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满殿神佛或慈悲或肃穆, 或嗔怒或大笑,静默无声的看着她。
当然,这是一本正剧向小说, 发出声音才会比较奇怪……
时间还早, 林仙月索性盘坐在四大天王佛像前的蒲团上, 入定打坐,恢复替师傅调理身体耗损的灵力。
深山幽静, 植被丰茂, 没有红尘喧嚣吵杂。这片人迹罕至的孤云峰, 相对热闹繁华的城市, 灵气格外的充沛。
林仙月运转明玉功三个周天,不仅损耗的灵力已经恢复,就连修为境界,也感觉提升了一小截。
果然, 深山老林才是修士真正应该待的地方。
林仙月暗叹一声,如果修行能够证道, 她倒是不介意陪着师傅在小流云寺潜心修炼。
可惜啊……
修为境界每提升一层, 所需要的灵气是上一次的平方乃至于N次方,别看她前三层似乎只用了三个月。但要修炼到炼气期第四层境界, 以这个世界的灵气稀薄度, 最少需要一年。
而要达到炼气期五层境界,可能需要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
这么一算,想要修炼到筑基境界,至少也得百年以上的时间。
林仙月没把握能活到那么长的时间……
就算能活到百年, 一辈子窝在深山老林什么都不做,潜心修炼到筑基,然后再老死, 这似乎有点太惨了。
没有充沛的灵气,没有灵丹,没有灵石,没有天才异宝辅助修行,修行就是一条绝路。
林仙月想的很清楚,修行给予她别人没有的实力,但她如果只顾着修行,这辈子算是白活了。
天色将暮,林仙月将各个殿里的油灯点燃。然后去僧房看了看,师傅呼吸均匀,睡得香甜。
她笑了笑,去了厨房做饭。
米缸里的米还是春娟今天提上来的,菜也只是春娟拿来的大白菜。除此之外,只有两三把挂面,连青菜都没有。
师傅过的太清贫了。
以前她在的时候,至少每天有米有油有素菜,隔三差五的还有糕饼和野果。虽然日子算不上多好,但师傅在尽最大的力量照顾她。
她走了之后,师傅似乎找不到好好生活的理由,越发苛待自己了。
林仙月烧火煮粥,炒了一盘白菜,做好之后才叫醒师傅起床吃饭。
静娴师太睡了一天,只觉神情气足精力旺盛,气色红润健康,连带胃口也是大开。
一连喝了两碗粥,她才放下碗筷,含笑看着林仙月收拾碗筷。
静娴师太每晚都要做晚课,在佛前念经颂佛。
林仙月洗过碗筷之后,也在她身边的蒲团上坐下,闭上眼睛跟着她念经颂佛。
听着师傅喃喃的念经声,她心中前所未有的安宁下来。
诵经完毕,静娴师太又带着林仙月来到经堂,还是以前的老规矩,两人默默的抄写经书。
林仙月抄完一卷法华经,无意间竟看到搁置经书的书架上,整整齐齐的放着一堆教科书。
满屋子的佛经里,却有一堆现代教科书。虽然书面很旧,却纤尘未染,分门别类摆放的很仔细,一看就是经常打扫整理。
林仙月愣了愣,起身走到摆放教科书的书架前,全是自己用过的教科书和练习册,连写字和草稿纸都保存完好。
自有记忆以来,林仙月就在小流云寺中长大。
寺庙很旧,佛像上都是斑驳的油漆,香客也很少,三不五时有附近山里的乡民来拜佛烧香,捐些香油钱,送些米面粮油。
生活虽然清贫,但师傅将她照顾的很好。她不仅没有觉得苦,反而觉得安心欢乐。
白日跟着师傅在寺外开辟的土里种菜锄地,夜里陪着师傅在油灯下念经礼佛,日子平静而满足。
也是在她六岁那年,师傅托经常来拜佛的乡民帮忙,带来了许多旧教材。虽然是用过的,却很齐全,从小学到初中都有,都是乡民们孩子毕业后放在家里的教材和练习册。
此后,师傅每日用半天时间教她读书写字,十年来无一日间断。小学的教材还好,师傅教的游刃有余。初一的教材师傅就开始有些吃力,初二和初三的教材,师傅已经时常觉得有心无力。
师傅只好晚上自学,勉强弄懂之后,第二天再教她。
林仙月半夜起床喝水,经常看到师傅的屋子里亮着油灯,却不是诵经念佛,而是愁眉苦脸的对着面前物理教材或者化学教材,要么就是英语数学。
能想象一个老尼姑嘴里不是念叨经文,而是磕磕绊绊怪声怪气的英文吗?
