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进击的农妇[年代] > 第454章 内容提要:

第454章 内容提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朱娇娇看着觉得生孩子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对母女, “生孩子原本就是在过鬼门关, 你们还想着一定要一胎生两个, 这就更危险了, 靠运气可不是那么好靠的, 还是别拿秋茗的身体来做这样的事情,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秋茗要是生活在村里还好, 村里有中医堂,医术是极好的, 有个什么都能够防患在未然,在国外,那边可没得什么可信的中医堂, 得看西医呢。”

    “不怕的。”秋茗跟秋茗姆妈却是有些坚持,不过她们也知道朱娇娇属实是好心好意,因此, 最后秋茗姆妈还是变通了一下,“十九姑, 张大夫的医术我也是见识过的,我想着, 让十九姑帮忙给递个信, 我领着秋茗去县城的张氏中医堂求医,请张大夫帮忙看一下,再求这个方子。”

    朱娇娇听着这话,这母女两个是不肯死心了, 她叹了一口气,“成吧,要是不着急的话,我们家里年关正好得进县城去给各家亲朋送年礼的,到时候,给你们送个信过去吧。”

    “十九姑,”秋茗姆妈有一些不好意思地问了一句,“能赶在秋茗结婚前么?我听说,最好还是在姑娘子的时候调养身体比较好。”秋茗听得自家姆妈这话,脸上红通通的。

    朱娇娇听到这里也是无奈了,“行,那你们就明天早上跟着村里的车进城吧,我这就给张大夫写张字条,你们带着过去吧。”她在桌下翻出来纸笔,摇笔写了半张纸。不过,基于对张大夫的尊重,朱娇娇是用毛笔写的,虽然占幅多,内容却不多,只是给秋茗做了个引见,又恳请张大夫出个力。

    把这种新写就的纸张在火盆上烘了烘了,待到墨迹烘干了之后,折叠好塞进信封里,朱娇娇才把信封递给了秋茗,到底她还是叮嘱了秋茗一句,“一定要以身体为重。”

    “我记着的。”秋茗心知十九姑婆是为自己好,自是乖乖应下了。她接过信封又认真地谢过了朱娇娇。

    朱娇娇摇头,“只盼着你一切都好。”可千万要平平安安的啊。

    这边大家谈了一会话,也将近七点了,今天晚上村部还得继续开会,叶有华去了龙门不在村里,朱娇娇是一定得去村部开会的,她跟朱立财道了一声不是,请他再在家里坐一坐,自己得先去队部开会了。

    朱荣安连忙站了起来,“十九姑,我送您去村部吧,这大晚上的,路不好走。”

    “不要紧,我走得来的。”朱娇娇冲朱荣安挥手,“你就在家里呆着吧,一会就有新闻联播了,你们也好看一看。”

    朱荣安摇头,“没事的,我们家里平时也都是去大礼堂看新闻联播的。”他不听朱娇娇的拒绝,自己去取了蓑衣斗笠披戴上,就要送出门。

    朱娇娇没法,只得让他送了,路上她也问一两句,“姝姝家里现在跟你们家里恢复了往来吧?”

    “有恢复往来了。”朱荣安知道十九姑问这个事的缘由,以前因为他们家的地主成分,姝姝虽然嫁了过来,可是明面上姝姝娘家那边却没有跟自家来往的。可私下里,两边是有来往的,“以前也只是明面上没有来往而已,姝姝有个什么,那边还是有悄悄送东西过来的。”

    朱娇娇点头,“那荣安你这个运气不错,能跟姝姝这样的人家结亲,实在是难得。”

    “姝姝是很好。”朱荣安一点也不谦虚,他也不乐意谦虚,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自家妻子是如何地好。当年他们家里因为地主成分,哪怕处境不算是最艰难的,但是日子并不怎么好过,祖父是整天都要挨批,原本还以为,他的婚事怕是没有什么希望了,没想到,姝姝愿意退过来。

    朱娇娇也挺佩服刘姝姝的勇气的,当时那是全民都在批地主啊,她却嫁给了朱荣安这个地主小崽子。就算是老门山这边对待地主其实并不过分,但是,那个时候成分不一样,影响孩子前程呢。毕竟,刘姝姝也不像自家有机缘,会知道将来事会截然不同。

    一路走,朱荣安就一路夸赞妻子,又感谢朱娇娇一家,“我们家受了十九姑家里太多的照顾了。要不是十九姑家里照顾,我们家里怕是得病死一大半了。”

    “哪里会?”朱娇娇摇头,“不说生病不是那么容易生的事情,就是张大夫的为人,你们也该要相信,他绝对不可能见死不救的。”

    朱荣安想到张大夫也语中带笑了,“对,张大夫是个很好很好的人,也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大夫,都亏了我们村里有他。”朱荣安只要想一想,就会后怕,如果村里没有张大夫,就凭村里的两个赤脚大夫,家里人哪里活得下来啊?

