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王熙凤(二十八)
    随着六爷回来的越来越晚, 连困在后院的凤姐儿也察觉到了,朝堂之上的氛围越发紧张。
    上次史氏带着值哥儿来看她的时候,也跟她透漏过,最近太子行事越发没了章法, 三皇子与九皇子的声势也越发浩大。
    史氏的意思, 是让凤姐儿最近安分点儿, 别傻乎乎地往六爷跟前凑, 免得被当成了出气筒。
    凤姐儿又不傻,这个道理自然明白。
    可六爷自己往她院子里来,她总不能把人给撵出去吧?
    最近, 后院那些女人们也乖觉, 往日里那些争宠的手段全都停了。
    似乎是生怕六爷到了她们那里, 一个不顺心, 就把一肚子的憋屈都朝她们撒了。
    凤姐儿能怎么办?
    她只能每日里欢天喜地地迎接他来, 把人伺候好了, 早上再依依不舍地送出去。
    她并不是他的正妻, 朝里的事, 他也不会对她说起。
    凤姐儿很清楚,他之所以频频往她这里跑, 就是因为在她这里觉得轻松。
    而想要让别人觉得轻松, 首先自己得轻松了。
    因此, 凤姐儿就干脆让自己什么也不要想, 只当自己是个聋子瞎子, 对外面的事半点儿不知道。
    如此, 又过了三个月,在和六爷一起用晚膳的时候,她被一道鱼羹熏得想吐。
    已经有了几个孩子的六爷筷子一顿, 面上便露出了喜色:“快,去请太医!”
    凤姐儿心里也有了数,但面上还是一脸茫然,嫌弃地捂住鼻子:“快,把那汤拿走。今日是谁做的汤,莫不是内脏没有掏干净?”
    六爷失笑,干脆抱起她,小心翼翼地放到内室的榻上,附在她耳边低声问道:“傻丫头,你这个月可是换洗了吗?”
    “爷说这个做什么?”凤姐儿的脸“哄”地一下就红了,羞恼的在他肩上垂了一下。
    但很快,她就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不可置信地捂住了嘴,瞪大了凤眼,巴巴地看着六爷。
    六爷朝她点了点头:“爷估摸着是。待会儿太医来了,让太医看看。”
    “嗯,嗯。”凤姐儿连连点头,满面欢喜地捂住了肚子,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六爷,须臾眼眶又红了,“妾伺候爷这么久,终于能为爷开枝散叶了。妾……妾心里高兴得很!”
    “好了,好了,莫哭了。”六爷伸手抹了她眼角浸出的泪,顺手捏了捏她的鼻子,“当心生出个小哭包。”
    凤姐儿登时就不依了:“哭包也是爷的孩子!”
    “是是是,爷都疼,行了吧?”
    凤姐儿“噗嗤”一笑,睨了他一眼,嗔道,“太医还没确诊呢,谁知道究竟是不是?”
    说着,她的眼眶又红了,“妾一直想给爷生个孩子,是哥儿是姐儿都好。妾……妾真怕这是场空欢喜。”
    这又是哭又是笑的,弄得六爷的心都软成一团,柔声哄道:“爷疼你呢,哪怕这回不是,往后咱们总会有孩子的。别哭了,再哭可就不好看了,啊。”
    “嗯。”凤姐儿含泪而笑,轻轻点了点头,心里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她倒是不怕空欢喜,就怕六爷若是空欢喜一场,会恼羞成怒。
    请太医的人催得急,太医来的也很快。
    宫中嫔妃众多,太医里大多数都是擅长妇科的,这回请回来的张太医就是其中之一。
    张太医被急匆匆地拉出太医院,急匆匆地塞上马车,一路上急匆匆地赶路,到了地儿又急匆匆地被拉到了后院,一路上他也没机会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但这阵仗,不禁让他胡思乱想:莫不是府里有人得了什么急症?可是,他擅长的是妇科和儿科呀!若是万一拿不住病灶,怕是免不了一顿挂落。
    心里忐忑的张太医刚一进屋,就见六爷在床前站着,床上围帐低垂,隐约可见一道妙曼的身影。
    一截皓腕露在纱帐之外,上面已经盖上了薄薄的娟子。
    见是给个妇人看诊,张太医松了口气,心想:这怕是六爷的某位内宠。给妇人看诊,老夫却是家学渊源了。
    于是,他告了声罪,就坐在喜儿放在床边的矮几上,给凤姐儿把脉。
    一屋子的人都很紧张,除了六爷还算矜持,其他人都紧紧地盯着张太医,只盼从他嘴里吐出一句大家都想听的话。
    而张太医也果然没有让众人失望,不多时便面露喜色地起身,拱手向六爷道喜:“恭喜王爷,贺喜王爷,这位夫人是有喜了。”
    六爷暗暗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些时日在朝堂上的憋屈一扫而空。
    ——他终于,又要有一个儿子和女儿了。
    “好,好,赏,赏!”六爷大声道,“吴庆,给张太医封个上等封。”
    “诶。”吴庆喜滋滋地应了,连忙亲自出去,拿了五十两银子回来。
    而张太医则是又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夫人的底子虽好,但到底月份还浅,不到两月月呢。这头三个月,还是要多加注意。”
    六爷让陆嬷嬷和几个大丫鬟都好好记住,还特意叮嘱了:“我知道她主意大,以后可不能事事都由着她。”
    陆嬷嬷等自然是忙不迭的应了。
    等好好地送了张太医出去,六爷揽着凤姐儿坐在榻上,脸上的喜气就没散过,一边轻轻拍抚着她的背,一边道:“这下,你可如愿了吧?”
