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有人想要坐享其成,财色兼收。
年轻帅气的市长大人笑里藏刀,
调戏我媳妇,你问过我的意见了吗
韩晓棠回到家,韩晓东和韩晓刚见了也很高兴,韩晓东是真心疼爱妹妹。韩晓刚原先对自己这个二姐不冷不热的,没什么感情,但后来两人一起去县城卖烧鸡,来回奔波了一个多月,倒是积累了深厚的感情。
现在见她回来,也高兴的跑过来迎接,还很有眼色的接过她手中的东西,韩晓棠也抬头揉了揉他乱糟糟的头发笑道:“我们家晓刚又长高了些,也壮实了。”
丁玉英心疼的道:“他在家好吃好喝的,自然长高长壮了,可是你都瘦成什么样了?”说完,把手中的东西交给韩晓东拿着,对着灶火叫道:“小芳啊,晓棠回来了,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多做的,好好的给她补补,出去读个书,人都瘦了一圈。”
陈芳贤惠能干,韩晓棠出去念书,她就接管了家务活这一摊子,做饭洗衣服都不在话下,基本都不用丁玉英插手,所以她才能闲适的跟着韩庆斌去林子里纳凉。
但丁玉英讲理,不会像有的婆婆苛待儿媳,婆媳两人相处融洽,陈芳在正在灶火准备晚饭,听到丁玉英的声音连忙走了出来,一边答应,一边笑道:“晓棠,你回来了,你不在家,咱娘一天念叨好几遍,可算把你盼回来了。”
韩晓棠也含笑道:“我也想娘,也想你们,嫂子在做晚饭吗?我来帮你。”她说着,撸起袖子就要进灶火帮忙。
陈芳连忙拦住了她:“不用,一会就好,你大老远回来,一定累坏了,快进屋去歇歇。”
自己刚回来,丁玉英恐怕也不舍得让她进灶火做饭,要是她执意要帮忙,恐怕会引起丁玉英对儿媳的不满,韩晓棠也只得作罢,只得停住了脚步道:“那嫂子你先忙,一会到上屋来,我给你带了礼物。”
陈芳答应着,喜滋滋的进灶火继续忙碌去了,韩晓刚连忙拉着韩晓棠进了上屋,迫不及待的问道:“二姐,你给我带礼物了吗?”
丁玉英佯怒道:“你姐大老远回来,那能拿那么多东西,你别添乱。”
韩晓刚被母亲训斥的吐了吐舌头,韩晓棠好笑的敲了下一他的头道:“有,都有。”
韩晓棠先打开了最大的那个包裹,里面是真空塑料袋装着的两双太空被,她一边撕开包装,一边说道:“这是赵书记让给你们带回来的。”
本来瘪瘪的塑料袋,撕开之后进入空气,就立即膨胀开来,变成了一双厚厚的棉被,还软绵绵的,一按就深深的塌陷了进去,但一松手就立即弹了回来。
丁玉英爱不释手的抚摸着:“这么好的东西,你留着在学校里盖,干嘛还要带回来。家里有棉被,我们盖这么好的被子,不是白白的糟蹋了。”
“我学校里有,这个是赵书记特意让拿回来给你们的,这一双是送给三叔一家的。赵书记当初生病,多亏三婶借钱给他动手术,赵书记一直很感激,就给他们也送了一双太空被。”
丁玉英连连点头:“赵书记真是好人,一会给你三叔送过去。”
韩晓东兄弟两个每人一件文化衫,在现代是烂大街的东西,但在这个年代却时兴的很,韩晓东很是珍惜的收了起来,多半舍不得穿。
韩晓刚却是立即换上,美滋滋的去找自己的伙伴显摆去了,这可是从省城带回来的时髦衣服,引来了很多伙伴的羡慕,顿时提高了韩晓刚在他们眼中的地位。
陈芳是一件翻领双排扣的长裙,颜色亮丽,款式新颖好看,一家子都让陈芳换上看看,连晚饭也不急着吃了。
陈芳拗不过,就回屋换上了裙子,大家千呼万唤了半天,才扭扭捏捏地走了出来。陈芳身材高挑,只是乡下缺吃少穿,整天穿的灰扑扑的,不怎么显眼。但换上颜色鲜艳的长裙,跟换了一个人似的,洋气还好看,惹得韩晓东眼睛都看直了。
丁玉英也赞不绝口:“小芳这样一穿就跟城里的小媳妇一样,一点也不比她们差。”
韩晓棠立即附和:“就是,嫂子真好看,就穿着吧。”
陈芳被她们夸的有点不好意思,再看到韩晓东看直了眼,对着她傻乎乎的直笑,顿时有点羞涩,低垂着头道:“我还要做饭干活呐,穿这么好的裙子再弄坏了。”说着,就回房间换了下来。
