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贾政(十二)
贾敬从专门为他开辟出的书斋里出来之后, 像往常一样,先回荣庆堂,给父母请安。
一脚踏进荣庆堂之后,他就觉得, 今天的气氛有些不同寻常。
“孩儿给老爷太太请安。”
他谨慎地行了礼, 多余的一个字都没说。
然后, 他就听见上首的父亲“哼”了一声, 充分地表达了对自己的不满。
贾敬一懵,开始回想,自己今天是不是干了什么不该敢的事。
可是, 没有啊。他从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复习昨天厉先生讲的课, 又预习了今天要学的。
然后, 用完早膳, 就去书斋跟着厉先生读书。
中午用了午膳, 下午接着读书, 一直到方才下学。
带着满心的疑惑, 他悄悄抬眼去看母亲, 希望母亲许氏能给他一点儿提示。
本来嘛,贾敬的男孩儿都惧怕父亲, 贾敬也不例外。
平日里, 贾代化不动怒的时候, 他还不敢在父亲面前有丝毫放肆呢。如今明显是生了他的气, 他要是不知道缘由, 再次踩了雷区, 那还有活路吗?
接到儿子求助的视线,许氏想了想,做了个口型。
贾敬:“……”
——啊?耍横?
亲娘诶, 您这不是害我呢吗?在老爷面前,我哪敢耍横啊?
母亲平日里挺有主意的一个人,今儿怎么也不靠谱了?
他正准备再给许氏一个眼神,就再次听见了贾代化不满的“哼”声。
贾敬立刻低头垂首,不敢再有丝毫动作。
但贾代化却没有放过他的意思。
“你挤眉弄眼的,干什么呢?啊?我花那么多银子给你请先生,是教你读书的,不是教你学这些怪样子的。”
贾敬秉承着“您是爹您说什么都对”的原则,麻溜的认错,“老爷教训的是,是孩儿错了。”
他认错认得这样快,让贾代化更是气不打一出来,“错了,错了。你就会说你错了。那你说说,你到底错那儿了?”
贾敬小心地看了看他的神色,猜测着说:“儿子不该挤眉弄眼?”
贾代化怒道:“蠢才!”
眼见他都微微喘粗气了,许氏连忙给他顺气,“老爷息怒,老爷息怒。多大点事儿呀,不值当。”
然后,许氏就引火烧身了。
“慈母多败儿!”
这下子,许氏可不乐意了,“老爷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就败儿了?我的敬儿又聪明又上进,到底哪里不好了,怎么就入不了您的眼了?”
太太一发飙,贾代化就有些怂。
但想想贾代善那得意洋洋的模样,那一句“半年才学完了《三》、《百》、《千》”,他就觉得梗得慌。
然后,他就又理直气壮了:“他五岁启蒙,迄今为止,读书五载,才刚刚读完了四书。我说他怎么了?再过两年,比他小五岁的政儿都要超过他了!”
贾敬眨了眨眼,反应了过来:原来,方才母亲做的口型不是“耍横”,而是“贾政”啊。
贾政?
若说一开始的时候,他知道有个小堂弟跟他一样喜欢读书,并且很有天分的时候,还是很高兴的。
毕竟,一个好汉三个帮。
他时常听贾代化说,朝堂之上,往往是独木难支。若是家族里多几个科举入仕的,日后他在朝堂上也有个臂助,不至于独自支撑。
可是,自从窥破了贾政的人品之后,他就对这个堂弟敬谢不敏了。
——连两岁的弟弟都要打压,而且还看不清形势。这样的人别说培养成臂助了,不脱后腿都是祖宗保佑了。
他心思百转,但也就是一瞬间的事。
那边许氏道:“怎么,你是怪我没给你生个神童了?”
贾代化气势一滞,“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许氏哼了一声,“从半下午你就开始念叨,一直念叨到贾敬回来,张口闭口都是贾政。怎么,他贾政就是那仙童下凡,我的敬儿就是买菜送的?”
一见许氏是真的恼了,贾代化就慌了,赶紧服软。
“哎呀太太,我真不是这个意思。我这不是听了半天善弟念叨政儿有多聪慧,心里不痛快嘛。”
可许氏却不打算轻饶了他,质问道:“他让你心里不痛快,你冲我们娘俩儿发什么火?我们娘俩儿就是你的出气筒不成?”
贾代化百口莫辩,只得朝贾敬使眼色,让儿子给他解围。
说实话,贾敬是真不想管他。
贾敬如今只有一个想法:扬眉吐气。
——亲爹,您也有今天?