    凤姐儿更是喜极而泣,连连道:“真是老天保佑!”
    凤姐儿有孕的事,很快就在后院传开了。
    贺氏摸着自己的肚子,怔怔良久,才吩咐道:“该给的赏赐别落下了。另外,传话给王侧妃,我这儿先不用她来请安了,等三个月胎稳了之后再来陪我说话。”
    刘嬷嬷蹙眉:“王妃,这是不是太抬举她了?若是她心也大了……”
    贺氏轻笑了一声,摇了摇头:“她本就是正经的侧妃,生了孩子也是自己养,哪个府里也没有王妃夺侧妃孩子的事。至于心大了……那她可得先把吴氏母子给收拾了,与本王妃有什么关系?”
    刘嬷嬷一怔,也明白了过来:“王妃说的是,是老奴想岔了。”
    这样一想,刘嬷嬷特意吩咐了送赏赐的春红,要大张旗鼓地送到明辉院去求,动静越大越好。
    这时,门口有了动静,却是一个清清脆脆的小女孩儿的声音:“娘亲午睡起了吗?”
    贺氏在里头听见了,脸上立时露出慈爱的笑意:“是二姐儿来了吗?快让她进来。”
    不多时,便有丫鬟婆子,簇拥着一个四岁出头的小姑娘进来了,正是二姐儿。
    二姐儿已经开始留头了,黑亮细软的一层短发,被扎成了好几个小辫子,上面还绑着几个用金线和各色碎珠玉编成的头绳,耳朵边上垂下了两道,一晃一晃的,十分可爱。
    贺氏多看了几眼,见不是自己置办的,不由问道:“这几根头绳是哪里来的?”
    不等乳母回话,二姐儿便得意地晃了晃脑袋,让垂下的头绳荡得更欢,奶声奶气地说:“是王侧妃给我的。娘亲,好看吗?”
    贺氏笑容微顿,继而便若无其事地摸了摸二姐儿的小揪揪,柔声笑道:“我们二姐儿,扎什么都好看。”
    贺氏出身清流之家,家中的贵重之物多是前朝字画、名贵砚台、孤本古籍之类的。
    不知内情的,难免把他们这些清流之家当成穷酸。
    可实际上,他们的确不穷,但那些都是世代传下去的不动产。
    在其余的物质上,贺氏自小到大,也的确没有享受太多。
    因此,在给年仅四岁的女儿置办东西时,她还真没想着弄多贵重精巧的。
    只是没想到,那王侧妃倒是舍得。
    母女二人絮絮地说了许多话,直到二姐儿面露疲色,贺氏才让奶娘把她抱回去,但却留下了二姐儿的大丫鬟红秀。
    “王侧妃经常送东西给二姐儿?”凤姐儿经常找二姐儿玩她是知道的,究竟给没给东西,她也不是次次都会过问。
    红秀谨慎地说:“王侧妃似乎非常喜欢二姐儿,几乎是次次来看二姐儿,都不会空着手。不过,她倒是从来不送点心吃食。”
    贺氏心道:王氏还是一如既往地谨慎。
    “以后王侧妃若再送了二姐儿什么,你一定要第一时间报到我这里来,明白吗?”
    红秀应道:“奴婢明白。”
    “嗯。”贺氏挥了挥手,“回去照顾二姐儿吧。”
    打发走了红秀,刘嬷嬷担忧地问:“王妃是怕王侧妃她会对二姐儿不利?”
    “那倒也不是。”贺氏叹了一声,“只是,我只有二姐儿这一个孩子,难免要多想一点儿。”
    芳菲院里,郭氏与元春也都得到了消息。
    郭氏心里只是羡慕,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会有个孩子。
    而元春则是心情复杂了。
    通过这些日子的反复试探,元春已经确定了,凤姐儿是真的完全没有和她结盟的意思,甚至连和她多说一句话都嫌烦。
    既然凤姐儿这里是指望不上了,元春便想着另谋出路。
    要不然,以六爷对她的冷淡,她只怕一辈子也出不了头。
    坐在窗前沉思了许久,终于下定了决心,从梳妆匣的夹层里取出一张略微泛黄的方子,叫来了那嬷嬷:“嬷嬷,随我一起去求见王妃。”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这么早,木有想到吧?
    元春怎么可能轻易认输呢?再怎么着,她到底是王夫人的女儿,最不缺少的,就是野心!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