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史鼐(五十)
既然这两个人选都已经得了圣人的认可, 史鼐自然是要与双方都通一下气的。
至于远在扬州的林如海那里,那就看圣人如何交代了。
严津那里,因为早已经说过了,如今得了准信, 他只需派个人去说一声就是了。倒是贾敬那里, 他需要亲自拜访一趟。
就像史鼐和严津说的那样, 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只要做好了,就是大功一件。
至于风险,这世上, 想要成事, 做什么没有风险呢?
因此, 和贾敬的接触很顺利, 两人就一些细节磋商了一番之后, 贾敬便亲自送他出来了。
贾珍亲自守在门外, 以防有人听见。书房的门一开, 贾珍便低下了头, 不想被史鼐看见自己脸上的愤恨。
——他可还记得,当年史鼐把他卖了, 还忽悠着让他帮着数钱的事呢。
只他那点儿心思, 史鼐如何看不出来?
史鼐哈哈一笑, 伸手拍了怕贾珍的肩膀, 扬长而去。
贾珍被他拍得浑身一僵, 见他走了, 一口气还没松下来,就见自家亲爹一脸恨铁不成钢地看着自己。
“老爷。”贾珍是又忐忑又委屈。
“瞅你那点儿出息!”贾敬摆了摆手,“行了, 天色也不早了,你回去吧。”
贾珍百口莫辩,委屈巴巴地回去了。
看着儿子的背影,贾敬失望地摇了摇头。
——他这个儿子,除了那张脸,哪哪都不像他。才具不足,心智不坚也就罢了,他还心胸狭隘,没有容人之量。
他心里打定了主意,这回若是去江南赴任,一定要把他据在身边,好好打磨打磨。若是他母亲再敢阻拦,别怪他不给她留颜面!
三日后的朔日大朝,圣人当堂宣布,任命严津为广州巡抚,从二品;任命贾敬为江苏按察使,正三品。命两人即可赴任,不得有误。
这旨意一下,且不说朝堂上如何,严家与贾家都是欢天喜地。
严家还算克制,有严津压着,也就是自家亲戚间乐呵一下。贾家那边就有些夸张了。
这贾敬还没从衙门里回家,荣国府的老太太贾史氏已经把吴氏叫到了西府,说是家里难得有这么大的喜事,合该摆了酒,请亲戚同僚之间都来庆祝一番。
吴氏的性子绵软,从婆婆去世之后,就一直被贾史氏压一头。那时候,贾敬也还年轻威望不足,不得不忍气吞声。
可是后来,贾敬立住了,还很愿意给她撑腰。奈何她自己不中用,每次都被贾史氏摆着长辈的款儿,管了该她这个宗妇管的事儿。
要不是家族祭祀的时候有贾敬强势的压着,怕是这宗妇之职,真要被贾史氏给夺了去了。
这一次,消息刚一传开,吴氏还没高兴完,就听下人来报,说是荣国府赖大家的求见。
吴氏的笑容当时就是一垮,有心不见,却又怕贾史氏扣她一个不敬长辈的名头,只得让人把赖大家的请进来。
“给敬大太太请安了。”赖大家的笑眯-眯地行了礼,动作虽然标准,神态却又着隐隐的倨傲。
而且,她请完安之后,根本就没有等吴氏叫起,自己就直起了身子。
比起只会狗仗人势的赖大,赖大家的显然聪明多了。她从来都知道,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不能得罪。
而眼前的吴氏,显然就是她可以不怎么放在眼里的那一拨儿。
吴氏心里自然有气,但她却是被赖大家的轻慢习惯了,竟然连自己可以发作的事都给忽略了。
非但如此,她还满心憋屈地让人给赖大家的搬了个绣墩,赐了坐。
这些都在赖大家的意料之中。因而,她坐的也是丝毫不客气。
等她坐稳了,吴氏才问:“赖嫂子今儿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串门子?”
“看太太说的,奴婢哪有那个清福?”赖大家的笑道,“奴婢身上,是带着老太太的差事呢。”
吴氏就知道,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哦?不知老太太还好?”
