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穿到年代文当团宠 > 第49章 小团子陪考记

第49章 小团子陪考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张来娣话音刚落,周围人明显带上了看戏的眼神,这女知青长得人模人样,没想到背后坏的很,先是诬陷孩子偷东西,结果还扯出了桃色故事。

    “什么叔叔?”村长看着张来娣问,不禁有些头大,这怎么还有别的事在里面?

    程雪怕张来娣指出来,毕竟刚才她在人群里看见那人来了,结结巴巴地打断,“你看错了钱我不要了走走走。”

    张来娣先看了眼程雪,眼里都是恐慌不安,害怕地瑟缩了一下,往后退了一步,“就是那个叔叔抱着阿姨然后我和姐姐走了。”

    张来娣声音不大,但是刚好在场的都能听见,人群里都是指指点点讨论的声音,看热闹的可不嫌弃事大。

    “呀,她自己有事,还诬赖孩子。”

    “说不定是怕孩子说出来,才倒打一耙。”

    “有福气啊,这女知青长得不赖。”

    “谁家的呢,是不是村后二赖子,哈哈哈。”

    “可能啊,要不谁能受得了大小姐。”

    几句话惹得程雪羞愤难堪,泼妇似的跟说闲话的村民对喊,“滚!我我没有!”

    “没有你急什么,我们又没指名道姓,你心虚啊!”村里的碎嘴老婆子可不是好惹得,上下打量着程雪,“我这眼睛毒着呢,你早不是个姑娘了吧。”

    “就是,好人家谁能和男人拉拉扯扯。”还有人在一边起哄。

    平时爱说闲话的几个已经开始挨个数村里可能和知青扯上关系的人,就像他们亲眼所见一样,说得活色生香,还带了些颜色段子。

    沈月遥听了也和李小红对视一眼,眼里有些意味深长,果然是他们猜的那个人。

    旁边的阮文山看见媳妇这八卦的眼神,满满的无奈,拉着大哥往前护着点,别一会这女知青发疯给人伤了。

    “山子,她上回偷看我洗澡,会不会还看了别人啊!这以后村里男人多危险啊!”阮文军没控制住自己的嗓门,拉着阮文山说的话,清楚地被周围人听了个清楚。

    “艾玛,还看人家洗澡,羞死了。”那碎嘴的老太太直接转播出来了。

    “下回我家那口子洗澡,我就拿着刀站门口呗!”

    “得了吧,你家那个谁看啊!”

    李小红恶狠狠地瞪着程雪,“你再敢偷看我男人,我让你知道什么叫骨折!”

    程雪被指指点点,再也受不住,崩溃地想找个地缝,也顾不上要两块钱,捂着脸想赶紧走。可还没转身就听见张来娣又落下重锤。

    “啊,那个叔叔”张来娣一脸惊恐地抬头指着混在人堆里的刘会计女婿马文斌,怕周围人找不准确,又加了一句,“叔叔,是你拿的吗?”。

    村长也抬头看过去,看见马文斌一脸无措又紧紧盯着程雪,还有什么不明白,“行了,到此为止。程知青你给几个孩子道个歉,保证不再找麻烦,散了吧。”

    程雪听着周围人议论的声音,再不情愿也小声说句对不起,捂着脸赶紧往知青院回。

    “散了吧,都回去吧,明天还上工呢。”村长想给老兄弟刘会计留些颜面,毕竟他这女婿不让人省心也不是一天两天,可是当中掀开遮羞布,那也太伤人了。

    “是刘家女婿啊,我就说找这城里人干啥,还不如村里人踏实。”村民一边走一边议论,“都成家了,咋还招惹小知青啊。”

    “家里哪有外面香啊!”

