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贬为平民的太子殿下4
郭家庄, 距离理县县城大概二十五里, 比起那些住在山上的山民算离得近, 可比起县外的那些村落又离的要远一些。
陈国的朝廷体系沿用唐制, 一个县城的配制, 有品级的官员主要有县令、县丞、主簿、县尉组成, 每个人分管职能不一样。
理县是陈国下县, 整个县城都很贫弱,没有什么油水可捞,整个县城十分凋敝, 连县城大门破了好久都没钱修理。
温博文和他身边的师爷正说着那坏了的县大门的事, 就收到处理户籍相关的胥吏过来有事报告。
“什么事?”温博文放下手里的茶杯, 看着眼前这个急匆匆跑过来的胥史。
“县爷,户籍那里来了几个大汉,说是郭家庄的人, 要给李宣转户口改名字,我不确定这个李宣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皇家那个, 请县爷做主。”
“李宣?因为调戏万贵妃被废掉的那个原太子?”温博文猛地站起来,身边的茶杯都差点被他的动作摔倒地上。
“那个废太子来我们理县了?”
“不确定,但是对方说是原郭将军府的管家, 来给他家主子转户口, 还要把李姓改为郭姓。”
“那个废太子真是能给人找事!好好呆在长安不好, 来咱们理县。他以为皇家的姓是想不要就不要的吗?除了他老爹谁敢让他不姓李,给他改姓氏。”
“你办理了吗?”
“没,县爷, 我看到那个名字就过来禀告您了。”
那个胥史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刚才他差点就因为那个管家给的五两银就给办了,幸亏他想起在哪里听过李宣这个名字,不然。报上去让上面盖章审查估计自己饭碗就要保不住了。
温博文头疼,今年县城两个月都没怎么下雨,县城里因为争水的问题好多村都在打群架,都死了好几个人,十分令人头疼。
如果继续不下雨,今年地里没有多少收成,势必会造成流民,他们县城也没多少存粮,根本赈济不了,至于上报要救济?
温博文早已经不报希望,本来一般县令都是三年一轮换,但是他就跟被上面忘掉一样,在这个位置上扎根了五年没有得到什么升迁转移之类的消息,而且报上去凡是要钱的文书根本就没有什么回应,催税收倒是勤快。
现在还来个废太子给他找麻烦。
“走,去看看。”
温博文带着身边的师爷跟着那个胥史去办理户籍处。
过去他就见到一个儒雅三十出头的男人坐在椅子上,后面站着几个精壮大汉。
那男人看着自己过来,立马站起来,对着自己行礼。
“温县令,鄙人郭家庄宋康平。”
两人互相一番介绍,宋康平之前见那胥史对自家公子改姓式那么忌讳,就知道这改姓的事办不成,就没提这事,而是说公子交给他买地的事。
“温县令,其实我来除了办理跟着郭夫人回来那批人转户问题,还有的就是帮我家公子买一些土地,公子打算在郭家庄定居,买一些土地置点产业。”
“我们公子来之前就已经看过理县的地方志,知道县城里的平地少,要求也不高,打算买点山地坡地回去。”
温博文见对方识趣不说改名字的事,他也放下心,知道对方口中的公子是谁,听到对方要买山地,温博文心里一喜。
他们县城的财政收入除开赋税外基本没有其他什么来源,理县的平地这些年下来大都有主,根本动不了,县城剩下的地大都是山地坡地等土地产次级地。
如果这些地能卖一些出去,县城也多一笔财政收入。
“不知道贵公子打算买哪里的地?”温博文说着让人拿了理县舆图过来。
“我家公子不想离开郭家庄太远,打算买这块,这块,还有这一块。”宋康平在靠着郭家庄几处山头指了指。
温博文看了看都是离郭家庄比较近的山地,其中一处居然还是县城很有名的石头山,心想,这废太子怕不是傻子吧,这山头连树都长不了,买了能干什么。
不过他没说出来,能把那山给脱手,他求之不得,人家废太子说了是看过理县地方志的,那长不出植物对方应该知道,不算他骗人。
“可以,不过我们理县好久没有卖出这么多土地在,这价钱。”
最后温博文把这一千多亩用市价的两倍给卖了出去,心情倍爽,还让身边的师爷加急把对方要办转户口的事情给办了,不让人跑第二趟。
晚上回去,温博文睡在床上还将废太子高价买石头地的笑话讲给自己妻子听,还嘱咐自己妻子一定要好好教自家儿子,可不能养出这般败家子出来。
至于后面知道石头地真相的温县令捶胸顿足说自己卖便宜了,那就是后话了。
虽然郭家庄多了三口水井,平时生活不成问题,但地里植物缺水还是没法解决,关心带人去看了郭家人说的那条叫巫溪的小溪上游,水流很小,根本就不能供应两个村子所有稻田的用水。
稻子是一种十分依赖水分的作物,在缺少水源的条件下,收成会锐减,而郭家庄的稻子也已经过了最佳用水的时间,今年是注定要减产量。
只靠着村里的这些粮食根本就过不到明年下一季收成,关心一路上买回来的粮食除了路上消耗外,带回郭家村的也不多,目前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靠自己种是来不及了,那就只有从外面买。
所以关心从宋康平那里拿到相关文书后,并没有立马去处理自己名下的那千亩山地,而是打算把手里剩下的钱大都给宋康平,让他空了带人去城里收购大豆以及其他能吃的粮食。
坐吃山空不行,关心手里的银子所剩不多,她准备重操旧业,建立木榨油厂制作卖香皂和素油来换钱买粮食。
至于和隔壁祝家村争水的事情先放一边。
把郭首义还有宋康平、王强都叫到了祠堂说这个事,其实主要是说给郭首义听。
“可是公子,不去争水我们地里的粮食收成就更少了。”
“就算你们争到水,你们地里会多出多少粮食,多出来的那点粮食能让每个人吃的饱吗?”