韩晓棠知道韩庆斌老两口节俭,自己要是给他们买贵重的东西,他们也舍不得用,就各自给他们买了一双黑色棉布面的方口鞋,穿着舒适还轻便。
韩晓棠回来了,韩庆斌虽然没什么激动的表情,但双手却在微微颤抖,暴露出他的内心也不是很平静。
看着她给自己买的鞋子,难掩脸上的喜色,立即脱下鞋子换上,踩在地上走了两圈,别说还真挺舒服,都舍不得脱下来了。
惹的丁玉英斥责:“一把年纪了,你显摆什么,新鞋子在地上乱踩,回头才弄脏了。”
韩晓棠拉着她笑道:“娘,买了就是给你们穿的,你们别心疼的又舍不得穿,穿坏了明年我再给你们买。”
丁玉英拍她拉着自己的手道:“你还在读书,处处都要花钱,可不能乱买东西,我们在家又不出门,穿那么好的鞋做什么,不许再乱花钱了,你听见没有。”
韩晓棠含笑连连点头答应,家里还和她走的时候一样,外面的事听韩庆斌这个一家之主的,但家里却是丁玉英说了算。
但是她在背地里说自己就算了,还当着孩子们的面,韩庆斌老脸就挂不住了:“闺女那是孝顺你,你还数落她干什么,她不在家,你天天念叨的我耳朵都出茧子了,现在她回来了,你到开始训她,等她开学走了,你别哭。”
韩庆斌说完,捉狎的一笑道:“晓棠,你不知道过完年你走的时候,你娘就站在大街上哭,好多人过来看,别提多丢人了。”
见韩庆斌说出自己糗事,丁玉英连忙放开韩晓棠,就要去捂他的嘴,一边作势还要打他,一家子吵吵闹闹的热闹非凡,惹得韩晓棠热泪盈眶,回家的感觉真好。
晚饭,陈芳使出了浑身解数,让韩晓东去菜园割了一些韭菜,奢侈的打了几个鸡蛋,又挖了一瓢白面,在锅里贴了几个菜盒子。还熬了些米粥,凉拌了黄瓜,炒了一盘豆角,很是丰盛。
一家子吃过饭,韩晓棠就把被子送到韩庆军家里,见韩晓棠回来,韩庆军和刘梅也很高兴,问了一些她上学的情况,也谢了赵鸿的好意,还提出让韩晓棠明天中午过来吃饭。
韩晓棠爽快的答应了,事情办完回到家,韩晓棠才有闲心问起下午的事。见韩晓棠问起,丁玉英就重重地呸了一口道:“以前,有队里,县里的推荐就能上大学,张家媳妇就以为自己的儿子,肯定是未来的大学生,一心想要说个城里的媳妇,看不上咱们乡下姑娘。
谁知道国家政策变了,恢复高考,要凭自己的学习成绩才能上大学。那个张春生去年和你们一起参加高考,结果没能考上,今年估计也悬。所以就息了找城里媳妇的念头,把目光转回到咱乡下来了……”
丁玉英没有再说下去,但韩晓棠也明白了,十里八村只有她一个女大学生,相貌也是数一数二的,张大嫂就把目标锁到了自己身上。
但她告诉过韩庆斌两口子,当初稽查队来抓他们一家投机倒把的事,村子里的孩子得到了韩晓刚的指使,故意给他们指点了错误的方向。
但张家媳妇却嫉恨他们家,给稽查队通风报信,指出自己一家的位置,才让他们措手不及,险些被抓到了把柄,而且还想卡自己的介绍信,要小心他们一家。
知道是他们家捣鬼,才险些被稽查队抓到,韩庆斌气的当初就要去找张永顺算账,还是韩晓棠死活拦着才作罢,他们还想娶韩晓棠当儿媳妇,简直是痴心妄想。
张大嫂在村子里作威作福惯了,没人敢驳她的面子,她觉得自己能看上韩晓棠做儿媳妇,那是给了韩家天大的脸面。没想到韩庆斌两口子却不同意,还推三阻四的,忍不住就翻脸了。
她是队长张永顺的媳妇,平时,韩庆斌夫妻两个肯定多少都要让着她,但她污蔑韩晓棠,两口子哪里忍得了,当场就和她争吵了起来。
韩晓棠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忍不住也冷笑,张家还真以为在大兴生产队只手遮天,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当下就劝说韩庆斌夫妻两个不要生气,这件事她来解决。
韩晓棠哄劝了半天,韩庆斌两口子才熄了心中怒火,一家子说了半天话,最后还是担心韩晓棠坐车回来,一路劳累,让她早点去睡,一家子才散了,各自去休息。
