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好事成双官家归
寒雨寺出现瘟疫的消息终于还是传了出去。
京都人心惶惶。
但是很快太子就出现在众人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证着,言辞恳切,神情担忧。
他甚至亲自去各大安置灾民的地方巡视,安抚躁动的民心。
寒雨寺经过十天的筛选,最后只剩下三十个发病的人,其余没有问题的人,被士兵离开寺庙在山下村落里安置着。
玄子苓好几次想上山都被人拦住。
温如徐最后也被人赶了下来。
温家红衣卫呆着温夫人的亲笔书信,很快就带人回了温家。
紧接着,叶景行带着亲卫亲自去个个地方,交代瘟疫的注意事情。
比如有人发烧,上吐下泻,就要立马上报。
比如食物,水都要烧开了再喝。
比如所有人都要勤洗手,不可聚集,屋内保持干爽。
剑南道亲卫连同滞留再进的黑衣卫,红衣卫把所有安置灾民的地方都团团守护着。
同时,舒云宜等人配置的草药都一一发到众人手中。
在叶景行在京都奔波的时候,偌大的寒雨寺一夜时间变得空荡荡。
太子送来的四个御医年纪颇大。
四人不管心中想法如何,对待瘟疫的态度也都是全力以赴,加上舒云宜,太傅亲孙女的身份坐镇,做事情也算认真。
不过几日不见,舒云宜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眼底带着浓重的黑痕,那身古怪的白色衣服都大了一截。
“十六号屋子的人,肚子不疼了。”
一群人围在一起商量要如何修改药方的时候。
红袖捧着药碗,兴奋地跑过来,终日不见笑颜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来。
孙大夫噌的一声站起来,憔悴的脸上瞬间露出一点光亮:“那还发烧吗?手脚可还发麻吗?神志清醒了吗?”
红袖显然也是匆忙跑来,上气不接下气。
“不发烧了,但神志不是很清醒,醒来也没有再吐了。”
舒云宜和诸位大夫面面相觑,同时松了一口气。
“总算是好消息了。”她勉强笑着。
“说明三娘子这味药方有用,这确实是肠胃引起的。”胡子花白的老人点头颇为欣赏。
“既然病从口入,那庙中的整洁情况好好排查一下。”
这次说话的是被叶景行绑上来的大夫,连着几日的惶惶不安,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次瘟疫来势汹汹,发病极快,而这次又是突然发起来的,说明情况应该还在寺庙中。”
孙大夫本就是玄明堂的人,又是自愿来的,态度上也更为亲近舒云宜。
舒云宜把那张药方拿出来仔细斟酌着。
这事叶景行从剑南道带来的药方,是传说中的医仙所写,也就是她的亲生母亲游丹心。
这味药方用药大胆,阴阳辩证却又合理,所以往往有奇效。
是足以传世的好药方。
“叶夜回来了吗?”她问着红袖。
红袖摇了摇头:“还在山上找三娘说得泉眼。”
舒云宜点点头。
“为何要找泉眼。”
“寒雨寺之前一直平安无事,中间只发生过一次坍塌,面积巨大,直接把上下山的路堵死了。”
舒云宜解释道:“异动必有妖。”
“你是怀疑水有问题。”
孙大夫问道。
“也有可能是潮湿的屋子,大雨已经连下十天了,生霉多病。”他提出质疑。
有人附和地点点头。
“或者就是天降邪佞。”也有人泼了冷水。
“可屋子潮湿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没有溃堤前,也断断续续下了半个月的雨,京中并未异样。”
舒云宜抬眉扫了一眼屋内众人,认认真真地继续说着。
“而且,我们在这里已经呆了十五天了,现在可有人染上。”
众人神情一冽。
舒云宜拿起一张纸,那张纸已经发黄,边角都打着卷
“这事医仙整理出历年大疫之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她把那张纸放在众人面面。
