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七百一十五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七更,为咕咚1234567打赏+)

第七百一十五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七更,为咕咚1234567打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高铁头一副谁劝也不好使的模样。

    高屠户听到这里,一咬牙,站起身道:“中,爹准啦,不会骂你不孝。福生,就让铁头给你赶车去,他跟着你,我放心。其实我都,我都想去。”

    宋福生扶额:

    这么一会儿,他有几个赶车的了。

    哪有那么多车让大伙赶,当京城是什么地方。

    宋茯苓小声问桃花:“姐,你同意啊?我姑母他们也乐意?”

    桃花用更小的声音说:

    “要同意的,我娘说,男人家在哪里,女人家就要去哪里。

    再一个,妹妹,你忘啦,我还应了陆将军会好好照顾你呢。

    你随三舅走了,我怎么照顾你,我只能跟你去了。”

    宋茯苓被噎住:“……”你要不要这么信守承诺啊,他陆畔说的是圣旨吗?

    还别说,在桃花心中,陆畔那话,真就和圣旨是一样的效果。

    因为她觉得,将军那么高的身份,人家求过谁呀?

    但是当时,看着她说那句谢谢时,眼中有拜托,她就要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桃花还继续小声说她自己的呢,说道:

    “妹,你不晓得,其实我爹娘也想跟着去的。是我哥昨夜求他们说,你们不能这样。我听爹娘有小声讲,那就先给我哥找个媳妇,看他稳稳性情再走。快则一年半载就能去投奔你家。”

    宋茯苓半张着嘴,愣了几秒:“都走了,咱家房子才盖完,要是这样的话,去了外地还要重盖。”

    与此同时,宋福生那里。

    宋阿爷:“福生啊,我这么大年纪了,在家又木有事情干,我想着……”

    宋福生急忙抢话道:

    “阿爷,您快打住。

    这里一大片田地,还有这么大个家,您走啦,谁守着。

    我又不是不回来,过年过节,这里才是家。

    实在不行,您等我稳定稳定的再去溜达,中不?”

    这个新年过的,啥吉祥话也没唠,竟讨论谁走谁不走啦。

    宋福生家客厅,不停接待要随他去的人。

    而且一个个还像是找关系似的,都单独找他。

    郭老大:“我瞧着,富贵他们性情没我稳当,要不我家跟着去吧。没事儿,妮儿嫁村里,我放心,谁还敢欺负她不成?”

    宋婆子家老三:“福生哥,我娘有我大哥二哥照顾,我就去呗。”

    王忠玉有点不乐意的问宋福生:“富贵那样的都能去,我不比他强?”

    宋大伯找到三侄子家里,话里话外的意思是:“福生,我才是你亲大伯,你搞搞清楚。你甭管去哪,得带上我一家子吧,我要跟你去享福。”

    大伯这话,给宋福生都逗笑了。

    在哪呢那福气,离开家,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大伯听完道:“那我更要随你搬走啦,这样的话,起头难,大伯在你身边给你任劳任怨的干,往后享福也能底气足。”

    “大伯,你家翠兰不成亲啦?二堂哥的亲事不给寻?”

    “那都不算事儿,翠兰成亲过俩月,我就能去找你。至于你二哥,你二哥的亲事去哪里找不是找,那怎的,京城没女的啊。”

    也有没找来的。

    像是阿爷提完那么一句被拒绝后,他就不再提出要随宋福生走了。

    只不过,阿爷躺在自家炕上,自言自语道:

    “没事可得躺炕上多睡睡,我这大房子盖起来可不容易。好好享享福吧,没准儿过几月就走哪,地都不在这面种。”

    在老爷子心中,要是能走成,他这辈子真是不白活。

    想想还怪有滋味儿的,这住两年,那住两年。

    反正哪里都不是老家,住哪里不过是图人。

    就是打怵赶路,心理阴影太重。

    那时候逃荒,脚丫子都快要走掉啦。

    要是有胖丫话本子里那种大鸟该多好,嗖的一下就给他运到福生跟前,甭管新地方好孬,他能立马就坐在炕头上歇歇,抽两口烟袋喝两盏茶。

    还能嗖的一下就回来,管管家里这些留守的,吓他们一跳。

    唉,木有。

    这天晚上,宋福生送走了一拨拨请求跟着走的家人后,感慨万分。

    自己主动拿一酒壶,坐在榻榻米上喝酒。

    钱佩英瞅他一眼,系上围裙就去给炒花生米了。

    宋茯苓回了屋,给他爹拿小饼干。

    米寿资助果脯,瓜子。

    米寿还要给姑父倒酒,在旁边当斟酒的小二,是茯苓摇了摇头,示意弟弟跟她回屋做手工画去,别打扰。

    ……

    宋福生倒满一杯酒,一口干掉,喝完他就笑,“我还想着到了外地,就咱一家四口关门过日子呢。却没想到,他们这算是赖上了我。”

    钱佩英将花生米放在桌上,笑道:“你嘴上嫌弃着,心里是高兴的吧?”