    “这知青还勾搭个有家有室的,也不是好东西。”

    “说不定俩人早就在一起了,那人之前就是图刘会计有点权力”

    马文斌没想到把自己暴露了,他只是听到知青院出事,过来看看自己的心上人。见程雪走了,他也不听后面村民的编排,转身就跑,像是身后有狗撵他似的。

    村长哄散了看戏的人,又想着还是去给刘会计说一下,有点心理准备。这明天上工,估计村里就传遍了。

    张来娣拉着三姐张求娣哄她别哭了,张求娣的嗓子都哑了,脸也通红。几个女知青也过来宽慰她们。

    “求娣,别哭了,姐姐晚上给你讲数学呢,快回家吃饭吧。”贾月英蹲下来哄张求娣。

    “是啊,那程雪不是好人,以后你们离远点就行。有事直接叫姐姐过来,知青院少进去就是了。”一个圆脸女知青也过来哄她。

    她自己在家也是不受重视,父母安排她顶替哥哥下乡,所以每每看见几个小女孩,都觉得感同身受。

    “谢谢姐姐。”张招娣见妹妹好像受了惊吓,在想要不要去找村医孙爷爷要点药了,万一落下病怎么办。

    沈月遥和李小红过来看几个孩子,见张求娣哭的嗓子都哑了,心疼极了。

    “来,不哭了。”李小红把张求娣抱在怀里,拍着背哄她。

    张求娣的不安慢慢得到了安抚,哭声停了下来,哽咽地说,“我没有偷,大姐说过不可以做不好的事可是她说我偷,还拉我头发了。”

    几句话戳中了在场人的心,小姑娘为了上学自食其力,还被诬陷偷东西得多伤心啊。

    “我们知道的,我们知道求娣是好孩子。”沈月遥蹲下来温柔地摸着她的头发表扬她,“求娣马上就可以上学了,也是个好学生。”

    张求娣听到上学的事,破涕为笑,脸上还挂着眼泪和鼻涕,笑的又很腼腆,“嗯,我要上学了。”

    “青梅和笑笑总爱找你们玩,等你们来婶子家,婶子给你们做好吃的。”李小红给张求娣擦擦脸,笑着说。

    张招娣拉着妹妹们给几人一一道谢,目送大家离开,才领着妹妹们进了院子。

    回到家里,胡老太太问起来几人怎么回来这么晚,阮文山才把事情说了。

    “这什么人啊,那刘家这下算是要掰扯掰扯了。”胡老太太心疼几个女孩,也同情刘家女儿看人不准。

    “我估计,乱的在后面呢,马上能考试回城。这马知青要是说不准。”李小红这几天还在和沈月遥八卦村里有多少知青会为了回城离婚或是直接一走了之。

    阮文军灌了一大口水,抹抹嘴边的水印,“不能吧,他们也不能这么不要脸面吧。”

    “你以后离知青院远点,那女知青太坏了。”李小红拍着阮文军的胳膊叮嘱。

    阮笑笑听到张家姐妹受了委屈,心里难过。自从她们住在知青院,阮笑笑总拉着阮青梅上门一起玩,张求娣是个害羞的小姑娘,会拿着小黄花给她,说妹妹长大了和婶婶一样温柔好看。

    唉,只能希望张家大姐姐快回来吧。

    阮文丽在娘家做完了整个月子,刘红明又是伺候着接回了家。还带走了阮家提供的手抄本笔记总结。

    “你和丽丽安心复习,有什么材料我们抄了带过去。”阮文山叮嘱妹夫,“孩子还小,你多帮着点。”

    刘红明哪敢反驳,连连点头保证,“是,我照顾孩子就行,给丽丽多空出点时间看书。”

    送走阮文丽的第二天,一个消息席卷全国,纷纷奔走相告,高考恢复了!

    村里知青大多数已经和本地人嫁娶,但是不妨碍听说消息后喜极而泣,等了十年的机会,终于来了!

    奔走着一起结伴去搜罗资料,没有书的赶紧借来抄,熬夜也要抄完传递。谁不想抓住机会一飞冲天!这些天人心浮动,有些好高骛远,已经开始想着考上之后飞黄腾达,还有人早早地和家里割裂开,抛家舍业地准备考试回城。

    除了知青,还有些上完了初中的村里人也在准备考试,觉得能和知青一较高下,万一考上了还光宗耀祖,能进城读书。一时间村里人心浮躁,互相窜着书和消息。

    阮家资料齐全,不需要再搜集,还有京城寄过来的各种卷子和教材,过了秋收就按着计划复习,互相督促。

    李小红一边刷洗准备做酱菜的坛子,一边和沈月遥说听到的糟乱事儿。

    “就上次和知青不清不楚的刘家女婿,听说从刘家搬出来了,去知青院男知青那住。”

    沈月遥也被这人的无耻行为惊到了,“不要红华姐和小欣欣了吗?是因为高考的事呗。”

    李小红给她个你不懂的眼神,意味深长地说,“知青院,你想想”

    “不能吧光明正大地搬一起,这让其他未婚女知青怎么待啊!这村里人怎么看他们?”沈月遥想想就觉得膈应,太厚脸皮了!