众人眼睛瞬间发亮。
“游丹心!”孙大夫小心翼翼地扑在桌子上,看着那张薄薄的纸。
“这里着重表明了水源。”舒云宜点了点开头的一行字。
“那必然是没错了。”孙大夫立马站在舒云宜这边,细细看着那张纸,忍不住连连点头称赞道,“好生详细。”
“药理运用如此出神入化,当真是厉害。”
“还把注意事项写的如此详细。”
那些人年级加起来好几百岁的人,围着那张纸,碰也不敢碰,眼睛却是越发亮了。
“这张纸哪来的?”孙大夫抬头问道。
“世子给的,他也有意让这这些东西流传出去,诸位若是喜欢便誊抄一番。”
舒云宜认真说道。
“当真。”孙大夫眼睛一亮。
其他几位大夫也是露出兴奋之色。
“自然当真,我去外面寻叶夜。”舒云宜起身,温和说道,“这里就麻烦孙大夫了。”
“世子果然仁德。”孙大夫的眼睛已经黏在纸上拔不出来了,随口夸着。
舒云宜抿唇笑了笑,出门离去。
暴雨昨夜终于停了,一直昏暗的天色难得露出一丝天光。
舒云宜难得好心情,脚步轻快地走着。
“你怎么在这里。”她走到庭院前,看到树下站着的人,惊讶地问着。
叶景行转身,露出一张疲惫的脸。
“渭河水降了。”
他目光平静地说着。
舒云宜愣了一会,突然高兴地跳了起来。
叶景行看着她,眼神倏地温柔起来,漆黑的眸子倒影着微弱的天光,竟有种说不出地缱绻深情。
“我们的方子也生效了。”她跳到叶景行面前,只露出眼睛的脸庞露出笑来。
她仰着头,细长的柳眉,上挑的眼尾,微亮的光落在她脸上,几乎能发光。
拨云见日,这天终于要亮了。
“你去哪?”叶景行低眸问道。
舒云宜眼睛亮晶晶的:“去找叶夜。按照医仙的要求,在排查山上的泉水。”
她抑制不住开心地转了一个圈。
“你给的方子,我也按照你说的都让他们抄一份走了。”
她停下来,突然神神秘秘地说道:“怎么突然这么好心。”
叶景行无奈笑道:“在你眼中,我做什么都是别有用心?”
舒云宜停下来,严肃地想着,最后认真说道:“没有,你很好,你愿意留下来救灾,便是最好的。”
渭河溃堤,京都权贵十有八/九全都溃逃而走,留下来身份最大的便是江南王世子。
而他,是最不应该留下来的。
剑南王就他一个独子。
剑南道守卫大尧汴京八十余年,历经三代,若是他出事,对于风雨飘摇的大尧来说,绝不是好事。
得知官家避走辅京的消息,舒云宜那一瞬间是心凉的。
上不知民生多艰,乃是大不幸。
叶景行笑了笑。
“不过,这事不好说。”舒云宜背着手,摇着脑袋,狡黠地说道:“有、鬼。”
“我去找叶夜了。”她说完这话扭头就跑了,脚步轻快,神情愉悦。
叶景行看着她走远后,手中握着青笛,慢吞吞地跟了上去。
“不曾想,世子和三娘子关系如此之好。”太子和温如徐的声音从拱门处转了出来。
太子笑脸盈盈地说道。
温如徐低着头,不说话,清俊的脸上逐渐笼上一层阴霾。
“三娘子确实是一个妙人。”太子打趣道,“我本以为你们会成的。”
“毕竟你自小就是找着借口去见人。”
他扭头看着温如徐,面色如常。
“原先还觉得饿一个舒家之女配不上去,现在看来若是太傅的孙女,那便是门当户对了。”
他的目光落在温如徐脸上,意味深长地说道:“可是需要帮忙?”
温如徐抬眉,看着太子,摇了摇头:“不用。”
“三娘子乃是江白独女,太傅寻找多年,偏爱至极,三娘子的终生大事自有他亲自操心。”
太子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无奈说道:“我还能害你不成,不过是怕你伤心。”
“你自小的心思,你姐都操心了许久,日日与我念叨。”
温如徐一听到温寰的名字,眉眼便柔和了几分。
“我自己会解决的,殿下还是操心五日后官家回京的事情。”
太子脸上笑容一僵,但还是点了点头:“天佑大尧,多亏官家在辅京为百姓祷告,如今回京,正是时候。”
两人在湿漉漉的庭院中,互看一眼,最后只是淡淡一笑。
风起云涌,民间的灾难刚刚结束,朝堂的风波却是刚好开始。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