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贾敬
    等贾赦中秀才的消息传回京城, 贾代善固然又惊又喜,已经与荣国府定了亲的张家也是意外的很。
    毕竟,贾赦的名声虽不坏,可是对读书的确是不怎么上心, 张家人对他这一点儿不是很满意。
    如今, 他十几岁的年纪, 就有了秀才的功名。
    张家人顿时就觉得, 这孩子天赋还是有的,就是家里人没有好好管教。
    于是乎,张椿便和贾代善商量, 让贾赦到他张家的家学里读书。
    贾代善自然是欣然应允。
    就这样, 在贾赦还不知道的时候, 他爹就替他预订了日后的水深火热。
    非但如此, 他还要承受来自弟弟贾政的羡慕妒忌恨。
    贾赦考中之后, 离贾敬的孝期结束还有大半年。
    原本是没他什么事了, 但贾敬不放心放他独自回京, 便给他派了个差事, 一件贾敬早就想让他来做的差事。
    ——调查金陵老家的十二房族人。
    京城那八房,在宁荣二府的眼皮子底下, 还能弄出那么多的幺蛾子, 要说金陵这边的族人都是盛世白莲花, 贾敬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不可能。
    这次难得有机回金陵, 若是不探查一番, 岂不是可惜了?
    一听说不用再死命的用功读书, 贾赦是一千一万个愿意。
    他的脑子虽然灵活机变,记性也不差,但就是不喜欢读书,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好在贾敬也不真的指望他进士及第,只盼他有个举人的功名,在读书人面前说的上话便罢了。
    不过贾敬觉得,这件事,在贾赦中举之前,就没必要让他知晓了。
    来金陵也有一年多了,贾赦虽然大部分的时间都被贾敬压着读书、破题,但也没少与人交际。
    毕竟金陵这边老亲多,贾敬要闭门守孝,贾赦总不能再不见人了。
    因此,贾赦也很是攒下了一些人脉的。
    接了贾敬的指派之后,他并没有去找那些老亲戚,而是请几个本地的同年喝了几回酒,旁敲侧击了一下。
    他请的这些人,有乡绅之子,也有寒门贵子。
    当然,因着他是有目的,这两类人是分开请的。
    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贾赦几乎用尽了他十七年来所有的自制力,才压住了自己,没有当场失态发作。
    护官符?
    呵呵,他这个荣国公世子怎么不知道,荣国府还有这么一桩好买卖?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
    特么的,他家几代先人拼死拼活,攒的家底儿也不敢这么用!
    气死了,气死了,气死小爷了!
    一同喝酒的同窗里,自有那会看脸色的,虽然贾赦极力忍耐了,但他毕竟还年轻,难免会露出来一点儿。
    有个叫王灿的秀才便道:“天色也不早了,我娘还叫我给她买盐呢,咱们就散了吧。”
    王灿就是一个寒门贵子,父母兄嫂一心供他读书,家里穷困,几乎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盐。
    如今,王灿年纪轻轻便中了秀才,便有乡绅慧眼识英,愿意出资资助他读书,家里的情况好了许多。
    王灿的老娘过日子仔细,就怕人家只是支持一时,便想着趁着如今有钱,买一些盐存起来,以后慢慢吃。
    他这话正中贾赦下怀,贾赦神色一松,笑道:“既是伯母有命,王兄还是快去吧,咱们下回再聚。”
    众人就此分别。
    却说王灿回去之后,左思右想,猜测出贾赦有整顿族务之意。
    他有个表亲,因有几十亩上好的水浇田,被贾家一个族人看上了,威逼利诱,终于是谋了去。
    更可恨的是,那人谋了他们的田地,却不肯帮他们交税赋。
    可怜一家老小起早贪黑的找活儿干,一年下来赚的钱,大部分却要用来交田税。