“老太太好着呢,就是多日不见太太,想得慌。这不,就让奴婢过来,看看太太有没有空。太太若是得闲呀,就请太太过去说话。”
说话什么的,吴氏是不信的。西府的老太太哪一次叫她过去,不是有事吩咐?吴氏心里是一万个不乐意应付的,但贾史氏辈分长,她作为晚辈的,哪里敢忤逆?
对,这就是吴氏的心思。
她是书香门第出身,用贾敬的话说,就是自小教三从四德给教得啥了。
——她是长辈,你还是宗妇呢。从礼法上来说,只要是关于家族的事,她都得听你的。那些女德女戒什么的,明明就该是你拿来辖制她的东西,怎么就叫她反过来把你给辖制住了?
这其中的道道,贾敬不知道给她掰扯过多少回了。可吴氏却总想着:若是她对长辈不敬,外人该怎么看她?
贾敬恨铁不成钢,到后来,气得干脆不管她了。
反正人家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捱,他跟着瞎操什么心?
只是,他心里打定了主意:日后给儿子娶媳妇儿,一定得找个厉害的。然后,早些让吴氏卸了这宗妇之权。
——反正她也不顶用。
这些,吴氏都不知道。她这会儿心里还在打鼓呢,暗暗猜测着贾史氏叫她过去,又有什么事。
尽管她心里十分的没底,但长辈传召,她是不敢怠慢的,当下便跟着赖大家的去了荣国府。
到了春熙堂,不但贾史氏在,邢夫人和王夫人妯娌也在。
这妯娌二人对吴氏都不怎么看得上,其区别也就是王夫人好歹还知道遮掩一下情绪,邢夫人则是把不屑摆在了明面上。
吴氏只当没看见,给贾母见了礼,便坐在一边儿陪着说话。
——不自己上赶着问贾母有什么事,就是吴氏最大力度的反抗了。
但贾母早就把她的性子给摸透了,话没说两句,就转到了自己想说的那头。
“听说敬儿被点了江苏按察使?”
这可正挠到了吴氏的痒处,当时她的笑容就遮不住了,合不拢嘴地说:“这都是托了祖宗的福,祖宗保佑。”
坐在她对面的邢夫人扯了扯嘴角,暗道一声:虚伪!
而王夫人则是不停地揪扯着自己的帕子,心里暗恼:怎么这样的好事,就落到了贾敬头上?就吴氏这样提不起来的,倒是好命,有个好夫婿替她挣诰命!
贾母乐呵呵地说:“也是敬儿自己有出息。”
吴氏忙道:“老祖宗谬赞了。”
贾母又夸了贾敬几句,就说:“咱们家难得有这样的大喜事,很该好好热闹热闹。敬儿她媳妇儿,不如你下个帖子,把咱们的老亲,还有敬儿的同僚都请了来,好好庆贺一下。”
这个提议,让吴氏也很是心动。
吴氏主要就是想让娘家人看看,她虽然嫁得是个勋贵,但并没有嫁错人。
两人可谓是一拍即合,吴氏头一次觉得贾母说话这么好听。
等贾敬回到家,听了大管家的汇报,气得是火冒三丈。
说白了,他这个按察使的职位,是圣人预支给他的。若是这趟差事办不好,别说按察使了,日后还能不能再被启用,还是两说呢。
他这边提心吊胆的,生怕行差踏错一丝一毫,叫人抓住了把柄。这个蠢婆娘,不说替他分忧,还净添乱!
“去叫人给太太说一声,我今儿到正房去用晚膳。”
偏这个时候,贾珍还要跳出来往枪口上撞。
“老爷。恭喜老爷,步步高升。”
贾敬蹙眉:“别弄那些虚头巴脑的,今儿叫你背的书,背下来了吗?”
