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 章节
    ,如果洪秀全得了天下,贵财子就有希望成为国师甚至是宰相,而天命堂将有可能成为国教,从而名扬天下。
    尽管师傅在每一次展望之后都会严厉地叮嘱,说此事不可以外传,否则被城里的满人知道了,大伙会被杀头的,但是弟子们暗地里仍在不停地谈论此事,有些谈兴极浓,从上了床一直聊到天快亮才停止。
    年青的师兄弟们越聊越离谱,各种大逆不道的话层出不穷,有的说太平军再过几年必然能够攻进紫禁城,拿下满族皇帝,到那时贵财子师叔衣锦还乡,做个封疆大吏之类,到时候大伙就可成为亲兵,有什么好事准可以落到咱们头上,好日子有得过哩。
    有的说贵财子师叔没准可以像刘邦那样当上皇帝,到时候大家去投奔,怎么也得给个知州或者知府做做,就算弄个千总或者县令也挺好。
    总而言之,那几年里大家对于那位贵财子师叔充满了各种憧憬,觉得前途无比光明。
    恶行
    有一些师伯和师叔还有师祖带着亲近的弟子前去投靠贵财子,每当出现这样的场面,老王的师兄弟们都羡慕不已,恨不得赶紧学到一身好本领,出山之后去太平军里建功立业。
    各种各样的传闻不断从遥远的长江中下游传来,太平军屡屡大胜,攻占了一个又一个城市,清军不断溃逃,丧师失地。
    有难民不远千里逃到这边来,从那些人嘴里,老王听到了另外一些消息,据说贵财子师叔为之效力的那伙武装力量干的坏事真是不少,杀人如拾草芥,夺财不算还要抓人,尤其是年青的女人,其中有些部队更是过分,所到之处十室九空,鸡犬不留。
    几位难民都说,幸亏命大,能够保住性命,否则的话要么被拉壮丁强制入伍,要么被杀掉或者强派去做苦工修筑工事,饿死都算是运气好的。
    当时的老王年仅十五岁,却也觉得这样的做法太过分,与流寇悍匪相比没什么两样。
    然而老王的观点在师兄弟当中却得不到任何赞同,就连年纪最小的燕师弟也表示不以为然,说老王是妇人之仁,不足以成大事,空有卓越的智慧和天份却不知充分使用,实乃废物也,只配与几位师祖一样老朽于山林间。
    燕师弟又说,身为修道之人,应当出世建功立业,这样才不负此生,岂能像乌龟王八一样缩在壳子里,只知修炼而不问世事。
    又过了几个月,一位师叔带领两名师兄回来,说是看不惯贵财子所为,道不同而不相为谋,于是决定回来。
    据这位师叔说,贵财子之恶行令人发指,不胜枚举。
    贵财子府中有数十位女子充当宠妾,稍不顺心如意,立即命人拖出去斩首,然后割下肉来或生食,或烹饪之后食之。
    贵财子尤其喜欢脑和肺,也喜欢吃一岁左右大的小孩,命部下每日出城到郊外搜寻,见到肥白的幼儿就抢下带回来,杀而食之,如遇幼儿的母亲和家人阻拦,杀之弃尸于野外。
    贵财子常常亲自带领手下出城到邻近村镇搞掠夺抢劫,后来大户人家已经被抢光杀光,没得抢了,于是就挖墓,把坟里弄出的珠宝挑选好的留下自己把玩。
    灭门
    洪秀全定都天京,大兴土木修建行宫,纳妾数百,行事昏庸而贪婪,为人恶毒而残忍,作恶多端,贵财子身为谋士,不但不劝阻,反而进献一些所谓的壮阳良方,或者出一些恶劣的坏主意。
    贵财子与韦昌辉和杨秀清等人过从甚密,说是狼狈为奸也不为过,多次血光之灾均有贵财子参与其中,这厮恶行累累,一言难尽。
    师叔带回来的消息让天命堂内的老中青各个年龄段的成员分成了三派,大部分人认定贵财子十分了不起,是当代大英雄大豪杰,是天命堂自开宗立派的祖师爷之后最出色的人物,值得大家效仿和学习。
    持上述观点的人当中,甚至有几位提议塑一个贵财子的像,放到祖师爷旁边,长期供奉。
    一部分人则认为贵财子多行不义,将来必遭报应,不可与之伍,其行为与修道之人应当具备的淡泊与和超然毫无共通之处,应当把贵财子开除,与之一刀两断。
    还有很少的几个人对此漠然置之,听而不闻,视若不见,保持中立,这几位全是天命堂中年纪最老同时也是修为最强的人。
    老王认为贵财子恶行累累,应当将其召回,接受天命堂掌门处置。
    但是此时十五岁的老王年纪太小,根本没人尊重他的意见。
    几年过后,又有师兄回来,说贵财子来往于各位诸王府中,挑动太平军内讧,导致天京城内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其惨状令人目不忍睹。
    城内乱成一团之际,贵财子趁机夺取财物,子女玉帛均不放过。
    谁也不明白贵财子为何要这么干,此前其府中黄金白银珠宝玉石已经快堆到屋梁上了,就算纳几百个妾买几万亩地也花不光,要这么多钱财有何用处?
