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瑶姬 > 第92章

第9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尧城在南境北端, 疫情还不算是最严重的,饶是如此,城中医馆也已人满为患。因着南方隐隐传来的瘟疫消息, 城中人心惶惶, 有病没病的都去医馆抓药防治了。

    宋遥便宿在城中一家客栈里,此时手中正剥着长生果,桌上已堆了一堆果壳, 果壳旁是王都来的信。

    那信宋遥就瞅了一眼,随即“嘁”了一声就丢在一旁, 不再管它。

    穆王让她原地休整, 她却不能也不愿坐以待毙。再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穆王的兵法看来是白学了。她想着这些,当下拍了拍沾满手指的果衣, 一撩袍便大步离去。

    宋遥自小胆大包天,此番更是直接决定继续南下, 穆王的暗兵留在嚣城, 她此行目的地便是嚣城, 嚣城在南境中部, 而尧城百姓皆传言疫病是自南方传来,她便更想去南方看看。心中下了决断,她便也不走大道了, 直接弃了马匹走了山路。

    是以, 刑天他们赶到尧城,却是扑了一个空,并未见到宋遥。尧城当地官员却是准备了大量美酒佳肴招待远道而来的贵客。护国大将军据说有真龙护体,人人都想着能亲近一二好沾沾喜气, 哪怕这位大将军拉长着脸,众人也纷纷上前拿自己的热脸去贴大将军的冷屁股。

    蚩尤留下与当地官员虚与委蛇,刑天却早就顺着宋遥留下的暗号一路追向南方。

    穆王这回离开王都是把全部家当带出来的,小涟便也充作侍女跟着穆王混在宴席之上。她如今是真龙之身,低眉敛目也自有神光环绕。有不长眼的官员趁着酒意想调戏一二,被穆王不冷不热地刺了一句,当下酒便醒了一半。一旁诸人见了,都道这小女子于大将军怕是不一般。

    听说这位护国大将军有一位被封为郡主的表妹,看样子这气韵不凡的侍女很可能是大将军的表妹。据说有些个千金小姐就是有易装之癖,喜爱装作平民下人,享受这份与平日不同的新鲜劲。

    真正的郡主在与尧城相邻的梁城溜达,这里的疫情比尧城更严重一些,瘟疫初发不过是寻常腹泻之症,待到后来高热不退,上吐下泻,直至发疹死去,十分凄惨。这里死亡的人比尧城更多,每日拉到城外埋的尸体有两大车,但疫情相对比较稳定,既没有变好,也没有变得更差,众生便都这么熬着。

    似乎也没有旁的办法。人间的草药于瘟疫并没什么大的效用,不过也是聊胜于无,权当安慰,药铺里也尽皆是买药人,连着山上的采药人也发了几笔横财。

    宋遥八字轻,小时候经常梦见鬼怪而夜哭,待长大后却几乎是百病不侵。故而于这瘟疫她也不甚害怕,她甚至想,她的身体如果连瘟疫都不怕,那她该是怎样厉害的大妖怪啊。

    不过厉害总是好事。

    她不怕自己厉害,就怕自己不够厉害。她是个有梦想的人,她自有记忆以来便想当鲜衣怒马的大将军,救世的大英雄。故而便一直往南走,想看看瘟疫的真面目,看看她自己有多厉害。

    梁诚的南边是宁城,那里瘟疫已经控制得差不多了,死的人一日比一日少,她在宁城中溜达了一圈,在涂水畔的药庐旁见到了白衣的医者。

    那甚至看起来都不像是位医者,更像是名文弱书生,文质彬彬,手无缚鸡之力的模样。药庐旁煎煮着草药,草药清苦的气息弥漫笼罩住整个涂水之滨。

    贫弱的老少妇孺在药庐前排着队,另一头,白衣的医者从炉子上把煎煮好的汤药盛出来端给面前排队的人。

    真真是门庭若市。

    宋遥心中“啧”了一声,施施然排在领药队伍之末,预备一探究竟。奈何轮到她领药的时候,那医者却摇着头叹了口气,道:“此药是予身中疫病的妇孺所用,阁下年纪轻轻身强力壮且并未染上疠疾,不需此药,还是把它留给需要的人吧。”

    宋遥玩味道:“你怎知我不需要此药?便是此时疠疾不发,也难保疠疾不在我体内蛰伏,伺机而动。”

    医者便道:“我是大夫,自然知晓阁下并未染病,且观你眉目神清便知你身体强健自来不易染病,又怎会缺我这一碗药,还是把它留给等着它救命的人吧。”

    宋遥眉头一剔,问道:“你的意思是这药于这疠疾有奇效?既如此,为何不组织人手一起熬制这汤药,总好过你一个人在这里忙前忙后?”

