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林如海(五十四)
贾赦的任命很快就下来了。
他也不耽搁, 接到任命之后,就拜访了各家亲友,向人家辞行。
然后,又拜托了贾珍帮忙看守宅院, 一家子就带着早已收拾好的行礼, 还有贾赦从军中选出来的二百亲卫, 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送走了贾赦, 贾珍看着新换上的敕造荣候府的牌匾,若有所思。
——或许,他们家的匾额也该换一换了?
虽然当今圣人比较顾念老臣, 对他们这些一直支持他的勋贵也很是宽仁。但从贾赦一请旨, 圣人就马上批准了这一点儿就可以看出来, 圣人还是比较喜欢有规矩的。
说干就干。
正好他才守完了父孝, 刚刚归朝, 这会儿请求改制, 也算是合情合理。
于是, 半个月后, “敕造宁国府”的匾额也换了下来,被贾珍和荣国府的那一块儿一起供到了祠堂, 取而代之的, 是名副其实的一等威烈将军府。
京城从来就不缺聪明人, 荣宁二府先后请旨改制的事情, 也不是什么秘密。
许多勋贵见了, 心中都自有思量。
最先行动的是镇国公牛家, 人家虽然比贾珍辈分长,但却能屈能伸,丝毫也不拿大, 现任的当家人亲自登门拜访贾珍。
两人在贾珍的书房喝了两个时辰的茶之后,镇国公府的当家人一脸惬意地告辞了。
第二天,他就上书给圣人,也没拐弯抹角,就是请求改制。
跟前两次一样,圣人很痛快地就批了。
都说事不过三,这榜样已经树立了三个了,大家伙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们只恨自己不够机灵,没有想在前边,让荣宁二府抢了先。
京城这块儿地儿上混的,谁也不傻,都明白虽然圣人表面上没有嘉奖,但心里必定记着了贾家的好,日后袭爵的时候,圣人定然是会找补回来的。
但他们却不知晓,贾赦只想着日后贾政再作死,圣人不要迁怒到他头上就好了。
至于再多的,那是真不敢再想了。
******
京城这边的变化,林如海暂时还不知道。
他接到贾赦的来信的时候,还在心里惊异了一下:他那自来惫懒的舅兄,竟然也有这种魄力?
不过,这是好事。
贾赦可是贾敏的亲兄弟,他上进了,两家正可守望相助。
因此,对于贾赦在信里请求他为贾瑚安排学业之事,他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贾瑚今年虽然才十二岁,但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
林如海的意思,是让贾瑚先跟着林瑛的老师学,等中了举人,他就亲自来教。
对这样的安排,无论是贾赦夫妇,还是贾瑚本人,都求之不得。
——贾瑚若是要跟着林瑛的老师求学,必然是要住在林如海家里的,林如海平日里有空,自然会指点他一二。
能得到一个探花郎、还是一个精通官场哲学的探花郎的指点,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分。
因着林如海远在太原,无法为贾赦接风,便手书一封给师兄王琦,请他照顾贾赦一二。
王琦一听是林如海的舅兄来了,自然乐意示个好。
毕竟,交趾这种地方,不比中原,若是治军的和治政的不和,是很容易弄出大乱子的。
这也是为何圣人会允许贾赦这个林如海的亲戚到胶州来的原因。
贾赦离开京城没多久,北边出征瓦剌的大军也收好了尾,得了旨意回返京城了。
王子腾也是其中的一员。
和贾赦的惫懒不上进不同,王子腾从小就有志气,长大了之后更是野心勃勃。他这样的人,自然是不会允许自己不上进的。
他从小就文武兼修,这次出征之前,他谋得的职位虽然不高,但在战争的过程中却是大放异彩,立下了许多功劳。
他又会做人,这次上报的功劳簿上,他的名字被写的十分靠前,连圣人都注意到了他。
王子腾原本是想着,借着这次的功劳打底,谋划一番,转文官的。
可是,他回京不久,就听说了贾赦的事,再仔细一打听,就打听到了林如海在交趾干的热火朝天的事。
于是,他很快就改变了主意,也向圣人请旨到胶州去,做了太原将军。
——他毕竟是武官出身,虽然有个举人的功名,但想要融入文臣里面,也得费一番功夫,受不少刁难。
按照如今交趾的发展势头,王子腾相信,日后为发展交趾出力的人,定然都有一份儿功劳。
这种事,都是赶早不赶晚,他要是等那边有了大起色再去,肉被别人给吃光了。
于是,继贾赦之后,王子腾也包包款款,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出发往交趾去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为何王子腾那么关注林如海了。
因着林如海年纪轻轻就过继了一个儿子,让对自己的身体心里有数的王子腾受到了鼓舞。
原本,王子腾自己的身体有些问题,他惧怕被人知晓,就不敢提过继的事。