    经此动乱之后,太平军力量大为消弱,前景堪忧,湘军步步紧逼,战况不容乐观,这几位师兄寻机逃出城,一路上小心隐藏行踪,历经艰辛,终于得以安全返乡。
    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洪秀全死,天京城破,太平军败亡,此后分散于各地的力量逐一被消灭。
    贵财子和多位师叔师兄不知所踪。
    老王二十二岁那年,天命堂由于贵财子的缘故,被指与长毛匪有牵连,一天夜间,数千清军包围了山头,惨遭灭门,逃生者寥寥无几。
    心灰意冷
    当年清军阵中有多位其它门派的高人相助,以天命堂中诸人的能耐,居然也没逃过大劫。
    老王参与到战斗中,亲眼目睹师傅被强弓射穿胸膛而死,然后魂魄又被敌军中的高人打散,不复存在,从此干净彻底的灰飞烟灭。
    几位师兄弟眼看不敌,主动投降,却被斩首,脑袋扔回来,身体却留在了另一边。
    师叔祖和掌门与对方斗法,明明已经占据上风,却被清军用洋枪开火打伤,最终命丧黄泉。
    眼看无法再战,老王爬到一棵大树上,施展隐形术,坐在树枝中度过了两天两夜,看着天命堂诸位先师苦心经营多年的产业被烧成一片灰烬和残墙断壁,同门一个个被杀掉并打散魂魄。
    清军撤走后,老王从树上爬下来,从此心灰意冷,开始浪迹江湖,靠着所学过的道术四处卖艺,玩点小把戏之类赚点钱买东西吃,偶尔也帮人看相算命,或者看看风水什么的,有时收人钱财帮忙抓恶鬼或者妖魔,但是这种事并不怎么常见,因为那个时候研习过道术的人很多,这行当竞争颇为激烈,有的城镇里住着多位高人,连普通的游魂都避之不及,不敢入内。
    老王三十岁出头时修道已经大成,远远超过师傅当年的水准,他琢磨自己如今的能耐恐怕不亚于天命堂掌门生前,适逢战乱之后百废待举,暂时还算安定,于是开始云游四方,想要寻找失散的同门,最想找到的还是那位贵财子师叔。
    如此游荡了几年,一日来到长沙城,遇上两湖都督出游,一伙兵丁举着写有‘肃静,回避’字样的大牌子开道。
    老王站在人群之中看热闹,很想见识一下,这位大官长什么样。
    一乘十六人抬的大轿子招摇过市,谁都知道大官就在轿子里,可是隔着厚实的布帘,无法看到。
    大官后面的随从当中,老王突然看到熟悉的一张面孔,许多年了,这张脸跟画像上的贵财子师叔没有什么不同,岁月仿佛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如今的贵财子师叔骑了高头大马,从服装和顶带花翎看,大致属于参将或者千总一级,官衔不算很高。
    队伍里没看到其它的师叔和师兄,当年投靠贵财子的人前后有十几个,想来不至于全都死于战火,总应该活下来几个吧。
    神交
    老王怎么也想不明白,当年贵财子是洪秀全的谋士,按说应该是朝庭的清剿对象,如今为何成为大都督的手下,并且混得很不错的样子,这事太莫名其妙了。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贵财子同样也看到了老王,虽然两个人此前未曾见过面,但是修炼同一种道术导致身上散发出的气场和辉光却证明了双方的身份。
    据说贵财子主修长生术,其它所学范围甚广,尤其擅长起尸术以及控魂术和天魔音,入门仅二十几年,修为却已经不亚于几位九十岁上下的师叔祖。
    老王主修的同样是长生术,兼修降妖驱邪灭鬼和相术。
    此刻两人相遇,就算闭上眼睛也能够感应到彼此身上的相近的能量场,一些奇妙的感觉不受控制地出现,无形的联系出现在相互之间,双方都有几分精神恍惚,仿佛飘然入梦。
    贵财子咧嘴浅笑,身体在马上摇晃了几下,差点摔下来。
    虽然初次见面,此前却已经神交多次。
    老王进入天命堂之前一年多,贵财子已经下山前往广西,到太平军中做了谋士,凭其出色的本领,获取了洪秀全的信任。
    后来投奔贵财子的师叔和师兄必然谈起过福寿子这位天赋出众的小师弟,而在天命堂那边,老王每天都会看到贵财子师叔的画像,因为画像就挂在餐厅内,放下饭碗一抬头便可看见。
    贵财子朝老王点头,目光中似乎有很多话要说的样子,稍后,这位参将低头对一位随从交待了什么,只见随从离开队伍跑过来,对老王说参将大人邀请今晚黄昏时分到府上用膳,而这位随从会在大门口等候。
    老王说一定准时到达,随从恭敬地行礼,然后告退。