关心说着就让跟在身边的郭顺,把抱在他怀里的木箱子放到桌子上打开,拿出里面的香皂演示。
宋康平他们三个早就知道香皂的作用,看现在公子把现在拿出来就知道他要做什么了。
“郭老,我跟着小雨也尊称你一声二爷爷,以后我们郭家庄地也要种,可也不能死种地,今天我把香皂秘方拿出来,就是打算制作它去外面换钱换粮食,就是为了给大家过更好的生活。”
郭首义手里还拿着一块香皂仔细看,其实在弄名白这叫香皂功能后,郭首义这两个月一直提起来心就松了许多,他们村子有救了。
“公子有什么吩咐你就说,我一定让村民们都配合。”
关心又和几人商量了一下后面的安排,最后决定王武先带人按照她给的图纸把住所修好,郭首义那边先帮着找熟手木匠打造木榨工具,宋康平带人去外面收粮食。
转眼一个月过去,眼看着再过不了多久地里的稻子就可以收割了,从那天祝家村的人上门打郭家庄的人后,郭家庄的人就再也没去去巫溪挖被拦截的水源,这让祝家村的人奇怪了很久。
明明那天郭家庄的人来了很多帮手,祝家村的人都等着对方打上门,结果没下文。
尤其是祝大牛,他和郭大亮从小就不怎么看对眼,打过的架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他以为凭着郭大亮的脾气,一定会去破坏他们祝家建的拦截渠,他和村子里面的其他小伙熬夜守了一个月,不知道喂了多少蚊子,都没有等来对方一个人。
真是奇了怪了。
祝大牛想不通,就独自带着两人摸到郭家庄想看个究竟。
“大牛,你看着郭家庄地里的稻子大都旱死了,他们都不管一管?”祝小风指着周边的旱田道。
“管你个头,你是想让他们又去我们那里偷水吗?这样就很好。”祝大牛白了祝小风一眼。
三个人又继续往前走,发现这郭家庄的所有田的情况基本都这样,里面的稻苗死的死歪的歪,断的断。
“哥,你说郭家庄的人今年吃啥,这田里收不到什么,他们不会去我们村子里面抢吧。”祝小牛拉着自己哥哥的衣袖问道。
“他们敢,要是郭大亮敢来我们家抢粮,我绝对打断他的腿。”
祝大牛双手叉腰道。
“大牛,可别吹牛了,和郭大亮干架,你有几次打赢了,他个头比我们都高。”
“哥,你们别说了,你看前面那个是郭大亮吗?他身边那个穿的好看衣服的人是谁?”