可有了林如海这个大大方方承认自己身体不好的,困在他身上的枷锁一下子就断了。
也正好,那时候他兄长王子服刚殁于海难,只余寡嫂大着肚子。
王子腾离不开京城,也不敢让寡嫂奔波,便让妻子史氏回了金陵照看寡嫂。
史氏临行之前,王子腾私下里对她说:“若嫂子生是是男胎,那再好不过,你把他们母子全须全尾地带回来就是了。若嫂子生的是个姑娘,太太就去找族中老人,提一提你我夫妻准备过继嗣子的事。”
后来,寡嫂挣命生下了一女,便撒手人寰了。
史氏虽然失望,但也怜惜侄女命苦,对这个女婴很是疼爱。
那个时候,圣人已经登基了,王子腾的继母甄氏也不敢再瞎蹦哒。
所以,史氏找族老商议过继的事情,也很是顺利。
到最后,史氏是带着那女婴王熙凤,和一个两岁的男童一块儿回京的。
那男童是王子腾五服以内的族侄,因着家里孩子多,养不过来,才同意过继的,想着能借此搭上王子腾的关系,帮衬一下家里。
这一家虽有些小心思,但也算识趣,王子腾自然不吝啬帮衬一二,双方也算是皆大欢喜。
王子腾这个人,林如海还是了解的。
毕竟,上辈子的时候,两个还共事过一段时间。
不过,上辈子的王子腾,被四大家族孤注一掷,所有的资源都投到了他身上,把他堆了出来。
到最后,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受四大家族牵连,死的不明不白。
林如海一直挺为他惋惜的,一个有能力又有手腕的人,只是急功近利了点儿,却付出了太过惨痛的代价。
不过,今生的一切都不同了。
王子腾既然决定了到交趾来,想来是准备踏踏实实地干一场的。
太原又多了一个能臣,作为太原知府,林如海自然很高兴,早早的就通知了各级官员,为王子腾接风洗尘。
若说王子腾一开始还对自己放弃京城的前途到交趾来有些忐忑的话,林如海和太原各级官员的热情和真诚无疑是给了他一颗定心丸。
特别是林如海提出让他的嗣子王仲跟着林瑛的老师一块儿读书,更是让王子腾觉得自己没来错。
林如海和一众官员招待王子腾,贾敏领着一众太太们招待王子腾的妻子史氏。
因着史氏带了五岁的王熙凤来,这些太太们凡是有未出嫁的女儿或者孙女的,都带来了。
王熙凤年纪虽然小,但她生性爽朗,从小就和兄长王仲一起,被王子腾当做男孩儿教养。
因此,她和太原这边不怎么识字,性子却很坚毅的小姑娘们出乎意料地处得来。
史氏看在眼里,也很是欣慰,和这些太太们说话的时候,就更热情了几分。
而她们处的好,贾敏也是暗暗松了口气。
交趾这地方跟中原不同,因着生产力低下,女人们的地位反而更高,在家里能做一半的主。
若是史氏和这些太太们相处不好,势必会影响前面的男人们的交情。
毕竟,在交趾这个地方,若是文武不和,会给林如海增加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她在别的地方也不能帮他,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待到晚间,夫妻二人洗去一身的疲惫,一头躺下说闲话的时候,贾敏就忍不住夸赞王熙凤:“虽然是京城长大的姑娘,却半点儿不娇气,性子爽利的很,也没有看不上这边儿的小姑娘们。”
这位琏二奶奶,林如海自然是知道的。
此女用四个字就可以形容:胆大包天!
可以说,她前世落得个被休弃病亡的下场,全因无知者无畏。
若不是看在她对黛玉还算照顾的份儿,林如海叫人替她收了尸,她怕是要在乱葬岗上叫野鸦虫蚁给分食了。
说起来,四大家族里面,王家与薛家的下场最惨。
这其中,若说薛家是无权无势还拼命作死,算是罪有应得的话,王家就有点儿冤了。
不过,想想王子腾是借了四家的势起来的,最后受四家连累而死,也算是因果循环了。
他见贾敏的确是喜欢王熙凤,再想想前前世的时候,他早早死在任上,怕是王熙凤是唯一一个给黛玉温情与善意的人。
罢了,横竖她还小,能拉扯一把,也算是积德了。
于是,他便语气随意地对贾敏说了一句:“小姑娘家家,胆子大是好事。只是,我听说王家教女,讲究无才便是德,就怕她无知者无畏。”
贾敏嗔了他一眼:“人家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哪有那么严重?”
林如海笑道:“三岁看老啊夫人!”
贾敏嗔他危言耸听,但到底还是听进去了。
等日后处的熟了,见王熙凤行事的确少了几分顾忌,就忍不住在史氏面前提了提。
史氏也不是那等不识好歹的,回头就给王熙凤重新安排了课程。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今天是中秋节,我家大宝(五岁)一听说要吃月饼,非说应该叫月饼节。
话说,大家吃的都是什么馅儿的月饼?
先透漏一下,我吃的的是自出材料,拿到蛋糕店去做的五仁儿。
啊——自己买的花生仁、核桃仁、瓜子仁、黑芝麻、葡萄干就是好吃!
纯天然,无添加,你值得拥有。
只是有点可惜,你们吃不到。
不过放心,我会替你们多吃一个哒!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