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王熙凤(四十八)
    两个月之后, 薛王氏就领着一双儿女进京了。
    然后,就不出凤姐儿所料的,直接就投奔了哥哥王子腾家里。
    凤姐儿早就知道,她这个小姑妈虽然性子软弱, 但却不是个傻子。
    要不然, 就算有王家在背后撑腰, 也不可能没有一个庶出子女。
    上辈子, 薛王氏之所以会处处被贾王氏拿捏,不过是形势比人强,薛家走投无路了而已。
    这一次, 因有了王子腾早早派了二管家王忠到薛家奔丧, 顺便帮忙处理丧事, 不但很好的安抚住了薛家的旁支, 还没让他们占到多大便宜。
    且因着这些年, 王子腾府里规矩越发严整, 王忠看着家主一死, 就乱成一团的薛家下人, 是怎么看都不顺眼。
    于是,他请示了薛王氏, 想帮忙管束一下薛家的下人。
    对此, 薛王氏自是求之不得, 薛宝钗听了, 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薛宝钗生性节俭, 平日里屋子里的摆设都不多, 自然看不惯家里的铺张浪费。
    只是她毕竟是个女孩子,就算被父亲充做男儿养,将来继承家业的也是哥哥薛蟠。
    她是个随分从时的人, 许多事她哪怕心里清楚,也不会说出来。
    至于薛蟠,他虽然已经十四岁了,在许多人家里已经开始独当一面了。
    但因着母亲薛王氏的溺爱,他却仍然是行事无忌,跟个小孩子似的。
    对薛蟠来说,只要不是让他干活儿,逼他读书上进,那就一切好说。
    因此,王忠很顺利就得到了这个权限。
    也正好,薛家家主新逝,他借着为旧主祈福的名义,将好些偷奸耍滑,挑唆主子的下人都一家子放了出去,薛家瞬间就清明了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这偷奸耍滑的好分辨,那些挑唆主子的却不是初来乍到的王忠能摸得清的了。
    他之所以能一找一个准儿,少不了薛宝钗隐晦的提点和暗中的帮助。
    王忠见这位表小姐心里门清却又能不出头露脸,心里自然高看他一眼。
    回到京城,向王子腾夫妇汇报的时候,他也不吝啬为薛宝钗美言了几句。
    王子腾夫妇听了薛宝钗的事,都暗暗称奇,自此对这个外甥女格外不同。
    而因着有了王忠的整顿,那些勾搭着薛蟠胡闹的长随伴当都被远远打发了。
    薛蟠本就没有多少主见,没人撺掇着他出去玩儿。
    又有母亲、妹妹甚至是舅舅派来的人,都说他身为长子,该为父亲守孝,他竟也老老实实地守过了百日热孝。
    热孝过后,薛王氏就让人收拾了家当,带着儿子、女儿,跟着王忠一块儿进京了。
    至于出金陵城的时候,遇见个卖女儿的汉子,薛蟠也只是因着那女孩儿长得水灵标志多看了几眼,并没敢多问。
    王忠因着这趟差事即将顺利收尾而小松一口气,却是丝毫不知道,因着有他镇着,那冯渊与甄英莲没有遇见呆霸王薛蟠。
    虽然那拐子还是将一女卖了二家,但另一家可不敢像薛蟠一样,不分青红皂白的把人给打死。
    无论这甄英莲花落谁家,王忠都算是救了冯渊一条小命。
    如今的宝钗也就堪堪十一岁,却十分的知书达礼,随分从时,无论说话做事,皆极有章法。
    史氏对她很是喜欢,在她来了没几天,到了初二后妃亲眷可入宫探视的时候,就带着她一同入宫拜见凤姐儿了。
    说起来,凤姐儿与宝钗上辈子还有些小恩怨。
    宝钗嫁了宝玉之后,她姑母贾王氏有了正儿八经的儿媳,凤姐儿的嫁妆又被掏空了,自然就被踹到了一边,把管家权给了宝钗。
    宝钗倒是比凤姐儿聪明些,到了需要用钱的时候,就拿着账册子去寻婆母贾王氏。
    奈何,薛家还是要求着贾家呢,贾王氏一味装傻充愣,宝钗再怎么精明,也不得不如凤姐儿一般,拿自己的嫁妆往里填。
    那时候,凤姐儿与贾琏已经离心了,手里除了那点儿管家权,是什么都没有了。
    因此,对于夺了她权利的宝钗,自然没有好脸色。
    也是宝钗能忍,也理解她的心情,从来没和她红过脸。
    如今凤姐儿高坐凤位,再看着乖巧地向她行礼的薛宝钗,不觉一笑,慨叹往事如烟。
    “快起来吧。”凤姐儿示意宫娥将她搀扶起来,笑眯眯地招招手,示意她上前,“早就听婶子说起过妹妹,今日一见,果然是别样灵秀。”
    宝钗到底还是个孩子,被当今皇后夸赞,不免激动的脸色微红,柔声道:“娘娘谬赞了。”
    “不必这么拘谨,本官还是你的表姐呢。”
    凤姐儿说着,就褪下腕上一支通体莹润的羊脂玉镯子,套到了宝钗手上,口中笑道,“我这里也没什么好东西,拿着玩儿去吧。”
    宝钗低头一看,但见那玉镯又透又润,通身几乎没有一丝杂色,只有两团由深到浅的红丝晕成天然的祥云状。
    薛家地位是不高,但皇商之家,又是专门给宫里的贵人们进首饰的。
    薛宝钗自小耳濡目染,哪里看不出这镯子乃是羊脂玉中的极品?
