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林如海(五十一)
一晃三年过去了, 太原书院也进入了正轨。
经过五位先生和书院学生的共同努力,终于在今年的府试中,书院里出了七个秀才。
虽然这府试就是太原府举办的,但出的考题却是林如海根据京城那边的水平出的, 录取的要求也是以京城那边的为标准。
虽说大夏文风最胜的地方是江南和江苏, 但京城的学子也有过人之处。
因此, 能有这个成绩, 大家都很满意。
林如海甚至特意写了一封奏折,把这七个学子的卷子夹在其中,递到了圣人的案头。
这个举动, 在许多朝臣看来都太过大惊小怪了。
可再想想交趾那不通教化的穷乡僻壤, 倒也勉强能理解林如海和圣人的激动了。
圣人仔细看了七个学子的答卷, 又命人传阅朝臣。
原本还有些不以为意的朝臣们, 在看了考题和答案之后, 都沉默了。
——他们原本以为, 这考题出的肯定是照顾了那些学子。
可实事证明, 这些考题的水平, 与京城这边的不相上下。
那些学子的某些观点虽然稚嫩了些,但这是眼界所限的, 至少他们写文章的水平, 绝对对得起这“秀才”的功名。
时任副都御史的连闻声左右看了看, 立时便出列为他的好友表功。朝中还有林如海的同年、同乡、同窗等, 见有人发声了, 纷纷附和。
但这些人里, 除了连闻声等极个别的知晓林如海的报复之外,都是想着,赶紧把他从交趾那破地方给捞出来。
有这样的才能, 在什么地方做不出政绩,何必陷在那种蛮夷之所?
不过,他们的一番好意,注定是要落空了。
因为林如海在这封奏折上,已经诚恳地请求圣人,让他在太原府连任,以免好不容易打开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这样的担忧,圣人也有,对林如海的请求,他自然是欣然应允了。
说来也巧,林如海的折子头一天刚到御案的案头,第二天,朝廷征瓦剌大捷的消息就传了回来。
贾赦混在回京献俘的队伍里,想着自己撞了大运活捉的两个瓦剌小王爷,心里美滋滋的。
他这么一个生性惫懒的人,冒着生命危险,累死累活的在战场上拼搏,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为了他两个儿子的未来?
只要一想到这一次赚的军功可以给贾瑚和贾琏换个未来的保障,再想想堂兄贾敬给他准备的后手,贾赦只觉得从来没有这样扬眉吐气过。
作为献俘的将领之一,又有生擒二王的功劳,或许还夹杂着圣人对贾敬的怀念与愧疚,贾赦被晋为了荣候,世袭三代始降。
也就是说,直到他曾孙子袭爵的时候,才会降袭。
贾赦大喜过望,人还没到家,就派了两波儿人,分别给妻子宋氏和堂兄贾敬报喜。
可是,等到他回到荣国府,应付完了糟心的母亲和弟弟之后,才看到了一身素服的贾珍。
贾赦往贾珍身后瞅了瞅,疑惑地问:“敬大哥哥呢?”
贾珍眼眶一红,声音也有些沙哑:“赦叔回来的正好,再过几天,侄儿就要除服了,还要仰赖赦叔帮忙操持。”
贾赦一怔,心头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他抖着手,颤着嗓音问:“除服?除什么服?是谁过世了?”
贾珍哽咽道:“赦叔走后不久,家父便病逝了。”
“什……什么?”贾赦呆了呆,突然怒道,“你这不孝子,岂能诅咒生父?”
一旁的贾瑚连忙上前,生怕贾赦一个激动,和堂兄动了手:“老爷,珍大哥哥说的都是真的,敬大伯他……他已经去了!”
贾赦双目一瞠,神色一阵恍惚。
贾珍和贾瑚连忙扶住他,才没让他载倒。
“老爷,老爷,你别吓我。”贾瑚在贾珍的帮助下,把贾赦扶到了椅子上,扭头朝已经吓傻了的贾琏道,“琏儿,快去请大夫!”
“不必了。”贾赦出声拦住了他,摆摆手对三人道,“你们都出去吧,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赦叔,您……节哀。”贾珍劝了一句,便施礼告退了。
“父亲……”贾瑚见父亲仿佛精气神都被抽干了,放心不下,不愿离去。
“出去吧。”贾赦无力地摆了摆手,已经走到屏风处的贾珍也朝他连使眼色。
贾瑚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堂兄,还是牵着弟弟贾琏出去了。
宋氏早已等在了门外,见他们兄弟三人出来了,立刻迎了上来,担忧地问:“老爷怎么样?”