    那医者蹙眉,觉得面前问题一个接一个,怕不是来捣乱的,便直道:“阁下还请回,眼下这厢正忙,怕是招待不周。”宋遥只觉得他身法奇快,也不见有什么花样,便当先越过她把手中汤药给了排在她之后的贫弱小女孩手上。

    方才因宋遥打岔耽误这许多功夫,换旁人或许早已有非议不忿,但这小女孩稚嫩怯懦,未有怨言,只懵懂地接过那汤药,鞠了一躬便捧着汤药走向了一边。

    涂水之滨的汤药在太阳落山之后便没有了。

    未排上队的患者便失落地离开了药庐,宋遥守株待兔一下午,以为自己终于能问个清楚,却见药庐息了火,那白衣的医者背着草篓走了出来。

    话还未来得及说出口,只见那医者身影一晃,已错步往前走,宋遥立即跟着,却始终被他甩下三丈远,到最后不知怎么的,还是跟丢了人。

    看来是遇上高手了。

    第二天,太阳重新升起,涂水之滨的药庐重又煎煮起了草药,药庐前的长队复又排了起来。宋遥远远观望了一天,原想直接过去砸场,瞅了瞅那逶迤不绝的队伍,终还是放弃了这一念头,想着等他发完药再说。

    然而第二回 还是同先前那回一样,那医者身法寻常却快的可怕,她还是跟丢了人。

    待到第三天,宋遥还未等到太阳完全升起,先等来了刑天来与她汇合。

    她如此这般同刑天讲了一遍,最后斩钉截铁道:“那人奇怪得很,我们今晚再跟他一次,若还是失手……我便也无话可说了。”

    她自来自负轻功独步,未成想今日在此遇上了如此强劲的对手。

    然而这回却未等来那医者回到药庐,他未在宁城出现,那药庐亦没了烟火气,那等着领药的长队便也不复存在了。

    宋遥无法,只得同刑天两人一起在宁城等护国大将军的大部队过来汇合。

    而后穆王带着一堆人马,扬着旌旗,打出护国大将军的名号,浩浩汤汤来到了宁城。两厢汇合,在宁城休整了一天,便又向据说疫情更加严重的稽城而去。

    宋遥同穆王说了那白衣医者之事,穆王不置可否,倒是责备她不听命令,擅自行动,说是要罚五鞭,因众人求情,道暂且记下,以后若再犯,一并惩处。

    护国大将军这一路南下抚民,每到一地,便受当地官员款待,官员的孝敬亦皆笑纳,并未接触当地百姓,倒不像是来抚民的,像是来游山玩水的。

    穆王轻袍缓带,雅量高致,还有闲心找人对弈。宋遥却不吃这一套,她发现自己同穆王这个人不太对付,便眼不见为净,扮作护卫模样,同刑天一道作开路先锋,远远的把穆王的车马甩在后面。

    穆王不以为意,继续同幕僚下棋。

    瑶姬在密林中行走,山间雾气沾湿了她的头发,然而鲛绡织就的衣裳却无风自动,黑发白衣的巫山神女此时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当初仍为山鬼之时,被薜荔带女罗,浪迹荒野。

    第二回 的瘟疫比她想象的来得更快,诅咒未解,瘟疫迟早复发,但她没有想到会来得那么快。

    她重返南疆密林深处的祭坛,远远便见着了祭坛前行祭拜仪式的一众男女。

    那一众人也见到了她,自密林中而来的女子,看着羸弱却不可小觑。

    “你们是谁?”瑶姬率先发问,她是神女,神威降下,落句便是神言,里面带着不容抵抗的力量。

    神仙术法虽不能使在凡人身上使用,但用在此时此境,却正正合适。

    中间便有一人上前一步,道:“吾等乃巫氏族人,不知姑娘来此地是为何?”

