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 > 第43章 女儿要嫁给皇帝

第43章 女儿要嫁给皇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抹茶点心一夜之间在扬州城里流行开来了。

    此风不知从何时开始, 只是一夜之间, 上到豪商巨贾, 下到青楼女子, 无一不以食用抹茶点心为荣。

    扬州城有一百万户人家,即使只有一小部分人接受了抹茶点心, 每一天的抹茶消耗量也是无比巨大的。

    瓜洲渡口的那五艘商船, 不到半个月就空了。

    扬州茶政的事情即将进入尾声,包拯暂且脱离了人身危险,赵受益也该回京了。

    算算日子,皇帝的天花也应该好了。

    包拯和展昭留在扬州处理最后的善后工作,然后就可以回到东京迎接即将到来的责难。

    现在的东京城,估计已经满城风雨了吧。

    回京之时, 赵受益在瓜洲渡口又看见了云娘和蒋平。

    云娘将她的大船开到了瓜洲渡,站在甲板上向赵受益远远致礼。

    蒋平则和云娘话别, 上了赵受益的船。

    离开扬州之前, 赵受益曾问过蒋平要不要与他一起回东京。

    蒋平是个难得的人才,此次在扬州收购茶叶制作抹茶的工作几乎是他一个人负责完成的。

    十天之内就将生产规模扩大到了能消耗五船茶叶的规模,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到的。

    蒋平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并没有吝惜利益。

    他公开了抹茶的制作方法,发动其他商人一同生产抹茶。

    其他商人看见了抹茶的利润, 于是纷纷效仿, 抹茶作坊如雨后春笋一般在扬州城里出现,五船茶叶也被抢购一空。

    赵受益十分欣赏蒋平这种做法。

    不被眼前的一点小利迷惑,而是能够着眼于大局。

    如果蒋平坚持要独吞抹茶的利润, 可能很难将任务完成得这么漂亮。

    他现在需要的就是这种人才啊!

    于是赵受益向蒋平抛出了橄榄枝,希望蒋平能跟他回东京。

    他即将要做的几件事都需要一个素质过硬的职业经理人来为他打理。

    蒋平沉思良久,最终还是答应了。

    他算是看明白了,云娘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置身事外,她恐怕早就做好了要将他引荐给小皇帝的打算。

    他能在小皇帝面前露脸,也是云娘明里暗里筹谋策划的。

    要不然他一个普通的客商,凭什么能结识钦差包拯,又凭什么能得到为皇帝办事的机会?

    云娘的打算他猜不明白,也懒得去猜了。

    反正胳膊拧不过大腿,云娘和小皇帝没一个是他惹得起的。

    既然如此,他不如遂了这两人的意,跟着小皇帝到京城去。

    反正做生意在哪里不是做,京城不比扬州舒坦多了,至少某位祖宗的海盗船可不敢停在京城外边。

    蒋平打定主意之后,就将在江南的生意——包括刚刚起步的扬州抹茶作坊都托付给了一位身在金华的朋友,自己则轻装简行,低低调调地提着一个小包袱上了小皇帝的船。

    其实并非是他不愿意多带一些行李,实在是小皇帝本人也没多少行李,他要是大包小包地上了船,显得多么喧宾夺主。

    而且他的那位朋友白锦堂也是个有情有义的儒商,将家业都托付给他,蒋平放得下心。

    赵受益下江南的时候带了不少金银,兜兜转转一个来月,差不多也全都花完了。

    抹茶作坊当然是有利润的,但如今江南的抹茶市场刚刚开拓,这些作坊的当务之急并不是盈利,而是野蛮扩张,扩大生产。

    所以赵受益短时间内是别想拿到这一部分回头钱了。

    希望狄娘娘回京之后还能再接济他们一点活动经费,否则接下来的这段日子恐怕他们得勒着裤腰带过下去了。

    船已经开得远了,赵受益收回眺望瓜洲渡口的目光,笑着对蒋平道:“蒋义士能舍下万贯家财随朕回京,这份情谊,朕记在心里了。”

    放心吧,等朕亲政了,一定带着你们吃香的喝辣的,万贯家财算什么,富可敌国都不在话下。

    蒋平忙道不敢,赵受益招呼他进船舱:“甲板上风大,进来说话。”

    蒋平随着赵受益进了船舱,就见赵受益从桌子上拿了个小木盒递给他:“看看这个。”

    蒋平接过这半个巴掌大的小木盒,细细端详。

    这小盒扁扁的,上下光滑,两边粗糙,一晃哗啦哗啦响,里面似乎装着几根小木棍。

    赵受益示意他:“可以打开看看。”

    蒋平将小木盒外侧的函套取下,只见盒内摆着十几根短短的木棍,棍.头裹着些粗糙的深色干泥,闻着一股硫磺味儿。

    蒋平奇道:“陛下,这是什么?”