祝小牛的话把两人的视线拉倒远处的小路上,三人急忙扑倒在田埂下,掩藏这自己的身体看着那边。
走来的三人,祝大牛就认识郭大亮一个,另外两个人他都没见过,不像是郭家庄的人,而且那个走在最前面的人身上穿的好像是城里那些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的衣服,特别好看。
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粗布麻衣,上面还沾着泥巴和草削,还有一股汗味。
“哥……”
“嘘,别说话。”
村里面的木榨已经做好开始榨油,关心便没有管这些。空下来就打算去她买的那块石头山看看。
她本来只打算带上王武,可郭首义说那石头山那一带郭大亮熟悉,可让他带路,就把郭大亮带上了。
这郭大亮其他都很好,就是太执着于打井了。
“小表弟,你把把你看井的本事教教我嘛,我保证不外传。”
关心刚想说话,就被王武打断。
“谁在那!”王武把自家少爷挡在身后,朝着那有人影的田埂喝到。
“再不出来,小心我不客气了。”说着王武就拔出了身上的大刀。
那祝大牛被一缕亮光反射到眼睛,半响才看清楚是大刀,立马拉着自己弟弟站起来,撒腿就跑。
他们平时两个村子打架争水,基本就是用木棍锄头,谁见过这么一把大刀。
“是祝大牛!”郭大亮认出了那背影。
“祝大牛你跑啥,有本事留下来干一架。”
王武收起自己的刀,看着郭大亮,“你认识。”
“认识,那三个都是隔壁村的小子,以前经常和我干架。”
“你们回来那天就是他们村的人上门打架,就是因为我们把他们建的阻水渠挖掉,让巫溪往我们这边流。”
“我们村这都一个月没去挖渠了,不知道他们三个过来干嘛。”
祝大牛撒丫子跑了,回去就告诉他爹他看到的情况,说郭家庄来了一个耍大刀的。
这个小插曲之后,关心他们走了两个多时辰才到那石头山。
整个石头山的面积倒是不大,山头大概有一百多亩,也不太高,海拔只有两三百米样子。
“小表弟,你来捡着黑石头干嘛,又不能建房,它们一点都不硬,你看。”
郭大亮看着小表弟捡几块黑石头往自己背的那个背篓里放,他将脚下的一块黑色石头一脚踩碎,示意给对方看。
“我有其他用处,不是用来建房。”
关心解释完,又招呼着郭大亮跟她一起捡,大的小的,每种不同都各自捡一点,关心打算拿回去测试一下这些煤块不同体积的耐烧度。
裸露在外面的煤块倒是不多,还有很多其他的石头,整个山头都没有几颗树。
捡好煤块回到郭家村已经天黑,不过现在的郭家村不像以前天黑了就躺床上休息,因为已经榨出油,倒是做了不少油灯供给村里的人用。
转眼就到了过年,直到吃年夜饭前,关心都在自己房间做下一步计划。
现在他们手里香皂肥皂储存了一批,不过却还没有卖多少,因为理县人口小,消费有限,最近去收粮食也遇到了困难。
因为今年下半年整个理县很多村庄的收成锐减,自己都不够吃了,怎么会拿到县城去卖,而城里的本地粮商也受到波及,手里存货不多,粮食价格比关心他们才回来的时候已经长了几倍,还有往上飙升的迹象,但还是供不用求。
现在就看本地粮商去不去外地运粮食回来卖,粮食的问题不解决,理县说不定要乱。
前段时间已经让王武带着护卫队加强对郭家村的巡逻,特别是油坊和香皂坊,平时还要加强对护卫队的训练。
年后会让宋康平带人运送一批肥皂去宝城卖,顺便买一些粮食和物资回来。
第二年三月份的时候,刘文乐带着人来了郭家村一趟,运了不少粮食过来,带走了所有储存的香皂。
转眼五年的时间已过去,李宣(关心)现在已十九岁,这几年柳如实提了很多次想给侄儿想看一门媳妇回来,却都被拒绝。
整个郭家庄五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面变成了水泥路,村里还修了围墙,办了学校。
村里的人都没有在种地,男子全部进巡逻队,女子管着两个坊子,还修了一条通往理县的水泥路,这些都还只是千分之一的变化。
三年前吴国再次攻打陈国,本来领军对战的付将军直接投靠吴国,让陈国一夜之间连失五城,元气大伤,此时北边的匈奴又趁机滋扰陈国边境,一时陈国人心惶惶。
刘文乐因为和郭家庄合作香皂生意,经常来往理县,虽然看出理县贫困,但地形封闭,从最近的宝城进去都要走半个月才能达到,在局势这么紧张的情况下无一不是一个避祸的去处。
吴国的大军已经攻陷到苏城隔壁那城,苏城有人脉都已经在准备迁移,刘文乐就把自己这一房迁到了理县县城定居。
他此时带着自己的儿子在郭家庄做客,和好友聊着现在的时局,经过这几年的接触,他已经了知道自己这位好友的废太子身份。
“宣弟,你天天呆在这郭家庄是不知道现在外面的局势,我昨天收到我家族叔的一封信,他说陈国最近又失了两城。”
“一座给了匈奴,一座给了吴国,匈奴那边快要攻陷到长安,听说皇帝打算迁都。”
“宣弟给兄弟说句实话,你到底怎么想的。陈国亡国的话,我们这些百姓就是换一个主子,可你不一样,虽说你已经被皇室除名,可就怕新皇帝记恨,想要斩草除根,不放过你,你毕竟还是陈皇的血脉。”
“放心,刘兄,我心里有数,不会有那一天。”
“对了,刘兄,我托你买的那批东西到了吗?”