    就是朱娇娇也庆幸这一点,如果没有张大夫,她自家也未必会是现在这样呢,这一路说一路走,很快就走到了村部楼下,朱娇娇叫朱荣安赶紧回去,“你早些过去,说不得有什么事情要你去帮手呢。”

    “好,我这就回。”朱荣安嘴里是这么说的,到底是看着朱娇娇上了楼梯之后,这才折回了。

    朱娇娇到会议室的时候,村里的干部们都已经是到齐了,朱娇娇看了一下空出来的两个位置,先跟邓州程说了一句,然后跟大家说了,“叶支书去龙门帮忙处理事情还没有回来,今天就由邓村长来主持会议吧。”

    “行,我先主持着,叶支书应该过一会就能回来了。”邓州程没有推脱,接下了活,不过他没有换位置,直接就在自己的位置站着说话,“前些天我们村部算是把分田到户的事情商议得差不多了,现在只等着上头下达通知,我们就好开村民大会。这事先搁着,今天就来说一说门山寺旁边的荒山的事情吧。”

    邓州程说了一遍荒山的事情,“当时挖水库的时候没有挖掉这座荒山,也是为着要水库需要这座荒山搁放在那里,这些年来,因为怕跟高庙村闹腾起来,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村里一直没有好好处理这座荒山。现在日子过得比以往要清爽了,村里也得想办法把这座荒山给用起来了,高庙村已经在那边的山脚下开了几亩荒地了,要想好好收回来,怕是不容易了。”

    “怎么就不容易了?别管他们怎么开荒了,这座荒山原也是属于我们老门山的啊,县志上都记着呢,就是打官司也不怕的,高庙村跟这座山离着有一段距离呢。”有脾气躁一些的年青干部就受不得这气。

    邓州程手指关节敲了敲桌子,“事情商量着好好来办,不要动不动就闹起脾气来!老门山只要想要继续发展旅游村,跟周边的村子,那就得好来好往,不然,随便他们做点什么空子,老门山就得疲于应付。”

    想要做成什么事情不容易,但是想要破坏什么事情那是再容易不过了。

    大家都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搞破坏那是最容易的事情了,就连刚刚脾气暴了一点的年青干部,这会也醒过神来了,他轻咳了两声,到底是没有再继续说一些显露他暴脾气的话了。

    邓州程接着往下说着那座山的事情,“荒山跟门山寺挨着,总是搁个荒山林子在门山寺旁边也不大适合,得利用起来,也好给门山寺添点好景观。另外,山脚也得圈上一圈,免得有坍塌的事情,这样一来,高庙村开荒的那些菜地,怕就得给复原了,大家想想看,怎么跟高庙村那边交流吧。”叫大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跟意见。

    大家一致认为,既然要跟高庙村好来好往,那就不能拿着什么势去压对方了,别管对方肯不肯还地,怎么也得先讲一下道理的。

    “先礼后兵,先还是跟高庙村好好商量吧,我们跟高庙村多少年的老邻居了,不能做得太过分了。”几个老干部都是不乐意跟高庙村闹翻的,“其实,高庙村跟我们这座山,离得有三四里路远了,我们好好说一说村里准备要怎么把山给用起来,他们总不至于不讲道理。”

    朱娇娇只负责记录着大家的发言,并没有发表意见,这一座荒山,在她的梦境中,因为这同就没有怎么用上过,所以倒是没有跟高庙村争执这座山的事情。这山说是荒山,其实,也就是山上的松木树比较稀疏,又有灌木丛较多,这种,村里一概是称之为荒山了。

    而且,因为这山是挨着水库的,早之前水库开挖的时候,上头就说过了,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这水库边上山林中的树木都是不能砍伐的,所以,挨着水库这边的,老门山的基本上都是没有动过,往外邻着高庙村那边的倒是有他们开了荒做了菜地了。

    大家讨论着要怎么好好地跟高庙村那边说明白这事,会议到一半的时候,朱娇娇听着村部的楼下有了动静,仔细一听,果然是丈夫跟两个孩子说话的声音,还有另一个小子的声音,这是从龙门那边回来了啊。

    没一会,叶有华果然上楼来了,大家不由得都停了讨论,反而问起来了龙门那边的事情来了,“叶支书,龙门那边的事情解决了?怎么解决的啊?按游客们要求的最后给他们优惠了?”