她也是担心丈夫骤然得知了贾敬的死讯,接受不了。
说起来,他们夫妻分别这三年,宋氏带着两个儿子整日里为丈夫担惊受怕的,心肠都磨软了。
这三年,夫妻二人所有的交流都是通过书信,感情反而好了起来。
若是在三年前,宋氏纵然也会担忧贾赦,却绝对不会不顾矜持等在书房门外。
贾瑚上前扶住母亲,皱着眉头摇了摇头:“看起来不大好,他把我们都赶出来了。”
宋氏叹了一声:“你们两个,先送你珍大哥哥回去吧,我去看看老爷。”
“诶,好。”贾瑚应了一声。
贾珍也知道,今日贾赦是没心情管别的事了,便拱手道:“那婶子留步,侄儿这就先回去了。”
贾敬去世之后,贾珍扶灵回乡,就在金陵为父亲守孝。
这也是快要除服了,为了不耽搁到刑部去报道的事,他这才雇了船,带着一家子回来了。
这会儿,宁国府虽不是一团乱,却也还没有收拾利索,贾珍的事情也多呢。
贾瑚和贾琏送了贾珍出去,宋氏走到书房门口,正要推门,却听见里面传来了压抑的哭声。
宋氏手上一顿,没有打扰丈夫,而是等里面的哭声停歇了,才推门进去。
“老爷。”
“是太太呀,进来吧。”
宋氏走到他身旁,握住他的手,柔声道:“逝者已矣,老爷还要节哀才是。珍儿和瑚儿他们都还小,还需要你看顾着呢。”
“你说的不错,珍儿和瑚儿还小呢。”贾赦深吸了一口气,突然道,“太太,我准备和老二分家。”
“分家?”宋氏一怔,不禁露出喜色。但很快,她便为难地摇了摇头,“老太太是不会同意的。”
以老太太对贾政的偏心,怎么可能让小儿子分出去,失去了荣国府这曾光环?
更别说贾赦的爵位又升了,他们说不得还打着这爵位的主意呢。
贾赦冷笑:“这回可由不得他了!”
这些年,他早就受够了!
这一回,他可没打算好声好气地和他们商量。
他敢鱼死网破,就是不知道,他们敢不敢了?
贾母和贾政,自然是不敢的。
在贾珍除服之后,贾赦就请了贾珍来主持,要和贾政分家。
就如宋氏所料,贾母怎么可能同意呢?
若是贾政和贾赦的情况颠倒过来,贾政发达、贾赦落魄,她只怕是迫不及待给两个儿子分家,以免贾赦占了小儿子的便宜。
可现实就是现实,贾赦到战场上搏命,入了圣人的眼,贾政却还是那个受同僚排挤的工部六品主事。
若是离开了荣国府,离开了贾赦这个炙手可热的荣候,以贾政的官职,在京城很快就会泯然众人,也就是比后街上那些族人们稍强一点儿而已。
可贾赦却是铁了心了,根本就不容商议。
贾母用孝道压他,他就甩出了当年贾政陷害上峰,又被人反杀的证据,威胁贾母,若是不同意分家,他就把这些捅出去。
贾政脸上露出了惊恐之色。
——他是怎么从五品员外郎变成六品主事的?
不就是因为这些东西。
而且,那个时候,因着双方都有顾忌,这些东西没有泄露分毫。若是贾赦真的捅出去了,怕是他真的就要变成白板了。
但贾母却是不信贾赦敢这么干:“哼!若是政儿牵扯到了前朝余孽的事,你这个做亲哥哥的,又岂能跑得了?”
“呵!”贾赦嗤笑了一声,看贾母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自作聪明的傻子,“老太太,你不会是把别人都当傻子了吧?你以为你关起门来在家里做的事,别人就全不知道?”
贾母有些慌张,可还是撑着道:“无论如何,你们是亲兄弟,他犯了事,你也跑不了!”
这时,贾政也镇定了下来:“不错,兄长还是三思的好。”
贾珍学了多年的律法,马上又要到刑部去任职,对贾母与贾政这种行为十分看不上。
但正因为他熟谙律法,更清楚若是贾政事发,贾赦一定会受到牵连。
这可真是……豆腐掉进灰堆里,轻不得也重不得。
眼见事情已经要陷入僵局了,一直没有开口的宋氏也准备开口打个圆场,先把这件事揭过去了。
可贾赦却拦住了她。
贾赦很清楚,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今日若是不能彻底撕撸开了,那他今日用来威胁贾政的筹码,转手就会成为贾政反过来威胁自己的东西。
他必须得让他们知道并坚信,他贾赦就是个不要命的混不吝,让他们再不敢来沾惹他!
于是,他不怒反笑:“既然老太太和二弟不在乎,那我就没什么好顾忌的,这就进宫面圣,把这些证据呈给圣人。哦,对了,还有老太太当初暗中支持三皇子和九皇子的证据,我也一并带过去。正好我身上还有个爵位呢,大不了就是夺爵,我好歹还是个三品武官呢。”
贾母一惊,继而气得浑身发抖:“你……你这个不孝子!祖宗挣下的爵位,又岂是由你胡乱作践的?”
贾赦却是不痛不痒,仿佛事不关己一般:“老太太这是哪里的话?要不是贾政干出了这种要命的事,我又怎么会出此下策?爵位嘛,今日舍了,大不了我再到战场上拼一把。再不济,我两个儿子也不是那种无能之辈,总会给自己挣个前程的。”
这是拐弯抹角地骂贾政没出息,只会惦记祖宗留下来的那点儿东西,还是不属于自己的。
贾政脸色胀得通红,是气的,更是怕的。
“母亲……”他哀求地看向贾母。
贾母深深地看着贾赦,见他是铁了心了,咬牙道:“好,分家!”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抽空整理了一下我的专栏。
大家再也不用问我下本开什么文了,到“预收文”那一栏里看一下,开文顺序一目了然,喜欢的务必要提前收藏喲!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