    瑶姬目光落在面前的男子身上,觉得哪里有些奇怪,仔细盯着他瞧了又瞧,问道:“巫咸是你什么人?”

    那人目光惊讶起来,抬起眼仔细瞧着瑶姬,方道:“那是我族族长的名号。”

    瑶姬点了点头,了然道:“怪不得。”

    怪不得看着有些眼熟。巫咸是帮助她父皇打理药圃之人,因她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吃药,倒也同他打过不少的交道。

    那一众人见她本就出现的诡异,如今又乍闻族长之名,不由诧异,互相看了看,彼此无声地交流了一些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信息,先前说话的那名男子又问道:“此地很危险,姑娘何以一人在此?”

    瑶姬反问道:“既然很危险,你们又为何在此?”

    “南方瘟疫横行,此处便是源起之地。先祖曾蒙炎帝陛下大恩,吾等后人自当在南境危难之时施以援手。”

    瑶姬听了对方的回答反而愣了愣,道:“便是你们,近日在南境多地施药救治百姓?你们可知,瘟疫根本无法用寻常草药救治,妄用灵药,可是大罪!”

    那几人听了此言,却是不怕,为首那人道:“听姑娘此言,便知不是凡人。我巫氏一族所掌的灵药原就来自南庭内宫,如今也算物尽其用。诚如姑娘所言,寻常草药奈何不了瘟疫,便是用我族灵药也无根治此疫的把握。此地凶险,还请姑娘回避。”

    “你叫什么名字?”瑶姬想了想,问道。

    “小人巫咸,见过大殿下。”那人行了一礼,恭谨道。

    “巫氏一族,每一任族长都称作巫咸,我是巫氏一族第五百七十九代巫咸。”

    “你知道我是谁?”

    巫咸笑了,眼前这位帝女不知道的是,她的病殁,是炎帝晚年最大的伤痛,她的画像连同《神农本草经》一同被第一任巫咸带出了南庭内宫,从小就作为族长培养的他,很早以前就认识她。

    瑶姬袖中,神隐图光华灿然,她仿若未觉,只盯着巫氏族人身后的祭台。

    那祭台上的恶灵只剩下一个,是个少年的模样,他正看着她,对她说:“大殿下,我在这儿。”

    瑶姬摇了摇头,他已经不是恶灵,是邪魔了。恶灵互相吞噬,形成邪魔。

    她把目光重新落在巫咸身上,蹙眉道:“你们妄用灵药,反而催动瘟疫生长,这一回瘟疫复发,便是再用灵药也枉然。”

    巫咸道:“是。所以我巫氏一族族长连同九大长老一起应咒,以慰亡灵。”

    他坦然道来,不像是在谈及死生大事时的姿态,竟有种尘埃落定的释然。

    瑶姬再次认真打量他。

    “方才殿下来此之前,我们已把自身献祭。希望,这次能来得及……”

    话未说完,那巫咸连同他的族人,便都烟消云散了。

    瑶姬怔然,袖中神隐图神光一闪,一抹灿烂的金环落在了祭台上的少年人头上,金环自上而下从那少年人身上穿过,落在他的脚下,融进他脚下的祭坛中。

    祭坛消失。

    他纵身一跃,落在了瑶姬面前。

    “我自由了,我还……成了神仙。”他对着瑶姬龇牙。

    瑶姬看着他头上的金冠,又看着他的脸,只觉得荒谬。

    这应该是世上第一只得道成神的邪魔。

    “十巫把一切都献祭给了我,包括他们拯救苍生的功德。所以,我便成了神。世上之事多么可笑,从此我便是神了。”

    作者有话要说:《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在《山海经校注》中释“灵山”说:灵山,疑即巫山。《说文》一云:“灵,巫也,以玉事神。”《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灵偃蹇兮皎服。”王逸注:“巫也。”《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王逸复注:“楚人名巫为灵子。”是灵、巫古本一字,……。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