姐穿金戴银,库房里真正没有几个银子了。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也有人家里良田千顷,广夏千间,户部却欠着几十万的银子。

    敢这么干的却不是一般官员,多是皇室的宗室宗亲。

    四大郡王府家里都有专门小畅音阁,还养着小戏班子,丝竹班子。

    像是八公府就没人敢这么干。

    户部却不敢去王府催债,他们敢得罪的最高级别,是文武百官与民爵。

    这些消息,有些是荣府传进来的消息,让小花精安心。

    像是石家被群臣踩踏,却是听六局女官们说的闲聊。

    女官们却是从各宫殿娘娘们嘴里听来。

    这些娘娘们早无宠爱,成天也就剩下闲磕牙了。

    转眼间就进了腊月,从腊八开始,

    司言司又忙碌起来。

    六局都是围着皇后转悠。

    按照惯例,四大王府,四大郡王府,驸马府,郡马府,八公府,都要赏赐腊八粥。

    从前送去荣府的腊八粥小花精吃过,却并未见过皇宫的天使。

    如今,小花精也成了天使了。

    然而,小花精这种司字级别的却不会前往公府这等级别。

    小花精今年就负责四大郡王府的赏赐。

    出宫赏赐,不能说你出去一趟去了王府,回来再去八公府。

    而是从尚食局的御膳房领取了食盒,一起出宫,各奔各府。

    六局的尚宫大人负责各皇子府。

    小花精带着典言掌言去四大郡王府宣旨。

    四大郡王府在一条街上,倒也便宜。

    小花精走完了四大郡王,四坛子八宝粥,赏赐出去,收到赏银四百两。

    小花精作为主官,收到了四块极品玉佩。

    小花精将赏赐的银子分成四份,一份进贡顶头上司尚宫大人。

    尚宫大人一般都是象征性收一锭银子,表示心意收下。

    六局尚宫最不缺银子,各宫的娘娘,皇子府邸的赏赐足够丰厚。

    一份送给司膳司。

    八宝粥可是她们熬制。

    赏赐下来他们理当有份。

    你若是吃独食,下回给你的坛子破损的,花纹不好看。

    或者把你名下的赏赐压到最后,总之不痛快。

    故而,各司行程定例,见者有份。

    剩下两份,一份是小花精典言掌言三人均分。

    一份是跟着办差的仪仗车夫內侍。

    小花精不稀罕银子。

    但是,她家里也要打赏门子丫头,还要打赏给她洗衣的送饭的宫女。

    小花精一般不操心这些,四十两两银子直接丢给抱琴,让她换成铜板,用作打赏。

    抱琴便道:“主子,您写给府里的信件已经通过审查,送出宫了。”

    小花精颔首:“这就好了。”

    宫中女官可以给家里写信,但是要通过尚仪局审查之后才能送出宫廷。

    小花精原本不准备写信。

    然而,其他女官都写信,你一个人不写,反而让人疑心。

    小花精写信,十分注意,凡是有关内宫的事情一字不提。

    开篇就是给府里给为长辈请安问好,询问长辈的身体可安康。

    再关心兄长的学业,又叮嘱,二妹妹迎春,三妹妹探春要好生教养。

    最后,才说一说自己在宫中的情况。

    总之一切都好。

    贾母也会给小花精写回信,千篇一律:荣府世代功勋,享受朝廷恩宠,身为荣府的女儿,要忠心耿耿,伺候陛下皇后,报销朝廷。

    小花精一般都是年节,再有长辈寿诞才会写信慰问。

    这信笺看过三封之后,后面的信件都不用再看了。

    小年祭灶,周尚宫终于重新出来当差了。

    据闻,嘉和帝询问周尚宫的意愿,周尚宫却当着陛下发誓,愿意一辈子不成婚,为皇帝皇后效力。

    之前周尚宫被收押在宫正司,也被解释为闭门养病。

    这之后,周尚宫开始形影不离的跟着皇后娘娘当差。

    主管司记司言二司。

    傅尚宫的位置似乎退后了一步。

    除夕之日,万民喜庆,皇宫上下却累成狗。

    除夕日的凌晨寅时,帝后开始拈香。

    皇后娘娘丑时就要起床梳妆,伺候皇后娘娘的女官子时就要起床。

    小花精无所谓,就连杜晴都要用冷水醒脑。

    这一日,帝后一家亲。

    一年到头都不跟后妃吃饭的皇帝,这一日会召集所有嫔妃一起用餐。

    小花精这些女官,不能吃饭,却要在旁边伺候着。

    皇后娘娘想要赏赐哪位嫔妃什么菜式,就需要六局女眷出面。

    帝后嫔妃们吃饱了喝足了。

    女官么才会吃早饭,然后稍作歇息。

    午后,百官携女眷进宫朝贺。

    女官们又开始忙碌。

    小花精的任务就是接受皇后娘娘的懿旨,在皇后娘娘与诰命之前联络通传。

    那些诰命先进宫朝拜,那些人后面进宫。

    然后,那些诰命赐饭。

    赐饭的诰命不仅要通知诰命本人,还要去司膳司宣旨。

    越是大型的庆典,六局也是忙碌。

    平日贾母进宫拜见皇后娘娘,小花精还可以陪伴用膳。

    除夕朝拜,小花精跟荣府女眷只是在迎送的路上说了几句,陪伴用膳都没有时间。

    皇后娘娘要宣召许多诰命娘娘垂询赐饭。

    像是马尚香的母亲,这一次就获得赐膳的荣宠。

    故而,小花精整个人忙碌像个小蜜蜂,不停的在坤宁宫与隆宗门穿梭。

    诰命们朝拜结束,出宫了,女官还不能歇息。

    皇后还要进行大型的家宴。

    帝后嫔妃,再有皇子皇孙都要到场。

    皇帝老子的饭桌最大,说是不奢华,一桌子也有六十道菜。

    嫔妃却是一人一张帷子条桌,按照品级高低挨着皇帝排放。

    成婚的皇子以家庭为单位,一家一桌。

    未婚成的皇子则是一人一桌。

    皇帝皇后娘娘高兴了,要给那个嫔妃,或者喜欢那个孙子,说赏菜。

    忙碌的就是女官们。

    小花精只是出个嘴巴,捧菜的自有女史与內侍。

    皇子皇孙接受了赏赐,还要起身跪拜谢恩。

    嫔妃也是一样。

    家宴一直闹腾了一个时辰。

    家宴结束,女官们只能抽空吃饭,然后继续当差。

    皇子们会携带王妃与皇孙去皇后宫中磕头辞岁。

    皇后娘娘要守岁,女官都要陪伴。

    子时过了才能歇息。

    正旦日,女官门又要早起。

    正旦日,皇后娘娘就要召见王公诰命与宗亲命妇。

    司言司担负着宣召的任务,卯正初刻就要起床。

    即便不出去宣旨,也要在坤宁宫正装待命,随时准备接受皇后娘娘的昭命。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