    老王对于这位传奇人物一般的师叔充满了好奇,一直以来都抱着复杂的心态,不应当憎恨还是欣赏贵财子。
    天命堂被灭门当然与贵财子有关,如果这位小师叔没有加入太平军,估计就不会有后来的事。
    但是其它的同门会不会做同样的事也很难说,许多师叔和师兄弟都有追求功名和个人成就的念头,就算没了贵财子,想必也会有其它人投身洪秀全阵营充当相同的角色。
    此时有缘相聚,当然要去赴宴,至少得把师门遭遇的不幸事件如实转告。
    贫困潦倒
    由于无所事事,老王还没到黄昏时分就提前到达参将府大门外。
    离开客栈之前,他换上自己最好的一套衣服,原打算买点什么见面礼,后来却发现全部银子加一块还不足二两,其余仅有几十个铜钱,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同样是修道之人,瞧贵财师叔混得风生水起,而自己却有些贫困潦倒的味道,老王不禁叹息,觉得自己一身好本领却得不到赏识,实在遗憾。
    有一事老王始终搞不明白,据师傅说,修炼天命堂的长生术,必须遵守戒律,每年春节之前把当年所赚到的钱财必须全部花光,实在花不了的话就施舍给乞丐或者穷人,或者到赌场输个精光,总而言之,不得留下隔年钱财,否则会前功尽弃,苦苦积累的修为消失掉大半。
    据传贵财子在洪秀全身边当谋士的时候积攒了惊人的财富,此事是否说明,小师叔已经找到了某种突破戒律的办法或门道,从而可以把赚到的财物留待次年继续享用。
    老王很想向贵财子请教这事,希望能够通过积累钱财而获得安定的生活。
    自从天命堂被灭门之后,他浪迹江湖多年,饱尝人间疾苦,挨饿受冻是家常便饭,由于担心引起注意和惹来麻烦,受流氓混混欺侮时常常不敢施展道术反击,有几次曾经挨揍。
    由于道门戒律必须遵守,老王就算在好年景多赚了一些银子也无法留到来年,如此一来,遇上钱难挣的时候难免生活窘迫艰苦。
    走到大门口,远远看见一对巨大的石狮子,原以为得等一会才能进去,却不料那位随从已经在外面守候,看到老王走近,立即带人迎上前来,领着他进去。
    里面的情形让老王破为感慨,高墙大院,奴婢成群,就排场而言,有些小地方的知府只怕也远远不如。
    贵财子已经换下官服,身着一套便装,红光满面,大辫子乌黑发亮,显得神完气足,笑嘻嘻地站在天井中迎接,旁边有美貌女佣侍候,虽然太阳已经将要落山,背后却依旧有人打伞。
    老王不禁自形惭愧,他头发纷乱,辫子不整齐,衣服破旧,脚上的布鞋打过补丁之后仍然露出脚趾。
    久旱逢甘露
    老王从此在贵财子府中住下,每日饮食起居均有人侍候,饭菜美酒无可挑剔,贵财子还安排了几位有经验的漂亮女子侍寝,老王活到三十出头,至此终于结束了老处男状态,久旱逢甘露,一时竟觉得幸福无比,几乎再无所求。
    一日席间,老王问当年投奔贵财子的那些师叔和师兄哪里去了,贵财子说天京城破之后,兵荒马乱的,全都失散,至今不知下落,也许到别处混去了,也许被杀掉,也可能追随太平军残部去了南洋,做了海盗或者娶了当地土女安家落户了,据说还有一万多太平军去到万里之外的南美洲,帮助那边的人打仗,混得很不错,没准那些同门就混在其中,到那里过上好日子也未可知。
    老王又问贵财子如何完成华丽转身,由太平军的高等幕僚变成了朝庭的一员参将?
    贵财子洋洋得意地说自己擅长预测短期未来,可以通过特殊的道法模模糊糊地看到几个月或半年之后的事,当年天京城被围困已久,形势渐渐不妙,由于缺乏粮食,人相食之事开始出现,由此推断,知道前景不乐观,有一夜预测未来时,发觉洪秀全命不久矣,而天京城即将被攻陷,为了活命以及前途,必须寻找一条理想的出路,于是设法与城外曾国藩部下的一位将军取得联系,告之对方想要的情报,给予珠宝黄金,得到了活命并且升官的承诺之后,开始悄悄行动,又过了几个月,洪秀全一命归西,幼主继位,眼看机会来临,贵财子煽动守城一部变节投降,放曾国藩部入城,至此,天京城告破。
    贵财子说到这些事的时候毫无惭愧之色,反而颇为自得,认定选择站在强者的阵营当中是最明智最合理的决断,做人就应该这样,什么志士应该自始至终忠于一主之类说法全是胡扯,哪里能够得到好处就应当去哪里,谁出价高就为谁服务,保持始终混在胜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