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史鼐(七十七)
太孙的选妃还没有结束, 东南战报飞马送来。
——茜香国从福州犯境。
福州将军佟畴一边组织水师抵挡,一边快马向驻扎广州的南安王求援,同时派人八百里加急,将此事上报京师。
茜香国会从绕远路福州偷袭, 完全出乎了都有人意料之外。也幸好福州将军佟畴一向带兵严谨, 这才能让斥候第一时间发现敌情, 不至于仓促应对。
可是, 他向广州发出求援之后,已经过去了五天,海上却连一艘援军船只的影子都没有。
佟畴的心沉了下去。
他怕南安王打的是要他福州水师和茜香国互相消耗, 然后广州水师坐收渔翁之利的主意。
此时此刻, 身在广州水师的史鼎和王子腾也有同样的疑虑。
“子腾兄, 咱们这样慢悠悠的, 等到了福州水域, 怕是黄花菜都凉了吧?”
王子腾叹了一声, 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其实, 在王子腾心里, 是丝毫也不介意先让福州水师元气大伤的。
因为这样的话,他们所在广州水师的功劳才会最大, 他和史鼎分得的功劳才会更多。
但这种事情, 都是心照不宣, 如果说出来, 那就不好玩儿了。
史鼎也就是那么一问, 没指望他能回话, 转头就说起了别的,“诶,京城送来的十门火炮你见了吗?据说不怕水, 射程也比原本的要远一倍。”
王子腾摇了摇头,“这十门火炮,郡王爷宝贝似的,藏得严实。你看见主舰上那五个红布蒙着的大家伙没?”
史鼎往主舰上瞅了两眼,脸上露出欣羡之色,说:“那就京城送来的火炮,真想去看看到底长什么样。”
“别想了。”王子腾道,“咱们不是郡王爷的心腹,这种好东西,怎么可能让咱们见到?”
他嗤笑了一声,说:“你看看,咱们临近的这两条船上坐的都是些什么人?郡王爷带着咱们过来,那是给咱们这些人身后的势力面子,让咱们跟着混点儿军功而已。”
史鼎嘿嘿一笑,冲他挑了挑眉,调笑道:“这你还有啥不满的?多少人想来,还来不成呢。”
说得王子腾也笑了起来。
但笑归笑,两人心里却早已有了打算。
史鼎早已接到了圣人的示意,宗旨只有一条:战争是一定要打赢的,南安郡王就不必回来了。
南安郡王霍家,已经三代单传而这一代的南安郡王,目前还没有子嗣,只有一个年仅七岁的女儿。
也就是说,如果南安郡王战死,霍家后继无人,这爵位也就顺理成章地收回来了。
南安郡王一心想渔翁得利,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所以说,他到最后被茜香国的战船在败逃时意外捕获,非但不是倒霉,反而是幸运,幸运地捡了一条命回来。
广州水师到福州港口的时候,福州水师与茜香国的水军已经战到了白热化。佟畴都已经亲自提了白刃参战,只是为了拦着茜香国的战船,不让他们有机会登上福州的港口。
就在这个时候,南安郡王带着广州水师赶到,击退了茜香国这一波儿的进攻。
这样一来,南安郡王倒成了使福州免遭涂炭的大英雄,福州水师浴血奋战,一点儿荣耀没有得到不说,还得对这群天杀的截胡党感激涕零。
佟畴面上不敢表露什么,心里却把南安郡王恨得牙痒痒。
——这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儿?
在广州水军掐点儿赶到的时候,佟畴就已经明白:真被他给料种了,南安郡王就是要等他把茜香国的水军耗得差不多的时候,才跳出来捡便宜的。
在此之前,广州水师不知道躲在暗处,把他们福州水师的浴血奋战当笑话看了多久呢。
因此,当史鼎找上他,传达了圣人的秘旨之后,他是毫不犹豫就决定了,帮着史鼎坑死南安郡王。
——若不是南安王贪功,不顾他福州水师的存亡,那些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就不会有那么多葬身鱼腹。
茜香国暂时退却,而福州水师基本上已经被打残了。而南安王带领的广州水师是在接到了佟畴的求援之后,才领兵来驰援的。
于是,顺理成章的,南安王就接手了福州水师的驻地和布防。
福州将军佟畴心里恨得牙痒痒,但福州防线如今得靠人家撑着,他再恨,也得打落了牙和血吞。
然后,揉一揉僵硬的脸,露出殷切的笑容来,给人家接风洗尘。
也好在,南安王还不算不要脸到家,以“战事吃紧”为由,婉拒了佟畴要摆接风宴的意思。
佟畴心道:算你识趣!
