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史鼐(三十八)
时光就在太子忙着教子中缓缓流过。
等到七月末, 夏天的热气逐渐流散的时候,礼部终于递了折子过来,说是立太孙的章程已经拟好了,请圣人过目。
从圣人下旨到礼部给出章程, 前前后后也三四个月了。圣人都等的有些不耐烦了, 心里那点儿奇妙的别扭也早就在等待中消磨殆尽了。
因此, 礼部的折子上来之后, 圣人看了一遍,觉得中规中矩,没什么差错, 便拿朱笔批复了。
礼部尚书松了口气之余, 还有些后悔。
——原本, 礼部还拟了两个备用的章程, 这一个是最不出彩的。他是想着, 先把这个递上去, 等圣人看了, 觉得不满意, 他就再换一个更好的。
如是再三,圣人最后圈定的, 就会是礼部最得意的作品。
这都是套路, 一来显得臣子尽心, 二来也显得圣人尊贵。
可谁知道, 圣人这回他不按常理出牌, 礼部最得意的那个方案, 就这么砸在手里了。
左侍郎劝他:“总比三份被圣人全驳了要好。”
礼部尚书怒了,“这可是咱们整个礼部的心血,前前后后增删八次, 怎么可能会全被驳了?”
好嘛,踩雷了。
左侍郎脖子一缩,撤了。
右侍郎顶上,“大人,说不定,圣人心里根本就不想办得盛大隆重呢。”
“哦?”礼部尚书突然就想起了九皇子那天说的话,不由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备用的那两份,可以拿去烧掉了。就当从来就没有过备份。”
“是。”
******
立太孙的典礼安排在了中秋节之后,重阳节之前。三场盛典挤在一块儿,不但礼部众人忙得脚步点地,内务府也觉得够呛。
而立储大殿过后,许多人都有和礼部右侍郎一样的想法:或许,圣人根本就不想把这场典礼弄得隆重盛大呢?
三皇子和九皇子暗暗欣喜,蠢蠢欲动;六皇子心怀忐忑,暗暗忧心;唯太子冷笑连连,在朝堂偶尔看向九皇子的目光冷得像刀。
没过多久,甄贵妃就突然惹怒了圣人,被连降两级,成了嫔。若不是念在她育有两个皇子的份儿上,圣人都想把她一撸到底。
九皇子心头惶恐,暗暗猜测,是不是圣人最近宠爱哪个小嫔妃,母亲醋性发了?
他再怎么也想不到,他的母亲竟然胆大包天,敢用秘药毒-害圣人。
其实,连甄贵妃……不,如今是甄嫔了。
连甄嫔自己也想不到,她会毒-害圣人。
但她到底有没有做,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圣人已经认定了她做了,并且没有给她任何辩解的机会。
甄嫔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被贬。
至于宫中流传的惹怒圣人什么的,她是不信的。因为那天圣人来到她宫里之后,只是喝了一杯茶,连句话都没跟她说,就突然起身,拂袖而去。
然后,贬她为嫔的旨意就被戴权亲手送了过来。
九皇子心里没底,急急忙忙就进宫求见了甄嫔。忍着焦灼请了安之后,甄嫔屏退左右,九皇子就问:“母妃,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我也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九皇子慌,甄嫔比他还慌。她已经隐隐有所猜测,或许是她接着掌管宫务之便,暗中给太子下慢性毒-药的事情被圣人知道了。
不得不说,甄嫔能作为宠妃,长宠不衰,本身的智商还是很过硬的。
只是,她只猜到了表面,却猜不到戏肉。
所以,她也注定翻不了身了。
九皇子急道:“母妃怎么会惹怒圣人的?您平日里不是很猜的透圣人的心思吗?”
“我没有惹怒圣人。”甄嫔烦躁极了,“肯定是往日咱们做的什么事,被圣人知晓了,圣人借机发作。”
往日?
往日他们做的事太多了,以至于一时半会儿的,九皇子根本就理不清楚,究竟是哪一件或者是哪几件。
“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甄嫔深吸了一口气,叮嘱九皇子,“从今天开始,你一定要低调恭顺,不要在和太子作对了。”
九皇子不甘心,“圣人虽然立了太孙,但典礼如此简薄……”
“你不了解圣人。”甄嫔摇头打断了他的话。
她了解圣人。
虽然满京城的达官贵人都在猜测,立太孙的大典这般不出彩,是不是圣人对太孙并不满意?
