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盛世安 > 第103章 初心

第103章 初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二十多年春秋,宋奉安果然是最懂他的人,沈是颤抖的拔开塞口,里面没有白磷……

    没有白磷……

    宋哥儿,你早就算到我要寻你袖口了吗?

    沈是手抖的摔落了那个罐子,从里头掉出一只黄隼,是一只宋奉安如何认出他的黄隼。

    然后是一副两翅的状元簪花,彼时年少春衫薄,策马游京河,拆却簪花指天立誓,守社稷安稳,愿盛世长安。惹得叔伯哄笑一堂,说是小小年纪大言不惭。

    当时他们是如何答的?

    宋奉安: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沈子卿: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宋奉安为社稷安稳而死,是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能限制,精锐之师,也不能阻挡。

    沈是的泪打湿了簪花。

    “子卿,别自责,我不怪你。”

    “或许现在看来翻天覆地,惨烈悲壮,然而纵观历史,也不过只是长河中的一簇小小浪花。”

    “万物迭代,唯有江山永固。”

    原来他未曾仔细听的那几句,句句都是道别,都是宽慰,都是鼓励。

    最后一张写了“疾风知劲草”的纸条。

    那是宋奉安教他写的第一笔字,狂风猛烈,浪花拍礁,有的人雨打风吹去,但宋奉安希望他是劲草。

    沈是突然想明白了宋奉安在火光中对他最后说的那句话。

    ——不负初心。

    宋奉安不糊涂,他敢放手,不是放弃了挽救大齐的社稷,只是有的人守旧山河,身先士卒的拍碎在了历史的礁石里,有的人革新盛世,还需继续向前走。

    这是宋奉安对他的一份嘱托,一份期许。

    不要畏惧惨烈牺牲,不要担忧时局动荡,带着他和他最初的一捧诚赤热血,如劲草一般的走下去。

    沈是睁开空洞麻木的双眼,他用尽全力挤出一句,“谥号……谥号……是何……”

    那声音近乎是割着他的喉咙出来的。

    柳长泽说:“定,新安定公。”

    沈是闻言怔仲,半响他闭眼凄烈一笑,沉痛念出,“德操纯固曰定,仁能一众曰定,安民大虑曰定,克绥邦家曰定……”

    柳长泽见他模样痴狂,便全然忘了要教训他的分寸,反而不自知的温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阁老也算死得其所……”

    死得其所。

    沈是身形一晃,是啊,奉安,你流芳百世了,你也成为了那史书上的一页纸,几笔字,一簇翩然而逝的浪花……

    永远也寻不见了。

    沈是落下两行清泪,然后直直的向床外倾倒,昏迷过去。

    柳长泽抱住了他。

    那襟口的泪渍润湿他的衣袖,他抱了很久也没有松手,趁着四下无人,他面无表情的轻抚了几下沈是的后颈和背脊。

    好像没人知道,便不存在一样。

    阿良煎好药进房的时候,侯爷已经不再屋里了,沈大人平静的躺在床榻上,被子盖得整齐,不似早前那般不安难眠的状态。

    阿良轻拍了沈是的肩膀,唤道:“大人醒醒,该喝药了。”

    沈是睁开酸涩的眼睛,他艰难的眨了几下,干涸成一团一团的睫毛相互拧巴,他的手不由自主的在胸口摸索了两下,有一个圆罐儿和一封书信。

    他痛的无声吸气,坐了起来,沉默的端过阿良手中的药一口仰尽。

    他说:“有巾帕吗?”

    阿良会意端来了洗漱铜盆。

    沈是在水中看了会自己的倒影,然后猛掬起一捧清水往脸上泼,他想问自己醒了吗?

    “阿良,孟洋案如何定审?”

    “抄家灭门。”

    “何日行刑?”

    “后日午时。”

    “大人你的病……”

    沈是已推门远去,不见踪迹。

    而别院有两人正看着沈是单薄的背影,顺和说:“要拦吗?”

    柳长泽摆手,“盯好他。”

    沈是一出侯府,便吹了一声哨,一只白隼落在他的肩头。

    “怎么是你?”沈是不解。

    那只白隼一听他声音立马可怜兮兮的往他脖子上蹭,仿佛受了莫大的委屈。

    沈是没见过这只战斗力十足的隼,出现过这幅奄奄的死样子,他将白隼移到了手上问:“你也病了么?”

    那白隼圆鼓鼓的眼睛蓄上了泪,然后脚一伸,扑街一样的躺在他手心。

    沈是忙往回走,要送它回侯府看看。

    只见空中一只小小的黄隼飞了过来,那白隼一瞧,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冲着沈是雄赳赳气昂昂的甩翅膀。

    好像在说,你怎么回事!你背着我有别的鸟了!

    沈是却说:“见你这般精神抖擞,我便安心了。你先回府吧,我今日还有要事,下次来沈府,我再喂你尝些酒。”

    他将手高高扬起,抖了两下,那白隼却没有动,而是愤怒的瞪了他一眼,居然想拿酒收买它!把它当什么鸟了!

