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林如海(六)
    通判一职官位不高, 权利却重。
    比如扬州府的通判,便掌握着整个扬州的漕运、水利。
    林如海这个通判,就是圣人放在扬州的一只眼睛。
    如今,这只眼睛不想干了, 总得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幸好如今诸子夺嫡还不算太激烈, 圣人从容地掌握着朝堂, 对于下头的臣子, 特别是忠心于他的臣子,很是宽容。
    圣人在江南的眼睛不止林如海一个,林如海昏迷数日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 早在林如海醒过来之前, 就已经被扬州织造以密折的形式传回了京中。
    对此, 如今的林如海是心知肚明。
    他先是上了折子给老圣人诉苦, 说自己的身体实在是撑不住了, 扬州通判这样的要职, 还是需要一个精力旺盛的人来担任, 以免误了圣人的大事。
    然后就是请罪, 他昏迷了这几天,漕帮那边没人看着, 着实出了不少乱子。
    他表示臣精力不济, 只能勉强处理。
    实际上, 不是林如海不肯好好处理, 而是漕帮这个组织, 牵扯的太多, 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林如海在扬州做了近两年的通判了,才勉强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既不耽误朝廷运粮、运盐,也让漕帮有赚头。
    至于送到他手上的回扣, 就算为了让漕帮、让圣人放心,他也心安理得的收了。
    是了,除了让漕帮放心,还有让圣人放心。
    如今在位的这位圣人,与日后嫉恶如仇、睚眦必报的新帝不同,他老人家很能理解做官的难处。
    他认为,做官的贪一点儿无所谓,只要把差事做好、只要对他忠心耿耿,他非但不会怪罪,还会更放心。
    因为当年太-祖定俸禄的时候,是沿袭了前朝旧制,这俸禄的确是不高。
    官员若是不收个冰敬碳啥的,家里连个仆人都请不起。
    圣人觉得,如果官员连家眷都养不好,怎么会有心思专心办差呢?贪墨一点儿银两,让家眷过上好日子,也是一个男人的职责。
    没错,这就是圣人心里最真实的想法。
    但也仅限于如今的圣人了。
    若是十几年后的新帝……
    呵呵哒,贪一两银子就恨不得把你剥皮充草。
    虽然,这贪污一事,从来也没有被清理干净过。
    圣人以仁君自诩,自然不会过于为难林如海,只是要求他将漕帮的事情料理清楚,以免接任的人手忙脚乱。
    三个月之后,林如海的调令下来了。
    是平调入京,任命他做了正五品的礼部员外郎。
    礼部皆清贵之臣,更何况,林如海由外官入京,未曾按例降上一级半级,平调入京,不亚于连升三级了。
    一时间,京中众人都知晓,这林如海怕是个简在帝心的人物。
    因此,他还未入京,被他派遣提前入京打点,顺便收拾京城府邸的徐松,就接到了许多拜贴,都是想要拜访林如海的。
    徐松并不敢擅作主张,只是将所有拜贴都收了,对送拜贴的人也都客客气气的,谁也不得罪,谁也不谄媚。
    这就体现出一个家族的底蕴来了。
    许多人也是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这林如海虽然只是个科举出身的五品官,其祖上却是数代列候。
    京中的荣国府也收到了林如海要携家眷入京赴任的消息,贾家老太太喜得无可无不可,一叠声地吩咐大儿媳宋氏收拾院子,要留女儿和女婿在家里住下。
    宋氏性子清高又温婉,虽然平日里在许多地方都与婆婆意见相左,但她作为晚辈,却都忍让了。
    这也导致了她与丈夫贾赦的感情不是很融洽。
    其实,贾赦对母亲史氏的感情太过复杂,无论宋氏是顺着婆母,还是逆着婆母,都很难在贾赦这里讨到好。
    为此,宋氏没少受委屈,身体也渐渐不好了。
    这日,宋氏得了贾母的吩咐,张罗着收拾贾敏未出阁前住的晚照阁,以便林氏夫妇入京之后,贾敏在娘家有个住处。
    正忙活的时候,却觉得阵阵眩晕。
    宋氏的奶娘李妈妈心疼自家小姐,劝她请个大夫看看。
    但宋氏不愿再被婆婆挑理,好像自己有多不欢迎小姑子似的,就强撑着不许。
    但到了晚间,终于是支撑不住,晕了过去。
    贾赦夫妇住的东大院一时兵荒马乱,请大夫的请大夫,端热水的端热水。
    这一乱,就不免惊动了府里的旁人。
    彼时,二太太王氏用了晚膳,正陪着老太太说话,听见下人慌慌乱乱地来报,说是大太太晕过去了,正请大夫呢。
    王氏用帕子按了按唇角,遮住那抹笑意,一脸担忧地对上首的老太太道:“大嫂这些日子,也是辛苦了。待妹妹来了家里,一定要让妹妹好好谢谢大嫂。”
    从听到“大太太晕过去”的消息,老太太史氏已经下意识地拉下了脸,又听了王氏的话,就越发觉得大儿媳这是不欢迎自己女儿回娘家呢。
    她本来就不喜欢这个大儿媳,贾敏又是她心爱的女儿,两厢对比,对宋氏的不满更上一层楼。
    她当即便道:“传我的话,大太太既是身体不适,就先让老二家的替她管几天家吧。待她养好了身子再说。”
    王氏大喜,面上却露出为难之色:“老太太,不是我要躲懒,只是大嫂那里……若是因着这个,叫老太太和大嫂不痛快,就是儿媳的罪过了。”
    这眼药上的不算高明,但耐不住老太太对宋氏的不喜日积月累,已经形成了难以挽回的偏见。
    “哼!”史氏冷笑道,“反正她看我老婆子从来就没顺眼过,她不孝顺,我却不能不慈。只是让她养养身子,又不是不教她管家了,她还能有什么意见?”
