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玄幻修仙 > 从红楼骑龙升天到洪荒 > 第88章 白蛇七五宝莲灯一锅烩(7)

第88章 白蛇七五宝莲灯一锅烩(7)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在开封府旁边置了几座院子,已经设好阵法。你把人送来京城,安置在有三株百年银杏的那座宅院中。”

    陈曦挥手甩给杨戬一块曦辰弟子玉牌,脚下踏出,身影消失在虚空,只留下话音在御园回荡。

    “拿着曦辰令,能自由出入遮天阵。”

    老皇帝死了,禅位仪式自然取消,陈曦的登基典礼也推迟。

    新皇年幼,李太后垂帘听政。

    皇帝的陵寝还没建好,停灵宫中没有下葬,前朝就为了权利吵得不可开交。

    先皇早年还算英明,到了晚年,越来越昏聩,任用的两个宰相都是溜须拍马奸猾之辈,这些天常使唤宫人进献陈曦蝈蝈、斗鸡等引人玩物丧志之物。

    陈曦东西照单全收,并记上小本本,攒起来秋后算账。他忙着给老皇帝哭灵守孝,折老皇帝的阴寿。

    佛道两家一起入宫做水陆道场,这边请天官,那边送往生,吹吹打打好生热闹。

    也仅只是热闹。

    几百和尚道士,没一个正式筑基,打头的号称高僧真人,也不过刚炼气,能点符请个天兵下凡。

    杨戬送妹妹一家入京,看望小皇帝时,告诉陈曦。

    商周以前,天下还有人皇;封神之后,龙气成为修行大忌。练气士只要沾染龙气,必将天劫加身。佛门不重肉/身,还好些,志在成仙的道人,一般不沾红尘。

    “神君虽然有青萍剑在身,能镇压气运,但也要小心别被龙气侵蚀神魂。”

    杨戬提醒之时,忍不住看一眼正伤心垂泪的小皇帝,再看眼跟他一样隐身站在旁边的曦辰神君。一阵子不见,小皇帝清瘦长高不少,逐渐显露少年模样,眉眼跟曦辰神君也越来越相似。

    两人站在一起,跟父子一般。

    杨戬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

    难怪一般的护道者都只确保历练之人不死,而曦辰神君却因为一句妖孽,为小皇帝出头,直接杠上佛门,就算是截教新仇旧恨加起来借题发挥,也足见曦辰神君对小皇帝的重视。

    但曦辰神君的道侣是真龙,而且明显是雄龙,曦辰神君也不像女仙……小皇帝前世难道是他们神魂交/合天人交感时孕生出来的?

    杨戬一本正经的胡思乱想,连陈曦跟他说“以后只有国运,没有龙气”都没注意听。

    杨戬离开之前,小心从袖中取出宝匣,双手托着交给陈曦。

    “造化乾坤之法我正在修习,另有哮天犬得了进化之法。我在天庭有身不由己之时,截教造化传承之宝,还请神君托付可信之人。”杨戬顿了顿,又道:“内有新天条草案,请神君指正。”

    陈曦送走杨戬,一时疑惑。

    “造化传承就造化传承,还加个截教在前面……”陈曦看向驾云飘过来的黎山老母,问:“造化经跟上清功法很像?”

    “不像。上清功法求一线生机,而造化功法练己身生机。”黎山老母朝陈曦行礼,递上愿意转修功法的天庭截教弟子名录。

    陈曦打开一看,竟然有两三百人,封神榜上有名有姓的大多都在其上。赵公明跟三霄娘娘不奇怪,掌管天庭雷劫的雷祖闻仲竟然也在里面。

    “你一直跟他们有联系?”

    人间过去半月,天庭不过半个时辰,这效率,也太高了。

    “教主收了许宣,藏了白蛇,搅乱佛门天庭大计,又在西湖之上镇压伏虎罗汉转世,断慈航先天柳枝,扬我截教威名……”

    陈曦打断黎山老母的话:“别喊教主,叫神君就行,”

    “神君威名,天庭群仙早有耳闻,我寻赵公明时,大半弟子刚还都在他宫里讨论神君。只是封神榜对神仙的约束极大,一旦叛出天庭,将被磨灭真灵,连转世也不能。但若是有了肉/身,可以尝试以分魂李代桃僵,脱离封神榜控制。”

    黎山老母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金盆,捧给陈曦。

    “赵公明被封为财神,在人间还有几分香火,这是他亲手炼制的聚宝盆。送给神君弟子,放在皇家内库,自能财源滚滚。”

    大宋看似富裕,但富的只是民间和士族,国库内库都挺穷,陈曦给太后打首饰还要先点石成金,还不能做得太显眼。有了聚宝盆,宫里可以过得宽裕些。

    陈曦手下聚宝盆,笑眯眯替小皇帝道谢,将杨戬还回来的传承宝珠强化一番,交给黎山老母。

    “这里面有七十二种功法神通,除了最基础的造化升灵法必学,其它功法神通只能用功德兑换。”

    黎山老母接过传承宝珠时,双手手微微颤抖,闭目探知宝珠中的宛如书册一样排布在列的功法神通,如获至宝,俯身深深行礼。

    ……

    老皇帝七七过后,是陈曦的登基大典。

    祭天之时,玉帝那小心眼,命令灵雷公电母鼓风打雷,乌云压城风雨欲来,很不吉利。陈曦放出青萍剑,搅散乌云,轰碎雷电,日光从洞穿的云层洒下,给祭坛镀上金辉。

    天道就大方多了,陈曦将第一杯酒水敬天时,三千里紫气滚滚而来。

    墨漩乘紫气驮着比凌霄宝殿还金碧辉煌的水晶宫降下,跟皇城融合为一体,中央宝塔高耸入云,名为曦辰宫,细数竟有三十六层。

    有那不信鬼神的大臣抹汗擦眼,怀疑自己是热晕头。但睁眼闭眼,那宛如大日一般耀眼的高塔仍在,原本略显狭窄的宫城似乎变大了。

    不,不是似乎。原本只要转头,帽子就会碰到旁边的人,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远了两尺有余。最近的大殿从百步可至,增加到最少要两三百步。连脚下的青砖也变成金砖……

    有站在后面的侍卫偷偷用靴子尖撬金砖。

    陈曦趁着所有人都被皇宫异像吸引注意力的时候,抛开大臣写好的祭文,向天祝祷。

    “自我起,龙气归于国运!”