    李小红接着给她说,“那你就想不到了,这俩人现在出双入对呢,帮着人家干活,去借书抄给人家看。刘家的脸都被他踩地上了,气的人家说了离婚,从此一刀两断,让他净身出户。红华也在准备高考,说是要气一气这对贱人。”

    阮笑笑听着八卦,满眼的震惊,这人好无耻!伸手摸个花生米压压惊。

    “放下,你都吃了多少了!看看小肚子,还吃吗?”沈月遥一把抢走了装花生米的碗,“这是要做糖霜花生的,没等挂糖,你给吃没了。”

    李小红就不赞同了,抢过碗递给阮笑笑,“孩子爱吃给她呗,家里花生多的是,再说了做花生还差我们笑笑这几口啊!”

    阮笑笑接过大伯娘的花生继续磕,还得意地朝沈月遥仰着头显摆。

    “大嫂语录背好了吗?”沈月遥皮笑肉不笑地说。

    李小红把花生又讪讪地拿回来,“笑笑,这吃多了也不好,吃多了不消化呢。”

    阮笑笑可怜巴巴地看着大伯娘,说好的爱吃就给呢?

    李小红见不得她这样撒娇,可是碍于沈月遥,只好转头假装看不见。

    没人配合表演,阮笑笑拖着沉重的步伐,进屋找奶奶安慰。

    胡老太太正拿着衣服在缝补,秋收下地时候阮红旗的衣服裤子都有磨坏的地方。

    “奶奶!”阮笑笑进屋就往炕上爬,赖在胡老太太旁边,靠着她盘起的腿躺着,手搭在她腿上,两条小短腿在炕上伸开。

    “怎么啦,你娘又欺负你了?”胡老太太看孙女这气鼓鼓的样子就猜到儿媳妇又和她闹玩呢,“让着点你娘,笑笑是懂事的孩子。”

    阮笑笑转个身,仰面躺着拍拍小肚子,看奶奶缝衣服,一针一线穿梭在布料上,阳光打在她盘起的头发上,带着些慈爱和温柔。

    胡老太太看她眨着眼睛看自己缝衣服,就给她讲以前的故事,“我第一次见你爷爷,他就穿的破衣服,袖子开了好大个口子。我见他干活认真,不争不抢,别人都捡轻松的干,吃大馒头。他个傻子,干重活还吃不饱,我就等下工避开人给他叫一边,拿了个馒头给他,又帮他把袖子补了。”

    阮笑笑眼睛开始冒星星,地主家知书达理温柔富贵花大小姐和乡下吃苦耐劳憨厚糙汉小少年!

    八卦的阮笑笑又往胡老太太身边蹭蹭,拉过小枕头躺好,用眼神求着她继续讲。

    伴着胡老太太娓娓道来的声音,阮笑笑随着故事进入了梦乡,好像能看到几十年前的场景,温柔的大小姐给长工小子缝袖子,傻小子怦然心动,从此暗暗地守护。

    “他可傻了,别人故意把脏活留给他,也不吭声,我去找了管事给他换了工。后来”胡老太太低头看着刚才还要听故事,现在睡得迷糊的小孙女,温柔地笑了笑,“后来,我就跟着他走了。”

    胡老太太把衣服放在一边叠好,自己也躺下来挨着小孙女午睡。

    孩子们还年轻可以远走,去看看更高的地方,可能这院子再也住不了几年了,趁着腿脚好,她也想和老伴多看看外面,最后走不动再回到这,一起等着离开。

    阮家去县里报名那天,早早地顶着风出门去了,早上李小红手脚麻利地热了个汤和饼子,几人吃完没惊动家里人,奔着开往县里的车就去了。

    村长说了可以派车拉着要报名的人去,一大早,车做的满满当当,熟悉的人还在互相问复习情况,阮家四个人坐在角落也不吭声。

    李小红用手怼了下旁边的沈月遥,低声示意她,“看!”