    “都这么好奇呢?”叶有华坐下来,接过妻子递过来的水壶,喝了一口水,也没有卖关子,直接跟大家说了龙门那边的事情,“没按游客要求的优惠价。而是跟游客们好好解释了一下金工镂雕的工艺,游客们最后按照龙门定的价格完成了交易。”

    大家有一些惊讶,但是仔细一想又不惊讶了,“叶支书带着的素玥成信很会说话吧?把游客们给说动了?”

    “怎么这四十块钱的事情,闹腾成这样了?”也有干部有一些不能理解的,“统共也就是亏个四十块钱的事情,折腾了这么大半天的,还欠了人情,不如直接就直接认亏算了。”

    叶有华面色肃了肃,“不是这四十块钱的事情。做这个金工镂雕的都是龙门很大年纪的老人家,他们年纪大了,也下不了田做农活,只能是在家里做些手工赚点钱,这金工镂雕耗材贵重,工艺复杂,一年到头,老手也才能出一件摆件,老人家两年的心血,只赚个二十块钱的人工费,按游客的要求,这两年时间白忙了,另外还要倒贴二十块钱的材料费,这个亏,你叫老人家怎么认?”

    “龙门虽然一直在跟着我们老门山发展,但是他们没有我们老门山这么多的花样,鸡鸭鹅鱼猪羊兔,他们是远远比不上我们老门山的。龙门也是一个大村子,他们村的人也挺多的,年底结算可不比我们老门山这边要分得更多。不提他们村民们分钱多寡的事情,只单说这笔钱吧,就是我们老门山,也不能随便哪个能说四十块钱就不能当回事吧?”叶有华声音和缓地问大家。

    大家听了都摇头,老门山也不能把四十块钱不当回事呢,不说老人家费的心血,就单论钱吧,这钱拿去买猪肉,能买五十斤呢,五十斤猪肉,一家子省着点吃,那是能吃半年的,谁能不把这个钱当回事啊?

    就是刚刚发话的也痛快认错,“刚刚是我失言了。想着老门山发展得好,这心思就轻浮起来了。”

    “嗯。”叶有华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这个事情,只问大家,“今天会议上说的什么事啊?”

    邓州程把上半场会议说过的事情大略说了一下,“正在讨论怎么跟高庙村那边去沟通呢。”

    “嗯,是得好好沟通。”叶有华点头,他看了看大家,“跟大家提醒一句,事情还没有定下来的,就先别传出去了,免得高庙村那边起了误会。”他们这里商量着要把人家开的菜地给清理掉,不让人家动怒才怪呢。

    这一点,大家心里还是有数的,“不管到没到动真章的时候,这是外村的事情,得村里专门有人去处理,我们是不会跟外头多嘴的。”

    “嗯,先礼后兵也需要提供一些证明资料之类的,当初村里的那一些地志资料,我记得村里之前有的。”叶有华说着就起身了,“我去资料库里找找看,要是有现成的地志更好说话一些。”

    朱立良立马接声,“我这边也有一些资料,是立财兄弟给我的,当年他家里有这座荒山的地契的,现在还保存得好的,不是说拿着这地契要做什么,别的不说,好歹它能够证明这山确实是是我们村里的。”说着,他把夹在笔记本里的一个信封拿了出来,从桌上用力一推,就推到了叶有华跟前。

    “有地契那就是明明白白的东西了。”叶有华取过信封,小心翼翼地把信封里的东西倒了出来,这种地契想必年头也蛮久了,他担心动作太大了,会有所损伤。

    坐得近的就有几个人凑了过来看,果然信封里的是地契,还有图纸之类的,图纸上将整个山给画了出来,还有很详细的尺寸。这种尺寸还挺详细的,山并不是规整的圆形,略有凹凸,也给标了出来。

    邓州程这个年纪的人,不是家里有条件的,大多数都是没有见过这种地契的,此时看着这么详细的资料,都有一些吃惊,“原来那些个时候的地契竟然会写得这样详细的?”