    因此,她慌忙道:“娘娘使不得,这也太贵重了!”
    凤姐儿笑道:“拿着吧。我一见妹妹就喜欢,就跟上辈子见过似的。这也是咱俩的缘分。”
    宝钗这才谢了恩,不再推脱了。
    凤姐儿又拉着她,细细问了好些话:“妹妹多大了?在家里读些什么书?到了京城可还习惯?”
    宝钗一一答了,只觉得这位皇后表姐和善的很,半点儿没有母亲口中“凤辣子”的模样。
    不多时,元春得了消息,抱着三公主也过来了。
    表姐妹二人又是一番厮见,宝钗摘了腰间配着的药玉佛,给了三公主做了见面礼。
    几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元春接到凤姐儿的示意,邀请宝钗到她的凤藻宫坐坐。
    宝钗见凤姐儿与史氏有私房话要说,便很有眼色地跟着元春走了。
    两人一离去,凤姐儿便问:“婶子可是有事要告诉我?”
    史氏点头道:“不错。”
    凤姐儿一笑,道:“婶子先别说,且先让我猜上一猜。”
    见她做了皇后还是这样俏皮促狭,史氏便知道她在宫里过得不错,不由也露出了笑意:“那娘娘就猜猜。”
    凤姐儿道:“可是与我那宝钗妹妹有关?”
    史氏今日既带了宝钗来,此时被她猜出来也不惊讶,便笑道:“那娘娘再猜猜是什么事儿?”
    凤姐儿觑着史氏神色,见她真的只是说笑,全然没有不满和不平之色,便知晓宝钗没有日后进宫的意思。
    既然如此,女孩子的大事就只有一件了:“莫不是,要我为她寻一个好姻缘?”
    史氏哈哈笑道:“虽不中,亦不远矣!”
    “哦?婶子说来听听。”
    史氏道:“你那小姑妈倒是心高,想着借着娘娘的东风,让她日后嫁入高门,也好帮衬她那不成器的哥哥。但宝钗这孩子自己是个清醒的,知晓以她的门第,便是嫁入了高门,也难有如意日子过,只想着让娘娘夸她几句,日后寻个门第稍好些的罢了。”
    这倒是与上辈子不同。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
    上辈子这个时候,薛蟠因着一个丫头打死了人,惹上了人命官司,被那贾雨村胡乱判案,说他已经被冤魂索命死了。
    也就是说,薛蟠等于是个不存在的人了,一辈子也再难出头。
    宝钗自小被父亲当做男儿教养,自然知晓大局为重,也懂得维护家族。
    而以当时薛家的情景,唯有靠她攀上高门,才能有一丝喘息之机。
    遍数以她的身份可以接近的所有男子,贾家那位宝二爷,已经是最好的人选了。
    所以,宝钗才会在入宫选秀无望的情况下,死命地扒着宝玉不放。
    因为,她实在是够不着更好的了。
    她自有她的无奈,自有她的不得已,却没成想,害苦了宝玉与黛玉这一对苦命鸳鸯。
    就连她自己,到最后也没落得什么好下场。
    宝玉固然温柔体贴,却终究被祖母与母亲养的少了几分担当。
    他心里怜惜那些女儿家,是哪个都想护着,可却是哪一个都护不住。
    黛玉的心思敏感纤细,父母亡,寄人篱下,一生只得宝玉这一个知己。
    可以说,宝玉就是黛玉所有的精神寄托。
    但是到了最后,她连宝玉都没了,自然也就没了活下去的念想。
    前世种种,如今想来,都是造化弄人。
    看在前世缘分一场的份儿上,凤姐儿若是能帮,自然会帮这些女孩子一把的。
    于是,自这次之后,凤姐儿隔三差五的,就会召宝钗入宫说说话。
    反正宝钗的年纪还小,又总是避忌着圣人,倒也没有人吃饱了撑的,敢得罪皇后娘娘,说她表妹的闲话。
    见哥哥一家子待自己女儿这样诚,薛王氏心里感激的很。
    对于哥哥王子腾提议的,将不喜欢读书写字的儿子送入军中谋个职位的事,她更是感激涕零,第二天就往史氏那里塞了五万两的银票。
    今世的王家又不曾败落,又岂会缺她那点儿银子?
    史氏见她一脸的感激,是真心实意的要给,不由得哭笑不得,拉着她的手又塞了回去:“眼见内务府又要换引子了,妹妹还是留着,多打点打点的好。”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