    被提示的沈月遥目光不经意的扫了一眼,皱着眉想,这俩人怎么就能厚着脸出来?

    李小红见她明白了,小声和她说,“看见了吧。”

    沈月遥嫌弃地撇撇嘴,“世风日下。”

    慢慢地有些爱显摆的人开始高谈阔论,程雪本来没开口,可是忍不住显摆自己有套教材,大声地开始议论,“没什么难度我学过啊当然考京大啊!”

    旁边马文斌略带宠溺地看着程雪,让远处不小心瞄到一眼的李小红一身鸡皮疙瘩。

    “媳妇,冷了啊?”阮文军关心地看一眼,又往后坐坐给她挡风。

    李小红一回头看见丈夫要脱衣服给她,赶紧拦着,压低声音说,“车上还有那个女流氓知青,你可别脱。”

    阮文军赶紧把衣服拢紧,又抬头看了程雪一眼,心里庆幸还好媳妇没让脱,不然又被占便宜了。

    许是阮文军的表情太过明显,程雪看见阮家几个也在车上,有些不屑,“这高考啊,就得有基础,那些天天种地的,还是老老实实在地里刨食好!”

    旁边几个知青看了看车上少数本村的人,没敢接话,万一考不上还要在村里过活呢,可不能得罪人。所以都压低着脑袋,减小存在感。

    程雪见没人回应,有些尴尬地碰了下旁边的马文斌,可是马文斌也不想惹事,一脸不同意地拉着她的衣服给她往后拽,“休息会。”

    程雪被他的怂样气着了,刻意大声地让满车听见,“我说的不对吗?你拉我干什么啊?”

    阮文山几人懒得和她争辩,也不回应。车上一时陷入了寂静,只有三轮车发动机嗡嗡的声音,一直到县门口,大家陆续下车,气氛才好一点。

    阮文丽和刘红明早早在报名点门口等着,见到阮家一行人过来就招手。

    “哥,嫂子,我还多买了几个包子,来!”阮文丽生完孩子还有些丰腴,可是气色却大好,明媚的样子看起来活力满满。

    “你家月饼谁看着啊?”沈月遥看她没抱小儿子还奇怪。

    阮文丽给他们拿自己带的包子,挨个递过去才回沈月遥的话,“没事,我婆婆来来,她知道我们要高考,过来看看。”

    几人站在一边吃包子,那味熏坏了因为早起没吃饭的一圈人。尤其阮文军吃了三个,让旁边一个知青看的直流口水。

    “小妹,包子哪买的?”阮文军吃完,喝了口自己带的热水,才问起包子。

    阮文丽就知道大哥要问,“昨天在国营饭店打包的,好吃吧!”

    “好吃,一会咱们去呗,给娘和爹带几个,孩子们也好久没吃了。”李小红想起来好久没来买包子了,提议着说。

    几个人也同意,好不容易来一趟能带点回去也是可以的,可是旁边站着的程雪却是阴阳怪气,“真有钱啊,说吃国营饭店就能吃,我可吃不起。”

    李小红都迈出脚想去直接上手打人,被沈月遥一把拦住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语录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这么说是不是有什么证据,还是你就凭空猜测?如果你是空想派,那我只能确定你是反动,你藐视劳动阶级。”沈月遥一本正经地背语录,严肃的样子吓得程雪一愣。

    周围人听着这话还有鼓掌的,纷纷赞同。

    “是啊,这人思想高级,政审怎么过?”

    “对,要是这样的思想,那以后别吃我们种的粮食。”

    “思想有问题啊!这样的怎么能放进学校影响其他人。”

    “”

    马文斌见程雪脸都扭曲了,给她拉到一边,远离阮家人,免得一直越挫越勇,怎么吃亏不长记性,偏偏惹人家还不落好。

    “月遥,你咋这么厉害,我回去也好好背语录,下次拿这话怼别人。”李小红拉着沈月遥有些崇拜,这多读书还是有用处啊!

    “嫂子,我得和你学习了,我就是政治学得不好。”阮文丽也佩服沈月遥三言两语呵斥对方的本是。

    倒是夸的沈月遥不好意思,“我就是这几天背的多了,开口就是这话。”

    等报名处开始发放报名表,阮家人仔细填好表交上去才算结束,等交了五毛钱拿到有钢印的准考证就算报名成功。

    “你们都是理科文科啊?”