回了自己房间,一向怕老婆的韩晓东,难得态度强硬的非让陈芳换上韩晓棠送的裙子,陈芳拗不过,只得去换上了,夫妻两个欣赏了半天,折腾到后半夜才睡。
韩晓棠真的有点累,早早就睡了,第二天醒来,天已经大亮了,等她起床发现家里静悄悄的,只有灶火发出木柴烧热时噼啪噼啪的声音。
韩晓棠走到灶火,看见陈芳忙着做饭,但韩庆斌老两口,还有韩晓东兄弟两个都不见踪影,忍不住开口问道:“嫂子,咱爹咱妈他们去呐了,麦收不是已经结束了吗?为什么还这么早出工,难道去修水坝了。”
七八月份是多雨的季节,经常发大水,冲毁岸边的堤坝,大兴生产队的水坝年年都要修葺。
可陈芳摇了摇头:“不是,堤坝冬天的时候已经修好了,爹娘他们是去山上刷洋槐树叶了。”
韩晓棠知道洋槐花可以吃,但叶子有什么用,就不解的继续问道:“刷叶子干什么?”
陈芳不厌其烦的回答道:“县城里的收,每天下午会开车过来收,一斤三分钱,咱爹娘还有你大哥和晓刚,一天可以刷一百多斤呐。”
韩晓棠说不出话来,乡下没有什么来钱的门路,只能下苦力。韩庆斌他们天还没亮就起床,抹黑进山,四个人一天刷一百多斤的洋槐树叶。
洋槐树叶呈椭圆形,很小很薄,一点都不压秤,一百多斤要刷多少树叶,韩晓棠难以想象。
她沉默不语的坐在灶台前的小凳子上添柴火,陈芳连忙阻拦:“晓棠,不用你帮忙,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你还是回屋去歇着吧,一会太阳毒了,爹娘他们就回来了。”
韩晓棠没有说话,还是固执的加柴火,陈芳看出她的情绪低落,也就没有再多说,她这个样子,让她一个人呆着,还不如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放心呐。
本来一家人起早贪黑的去山上刷洋槐叶,攒钱供韩晓棠读书,陈芳心里还是有些微微不舒服。凭什么一家人累死累活的干活,挣的钱全部给韩晓棠,可现在她却没有任何不满了。甚至有点欣慰,能嫁到这样团结有爱的人家,是她的福气。
而韩晓棠也不是那种自私自利的人,坐享一家人的付出而心安理得,看她现在难过的样子,就知道她的心里也不好过,就笑着安慰道:“你别担心,刷洋槐树叶活轻松,不怎么出力,你大哥会照顾咱爹娘的。”
见韩晓棠依旧不答话,陈芳也不介意,继续接道:“你要不是不愿去歇着,就陪我在灶火里说说话,大城市里一定很热闹吧,是不是有很多……”
韩晓棠心中再难过,但陈芳是刚嫁过来不久的新嫂子,她沉默不语的不理睬有点不礼貌,只能问一句答一句。
见她开口说话,陈芳松了口气,要是韩晓棠一直这样难过,公公婆婆回来看见了,知道是她多嘴多舌的,惹得韩晓棠心里难过,肯定要数落她。
好在韩晓棠很有分寸,韩庆斌他们扛着大包小包的洋槐树叶回来,她立即笑容满面的上前帮忙,没有露出丝毫难过的神色。
只是微笑的劝说道:“爹,娘,国家每个月都会给在校的大学生发放补助,够我用了,你们不用这么辛苦。”
丁玉英知道她是心疼家人,就宽慰道:“我们不累,你不用担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去干点活计挣点钱。”
韩庆斌附和道:“就是,收购站的同志说了,收这样洋槐树叶子是要办养殖场,我们这也算是为了建设……什么四……”
韩庆斌到底年纪大了,收购站职工说的那些新词他记不住,韩晓刚就笑着接道:“为建设新中国,建设新四化做出贡献。”
韩庆斌点头道:“对对,他们就是这么说的。”
“那明天早上我和你们一起去。”
韩晓东立即摇头道:“胡说,你那手是要拿钢笔写字读书的,怎么能干这些粗活。有我和晓刚,还有咱爹咱妈,用不上你。”
丁玉英也劝道:“就早上一会,太阳出来我们就回来了。”
七月的太阳格外毒辣,晒的久了会中暑晕倒,所以韩庆斌他们也不敢干的太久,大概十点左右就回来了。
韩晓棠也阻止不了,只能尽量做些力所能及的活,等他们把洋槐树叶子背回来,就平摊在自家门口和院子里晾晒。到了下午收购站的人来了,就送过去上称卖掉,然后就到树林里纳凉。