要不然,他可不敢保证,火头军在做接风宴的时候,会不会给南安王的碗里加一包“闻到死”的老鼠药。
茜香国毕竟是个小国,能和福州水师拼成这样,也是因为他们明白:如果不趁这个出其不意的机会击溃福州水师,等临近福州的广州水师反应过来,他们就必败无疑了。
因此,广州水师的旗号一到,茜香国的士气就泄了一半了。
因此,茜香国的将领很快就鸣金收兵,远远地撤了出去。
而这个时候,福州的八百里加急战报,才刚刚到京。
兵部接到战报之后,丝毫也不敢怠慢。兵部尚书火速入宫陛见,向圣人禀报了此事。
圣人当既召了户部、工部和礼部的官员入宫。
史鼐接到消息的时候,正在工部帮忙修改图纸,便和工部的乔尚书并左右侍郎一块儿往宫里去。在宫门口,碰见了胡詹与廖玉二人。
六人相互示意之后,一同进了乾清宫。
“都看看吧。”圣人对戴权示意了一下,戴权便把福州的战报递给了离御座最近的太孙。
太孙最近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毕竟要娶亲了嘛,人生四大喜之意。而且他的妻子虽然还没有确定,但一定是个貌美而贤淑的女子。
血气方刚的少年人,对这种事情,难免有些幻想和期待。
在他得知茜香国进犯之后,有那么一瞬间,就觉得这茜香国真是没有眼色,怎么早不进犯,晚不进犯,偏偏这个时候来了?
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知晓此时最要紧的不是抱怨,而是应对。
早在各部尚书来之前,太孙已经从圣人口中了解到了事情的经过。
因此,战报他只是扫了一眼,便递给了下首的史鼐。史鼐看过之后,递给了工部尚书……
以此类推,等在场的四部官员都看过了之后,圣人才淡淡地开口:“都说说吧。”
距离在朝堂上宣布给太孙选妃,截止今日,不过两个多月。可是,圣人明显瘦了很多,脸颊都微微往里凹陷了,脸色也失去了从前的光泽。
说真的,几部的官员心里,是有一种诡异的庆幸的。
因为大夏是以孝治天下的,一国之君更是要做天下百姓的表率。
若是在茜香国进犯之前,圣人突然驾崩了,那大夏面对茜香国,势必要处于被动的状态。
因为,天子居丧期间,是不宜动兵的。
因此,茜香国完全可以钻这个空子,只是不停地骚扰,而不真正的犯边。
朝廷总不能放任他们骚扰福州或广州边境而不做处理吧?
要真是那样,置广州或福州的百姓于何地?
因此,真要是落到了那种境地,大夏只能谈判求和。而主动求和,就势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就算等三年之后,可以再讨回来。
但那时候,茜香国势必就借助大夏这里坑回去的东西,发展的更好了。而且,还对大夏有了防备。
大夏想要找回场子,还得付出更大的代价。
但如今,茜香国在此时进犯了,以上的那些不必要的代价,就通通不用付了。
几部的大佬在圣人龙体违和之后,心里就有的隐忧,也就去尽了。
在众人都传看完了战报之后,史鼐便当先出列,禀报道:“圣人,户部的粮饷已经凑出了一批,只需圣人一道旨意,便可押送福州。”
工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对视一眼,乔尚书奏道:“工部又造出了一种新型的火炮,此炮专门用于之上,正好可以借茜香国的水军,试一试我大夏的利器。”
礼部陈尚书也不甘示弱,当既便道:“臣回去之后,便召集礼部官员,撰写檄文,痛斥茜香国的不义之行。”
大家都知道,圣人的精神还没有看上去好。因此,这次议事很是干脆利落,没有半点儿扯皮的。对此,圣人自是十分欣慰,觉得朝中有这些肱骨之臣辅佐,他便是哪一天闭了眼,也不用担心太孙少年登基,社稷不稳了。
殊不知,今日各部大臣的办事效率,却被太孙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太孙此时的想法是:原来,这些朝臣们的效率还可以这么高啊。那么,他们往日里互相推诿扯皮,起步就是仗着皇祖父脾气好就欺君?
待日后太孙临朝,就狠抓朝臣的办事效率。
能三天干完的活儿就别拖四天,能一天办好的事就别用一天半。
什么,干不了?
干不了走人。
科举制都施行了多少代了,还以为是在隋唐以前,人才紧缺的时候呢?
作者有话要说: 可以说,科举制对统治者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从求着人才从山野之中出来做官,变成了人才多的随便挑。
个人认为,这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皇权。
PS:今天有人说我节奏慢。大家也觉得慢吗?
虽然吧,我自己感觉还好,但我也知道,我从小到大,除了吃饭快,干什么都慢悠悠的。
就想问问大家,需要加快点儿节奏吗?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