    “就是没想到呗。”宋福生说完,又给自己倒了杯酒。

    家里现在啥都有,全都没必要跟他走。

    人性是不喜欢变化的,会心里没底。

    但是家里这些人却像是不怕从头再来似的。对他说,只要跟着他就不怕。

    他笑着摇头说:“这些奇葩。”

    钱佩英也给自己倒了杯酒:“这里的人,见识少,但是心眼实。要是换做一些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或许看他们这样还会觉得傻,会笑话他们。我最初有一阵,就是那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可是心眼实,真不代表傻,他们心里有数,是你做到那啦。”

    宋福生又给自己倒了杯酒:“其实聪明人最怕和这样的人接触,接触的越深,越不好意思对他们使心眼。日子一长,聪明人倒是会成为那个最傻的人。”

    钱佩英说出了宋福生压在心底的后半句:“那个聪明人为啥会成为最傻的呢,因为他会主动跳出来拦在前头,就怕这些他很了解的实在人受欺负,恨不得事事给想到前头。”

    宋福生用两手搓了搓脸,掩饰住尴尬,被媳妇看得太透。

    没错,他就是那个所谓的聪明人,眼下不图利不图名,什么都不图就与这个大家庭绑在一起。

    谁要是敢欺负他这个大家庭里的人,他这个聪明人会先跳出来,心甘情愿的想尽一切办法给出头。

    而他最初,并不是这样的人。

    “来,媳妇,干杯。”

    第七百一十六章 我也需要人来陪(八更,为一只呵呵哒的贱番茄打赏+)

    正月十六这日。

    奉天城门,齐聚五十六位举人带着自己的小厮,带着路上的吃喝,带着书箱,带着自己的车辆在原地等待。

    他们在等宋孝廉。

    这次进京赶考,去掉零零散散早已出发的举人,剩下的全在这里。

    引得奉天百姓都觉得,这是一景啊。

    就没见过几十名举子老爷凑一起去赶考的。

    而举人们之所以选择和宋孝廉一起走,是因为宋孝廉家里有镖局。

    这就说明路上会很安全啊。

    更何况,一路从奉天到京城,基本上每个城池都有千里马镖局的歇脚地。

    这里就要说,举人们觉得宋孝廉是真仁义啊。

    宋孝廉为了他们,早就与各城池镖局歇脚地的手下说了,提前定客栈,定下赶路干粮吃食等等。

    也就是说,他们啥也不用操心,可以将心踏踏实实的放下,没出过远门也不用怕。

    每到一处异地他乡,只要跟在宋孝廉后面就能进客栈休息,没吃的就会有补给。

    “宋孝廉来啦。”有几位举子指着远处兴奋道。

    宋富贵穿着镖局三道杠的制服,和高铁头一边一个,坐在头台大型骡子车前赶车。

    这是一辆由四头骡子拉的车,里面坐着宋福生、米寿。

    本来不想带米寿的,孩子小,天冷。

    就这次甭管考的好不好,回头考完都要先回家一趟,别看从过年前就开始讨论谁走谁不走的。

    宋福生商量过米寿:等姑父考完,再回来接你成不?

    不成。

    米寿抱着宋福生大腿哭,慌张的眼里满是祈求,就差说姑父我爱你了。

    那会耽误你学习的,这不是离开一日两日,算上来回往返时间,一走俩月呢。

    你跟着去干啥,在外面吃不好睡不好的,和奶在家。

    米寿记住重点,怕耽误学习。

    转回头,他就憋足劲儿用了十日时间,起早贪黑的描字背书。

    给小孩累的,差点学出近视眼。

    揉着眼睛递给姑父自学作业本,厚厚的一沓。

    宋福生感同身受,学习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呢,“辛苦不?”