能想象一个老尼姑不是每天抄写佛经,而是愁眉苦脸的做数学题吗?
那时候林仙月年纪小,又从来没有下过山,自然不会觉得奇怪。师傅教她什么,她就学什么。师傅怎么教,她就怎么学。
赤子之心,学什么都很快。至于她学的好不好,全看师傅教的对不对。她学的越快,师傅教的越痛苦。晚上已经彻夜不眠的自学了,依然无法应付第二日的教学。
然后,师傅终于累倒了……
迫不得已,师傅将教学改为三天一次。她用三天的时间来自学,才能勉强讲课一次,其他时间就让林仙月抄经书,做练习题,打坐念佛。
师傅不是没有想过让她去乡下学校读书,但一来林仙月没有户口,二来深山古寺离最近的乡下小学都有二十多里山路,更别说四十里外才有的乡中学了。
师傅只好自己教,这也是林仙月刚到C市一中时,成绩那么差的原因。
林仙月看着练习册上稚嫩的字迹,还有错误百出的答案,会心一笑。
“师傅,该睡觉了。”
她走到还在抄写经书的静娴师太面前,轻声说道。
静娴师太年纪大了,容易感到疲惫。她活动了一下身子,倒是没有拒绝,搁下笔应了。
林仙月替师傅打来热水,伺候师傅洗漱完毕后,自己也洗漱过了,便和师傅挤在一个被窝里。
“这么大的姑娘了,去你自己房间睡觉。”静娴师太笑道。
林仙月自然不依,静娴师太拿她没办法,只能由着她。
林仙月先以灵力替师傅按摩全身穴位经脉,等师傅睡着之后,自己才拥着她安静的睡了。
第二天一早,她早早起床做好了饭菜,然后叫醒师傅起床。
两人吃过饭之后,做了一小时的早课,师傅又带着她去寺外开辟出来的山地。
地里种着白菜萝卜,青青的蒜苗,还有一陇菠菜。
林仙月跟着师傅在地里锄草,然后摘了一颗白菜,挖了两个菠萝和一些蒜苗,这才回到寺里。
静娴师太回到经堂拿出黄纸朱砂开始画符,然后将符纸仔细折叠好,小心的放在一个个手工福袋里。
她捧着这些福袋来到各个佛殿,握着福袋在每一座佛像前诵经礼佛,态度十分认真。
林仙月知道这些护身符其实没有效果,哪怕师傅认认真真的在每座佛前替福袋开光。然而符箓没有灵力,和网上淘宝十元两枚的护身符没有本质区别。
她自然不会直接说出来,而是看着满殿神佛若有所思。
林仙月从行李箱里找出九块没有用过的紫檀乌木片,以灵血为媒,以灵力为载体,刻画了一座聚灵阵,然后印在了一块紫檀乌木片上。
以她的灵血炼制的聚灵阵,不会像她用朱砂黄纸画的聚灵符,隔一段时间就会失效。只要她不死,聚灵阵就会永远有效。
她将这枚聚灵符用红绳栓好,亲自替师傅戴在脖子上。只要师傅每天戴着这块聚灵符,哪怕她不在寺里,灵气也会缓缓的渗透进师傅体内,调理她的身体。
林仙月又以灵血为媒,连续炼制了三枚特制的聚灵符,分别放在大雄宝殿的释迦摩尼佛像下,观音殿的观音大士像下,以及药王殿的药师王佛像下。
小流云寺不算大,只有六七座佛殿,这三座佛殿是香火最旺盛的地方。
释迦摩尼是佛祖,教导众生超脱轮回,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药师王佛护佑身体健康百病不侵。
她以聚灵阵埋在这三尊佛像下面,可让佛像渐渐灵性十足,连搁置在供桌上的福袋久而久之也能沾染灵气。
如此一来,信徒前来烧香拜佛领福袋,便会发觉佛像有神,福袋有灵。
至于其他几座佛殿,林仙月也打算放置一枚聚灵符。只是今日她以灵血连续炼制了四枚特制聚灵符,灵力已经耗尽,只能等待以后几日慢慢炼制。
小流云寺一下子多出了四枚聚灵符,好比出现了四座聚灵阵。整座山的灵气疯狂的涌向小流云寺,微风自起,祥云笼罩,似乎哪里变得不一样了。
静娴师太在这座寺庙里住了大半辈子,对此最为敏感。
她总觉得寺里的佛像好像和平常有些不同,似乎更传神更肃穆了,但仔细一看,又并没有觉得哪里有变化。