    半空中,神魂所化的曦辰神君挥动龙角拂尘,击散盘旋在陈曦头顶的赵家皇室龙气。

    这一刻,不管是在附近观看大典的杨戬和黎山老母,还是高坐九重天,通过别的手段关注的佛门和天庭,都露出惊诧之色。

    龙气是帝王的象征,没有了龙气,帝王除了掌握权力,跟凡人还有什么区别?

    只见击散的龙气化作无形之光,洒在大宋疆域每一个角落,融入每一个生灵体内。

    不管是修行之人,还是灵智已生的妖精,这一刻都感觉到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变得更紧密。

    确切地说,是跟这片天地的关系更密切。

    原本大宋于他们来说,是赵家的天下,是皇家的疆土。

    而现在,他们成为天地的主人。

    心中有种明悟,

    以前修行,修的是远离红尘的避世修行之道;以后恐怕要深入红尘,还天地孕育因果才能超脱。

    不少灵性较强的凡人也感觉到不同。

    常州某地一个少年侠士抬头望天,手中的巨阙剑慢了一丝,被师父敲到手腕。

    “昭儿,专心点,看什么?”

    “师父,今日天上云霞真好看,晚上吃拨霞供怎么样?”

    恰此时,陷空岛也有一位少年侠士抬头,望着天上灿烂的云霞,喃喃自语:“青天白日、正午当空,这霞来得妖,等下去吃红鲤鱼避避邪。”

    ……

    京城,祭天现场。

    小皇帝和曦辰神君同时抬高双手。

    一缕缕云雾从每一个生灵身上袅袅升起。不同的人,身上的云雾有浓有淡、有多有少,越是身具高位、德高望重,身上的云雾便越多越浓,而最强盛的那道,来自陈曦。

    云雾朝陈曦汇聚,在他头顶化作一颗种子。

    “自我起,人道归于人皇!”

    陈曦话音一落,种子发芽生长,刹那间,只见一株巨大的树从人间升起,枝叶覆盖整个大宋。

    “建木?!”

    玉帝差点摔了观天镜。

    当年他好不容易才斩建木、断天梯,隔绝天人之道,奠定天庭权威,可别要再来一次。

    仔细再看,顿时松了口气。

    不是建木,只是一株大桃树。

    这桃树主干部位比较清晰,但分支宛如游龙,形态变化不稳,树冠还是不停生出和逸散的云雾,离真正成型还很远。

    陈曦举起第二杯酒,抛洒向大地。

    “敬地。”

    酒水如同催化剂,桃树瞬间稳定形态,变得栩栩如生。虽枝疏叶希,似被虫蛀鸟啄,病恹恹缺水枯黄,但中央主干生出一枝新绿,散发蓬勃生机。

    陈曦将第三杯酒洒下。

    “敬众生!”

    大树活了过来,绽放朵朵粉色桃花,一缕缕云雾化为鸟雀小兽,也有些成为缠在枝干上的藤蔓……

    这一棵树,就像一个世界。

    龙气化为国运,宗室王爷公主们察觉到不对,但受到新皇宫冲击的心灵还没恢复过来,只当那种失去重要东西的心情源自嫉妒。

    ‘为什么比做梦还夸张的事情会发生在现实?’

    ‘不过是个黄口小儿,何德何能,登基竟会出现上古传说才有的异像?’

    ‘也罢,终归是我赵家的福气。’

    对朝臣来说,这如远古圣皇降世的声势,他们从冲击中慢慢缓过来后,开始担心。

    有人担心皇帝强势损害士族利益;有人担心皇帝圣明溜须拍马那一套不再好使;哪怕是忠臣,也担心皇帝对士大夫的态度。

    皇帝在太子时期,早慧是早慧,学什么都闻一而知十,但对儒家并不亲密,更好杂学,看农经医经的时间远比四书五经要多。

    真正一心为陈曦高兴的,也就只有李太后了。

    她的孩儿果真不凡!

    新皇登基大典上发生的事,整个京城的人都津津乐道。人们或是涌到皇城外观赏新城门,或是登高眺望水晶塔。虽然先皇孝期没过,茶楼酒馆中已经挂上红绸,为新皇贺喜。

    除了真龙送来天宫之外,还有另一个让人啧啧称奇的祥瑞。

    那就是七月天里,百官穿着正装,顶着烈日,起起跪跪几个时辰,竟然没有一个人中暑累晕,连号称身体不好的寇准都站到了最后。

    民间为圣皇降世张灯喝彩时,文武百官们在奢华庄严的新宫殿中参加朝会。

    这是新皇登基后,第一次大朝会。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皇上任,自然也要烧一烧。

    歌功颂德的篇目过去,殿内气氛祥和,朝臣们一个个放松下来。

    小皇帝坐姿端正,双眸温和,瞧着乖巧可亲,对臣子的长篇废话也极具耐心;垂帘听政的李太后语气温柔,声音细细气气,像面团儿一样好揉捏。

    这样的皇帝,这样的太后,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先皇留下来的奸相交换了下眼色,都露出笑容。

    下一刻,他们的笑容僵住。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