但权衡了一下不帮的后果之后,贾敬果断选择做个孝子。
“老爷,太太,儿子以为,比起学问,更重要的是人品。”
一句话引走了两个人的注意力。
贾代化:“此话怎讲?”
许氏:“这话怎么说?”
贾敬沉默了片刻,就把贾代化过寿那一天,贾政设计贾赦的事说了出来。
贾代化的神色凝重了起来:“竟有此事?”
“本来,儿子是不愿意背后说人是非的。但仔细想想,如今政弟还小,还有教导的余地。还请父亲转告叔父,让他注意一下政弟的品德教育。”
许氏“哼”的一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掰过来,难。”
她可还记恨着因着贾政之故,让自己的儿子遭了无妄之灾的事呢。
“诶,孩子还小呢。”贾代化觉得,他还是要给贾政说句好话的。
毕竟,他们老贾家出个读书的苗子,不容易。
许氏撇了撇嘴,没再多说什么。
贾代化道:“政儿毕竟是荣府的孩子,我虽是族长,但他也没什么大过。在管教的事情上,我也不能越俎代庖。”
他蹙眉叹了一声,说:“此时我会和善弟说的。孩子教育得趁早,不能让他走了歧途。”
******
对此,贾政还一无所知。
这会儿,他正在根据程先生的要求,在默写《论语》。
《论语》也是他上辈子都背熟的东西,如今让他默写,除了字迹软弱,有待提高之外,没有任何难度。
至于自己的字毫无风骨的事,在贾政看来,就是他年纪还小,没什么力气的缘故。
程先生满意地看着自己这辈子最得意的学生,在心里已经给贾政定下了练字的一二三项。
人都说,字如其人。读书人的字,更是门面。
虽然说,考试的时候,有专门的人用阁体誊抄试卷,但平日里以文会友,总不能让人代笔吧?
“先生,学生写完了。”
“哦,我看看。”程先生回过神来,拿起贾政默写的《为政篇》,先大略看了一遍,点了点头,“字体还算工整。”
至于风骨什么的,那是完全没有的。但在程先生看来,一个不到六岁的孩童,能把字写得这样工整,也很是不易了。
得到先生的夸奖,贾政十分得意,但面上还是谦虚地说:“先生谬赞了,学生的字,还差得远。”
果然,见他这样谦虚,程先生就更是满意了,“不骄不躁,果然有大家风范。”
仔细看完了他默写的内容,见果然没有一字是错的,程先生和颜悦色地说:“今日就到这里吧,明日再讲释义。”
“是,先生。学生告退。”
出了书斋,贾政兴高采烈地回了荣禧堂,正碰上贾代善脸色不大好地出来。
贾政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拱手施礼:“给老爷请安。”
贾代善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刚想说点儿什么,但嘴巴才刚张开,孙氏身边的桂嬷嬷就迎了出来,“大哥儿回来了?老太太正想你呢。”
贾代善的话一下子就被堵在了喉咙里,化作了一声粗重的鼻音。
然后,他就什么也没说,拂袖而去。
贾政莫名其妙地看着桂嬷嬷,“嬷嬷,老爷是怎么了?”
桂嬷嬷笑眯-眯地说:“没事,只是和老太太拌了几句嘴而已。”
拌嘴?
贾政有些吃惊,忍不住问出了声,“老爷怎么敢跟老太太拌嘴?”
他上辈子虽然在宝玉的问题上也跟老太太的意思相悖过,但只要老太太一动怒,他很快就妥协了。
在他看来,这是孝道。怎么能武逆父母呢?
桂嬷嬷是打小就伺候老太太的人,心里眼里只有老太太一个。听见贾政这明显是向着老太太的话,桂嬷嬷的笑意更深了。
她觉得:怪不得老太太最疼大哥儿呢,大哥儿就是和老太太贴心。
“走吧,哥儿,老太太还等着呢。”
贾政跟着桂嬷嬷进了内堂,还没请安,就被孙氏给拦住了,“我的乖孙儿,快过来。”
贾政只好走到老太太身边,享受老太太爱的揉搓。
孙氏把他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遍,这才忧心忡忡地问:“你老子没为难你吧?”
“没有呀。”贾政道,“我刚给老爷请了安,桂嬷嬷就到了。”
“那就好,那就好。”孙氏心有余悸。
然后,她就不满地哼了一声,说:“要我说,东府的敬儿就是妒忌我的政儿,这才胡乱编排。”
贾敬?
这里面又有贾敬什么事?
贾政不解地问:“可是敬大哥哥在老爷面前说了什么?”
孙氏不愿意让这些不好的事影响到贾政,只是说:“没什么事,祖母已经帮你解决了。政儿日后若是在哪儿受了委屈,一定要给祖母说。”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