    “这个确实是官契。”叶有华做过地主家的大管家,自然是见过这东西的,他把几张纸轻轻舒展摊开,“这个地契上面的信息确实是写得挺详细的,有光绪年间的官契,又有民国时期的官契,还有建国初期的官契。不过,官契的纸张有一些发脆了,得往底层加一层纸,免得碎成渣。”

    其他人听得很感兴趣的,都一起凑过来看了,“说是官契就是因为这上头盖的红色印章吧?虽然这红印看起来有一些模糊了,不过,大致还是看得出来的,光绪年间的官契有两个半红章,民国时期的官契只有一个半的红章?建国初期的地契倒是有两个红印。”

    “每朝每代自然是各有各的不同的。”叶有华看着三份地契,特别是那一份建国初期的地契,很有一些感叹的,说起来,当时外边就已经是在打土豪了,立财叔还敢去换这样的官契,也很了不得了。

    于小五也在一旁感叹了一句,“立财叔在五零年的时候还敢去换这样的地契,可真的是了不得啊。”

    “是啊,很了不得了。”大家只要想一想,后来清算时候的凄惨,就有一些感伤了,当时,这是明晃晃地把证据送到了官方眼皮子底下嘛。

    朱娇娇倒是有见过地契这样的东西,家里以前在县城也是有宅院跟商铺的,不过,因为地势问题,后来建国初期新建工厂的时候,就被拆了,当时家里也没有去跟进那个院子的后续。所以,即使家里还有保存着民国时期的契书,也没有什么用处的,至多,能当个收藏品吧。

    大家围观了三份官契,又感叹了一番之后,这才各回各位了,邓州程也有在资料库里翻找出来一叠地志过来,“这个是村里手抄回来的,我看了一下,有县里的地志,还有桥湾镇里的地志。”

    “县里的地志范围太广,老门山都缩成一小团了,不怎么明显,倒是桥湾的这一份地志,勉强能看到一点的样子,但是,这个也不比这几份官契附带的图纸更清楚。”邓州程找的时候也就有顺带看了一遍了。

    叶有华将两份地方志仔细翻阅了一遍,“不要紧,上头有一点痕迹的,这样也是有用的,这两份地方志再抄录一份,到时候一起带着去高庙村谈事吧。”

    “我们老门山有这么多份资料,总不会高庙村还会有什么话可说了。”大家看着这些资料,都是官方的,再是详尽不过了,高庙村总不至于为着几亩地耍赖吧?

    也有人比较悲观的,“那么多年都不管这座山,任由高庙村开荒,高庙村肯定都把这山当成自己村里的了,我看事情不会太容易的。”

    “还没有开始呢,就先别泼冷水了。”就有人听不得这样的话的。

    叶有华看着瞬间就热闹起来了的会议室,干脆坐了下来,一旁的朱娇娇这会才有机会问他两个孩子是不是回家去了。

    “从小路回去了。”叶有华点头,“他们两个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那一个食盒不够他们吃的,回来的路上就说饿得很了,我让他们赶紧回去吃饭。”

    朱娇娇听着倒是微微笑了笑,“他们这个年纪,又是打小习武的,自然是整天喊饿的,要不是有给他们带了肉馅煎饼,他们怕是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就要喊饿了。”家里给带的肉馅煎饼,用的肉馅可是特意取肥肉、瘦肉以及盐菜各配一份的,这种最是饱肚了。

    “他们现在这日子,过得也太好了。”叶有华想着两个孩子过的日子,光给他们带的煎饼,一天就要耗掉小半斤猪肉了。这种日子,家里也就是素玥成信享用了,从素玥往上的几个,能带几个素饼子垫肚都很不错了。

    以前也不是家里不舍得给孩子们吃猪肉,家里一年到头整的猪肉其实也不少了,真的要是怕自家不够吃,寄送到各处的年礼减点量也就成了,只是家里实在是不敢造得太凶了。在大家都吃得一般般的时候,家里不好让孩子们吃得白白胖胖的啊。

    以前是没得可以给孩子吃太多猪肉的机会,随着村里大家的条件都好了起来,楚南也发展起来了,现在倒是有了机会了,最小的两个孩子也就过得比他们上头的姐姐哥哥们要更好一些了。

    455终于来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