    赵受益忍者笑:“你取出一根来,用圆的那头去擦盒子的侧面,记得动作要快。”

    蒋平依言照做,只听嚓得一声,一片火光,那小木棍的顶部竟燃起了一股明亮的火焰!

    “喝!什么东西!”

    蒋平惊得就要将木棍扔出去,将要脱手之时才想起这是在皇帝面前,忙将木棍又攥回手里。

    烧了自己无所谓,顶多就是疼一疼,要是烧了皇帝,几百个脑袋都不够砍啊!

    伴君如伴虎,不外如是。

    刘恩也笑道:“甩一甩就灭了。”

    蒋平将手甩了好几下,终于甩灭了火焰。他心有余悸地道:“这是什么东西,擦一下竟能擦出这么大的火来!”

    赵受益道:“这是火柴。”

    自从上回看着刘恩用火折子之后,他就有了造火柴的想法。

    所谓的火折子其实是一个能开合的筒状物,里面装上燃烧的火种,将开口关小,火种进入不完全燃烧的状态,可以保存很久。

    想要用火的时候,就将火折子打开,火种遇到空气恢复燃烧,就可以用来引燃物品了。

    这种携带不方便、使用不方便、制作不方便的火折子,和火柴当然是没法比的。

    火柴的优势,不仅是体现在出门在外时的便携易用上,还体现在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上。

    没有火柴的时候,取火不方便,为了保存火种,许多人家的灶台是常年不熄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极易引起火灾。

    而有了火柴这种取火方便的道具之后,就很少有人为了保存火种而彻夜点燃灶台了。

    一晚上费的那些柴火都比火柴贵了好吗。

    有了这几大优势,赵受益完全有信心将火柴推广到整个大宋。

    而这一次,就是他赚钱的时候了。

    火柴不比抹茶,抹茶只是他为了救市而相出的一个法子,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他其实不是很在乎,只要能调动江南茶市就可以了。

    而且抹茶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零嘴儿,一百个人里有几个特别爱吃抹茶的?就算特别爱吃,难道还能天天吃、顿顿吃?大江南北那么多美味小吃,抹茶只是其中的一种。

    就算他砸下大本钱来营销,将抹茶炒作成全民零食,这一块的市场,也不会大到让他这个皇帝都心动。

    他就算再穷也是个皇帝,他需要的不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小钱。这些钱对于一个处处都需要钱的庞大帝国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但火柴不一样。

    火柴是必需品。

    只要是个生活在文明世界里的人,都需要用火。

    不用火,难道茹毛饮血去吗?

    想要用火,要么自己生火,要么想办法保存火种。

    保存火种极其不安全,成本也高。自己生火又过于麻烦——无论是钻木取火还是用火石、火镰取火,都只能勉强擦出一点火星,用火星引燃艾绒,再用艾绒引燃木柴。

    碰上运气不好的时候,半天都生不起来火都是有可能的。

    相比之下,火柴这种轻轻一擦就能生出大片火焰的设备,简直是每个家庭都梦寐以求的生火法宝。

    市场广阔,消耗快,成本低廉。

    这种产品产生的利润才是真正能让赵受益心动的利润。

    所以他才让刘恩做了一盒样品火柴出来,拿给蒋平看。

    蒋平端详着火柴,惊叹道:“这可真是个宝贝!有了这火柴,日后行走江湖不知方便多少!”

    他是个大客商,常年走南闯北地跑生意,自然一眼就看出了火柴的巨大作用。

    赵受益呷了一口茶水:“刘恩,这一盒火柴的成本是多少?”

    刘恩道:“五文钱。”

    蒋平数了数盒中的火柴数。

    加上被他引燃的那一根,盒□□有十九根火柴。

    每根火柴的成本就是……

    刘恩继续道:“如果是十个人的作坊生产火柴,成本可以降到四文半。五十个人的作坊,降到四文。五百个人的作坊,则可以降到三文。”

    蒋平的心狠狠地跳了跳。

    如果一盒火柴的成本真的只有三文钱,那……

    “可是……”蒋平迟疑道:“官府未必肯让我们商人建起五百人的作坊……”

    忽然,他抬头看了看赵受益,只见赵受益和刘恩捧腹大笑。

    “有朕在,你还怕什么官府!”