    米寿说:“不辛苦。只要能和姑父姑母姐姐在一起,吃再多苦也愿意,别不带我。”

    给宋福生心酸的,立马打包,带走。就当给孩子放寒假啦。

    第二台车更壮观。

    因为不止有四头壮骡子,旁边还跟着一匹品相极好的高头大马。

    带马干啥呀?小红比米寿还麻烦,还得给带苹果。

    宋茯苓:我好不容易能出门,坐车坐腻歪啦,到郊外跑跑马多好。爹,你也能骑着驰骋一下。

    宋福生当时立马劝媳妇:闺女说的有道理,到了京城,万一我为了装脸也能骑它。

    这第二台车的车夫,同样是穿三道杠制服的四壮,以及他大舅哥大德子。

    车里自然坐的是钱佩英、宋茯苓,宝珠、桃花。

    本来也不想带桃花的,高铁头一会儿叫三叔一会儿叫宋福生三舅的,让疼疼他:“我们俩是两口子,宝珠都能跟着四壮去,凭啥给俺俩拆开。”

    给宋福生气的:得得得,都不在家好好挣钱。去,很怀疑你们是借着我考试去度蜜月。

    后面还跟着一台没坐人的车,里面装的是杂货。

    不要都不行。

    家里老太太们给张罗的,棉被,一路上用的碳,吃的喝的,还有村里各家非要给的,像半袋子瓜子,粘豆包,冻豆腐,乱七八糟啥都有。

    任公信还给了任子笙在京城的地址呢。

    这可真是看出来和逃荒那次不一样了。

    你就看那车的外面,挂的叮叮当当的。

    骡子跑起来直响,挂着冻鸡大腿,五花三层猪肉,速冻饺子,速冻豆沙包、冻梨等等。

    宋福生看一回无语一回,带这些干啥,吃前得化开,不拿还生气。

    然后在车两侧和后方的就是千里马运输队。

    这次一路押运的物件还挺多呢,随队出发的快递员们有一百多位。

    领队人,大队长是独眼宋福寿。

    按理宋富贵和四壮都是大队长,每次远行,都要有一位大队长跟着,他俩就能带队。

    可是这俩人要陪着宋福生在京,一直到考完回来。

    所以宋福寿就得去,他是属于到京就要返回的。

    宋福生一行人浩浩荡荡到了城门处。

    他下车先和各位举人们简单打招呼,其实就是变相点名,看人头。人太多了,就怕落下谁。

    “明远,明远来没来?”

    “叔,这呢。”杨明远小跑过来,他身后的小厮拎着十只烧鸡,十只啊。

    就这,他还觉得少,一路同行都是同年的关系,分一分就没什么了,还有宋叔一家呢。

    杨明远期盼的看了眼捂得严严实实的车辆。

    “好,出发,先别聚在这,我们镖局车队不能停。出了城,歇脚时再和各位聊。”宋福生说完就重新上了车。

    奉天城门守门衙役,对拿着单据过来卡戳的宋福寿一点头,一看就是很熟悉了,“放行。”

    马老太戴着灰色的狐裘帽子,穿着披风,向慢慢启动的车队挥了挥手。

    今儿九族闲着能出门的都来啦。

    宋阿爷被高屠户扶着,也伸出干枯的手挥了挥。

    嘱咐好好科举的话,早已说完,嘱咐路上小心也说了一万遍,就不要在外面,当着城里人的面前,大喊大叫给福生丢脸了。

    九族来送行的家人们表现的都挺体面。

    却不想,马老太失态啦。

    第二台车要过城门时,宋茯苓忽然掀开车帘,探出戴棉帽子的小脑袋。

    她那棉帽子还特殊,远远就能被认出来。

    是仿造现代样式的帽子,就是那种毛线帽,帽顶有个大毛毛球的样式。

    在这里没有毛线,钱佩英就给闺女用淡粉色缎子面,里面是棉花做的帽子,上面的大毛毛球是白色兔毛,很大一个。

    宋茯苓那小脑袋一露出来,马老太就瞅见了,向前情不自禁走了两步。

    宋茯苓又冲她奶笑着挥手,那脸上就差写着:回去吧,我要出去玩啦。

    马老太当即就不停眨眼,想要将眼中的泪意眨没,但是徒劳,眼泪终是落了下来。

    后来索性,老太太就捂眼哭了起来。

    家里人有看见她哭的,急忙劝:“福生是赶考,考完还能回来一趟呢。快别难受,这怎还考一次哭一次呢。也不用为他惦记,他出过远门。比咱家这些人能走多了。”

    马老太捂着眼心想:

    谁惦记他啦。

    我是一想到,呜呜,胖丫得走俩月。

    那孩子,没心没肺的,她奶奶个腿的,还笑着冲她紧着挥手呢。呜呜,一点儿也不想她。

    宋茯苓还没有走出二里地呢,马老太就坐在点心店里,觉得干啥都不香了,脸上还残留着哭过的委屈。

    天天见,冷不丁走,真是受不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