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唯有卿卿入我心 > 第64章 放下

第64章 放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平稳太久的心跳, 在这一刻突然剧烈跳动起来,卫婵沅缩回手,开始收拾棋盘。

    “阿沅,我要去北狄谈判了, 很快就走。”

    收拾棋盘的手突然停了下来, “殿下一路……”

    “你陪我去好吗?”陈逾白打断了她的话, 柔声问着。

    卫婵沅不说话,只是收拾棋盘, 当最后一枚棋子放入棋娄, 她抬眸轻笑,“殿下一路顺风。”

    文芯适时的进来,“殿下,娘子, 晚膳已备好, 是在房中用还是在小亭中?”

    天气渐暖后, 卫婵沅总是喜欢在小亭子里用膳。

    “就在这里吧。”陈逾白道,下意识的他想要被包围的空间,这段时间, 他有太多的话没有说。

    布好了菜, 陈逾白道:“你们都下去吧, 没有吩咐都不要进来。”

    文芯迟疑了,她有点担心太子会强迫自家娘子些什么。

    常禄拽了拽文芯的衣角,将她拉了出去。

    “你难道不想两个人回到新春那时候吗?”

    文芯不说话,只是担忧的看着房内。常禄安慰,“放心吧,殿下将太子妃看的比自己还重,他就是伤害自己也绝对不会伤害太子妃的。”

    本来坐在对面的陈逾白起身来到卫婵沅身边, “跟我去吧,帝都夏日炎热,听闻北狄此时依然凉爽,还有一处地界四季冰雪,我想带你去瞧瞧。”

    卫婵沅夹了一块鱼肉放在陈逾白碗中,“我饿了,殿下,我们先用膳吧。”

    陈逾白将鱼肉放进口中,继续说道:“闵行舟会一起去,英姑肯定也会一起去,一路上你们可以作伴不会觉得无聊烦闷的。”

    心里很怪,想躲着他还想见她。卫婵沅不说话自顾的吃着饭。

    “好吧,阿沅,我实话实说,我不放心将你一个人留在这里,若是再发生上次被困的事情,而我远在北狄回不来又该如何?将你带在身边是最安全的了,我不想悬着一颗心将你留在这里,而我却离得那么远。”

    卫婵沅拿着筷子的手顿了一下。他确实很用心,人的心都不是石头做的,这么些日子以来,她已经感受到了。

    不知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还是因为薛豹已被处死,她的伤痛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或者说,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眼前这个人用最大的耐心一点一点想尽办法治愈着她。

    其实不怀念卫若书的时候,她还是向往着温馨美好的。

    放下了筷子,点了点头,“好。”

    在想还有什么办法能说服的陈逾白突然听到这个字,先是不可置信的停顿了下来,然后嘴角猛然就扯了起来,高兴的一双手不知道要放在哪里,大声喊道:“常禄!”

    “殿下。”

    “北边寒冷,明日你让尚衣局来给太子妃新作几身衣服,还有斗篷和披风和大氅也要多准备几套。对了,去太医院多拿些药材,以备不时只需,还有,不知道北狄那边的食物太子妃吃不吃的习惯,都多准备一些食材……”

    常禄一听就知道了,马上说“是”。

    卫婵沅听着陈逾白喋喋不休的说着,倒和平日里稍显严肃的太子有所不同,嘴角不自觉的就翘了起来。

    “殿下,我没那么娇弱的,入乡随俗就好。”

    这句话说出来,陈逾白简直高兴的要跳起来,他怔怔的看着卫婵沅,这是多久以来,阿沅肯正常和自己说话了,终于是功夫不负苦心人了吗。

    他有些许激动,险些笑出泪来,背过身去,遏制住情绪,又回转身吩咐常禄,“准备行装这几日,你多来清心殿问问太子妃,下去吧。”

    常禄心中也高兴,面带笑意的退了下去。

    “阿沅,谢谢你。”陈逾白拉着卫婵沅的手,“你能答应,我真的太高兴了。”

    看着眼前人的样子,卫婵沅久违的放下了所有防卫,原来暂时忘记心里的伤痛,可以这样的轻松。

    她想自己不是忘了,只是将它尘封了起来。

    用完膳,陈逾白欲言又止,但最后还是没有说留下。

    卫婵沅躺在床上,思绪万千,她知道所有的事情无法重演,时间再也回不去卫若书失踪的那天,懊悔从来都没有离开过。

    其实,一直以来,她都没有在恨陈逾白,而是在恨自己,为什么重生了,还是没能避免这件事情的发生,她想到卫若书冰冷的躯体,就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温暖。

    睡意渐浓,眼皮沉了下来,

    “小妹。”

    她缓缓睁眼,寻着声音看去,卫若书站在窗边,一身雪白衣衫,对她笑着。

    卫婵沅下床踉跄着走了过去,伸手抚上他的脸庞,“二哥,我好想你,你终于回来了。”

    “小妹,我很担心你。”卫若书摸摸她的头顶,“你瘦了,如果是因为我,我会生气的哦。”

    “都是我,都是我不好,”卫婵沅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是我以为你没事了,没有理会无言大师说的话,二哥,现在的你是不是很辛苦?”