    蒋平也笑了:“瞧我,真龙面前,怎么还谈起鲋鳙之事了呢。”

    有皇帝在背后站台,别说五百人的作坊,五千人的作坊也建得啊。

    赵受益擦了擦眼尾笑出来的泪水:“朕打算在回京之后,在汴梁城里建一座火柴工厂。朕会给你提供十万两黄金的本钱,你务必要将工厂办好。此事与抹茶作坊绝不相同,抹茶作坊的利润朕并不与你计较,就算你都拿去也无碍。但这间工厂是大事,朕将此事托付给蒋卿,还望卿不要让朕失望。事成之后,朕重重有赏。”

    他称蒋平为卿,言下之意,这“重重有赏”里面,至少包含着一个官位。

    蒋平坚定地道:“臣必不负圣恩!”

    赵受益点头:“刘恩,将火柴的配方给蒋卿拿来。”

    刘恩从袖中取出一张纸,递给蒋平。蒋平珍而重之地收下。

    “啊对了,”赵受益道:“最重要的事情忘了说了。”

    蒋平道:“臣谨遵圣旨。”

    赵受益道:“火柴的配方极为重要,千万不能泄露出去。”

    蒋平道:“臣一定严加保管。”

    赵受益笑道:“它在你手里的时候,你可以严加保管。可到时候工厂里生产火柴的时候,工人们不就都知道配方了吗?”

    蒋平迟疑道:“陛下的意思是……”

    难道要将工人的嘴都封了?

    嘶——这小皇帝的心狠程度和云娘不相上下啊。

    赵受益知道他想岔了,怕他做出什么不好收场的事情,忙道:“朕的意思是说,咱们可以将生产火柴的工序分为几个不同的步骤,由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步骤。”

    “就比如朕、你、刘恩三人,”赵受益解释道:“蒋卿你负责将木板削成木棍,朕负责调配火柴头的用料,刘恩负责将用料粘在木棍上。这样咱们谁也不知道火柴究竟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了。”

    蒋平思考了一会儿:“此计甚妙。”

    只要将制作火柴的工序分成十个以上的步骤,那准保谁也猜不出火柴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了。

    赵受益道:“还要有一个可以移动的带子将每一个工人连接起来。”

    蒋平迷茫:“移动的带子?”

    小皇帝的话他是越来越听不懂了。

    赵受益尽量简洁地将流水线的概念介绍给蒋平听:“……总之,有了这样一个带子,工人们就可以一动不动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工作,而不必走来走去地分心了。”

    蒋平点了点头,似懂非懂:“那,这个带子又该怎么动起来呢?”

    赵受益心想,在朕把蒸汽机造出来之前,还能怎么办,人力拉呗,于是道:“可以做一个转轮,由人力来转。”

    他看蒋平还是一脸懵懂的模样,知道他这是信息过载了,于是道:“蒋卿你先回去歇一歇,等明天咱们再讨论接下来的细节。”

    蒋平晕晕乎乎地回了自己的船舱,躺在床上,心里回想着小皇帝说的每一句话,思来想去,只有一个结论——

    跟了这个小皇帝,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他在床上翻了个身,心里苦笑道:“其实,我并不想要荣华富贵啊。”

    偶尔蒋平会想,等再过几年,将手上的生意都安排得差不多了,或许他会找一座风景秀美的世外小岛住下来,每天和几个知己好友一同饮酒作乐,飘飘然不知人间事。

    他水性好,还可以下水嬉游,看看水底的景色,再和朋友们谈天说地,或者偶尔听说哪里有了不平之事,就仗剑出山——蒋爷的分水峨嵋刺也是有几分功夫在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这样的日子,该有多美啊。

    可是,自从遇见了云娘,遇见了皇帝,这样的日子,就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他又翻了个身。

    算了,多思无益。

    上了皇帝的船,难道还想活着下来吗?

    还是好好想想那个“流水线”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京城,寇府。

    宋氏坐在窗下,手里拿着一个帕子,正在绣牡丹图样的最后一个花瓣。

    寇窈娘端着一个玛瑙盘子进来了:“娘,今天园子里新剪的花儿。”

    那盘里摆着十几支娇艳欲滴的鲜花,寇窈娘将盘子放在桌上,伸手拨弄着花瓣:“娘,咱们簪哪一朵?”

    宋氏放下帕子,叹了口气:“我如今哪有心情簪花呢!”

    寇窈娘取了一朵嫩黄的牡丹:“娘,我要簪这一朵。”

    宋氏坐在她身后,帮她将牡丹别在头顶:“好了。”

    又拿起绣了一半的帕子:“我这帕子也要绣完了,你在这儿等我一会儿,等绣好了就给你拿去。”

    寇窈娘端详着帕子上的绣花:“娘绣的牡丹果然是最好的。”

    宋氏拿着帕子,怔怔地:“是啊,你娘她最喜欢牡丹……”

    说着吸了吸鼻子:“那枕头已经叫你兄弟遣人送给包拯了?”