    阮文丽和刘红明夫妻俩肯定是文科,都想报师范,但是阮家其他人他们还不清楚。

    “我想学养殖,你大哥学农业种植,我俩肯定是理科了。”李小红自豪地把千挑万选的专业说了出来,“山子学文,他原本底子就好。你二嫂还没定,先报文科了。”

    “你二哥想学经济,我还没想好,我文科好点,先报了,等填志愿再想。”沈月遥想起来志愿就头疼。

    大哥大嫂早早定下来,有了目标,阮文山也坚定了走挣钱路子,反倒是她迟迟不确定,连京里父母都在帮着出主意。

    几人到国营饭店吃过午饭,就分开走,阮文丽和丈夫回家,而阮文山几人去取阮笑笑今年的周岁照和家里的全家福照片。

    今年请了老师傅直接到家里拍,想着在院子里留些纪念,家里人就换好衣服等着师傅上门拍的照片。

    “这个好看,笑笑他们几个孩子在门口看相机的这个。”李小红对家里孩子们的照片爱不释手,挑了一张拿出来说。

    “我觉得这个好,笑笑坐在娘和爹中间,几个孩子站在两边,多好!”阮文军也和媳妇讨论起来。

    阮文山找了找,把自己和媳妇的合照拿在手里,低声和沈月遥说,“这张最好!”

    沈月遥夺过照片,夹在一叠中间,义正言辞地表示,“我觉得都好看!咱们快去给京里寄出去。”

    特意嘱咐了老师傅多翻印两版,一份给沈家,一份给章雯看,沈月遥亲手把照片和写好的信寄了出去。

    几人回到家里都已经是下午,推门进去就看见阮笑笑坐在门口幽怨地望着他们。

    早起阮笑笑就发现自己在奶奶屋里,家里爹娘都去报名高考了。说好的带她呢!前些天都撒娇过了,软磨硬泡答应一定带她!

    “哼!”阮笑笑抱着肩膀,气呼呼地转过去,不理睬爹娘。

    李小红见了好笑,“你们不会答应了,又没带人家吧?”

    上次去寄酱菜,沈月遥和阮文山就放了一次鸽子,没带阮笑笑出门,发现被丢下的阮笑笑伤心了一天,直到沈月遥答应下次一定带才哄好。

    “她起不来太早,人又多,挤着就不好了。上次还不是因为我俩是借了自行车不方便带她吗。”沈月遥也觉得自己过分了,连着两次忽悠了女儿。

    “闺女,爹保证,不是想给你扔家,是因为人太多了,下次带你去好不好?”阮文山蹲在台阶前面哄着生气的小闺女。

    沈月遥也笑着哄她,捏着阮笑笑的小鼻子说,“好啦,娘错了,不该答应你又做不到。娘起得早,你起不来,而且坐车这一路还挺冷的,娘舍不得你吹风啊!”

    阮笑笑听着爹娘哄自己,觉得还可以小小地原谅一下,委屈地转过来,抬着下巴说,“那下次带我!”

    阮文山给她抱得高高的举起来,“好!下次带我闺女,等考试那天也保证得带着你!”

    听到这个保证,阮笑笑才笑嘻嘻地让阮文山给她放在脖子上玩父女亲子互动游戏,骑大马!

    晚上吃完饭,大家在二楼小房间商量最后一个月学习计划。

    “我认为大哥大嫂和月遥都是理科,那么《数理化教程》有必要多看几遍,查缺补漏,总结错题归类。一定要把我们自己出的模拟卷和京里寄来的试题都做好。你们的计划一会按照书目和复习进度重新制作。”阮文山先给两个基础不好又复习较慢的人安排,“语文也要下功夫,作文按照月遥写的背,前面的题看我们自己总结的笔记。”

    “嗯嗯,我们俩互相监督。”李小红点头保证。

    “我和月遥的文科都是背诵,我们按照时间表每天的任务都已经排好了,你们可以参考一下,咱们最后一个月,一定要把握时间。上工的间隙也要抓住,我已经把纸条裁好,每天夹在兜里,带着看。”

    开过会,两张精确到每个小时的计划表挂在了备考房间的墙上。

    阮笑笑仰着头看好比后世京大学霸作息表的大纸,目瞪口呆。按照这个方法,京大不是梦啊!