但甄嫔知道,对于这个嫡长孙,圣人一直都十分喜爱的。
而且,圣人既然已经下旨立了太孙,哪怕太子倒了,太孙也倒不了。
也就是说,除非太孙突然毙了。不然,他们不可能有机会了。
“是,母妃。”九皇子不情不愿地应了。
知子莫若母。甄嫔又怎么会看不出来他应得勉强?但儿子已经长大了,对自己这个母亲虽然尊重,但却不可能像小时候一样言听计从了。
这一刻,甄嫔突然就能理解不问世事的段贵妃了。
纵然三皇子再怎么得势,段贵妃却从来没有半分张狂。她原以为是段贵妃心思深沉,情绪不外露。
如今想来,段贵妃或许并不希望三皇子那般得圣人看重。
她只是管不住儿子罢了。
罢了……
“老九,你先回去吧。”
九皇子从甄嫔这里得不到线索,也不想多待,顺势就告辞了。走到宫门口,正好遇上了来探望甄嫔的十二皇子。
十二皇子怀里抱着个匣子,兄弟二人相互见了礼,九皇子问了几句,便匆匆走了。
十二皇子蹙眉目送九哥离去,低头沉思了片刻,这才扬起笑脸,大声道:“母妃,儿子来看您了。”
******
甄嫔被贬这件事,引走了大半落在东宫一系上的目光。大家都转而猜测:圣人这是要开始为太子铺路了。
是的,包括史鼐在内的所有勋贵官员,都不认为甄嫔被贬是因为惹怒了圣人。他们更倾向于是圣人想要打压九皇子。
太子一系欢欣鼓舞。
而更令他们振奋的事,很快就来了。
——圣人把太孙接到了乾清宫,亲自教导。
至于太子,则是在东宫养病,很少见人了。
太子是真病了,史鼐和贾敬结伴去拜见的时候,太子的脸色蜡黄,隐隐透着暮气。史鼐看得心惊肉跳。
——这和上辈子明显不同。
上辈子,直到太子***,都没有传出身体上有什么问题。
或许是他的神色太明显,太子冲他笑了笑,问:“史卿莫不是以为,孤是被养病了?”
在没有见到太子之前,史鼐还真是这样认为的。
可见到太子之后,史鼐就明白了,圣人为何会突然要立太孙了。
太子毕竟是圣人最看重的儿子,在太子能威胁到他的时候,他自然是忌惮防备这个儿子。
可当圣人知道,这个儿子可能会走在自己前头的时候,之前对太子的所有隔阂就都烟消云散了。
他会重新想起两人之间的温情,甚至会心生愧疚。
只是,史鼐却想不明白,太子的身体,怎么会突然就垮了呢?
“殿下还请保重身子,太孙还小。”
贾敬也道:“是啊,殿下还是还妥善保养才是。”
太子却笑得很是开怀:“小?就是小了才好啊。他要是大了,孤反而不放心了。”
——正因为年纪小,圣人才不会防备忌惮,才会精心教导。以免自己驾崩之时,孙儿无法承担国祚。
太子的身体之所以会变成这样,都是他自己弄的。
他给圣人下药的时候,为了避免圣人怀疑,一次性服用了半个月的量。
他的身体原本就被这药性侵蚀过,这一下服用了这么多,,将从前来不及发出来的药性一下子都引爆了。
黄御医虽然能为他拔出药性,不让他再时时脾性失控。但身体受到的伤害,却是补不回来了。
对此,黄御医自然是如实报给了圣人。
因此,圣人对甄嫔,可谓是恨之入骨。只是碍于九皇子和十二皇子,才没有狠罚。
史鼐和贾敬低下了头,假装没有听见太子那句话。
太子也不在意,只正色道:“若是孤不幸……还望两位像辅佐孤一样,辅佐孤的儿子。”
两人躬身一拜,郑重地说:“定不负殿下所托。”
太子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孤知道,两位都是信人。有两位这句话,孤也就安心了。”
还不到腊月,太子便薨了。比前世整整早了一年又七个月。
但比起前世的惨烈,这一次的死后哀荣,似乎又远超了那一年多的寿命。
圣人老年丧子,悲痛欲绝,一夜之间,仿佛就苍老了十岁。
但这一次,因为有年幼的太孙需要教导扶持,圣人强撑着主持了太子的葬礼,令所有皇子和四品以上勋贵官员,均为太子守灵。
在太子停灵期间,九皇子动辄得咎,爵位一降再降,很快就成了光头皇子。
三皇子虽然比九皇子好一点儿,没有被夺爵,但他也明显地感觉到,圣人很是不待见他。
其实,太子一死,三皇子就打消了争夺皇位的念头。
他当初和太子作对的初衷,是因为圣人太过偏心,他心里不服。
如今太子没了,他反而有些怅惘。而且,他骨子里很有些清高,可没脸和侄子争储君之位。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