第二日,有一家三口前来烧香拜佛,是一对中年夫妻和一个上了年纪的阿婆。
三人爬了半天的山路,本觉精疲力尽,谁知进了寺里,没一会儿就觉得疲惫尽去,浑身轻松。
一家三口对视一眼,总觉得这座寺庙虽然破旧冷清,连香火都看不到,但却似乎比其他寺庙更加玄妙。
师傅接待他们,林仙月跟在一旁。
老阿婆是陪着儿子媳妇前来烧香求子的,儿子媳妇结婚近十年,至今仍然没有孩子,在村里难免遭人诟病笑话。
夫妻俩自然着急,为此还专门去大城市的医院检查过。结果两人都没有问题,可就是怀不上。
于是,一家三口开始了拜佛求神之旅,只期望满天神佛能够赐他们一个孩子。
小流云寺山高路远又偏僻,他们是拜完了方圆两百里内的寺庙之后,最后才来到这里。
三人在各殿神佛都烧了香拜了佛,在功德箱里捐了钱。尤其是在观音殿和药王殿虔诚祷告,期望菩萨能够赐他们一个孩子。
师傅让林仙月去主殿供桌上取来三个福袋送给香客,林仙月悄悄的往三个福袋里各放了一枚她亲自画的聚灵符,这才拿过来送给三人。
小流云寺香火太少,她需要有人为小流云寺宣传,乡民们口口相传自然是最好的传播方式。
聚灵符能够聚拢灵气,潜移默化的改善体质,滋阴补阳。虽然不说一定能够让这对夫妻怀孕,但至少可以增加极大的几率。
三人收下福袋,千恩万谢的下了山。
下午的时候,又有父子俩跑来烧香拜佛,儿子身体不好,常年病歪歪的,父亲带着儿子来求佛保佑。
林仙月照样给了两人装有聚灵符的福袋,送两人下山。
今日天气不错,断断续续的来了十几个香客,林仙月都送出了聚灵符。她相信这些人只要戴着聚灵符,多少都会感觉到不同之处,自然会联想到小流云寺。
师傅清点了各个佛堂的功德箱,大约有七八十块钱,这算是小流云寺难得的大买卖了。寺里香油已经快没了,正好可以缓解燃眉之急。
快接近年关了,正是寺庙的旺季。
小流云寺的“生意” 也开始好了起来,每天都有十几二十个人前来烧香拜佛,求平安求康健求富贵求子女……
佛像无声,静静的聆听着众生的欲念。
众生皆苦,皆因凡心私念永无止境。
静娴师太总是会送上每位香客一个亲手缝制的福袋,林仙月也总是往福袋里添一枚她自己画的聚灵符。
这一天,春娟和大山背着米面粮油再次来到小流云寺,两人身后还跟着蒋风兰和张婶。
小流云寺太过偏僻,蒋风兰在灵溪镇打听了几天,才终于知道小流云寺的位置。
两人先是来到南山村,询问怎么去小流云寺。恰好遇到春娟和大山要去小流云寺,便跟着两人一起上山。
静娴师太轻易不下山,往往托山下的居民帮忙购买寺里所需的物什。不管是香烛纸钱还是米面粮油,大多都是山民们帮忙购置,其中春娟和大山出力最多。
山民们淳朴,认为这是替佛祖做事,哪怕静娴师太一定要给报酬,他们也大多拒绝。
林仙月看到蒋风兰,也是一愣,她没想到蒋风兰也会跑来小流云寺烧香拜佛。
蒋风兰看到她,却是难以抑制的激动。
昨天儿子林轩给她打了电话,林仙月是半年前被林长峰从G省深山寺庙中突然带回了C市,随后替林仙月上了户口,办了身份证和学籍。
而在此之前,查不到林长峰与林仙月之间有任何联系。
如果真的是林长峰的亲生女儿,怎么会一点联系都没有?却在她十六岁的时候,毫无缘由的突然把她从G省深山老林的寺庙里接回来?
除非……
蒋风兰激动的抓住林仙月的手,目光灼灼的看着她仙姿出尘的脸,颤抖着声音里又是期待又是害怕:“仙月,我问你一件事,你有没有一枚护符,上面刻着‘仙月’两个古篆字?”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sayurisai小天使投的霸王票,么么哒哦。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