    作为助考的主力军,胡老太太承包了厨房的大事小情,而阮笑笑则是跑腿、解闷、捶腿一条龙。

    早起,胡老太太做好早饭,挨个叫要上学的孩子吃早饭,送走他们再和起床出来的阮笑笑一起吃,阮红旗则是帮着打下手,按时上工。这个时间,其实李小红等人已经学习了两个小时,天不亮就起床的几人按照计划完成了早晨学习。

    白天正常上工,阮文军语文不好,在地里也会默背课文、笔记重点,回身和媳妇互相考一考,不确定的地方问旁边沈月遥。

    中午休息,他和李小红要互相背诵理化知识点,拿出身上的小纸条给旁边沈月遥检查背诵情况正误,顺便抽查。

    阮笑笑陪着胡老太太拿着家里备好的午饭过来,顺便多送些水。

    “大伯,加油!”阮笑笑坚定地语气让阮文军觉得自己还有力气再背一页。

    等农活少了,阮家开始请假,在家全天复习。

    阮笑笑端着爷爷做好的烤地瓜送到楼上,正赶上大伯娘站起来拉伸筋骨。

    “爷爷奶奶吃了吗?”李小红坐下拿个小地瓜剥开皮递给旁边看书的阮文军,然后自己也拿起一个。

    “吃了!我也吃了!”阮笑笑回答完,走到李小红旁边给她揉揉放空的右手。

    “笑笑真好!”李小红享受着小侄女贴心服务,吃着烤地瓜,浑身充满了力气。

    沈月遥吃着地瓜,看小团子认真地按摩,“胖团,给娘也按一下!”

    阮笑笑想想给大伯娘按得差不多了,就吧嗒吧嗒地跑到沈月遥旁边,用小胖手给她按摩。

    “胖团表现不错,还会放松手指了。”沈月遥满意地说。

    阮笑笑已经进行按摩服务半个月了,愈加熟练,觉得自己也在这伟大的恢复高考第一年做出了贡献,给考生助考也算啊!

    又给爹和大伯揉揉手指,捏捏手腕,阮笑笑拿着空碗下楼去找奶奶。

    “回来了,休息会,喝点水。下午咱们俩做点小饼子,他们学习爱饿。”胡老太太摸摸孙女的头,开始和面。

    “奶奶,什么饼呢?”阮笑笑好奇今天做什么,前些天做了南瓜和豆沙的,今天做什么?

    胡老太太指着玉米面说,“奶奶给你做甜的玉米饼,再撒点芝麻过油煎一下。你哥哥们今天白天有考试,晚上回来吃点好的。”

    阮笑笑点点头,等着参与到做饼环节。到了午睡时间,她跟着胡老太太回房间一起睡觉,下午醒了再开始做饼。

    可惜她只被分配到搅拌糊糊的工作,还是象征性地参与。

    不过,等煎过的饼子进嘴里,阮笑笑就眯起眼睛品尝。下面是过油的酥脆,中间又是玉米的香软,还有丝丝甜味,是因为加了鸡蛋和白糖。

    胡老太太捡出来一大碗,放在篮子里,让爱跑腿的小孙女送上去。

    当代外卖第一人的阮笑笑爬着楼梯,稳稳地提着小篮子做送饼子的小女孩。

    礼貌地敲敲门,然后推开进去,绕着屋子走一圈视察学习情况。

    阮文山见闺女这么调皮,还挺着小肚子背着手走,不知道是不是和村长学的习惯,嘴边还沾着一个饼渣,怎么看怎么好笑。

    “小领导,检查完了吗?要不要我们给你汇报一下工作。”阮文山掐着闺女的小脸蛋给她拿下来饼渣,调侃地问。

    “嗯,表扬你们!”阮笑笑自恃稳重地点点头,“继续努力!争取考第一!”

    屋子里的几个人哈哈大笑,尤其李小红拍着桌子,“这不是你奶奶说你哥哥的话吗?你咋还学了?”

    阮笑笑皱着小鼻子不赞同,“认真学习!考试不马虎!”

    沈月遥伸手拍拍她小脑袋,“呦,早上我说你哥哥,都记住了?”