    这些日子相交下来,王灿觉得贾赦的人品不错,又从贾赦口中知晓,他自小便是被堂兄宁国公教导,便知宁国公也是讲道理的人。
    若是这兄弟二人真的有心整顿族务,他的表亲就有机会把田地讨回来了。
    想通了这点儿,他就叫老娘包了四样点心,提着去了表亲冯家。
    再说贾赦回去之后,把打听到的种种都与贾敬说了。
    贾敬虽然也猜到金陵的族人们不会安分,却想不到,他们这么早就开始给人做“护官符”了。
    不过,想想也是,如今的宁荣二府权势滔天,便是狐假虎威,也有的是心存侥幸的人攀附。
    他冷笑了两声,道:“先别打草惊蛇,再暗地里探查一番,看看都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这么灵活的脑子。”
    贾赦气闷地坐在那里,已经连续灌了自己五杯茶了。
    等他终于冷静了下来,才勉力点了点头:“哥哥放心,我不会鲁莽行事的。”
    外面的人只能说个大概情况,想要具体的,还是得从族内人入手。
    贾赦暗中打探观察了好多天,终于确定了,五房的当家人贾敦是个真正严明的人。
    只是他辈分不高,人微言轻,许多太爷根本不买他的账,不听他的劝罢了。
    又过了两天,贾赦找了个借口约了几个同辈出去喝酒,顺利与贾敦接了头。
    贾敦一直都担心,那些族人们做的事,会牵连全族,只是无力阻止而已。
    如今见本家的人有心整顿,他自然是愿意配合的。
    有了金陵族人里应外合,贾赦很快就弄清楚了哪家族人是无辜的,哪家族人是主动犯事,哪家族人是被挟裹的。
    主动欺男霸女的,贾赦秉明了贾敬,拿了宁荣二府的帖子,直接扭送到了金陵知府那里。
    挟裹的那些,被按族规惩罚,清清白白的那些,自然是奖励了一通。
    王灿的表亲早得了消息,因此家里的田地一回来,就备了重礼,来贾家拜谢。
    看着激动的涕泪横流,不住给他们磕头的冯家人,贾赦是羞愧不已,原本那点儿做了大事的沾沾自喜荡然无存。
    ——说到底,之所以会出这样的事,本就是他们本家的疏忽。如今他不过拨乱反正,又有什么好得意的?
    见他面露愧色,贾敬微微一笑,暗暗点了点头。
    ——知道羞愧便好,日后也好引以为戒。
    先不说这个,只说金陵知府。
    贾家亲自把犯事的族人扭送过来,递的还是宁荣二府的帖子,并特别嘱咐了要按律处置。
    说实话,金陵知府当即就是一懵,诚惶诚恐地把这案子接了,贾赦一走,他就流了一头一身的冷汗。
    ——他在金陵任职已经有两年了,贾家族人做的事,他又岂会不知?
    实际上,他刚一上任的时候,就有人来状告。
    那家状告的人大概是看新换了一任知府,期盼着他是个青天大老爷吧。
    但实际上,他却是个没多大背景,又善于钻营的,一来金陵就攀上了甄家。
    而贾家是甄家的亲戚,京中又有一个国公一个侯爷,他又怎么敢惹呢?
    最后,那场状告自然是不了了之了。
    这样的结果,还是他有几分恻隐之心,没有拿了那家人,给甄家做投名状的缘故。
    若是他再狠心一点儿,随便网罗个罪名,那一家子怕是得家破人亡。
    可是,今日贾家这一出,却让他意识到:他当日若是秉公办理了,固然是拂了甄家的面子,可是徇私了之后,又何尝不是得罪了贾家?
    他只是一个小人物而已,只是想要安安稳稳地当个官儿,怎么就这么难呢?
    与师爷商量了半天,金陵知府也还是拿不定主意。
    最后,还是师爷道:“无论如何,这件事大人还是往甄家那边透漏一下的好。”
    “那是自然的。”知府说到这里,就又想叹气,上了甄家的贼船,再想下来,可就难了,“贾家自爆短处,说不定甄家那边就有什么用呢。”
    师爷捻须一笑,摇头道:“大人想差了,家既然敢把这短处爆出来,自然是已经有了应对之策的。”
    知府道:“这我可管不了,只盼他们这些阎王打架,别波及了咱们小鬼便好。”
    作者有话要说: 话说,终于码出来了!
    唉~存稿一时爽,懒癌一犯火葬场啊!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