贾珍瞬间就苦了脸,耷拉着脑袋说:“没有。”
“那还不快滚回去继续背!”贾敬一脚踹过去,把贾珍踹了个踉跄。他不敢再讨嫌,灰溜溜地走了。
贾敬到了正房,吴氏红光满面地迎了上来,“老爷回来了?”一边一叠声地叫打水拿衣裳。
贾敬沉着脸洗漱完毕,换了家常的衣裳。他希望吴氏有点眼色,见他神色不佳,就别再提那些让他糟心的事儿了。
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吴氏全程兴高采烈的,一会儿帮他递面巾,一会儿帮他系扣子的。忙前忙后,好不勤快。
她越高兴,贾敬就越恼怒。换完衣裳,不等吴氏开口说事,就抢先道:“先吃饭吧,别的事儿,吃完了再说。”
“诶,好。老爷这是饿了吧。”吴氏依然没有听懂贾敬的暗示,回身吩咐道,“快,摆膳。”
上来的并不是平常吃的晚膳,而是吴氏特意让灶上准备的一桌席,还烫了一壶酒。
吴氏的本意,是要讨好丈夫的。奈何两人的思维根本就不在一条线上。年轻的时候,贾敬还愿意耐心得和她说。但后来失望得久了,贾敬的耐心也被她给耗尽了。
在吴氏的预想中,自己这一桌酒席是堪合了丈夫的心思,丈夫会笑着问她“今儿有什么好事,怎么想着吃席了”。
可现实与想象的出入极大,大到吴氏措不及防。
贾敬好像根本就不觉得大晚上的不吃饭,摆一桌酒席有什么不对的。他坐下之后,是埋头苦吃,还不时让丫鬟替他夹离得远的菜。
吴氏有些呆,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对于她的窘迫,贾敬视而不见,三下五除二地填饱了自己的肚子,就慢条斯理地拿面巾擦手。
他知道,无论如何,吴氏肯定会说的,根本就不需要他递台阶。
果然,眼见他擦完了手,作势要起身了,吴氏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
“老爷被点了按察使,全家上下都高兴得很呢。”
贾敬淡淡地“嗯”了一声,说:“那就给家里上下都赏一个月的月钱吧。”
毕竟是升了官儿了,要是半点儿不庆祝,指不定圣人还以为他心存不满呢。
吴氏讪笑道:“这是应该的,妾身已吩咐了下去,每人赏三个月的月钱。”
贾敬看了她一眼,心说:你可真大方。
但他家也不差那点儿钱,贾敬便也没有多说什么。
但贾敬的耐心,终于止步于吴氏的下一句话。
吴氏仿佛是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丈夫好像并不像她想象中的高兴。她小心翼翼地觑了眼贾敬的脸色,却并不能从那张面无表情的脸上看出什么来。
她只得斟酌着说:“两府的下人们都说要给老爷磕头谢赏,再沾沾喜气呢。”
等会儿。
贾敬的脸色终于变了,似是疑惑又似是嘲弄,“你是说……两府的下人?”
“是……是啊。”吴氏点了点头。
“咱们家和西府的?”
吴氏再次点头,觉得自己好像是做错了什么。
“西府的下人,你也赏了三个月的月钱?”
吴氏心中忐忑,迟疑地点了点头。
贾敬突然暴怒:“爷的银子是大风刮来的不成?”
吴氏吓得浑身一抖,“老……老爷?”
贾敬深吸了一口气,对跪了一地的下人摆了摆手,“你们都出去,没有我的吩咐,不许进来。”
虽然吴氏已经把自己弄得没有多少威严了,但她毕竟还是宁国府的当家主母,贾敬还是想要给她保留一分颜面。
一群丫鬟婆子如蒙大赦,争先恐后地退了出去,还很贴心地关上了门。
贾敬轻笑道:“吴氏,你应该庆幸,爷从来不对女人动手。”
“老……老爷?”吴氏,吓得声都变了。
贾敬略有些惊奇地看着她,“原来,你也会怕呀。既然你知道什么是怕,却为何从来不肯听爷的话呢?”
“老爷,您……您在说什么?”
贾敬满脸失望地说:“我说的话,你好像永远都听不懂。就算听懂了,也从来不认为,那都是为你好。”
吴氏摇摇欲坠,眼泪已经流了下来,委屈地说:“老爷有话好好说嘛,突然发这么大的火,又是唱得哪一出儿?”