    阮笑笑指着篮子,让他们吃些饼再学习,“奶奶和我做的!”

    沈月遥拿出来大碗,一人分了一块,一口咬下去又脆又香,“你参与什么了?帮着奶奶拿勺子了?”

    “我我搅糊糊了。”阮笑笑气势一下子没了。

    沈月遥无奈地看着小女儿,敷衍着说,“好,算你参与了!嗯,胖团做的饼子真好吃。”

    晚上几个孩子带了考试成绩回来,吃饭之前,作为家长挨个检查并且看看哪里需要多学学。

    阮青柏上了二年级,开始写小作文,沈月遥翻看试卷,皱起了眉头。

    “青柏,为什么劳动的一天,别的小朋友都写的农忙秋收了,你要写帮妹妹种花啊?老师评语说你描述的不好,让家长监督改写一份。”沈月遥对于孩子成绩都没意见,但是好奇儿子怎么写得和别人不一样。

    阮青柏吃了一口玉米饼,咽下去才回答,“因为班上其他人的妹妹没有我妹妹好看,我想把妹妹写在作文里。而且,农忙每年都一样,我和妹妹种花才有意思。”

    沈月遥不想打击儿子的思路,觉得孩子想的没错,但是看看评语,想了想说,“我觉得你想的对,但是老师有她的想法,你尊重老师,并且保留自己的想法比较好!你觉得呢?”

    “娘,那怎么写?”阮青柏不明白了。

    “娘给你拿个本子,在学校你就写老师让写的内容,回家以后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和妹妹种花还是玩,都可以记下来。写一句两句或是写一篇都随你。”沈月遥只能想到这个办法,不打击儿子,又能让他在班上和其他人一样。

    “嗯嗯,娘,我有好多想写的!上次让我写在讲一件记忆深刻的事,我写了全家拍照,老师还说不可以,因为别人都写了帮父母干活。”阮青柏不是第一次和别人又差异,他的想法天马行空,有时候写在作文里,老师都会让他重写。

    阮笑笑在旁边托着脸听着娘教导哥哥,满眼的崇拜和惊讶,连连点头,娘太好了吧!

    “你点什么头啊?又听懂了?”沈月遥轻轻拿指肚戳着阮笑笑的脑门问她。

    阮笑笑爬下凳子到哥哥旁边,“哥,我画画,你写!”

    阮青柏听明白了妹妹的意思,“好啊,那我说你画,然后我把字写在旁边。”

    一边的阮青松在收拾兄弟俩的试卷,听到这个觉得有意思,“那你和妹妹就是在写书咯!像不像我们的课本?”

    “好像是哦!”阮青柏也觉得像。

    “那我给你们找个厚一点的本子,胖团画画可占地方了。”沈月遥只当做孩子们一时兴趣,也没在意,等晚上拿个本子交给兄妹俩自己琢磨着玩。

    “哥我和你种花花。”阮笑笑给阮青柏指着自己在纸上画好的小人。

    阮青柏看着线条人,觉得有趣,自己拿着笔在旁边写下对应的文字,“妹妹和我一起种花”

    阮青松和阮青梅写完作业,过来看弟弟妹妹,发现俩人已经写了四页纸,阮笑笑的小人经历了种花、采蘑菇、挖野菜和荡秋千。

    “妹妹好厉害,青柏写的也很好!”阮青梅惊讶地发现弟弟妹妹的带图作文比书看起来更有趣。

    “青柏,我帮你写个名字在封面吧,然后把你们的名字写上去,以后你们可以一直写。”阮青松看着弟弟妹妹玩得开心,就想再起个题目。

    “叫我和妹妹的日记!”阮青柏激动地说。

    “嗯嗯!”阮笑笑也点头,“还要画奶奶爷爷、大伯大伯娘、哥哥姐姐、爹娘!都画!”

    阮青柏说干就干,和妹妹又起一篇记录今天吃饼子的事情。

    阮笑笑在纸上摸索着画了家里人的小像,只保留一部分特点,像她这个年龄会的水平。比如胡老太太的盘发、李小红浓密的眉毛、沈月遥的梨涡

    随着俩人一笔一笔地描绘家里的故事,稚嫩地书写在纸上,高考也一天一天临近。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