“还没有,现在陈国局势动荡,生意不好做,白叔打算把你手上这一单子做完也带着家人找个地方隐居,等局势稳定下来在说。”
“你买那么多硫磺和硝石做什么?这玩意产量小,我托了好多朋友才给你搞到几大船。”
关心只笑了笑没有回答,话题岔到别的方面。
这时一个男孩子哭着跑进来,后面还跟着一个耍皮鞭的女孩,两人年龄看着相差不大,不过女孩要高一些。
男孩五官长得很像刘文乐,十分端正帅气,就是现在一个小哭包模样,很是可怜,那女孩身姿挺拔,明媚皓齿,很是漂亮,皮肤健康小麦色,看得出常年在室外练武。
“小雨,这是怎么了?”
“哥,我在那里鞭法呢,刘宏谚跑过来找我玩,一不小心就甩着他手臂了。”
“你胡说,你是看着我过去故意朝我甩鞭子的。”刘宏谚抹了抹眼泪道。
“那你明明看到我在练武忙,你跑过来干嘛,不会在一边等着我练完吗?”
“下次不准来找我玩了,动不动就哭,我不想跟你玩。”
“我还要来,我就要来。”听到不能来郭家庄,刘宏谚立马止住了眼泪,郭家庄多好玩,这里好吃的多,能玩的玩具也多,不像理县县城死气沉沉的。
“我只跟打得过我的男孩子玩,你会武功吗?”
“我可以学。”刘宏谚说完这话,就拉着刘文乐的衣袖。
“爹,你也给我找个武师傅,我也要学武。”
刘文乐哭笑不得看着自己这个活宝儿子,小时候他可是给儿子请过武师傅的,不过这小子喊累,结果遇到漂亮小姐姐居然想练武了。
不过如果自己回到县城找师傅教他的话,估计没过久就喊累放弃,想到郭家村办了一个新学校,除了文化课还有武术课。
“宣弟,要不你把我儿子收到你们学校。”
关心还没搭话,就被小雨打断,她嫌弃看着刘宏谚。
“刘宏谚来我们郭家村读书?我们可是要周考月考的,课程特别多,还不能带小厮伺候,他能坚持的住?”
现在的小雨完全忘记自己小时候那怯弱怕人的毛病,是个活脱脱的小辣椒。
“我可以的小雨姐。”
“叫我姨,我可是和你爹一个辈分。”
刘宏谚叫不出口,郭沐雨就只比他大一个月,凭什么辈分大一辈,可以当他姨。
就这样,刘宏谚开始了他苦逼的学校生活。
关心这几年间已经暗中让宋康平出去采买物资时买了不少人无家可归自卖为奴的人回来,这些人都被她安排在买的那千亩山林里,由王武安排人手秘密训练。
武器方面,铁器不好搞,她就只能从热武器方面出手,囤积了大量用于制作zha药的原材料,当然也储存了一批做好的成品,少量放在郭家庄,大部分都被隐藏在买的山林里,如果后面局势恶化到不可控的局面,她会想办法提前把理县抢占下来,握在自己手中。
此时陈国的大殿争论得不可开交,是为了迁都的事,也是为了选武降去前线抗敌。
直到下午才决定迁都到荔城,至于前线大将军人选还没定下来,因为目前陈国没有一个有威信去前线收拾残局的能干将领,上次选了一个有点威信付如风,结果这付如风到了前线仗都没打,直接带着一批将领投吴国了。
除非是陛下御驾亲征可能可以挽回一些势气,当即就有官员提了出来,不过看着上位的皇帝恶狠狠瞪着他,这官员改口道, “御驾亲征不一定要陛下亲自去,主要是要给军队提升势气,代表皇家,可以是太子,也可以是其他的皇子。”
听到要自己去前线,皇子都慌了,尤其是太子李泰,他急急对自己外公使眼色。
兵部尚书万阳文接到太子的眼神,急忙站出来。
“启禀陛上,这普通出身的皇子去前线恐怕震慑不住前线那些兵痞,我认为陛下可以启用李宣,他毕竟是身怀郭将军血统,定比其他皇子在军队中更有威慑力。”
关心不知道,远处的皇宫中,有人在打她的注意。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读者【南辞】的营养液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