    史氏此言一出,王氏心头一定:嫁入贾家这么多年,总算是摸到管家权了,也不枉她晨昏定省,日日在老太太这里奉承。
    如今,她却是要好好想想,怎么样才能让这管家权在自己手里落得长久?
    王氏心头一阵火热,却又提醒自己,更要谨言慎行。
    想到这里,她起身道:“老太太,我去看看大嫂。若是有什么事,就回来禀告老太太,也省得老太太跟着揪心。”
    对于王氏是小意奉承,史氏很是受用,和颜悦色的说:“还孩子,你去吧。我这一把老骨头,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等王氏赶到东大院,大夫也已经请来了,门口的小丫头说贾赦正在内室看着,王氏不便进去,便先躲到了侧间。
    大约过了两盏茶的时候,王氏便听见外面有动静,知晓应是贾赦送大夫出来了。
    她凝神仔细听着,贾赦的声音很是高昂,还透着一股喜色,根本就不像是病人的家属。
    贾赦平日里待宋氏虽冷淡,但到底是多年夫妻,若是宋氏真的不好了,他绝对不会如此幸灾乐祸。
    难道,宋氏是装病?
    王氏心头一喜,自以为抓住了宋氏的把柄,急忙扶着周瑞家的出去了。
    贾赦已经因着大夫到外面去了,王氏便直接进了内室,口中道:“嫂子这是怎么了?”
    内室里伺候的丫鬟婆子都是满脸喜色。宋氏已经脱了大衣裳,靠坐在大迎枕上,面色虽然苍白的毫无血色,整个人却透着一股愉悦。
    王氏就算是再蠢,这会儿也明白,自己方才的算盘应该是白打了。
    她突然有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并且,这预感很快就成了现实。
    “劳烦弟妹跑一趟。”见她来了,宋氏直起了身子,忙吩咐小丫头看坐上茶。
    宋氏的奶娘刘妈妈人老成精,一眼便看出王氏脸色不对。
    她心里嗤笑一声,满脸喜气地说:“好叫二太太知晓,咱们太太这是有孕了!”
    王氏面色一变,笑容就有些维持不下去,违心道:“这可是大喜事,真是恭喜大嫂了。”
    宋氏满脸慈爱地摸着肚子,喜气洋洋地说:“自有了瑚儿之后,我这肚子就再没动静。原以为,我这辈子的子女缘也就到这儿了,却不想,又来了这么一个冤家。”
    王氏强笑道:“这是嫂子的福气。”
    她顿了顿,嘴角忽然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对宋氏道:“说来,还是老太太疼嫂子,一听说嫂子身子不适,生怕嫂子劳累,就吩咐我先替嫂子管几天家。”
    见宋氏脸上的喜色淡去,王氏说的越发性起:“这可不就是正正好?嫂子没了琐事牵累,也能好好养胎。说起来,这也是老太太疼这未出世的孙女呢!”
    听她越说越不像,宋氏心生怒气,接口道:“老太太自己的孙子,又岂会不疼?既然老太太慈爱,那我就厚着脸皮躲个懒,待肚子里这个冤家出来了,再带着孙子去给老太太请安赔礼。”
    这个王氏,你自己第二胎是个丫头片子,就想着人人都生女娃娃,我却觉着肚子里的是个儿子呢!
    生男生女这种事情,都是一半一半的概率,没生出来之前,谁又能真的决定?
    宫里倒是有擅长妇科、儿科的太医能把脉把出来。
    但以他们贾家的地位,这样的太医,还请不来。
    因此,王氏故意说宋氏怀的是女儿,也就是为了恶心她而已。
    见宋氏已经被激怒,她就心满意足地告辞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