韩晓棠长的好看,性格又开朗活波,村子里的人都很喜欢她,而且还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
他们一辈子都没去过省城,现在韩晓棠却在省城读书,在他们看来,那都是遥不可及的,就围着她问东问西的。
韩庆斌与有荣焉,在一旁使劲抽旱烟袋,吞云吐雾。丁玉英就在一边帮腔,韩晓棠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告诉兰溪距离省城有多远,从兰溪坐车到孟楼县,再转坐一夜的火车才能到。
韩晓棠一个小姑娘家孤身一人,竟然坐了一天一夜的车,去那么远的地方,大家都很是佩服。
韩晓棠趁机告诉他们出远门要注意,车上有人贩子,还有扒手,要注意钱财和人身安全。现在的农村还是闭塞的,但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村民们肯定会走出大山,去到外面更广阔的天地,这些风险最好提前告诉他们,到时候也能有些防备。
听到有人贩子还有扒手,不但村民们担心,丁玉英也有点害怕,想想韩晓棠一个人坐车去省城,也不知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难,遇到了多少危险。
韩晓棠就笑着安慰她,兰溪县城有自己同校的同学,开学和他一起去省城,丁玉英这才放下心来。
韩晓棠还不厌其烦的给他们描述省城的情况,宽阔的大马路有十几米宽,道路两旁有绿化带和花坛,路上有很多汽车,川流不息。
村民长这么大,就见过几次汽车,其中两次都与韩晓棠有关,不由更加的羡慕,韩晓棠还让韩晓刚把自己的录音机拿来,安上歌曲磁带给村民放歌听。
现在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只有大城市有,兰溪县城的人连见都没见过。谁家有个收音机都骄傲的什么似的,录音机也从来没见过,很是新奇。
都围在一起听,听到里面传来海水拍岸的声音,都觉得心惊肉跳的,还有飞机飞过的轰鸣声,他们也从来都没听过,还以为要打仗呐。
韩晓棠就一一给他们解释,海有多么宽阔,万里无垠,有几千米那么深邃。飞机可以在万米的高空,像小鸟一样飞翔,众人都无法理解那么重的铁疙瘩是怎么飞到天上的,却十分向往。
孩子们也围着韩晓棠问东问西的,韩晓棠就趁机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以后走出大山。众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连张大嫂什么过来都没发现,韩晓棠却从眼角瞥见她灰溜溜离开的背影。
以前,村民们如井底之蛙,觉得张永顺这个大队长就跟土皇帝一样,高不可攀。那家的姑娘能嫁到他们家,都是十辈子修来的福气,求之不得。
但经过这次新世界的洗礼,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大,无形中淡化了张永顺这个大队长的影响力,反过来以为张家的儿子配不上韩晓棠,人家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张家很快就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最直接的表现是媒婆拒绝了他们,不肯去韩家提亲,一来害怕韩庆斌的拳头,二来她从心底里认为张春生配不上韩晓棠。
张春生以前一心想娶个城里的姑娘,可国家政策的变化,断绝了他的大学梦。他娘开始提韩晓棠的时候,他还嫌弃的不肯答应,现在反过来非韩晓棠不娶,媒婆不肯帮忙去提亲,他就自己去路上堵韩晓棠。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