    然后凶横的飞到小黄隼身上猛地啄一大口,吓得小黄隼四处乱窜。

    “不可!”沈是厉声道。

    那白隼气冲冲的嘶吼两声,趾高气扬的甩着翅膀跑了。

    爹不疼,娘不爱,我是一只没人要的可怜小白鸟。

    而真正可怜的小黄隼躲在树叶后面不敢出来,它想起了幼年时候被这只白鸟支配的恐惧,他还记得这只白鸟身边老是跟着一个人,每次见它都会透露出恨不得吃了它似的危险目光。

    沈是只好踮起脚去抓那条树枝儿,牵着它一节一节的压低身躯,露出最上面的一大片叶盖,以及栖息在上方的小黄隼。

    沈是伸出手将他温柔的取下,轻声说:“去帮我找个黄隼暗卫来,我要面圣。”

    沈是和承明帝联系上,是在东南角着火的那日,他上报完皇子麟儿的学习进度后,便和承明帝独处一室。

    承明帝问他:“太傅未完成的礼部裁减之策,为何在你手中?”

    沈是犹豫了会,说,因为自己是太傅后嗣。

    承明帝将信将疑,承明帝问了几个太傅的习性,他都一一答了上来。

    但他是谁其实不重要。

    重要的是,承明帝开始信任他。

    上元节过后,他上奏了一个事情,彻底获得了承明帝的信任,甚至将从未示人黄隼,以及一队黄隼暗卫给了他。

    承明帝赞他,有太傅遗风。

    但他拒绝了。

    他说自己是柳长泽的幕僚。

    承明帝还是将黄隼给了他,说愿意等先生思量。

    他这个门生对贤才,那是不惜三顾茅庐的恳切,但很可惜,他只是为了社稷才将此事禀明,并不想涉及太多权柄之争。

    账本为何不能到柳长泽手里,因为账本里有一个人,手握重兵,逼急了可以谋反。

    这个人是兵部尚书付镇中。

    他在琉璃台上偷听到的那句“前年之事”解开了他的迷惑,为何他接触孟洋便有人要杀他,敢杀四品官的人,没错了。

    他想起那人曾经说的一句,“你就是那个,三个月让崇明改头换面的状元?真是英雄出少年……老常你还记得我前年派兵去镇压过一次,好了不过一个月又乱了,那种地方竟也能安贫乐道起来,沈少卿大才啊……”

    分明带了兵去,怎么会发现不了私盐。

    是发现不了,还是将私盐赠人了?

    他一直想不明白为何付镇中会认识孟洋,直到听说了“尚书之争”的那一战。

    国库有多空虚,他是最清楚不过的,若是将拨款倾斜萧将军,那么几万的精兵,付镇中别说打仗了,甚至不可能养得活这些兵。

    听说孟洋躲虞书远结亲的那年去了趟塞外。

    听说孟洋小时候被一个人救过。

    种种事情,串成了一条线,串成了一个报恩的故事。

    沈是想,若是他是付镇中,也会这般做的。

    仗要打,可那几万出生入死的付家军怎么办,只要能让这些兵活下去,别说和走私商贩为伍,就算是杀人劫舍,他也会做。

    其实胜仗了,功大于过,这些事情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但偏偏遇上了那场乌龙,付镇中的一切都名不符实。

    付镇中做贼心亏,不敢说,怕来之不易的勋功,就这样没了。

    而后的事情,便更错了。

    他出身行伍,是仗义耿直的人,见崇明地处偏远,又有盐矿,自然少不了报恩的心思。

    这恩一报,便被有心人盯上了。

    但此事牵扯太广,沈是不想让他的小侯爷碰,一不小心便是误国罪人。

    小侯爷做的已经太多了,匡扶社稷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是圣上的,是臣工的,是百姓的,若要有人当先,合该是他才对。

    而且柳长泽不能碰。

    他不知道为什么,拔除外戚对柳长泽来说近乎心结了。

    可能是柳家逼死了他的心上人吧。

    沈是瞎想。

    若让柳长泽知道此事,按他的性格,才不会顾及兵部死活,外戚灭了就行。

    至于谋逆,那就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萧家军、禁卫军、边关十二营,难道还弄不过一个外姓的野党。

    但付镇中是个厉害的将军,熟知京畿布防,若是战火燃起,不知要死多少无辜的百姓。

    所以他去联盟柳家,麻痹付镇中的心神,让他以为账本一事已平,是柳家为了捧柳弥上位所做的牺牲,是柳家为了拉拢他所做的投名状。

    可他费尽心力的瞒下了柳长泽,却害了宋奉安。

    黄隼走后不久,便有暗卫来带他进宫,穿过九曲十八绕的园林,穿过数百座水榭楼台,沈是的步伐越来越缓慢。

    “大人为何不走了?”

    沈是恍惚的抬头,看着上方牌匾宋奉安写的几个大字——明理堂。

    这是宋奉安往日筳讲的地方……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