见她又是这副做派,贾敬觉得很心累。
他突然就不想再多说了。
“好了,你写好的那些帖子,都拿到灶上当柴烧了吧。我此去江苏,祸福难料,不值得大张旗鼓。没的让人笑话。”
吴氏一惊:“老爷,这是怎么话说的?”
贾敬看了她一眼,直接交代:“我会带着刘氏去,你把家给我守好了就行。”
刘氏是贾敬的一个姨娘,年纪与贾敬相仿,不年轻了。贾敬之所以要带着她,就是看中她处事严谨,在任上可以帮他和同僚的女眷交际。
至于吴氏……还是算了吧,他早就不指望她了。
可吴氏一听说贾敬出门不带她,反而要带个妾室,当既就不满了,“老爷!”
可贾敬根本就不是要与她商量的,当既便道:“就这么定了。你帮我和珍儿收拾行囊,我去刘氏那儿了。”
“老爷!”吴氏追了几步,可贾敬却连头都没有回一下,直接走了。
过了片刻,丫鬟婆子们才敢小心翼翼地进来伺候。
“太太,您……”
“贱人!”
吴氏一把抓住桌布,用力一拉扯,“哗啦啦”一阵脆响,碗碟碎了一地。
丫鬟婆子吓得立时噤了声,大气也不敢喘。
吴氏怒道:“都愣着干嘛,还不快收拾了?”
******
再说荣国府这边,贾母一心等着吴氏的帖子呢,可直等到贾敬都带着贾珍出发了,也没等着。
她自然是恼怒不已,觉得是吴氏耍了她。
却说贾母之所以这么积极地帮撺掇吴氏广撒请帖宴客,自然不会单单是为贾敬庆贺的。
因着宁荣二府祖上两位老国公是亲兄弟,两府一向亲如一家。平日里不管是哪家有了红白喜事,都是在荣府宴堂客,在宁府宴官客。
她都打算好了,到时候就让贾赦夫妇留在西府,和她一起招待一众老亲。让贾政夫妇到东府给贾敬帮忙,顺便认识一下贾敬的同僚,扩充一下人脉。
再则,自老国公贾代善去后,贾母已经好久没能在一众老亲里扬眉吐气了。借着这个机会,也可以让外人看看,她到底还是贾家的宝塔尖儿。
但这一切的如意算盘,因着贾敬不准备宴客,通通都打不响了,贾母如何不恼怒?
对于贾母的打算,早就跟王夫人通过气儿了,王夫人也很是期待。如今,她自然也不高兴。
“老太太,敬大嫂子不是答应得好好的吗?怎么就变了卦了?”王夫人道,“就算临时变卦了,也该和老太太说一声才是呀。”
她是吴氏的弟妹,不能把吴氏如何。
可是,老太太能啊。她可太知道怎么撺掇老太太了。
贾母冷笑了一声:“我不过就是个孤老婆子罢了,人家是按察使的夫人,自然不把我老婆子放在眼里。”
王夫人略带委屈地说:“媳妇儿被她空了一下倒是没什么,谁让她是嫂子呢?可老太太和老爷都空欢喜一场,媳妇儿真是替老太太和老爷不平。”
提到贾政,贾母心头怒意更盛了,当既就吩咐赖大家的,“你去,把敬儿媳妇儿给我叫来。”
贾母叫她,吴氏不敢不来。来了之后,就被贾母阴阳怪气地好一通说。
她本就因贾敬带着个妾室上任而心思郁结,又被贾母这一通指桑骂槐,回去之后,就病倒了。
贾母见她倒了,贾敬又不在京中,顺势就接过了族中的事务,彻底把吴氏给架空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不觉,我竟然真的码到一百万了?
当初填本文资料的时候,那个100万,我真的只是随手填的。
不敢相信,突然觉得自己好腻害?
PS:新的一年,给自己定个新目标。不好高慕远,就把新买的那三本历史地图变迁看完吧。
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告诉你们,我有木有完成这个目标。
小可爱们,望共勉。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