    寇窈娘笑道:“已经送去了。”

    还是她自己送去的。

    “对了,娘,”寇窈娘道:“我要嫁给皇帝。”

    宋氏道:“好啊,等你娘的丧期过了,就让相公……”

    她抬起头来:“什么?”

    寇窈娘挺直了腰板:“娘,女儿想要嫁给皇帝。”

    宋氏嘴唇颤抖:“这……”

    良久,才道:“我答应过你娘,要给你寻一门好亲事。”

    寇窈娘道:“皇帝是天下第一的尊贵人,嫁给皇帝自然是天下第一的好亲事。”

    宋氏深吸一口气:“一入宫门深似海,这怎么能算是好亲事!”

    也不管寇窈娘如何说,只是挥了挥手:“这件事我不同意,绝不会同意。”

    寇窈娘坐在一旁不说话。

    宋氏拿着那帕子,看了好一会儿:“你怎么突然想起要嫁给皇帝了呢?”

    寇窈娘不语。

    宋氏急道:“你说话啊!”

    寇窈娘跪在她脚旁:“女儿此生非皇帝不嫁,请母亲成全!”

    宋氏将帕子放到一边,将她扶起来:“你!你……你怎么这么糊涂啊!你为什么这么糊涂啊!”

    她泪流满面:“你娘将你托付给我,叫我给你寻一门好亲事,你却……你怎么对得起你娘啊!”

    说着,将寇窈娘抱在怀里,呜呜痛哭。

    寇窈娘拍着她的背:“娘,别哭了,别哭了。”

    宋氏道:“你为什么……你为什么这么糊涂啊!”

    寇窈娘道:“娘,如果父亲去世了的话,我们该怎么办呢?”

    宋氏惊了:“为什么说这样的话!”

    寇窈娘垂眸:“现在父亲还在,所以我寇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父亲一旦去了,我寇家,就要败落了。”

    宋氏摸着寇窈娘的脸:“傻孩子,你还有娘啊!”

    寇窈娘摇头:“娘,要保我寇家长盛不衰,只有让我嫁给皇帝。这样即使父亲走后,我寇家依然是外戚。就算不如现在风光,也不会走到一贫如洗的地步。”

    宋氏摇头:“寇家究竟是盛是衰,命数自有天定,不须你来筹谋。你只需嫁一个如意郎君……”

    寇窈娘打断宋氏:“娘,女儿心意已决。”

    她看着宋氏:“娘一向最疼女儿,还请娘再最后成全女儿这一回吧!”

    宋氏急道:“你这孩子,怎么这样不听话!婚姻大事,一向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你说要嫁谁就要嫁谁的!我不同意,你不要再想了!”

    拿起帕子,继续绣牡丹:“在这里等着,帕子马上就绣好了。”

    寇窈娘坐在一旁,知道宋氏必不会同意,心下一阵苦闷。

    从她上次在扬州见到小皇帝,已经过去一月有余了。

    这一月之间,闲来无事,因为宋氏一直说要给她找一门好亲事,她也心旌动摇,幻想过自己究竟能嫁一个怎样的夫君。

    如果是普通人的话,可能会暗暗幻想自己心目中的如意郎君,但她不一样,她长于卜卦,于是就为自己占了一卦,看看自己命中注定的夫君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但她没有占出来。

    卜卦失手也是常事,于是她再起一卦,结果还是没有占出来。

    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她此生注定没有姻缘,要么是她未来的夫君命格奇诡,超出了她卜卦的能力。

    于是她另辟蹊径,开始占卜自己有没有儿女。

    卦象让她的心沉到了谷底。

    她此生注定有一对儿女。

    这一对儿女,应运而生,是帝王的命格。

    她既然会生出帝王,那么,她的夫君究竟是谁,已经很清楚了。

    她注定要嫁给皇帝。

    俗世的姻缘,对于她这种方外修行之人来说,其实并无挂碍。嫁给皇帝还是嫁给乞丐,对于寇窈娘本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她命中注定要生出帝王,如果她嫁给了皇帝以外的人,那为了让她的儿女成为皇帝,世间必定再起风波。

    改朝换代必然会引起生灵涂炭,无数人命带来的因果报应,寇窈娘承担不起。

    她必须嫁给皇帝。

    看着宋氏的侧脸,寇窈娘下定了决心。

    她拿起了宋氏放在一旁的剪刀:“娘。”

    宋氏回头看她,却看见了让她心跳停止的一幕:“你要做什么!”

    寇窈娘将发髻散开,拿起自己的一缕头发:“若是娘不同意,女儿只好削发为尼,自绝于尘世了。”

    说着,就要将头发剪掉。

    宋氏忙将剪子抢下来:“娘答应你,娘答应你!”

    将剪子扔得远远的:“娘答应你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