    “不辛苦,但是看到你过的这么辛苦,我很难过。阿沅,你听我说,我从来没有埋怨过你,也没有怪罪过太子殿下,我只希望你能幸福,如果因为我,你过的不幸福,我会伤心的。”

    卫婵沅只是一个劲的流眼泪,卫若书轻抚着她的背,“小妹,你放下我吧,我不愿意被你这样记着,我希望你想起我的时候是那个在黄粱寺山陪你买香包,在浔州一起经历生死的二哥,而不是在你心里早已血肉模糊的我。小妹,就让我走的安心一点吧。”

    卫婵沅早已泣不成声,“你别走,二哥,你别走,我听话,我只记得同你那些美好的事,我会过的幸福,你别走,求你了。”

    卫若书的声音很温柔,“别哭,在我心里,你们都没有错,别用过去的事情惩罚现在的自己,好好珍惜眼前人,不要让他成为第二个你想见而不得的人,我该走了。”

    卫婵沅死死拽着卫若书的衣衫,却发现一点也抓不住,怀抱着她的人却后退一步,和她拉开了距离,身影慢慢消失在了黑夜中。

    “二哥!”

    猛然睁开眼,卫婵沅只看到了空荡荡的房间,原来是做梦了。她看向刚才卫若书站立的窗户位置,眼泪不停的流下来。二哥是来和他告别的吗?那些话她每个字每个字都记得那么清晰,她的二哥没有责怪她,只希望她幸福。

    心里的伤痕在这一刻渐渐结了痂,虽然残留着痛楚,但却不似那时鲜血淋淋,伤疤依然存在,却也终究成为了旧伤,她想,只要别碰,应该不会那么疼了。

    她应该再也等不到她的二哥了。

    眼泪不停的往下流,就像是要把所有的思念都流走才罢休。

    她喊着“二哥”起身来到窗前,想要抓住一些卫若书的痕迹,却看见窗外站着一个人。

    一袭玄色的长袍,望着天上的明月。

    是陈逾白。

    他站在这里多久了?是不是时常站在她的窗下?卫婵沅心里流过暖流,是二哥的指引吗?让她知道这个男人究竟有多用心,多在乎自己吗?

    只见陈逾白从袖筒里拿出一片柳叶摩擦着,又仔细的放回袖中,站了一会后,迈着沉重的步伐转身离去。

    卫婵沅在他离开后,推门而出,呆呆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又回头看了一眼窗户边卫若书刚才出现的地方,心里那两个互相对峙的声音在这一刻破碎了。

    她知道已经有什么悄然发生了变化。

    心里平静了很多,又重新回到床上,闭上了眼睛,她想,明天将会不同了。

    第二日一起床,她就装扮起来,好久没回卫府了,是应该回去看看了。

    但是应该先知会一声陈逾白。

    缓步走出了清心殿,看着殿外那两株未开的红梅树,似乎是自从绽放正艳丽的时候她就再也没走出过清心殿了,如今已经入夏,好几个月过去了,物非人亦非。

    当何六安看见卫婵沅向正殿走来时,他以为自己看错了,使劲的揉了揉眼睛,最后确认自己没有看错后,飞步跑过来。

    “太子妃,太子还未下朝。”

    卫婵沅淡笑,“无妨,我等一会。”

    她迎着议政殿的方向,一动不动的站立着,春风吹过,裙角发丝翩翩而起,朝阳照耀在脸庞上,温暖并不炙热。深深呼上一口气将心里的浊气都吐了出来,又深深吸上一口气,想要把这清晨新鲜的气息都纳入心中。

    远远的一个人渐入眼底。

    起初那人先是停了一下脚步,然后越走越快,最后飞奔而来,站定在她面前。

    “阿沅,你怎么会来?”

    卫婵沅福礼,“殿下,今日我想回趟卫府,可否允准?”

    “好,好。常禄,快去备车,在准备一些礼物,我要陪太子妃回卫府。”陈逾白双手扶着卫婵沅的肩膀,“等久了吗?先回正殿喝口热茶。”

    “今日我想自己回府,殿下不用相陪。”

    陈逾白怔了一下,但很快说道:“好,阿沅说如何就如何。”

    这次卫婵沅回府并没提前告知,却不曾想爹爹和大哥都在。

    卫瑞阳听到通传疾步赶到前院,看见三月未见的女儿,无语凝噎,拉着她瞧了又瞧,却仍旧说不出一句话来。

    卫若谦和冯婉瑜站在旁边也是红了眼眶,不知该说些什么,最后还是卫婵沅先说了话,“我缝制了好些婴孩的衣服鞋帽,爹爹再过几个月你就要当爷爷了。”

    又看向一旁的卫若谦和冯婉瑜,“大哥,你就要当爹了,婉瑜,真是辛苦你了。”

    “是呀,小妹,我们别站着了,婉瑜会累的。”

    卫婵沅调侃,“大哥,你可真是宠大嫂。”说着就往前厅走去。

    团圆饭上,所有人都可以避开不谈有关卫若书的任何事情,围绕着要出生的婴孩说个不停,欢声笑语不断,好几个月没有热闹的卫府终于热闹了起来。

    卫婵沅真的很感谢冯婉瑜,是这个未出生的孩子给他们带来了新生命的希望。

    一顿饭快结束时,卫婵沅说道:“爹爹,大哥大嫂,今日我是来辞行的,不日就将启程,同太子殿下去北狄,山高路远,这一去少则月余,多则,恐怕就看不到小外甥出生了。”

    “为父知道。”卫瑞阳语重心长,“女儿,殿下待你如何为父看在眼里,有时候人可以自私一些,这样才能活得不那么沉重,有些东西本就不该你来背负,是时候放下了。”

    二哥让她放下,爹爹让她放下,家人的关怀和释怀,果然是减轻伤痛的最好良药。

    五天后,去往北狄的车架从东宫启程,颠簸行驶了十多天终于来到了北地的根石镇。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