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 第109章 这也太上道了

第109章 这也太上道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家可是奇怪这些卡纸的用处?”李煦高声问道。

    见众人点头,李煦从盒子收罗了十二张不同的卡纸出来,说:“你们相互看看,每个人的卡纸都可能不同,每个盒子里有十二张,十二张为一套,这些卡纸是送给买茶叶的客人当见面礼的,收集起来当书签用很不错,也可以送人。”

    众人相互看看,果然见每个人手上的卡片颜色花纹都有些差异,而他们自己盒子里的十二张,颜色也不各不相同,但花纹是一样的,看着相当别致。

    这种卡片比他们日常用的纸张更厚实,纸质好上许多,加上素雅的花纹,让人不忍心在上头落下一点笔墨,送给家中的女郎定会喜欢。

    李煦当初设计礼盒时就想过要放些赠品,但不知道该放什么好,太贵的肯定不实际,太便宜的又怕拉低茶叶的档次,这种礼盒装肯定是要卖高价的,赠品最好是素雅一点东西,既能讨人欢心又不用花费太多,于是他想到了书签。

    这些书签可不好做,不仅对纸质要求高,而且还要印刷出暗纹和图案,为了达到美观的要求,他可是费了好大的功夫,为此还特意收购了一家造纸厂。

    造纸对现代人来说不算多高深的技术,李煦只是多试了几次就得到了更洁白更厚实的纸张,不过他暂时不打算大量生产,一来工人有限,现在都忙着做包装用纸,二来,他想等这批茶叶卖出去提高知名度了再扩厂。

    “好了,大家也都饿了,先用膳吧,饭后再来品茶聊天不迟。”李煦上次招待全城官员吃的是廉价的豆腐宴,今天请这群土豪们则吃的是佛跳墙,这道菜他没有在食杂铺上架,而是单独卖给了福来酒楼,光是这笔卖配方的钱就足够支付今天的菜钱了。

    佛跳墙是高端菜,普通百姓消费不起,到了这群土豪面前,才能抬高它的身价。

    果然,小二把印着佛跳墙字样的坛子端上桌时,众人都惊诧不已。

    “怎么连坛子都端上来了?”

    掌柜亲自过来给大家介绍:“这是小店新出的菜色,叫佛跳墙,是连佛祖闻了都忍不住跳墙而出的美味,众位老爷可是第一个品尝到的人呢。”

    “徐掌柜就会夸大其词,上回你这新出了个烤鸭也是如此说的,结果还比不上顺王的食杂铺里出的呢。”

    “这您放心,这佛跳墙就是顺王给的配方,往后也只有小店有卖,老爷们吃的好了下次再来光顾。”

    话不多说,盖子一掀,那无法用词语形容的香味就溢了出来,众人表情愣了下,然后集体伸长脖子往坛子里看,有人甚至不顾形象站起来了。

    “香,真是香!”

    等小二将坛子里的食物分装到众人面前,大家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一个个露出惊艳的神情,还真别说,这道菜的味道真是一绝,汤浓鲜香,肉烂入口即化,每一勺舀到的东西还不一样,不知道汇集了多少山珍海味在其中。

    这福来酒楼他们也常来,尤其这几个月常常出新菜,他们也都愿意呼朋唤友地来尝鲜,但之前的新菜没有一道可以和这道佛跳墙相提并论,这鲜美的滋味果真不是一道墙能抵挡得了的。

    李煦自己也吃了一碗,这道佛跳墙里头包含了二十多种山珍海味,文火慢炖了一夜,他平时也是很难吃到的。

    “徐掌柜,明日某要预订二十桌酒席,必须有这道佛跳墙,其他菜你看着添一些。”

    徐掌柜为难地说:“多谢王老爷捧场,不过这些食材有的太难找了,这一趟也是王爷提前准备了半个月才备齐的,您一下要定二十桌,至少要给小人五天的时间准备才行。”

    “不要紧,缺什么你只管去我家取,东家没有的西家借,只有多的没有少的。”王老爷话说完起身到李煦面前作揖道:“王爷,明日是小女的及笄礼,您可否赏脸来喝杯喜酒呢?”

    众人暗道这老王真不要脸,他家女儿几十个,随便拉一个出来说要办及笄礼,还不是借机想巴结顺王,说不定还打着送女儿的心思,真是无耻!早知道自己先一步预订了。

    家里就算没有年龄符合的闺女,不也还有高寿的父母或者刚满月的幼子吗?要办一场宴席还不容易。

    李煦对这位王老爷略有耳闻,是个擅长钻营的,家中田地无数,还做了内河船运的买卖,腰包鼓的很。

    他很给面子地说:“能有好酒好菜吃,本王求之不得。”

    王老爷乐呵呵地拱了拱手,“多谢王爷赏脸。”

    之后再有人来请李煦赴宴,李煦倒是没答应,也没推迟,只说到时候再看,有空了再去。

    他忙得很,没有闲暇时间消耗在一场场的应酬上,会答应王老爷的邀请,完全是看中了他家的船队,等其他地方开始修路,运送物资最好能走船运,又快又便捷。

    酒足饭饱,李煦让人撤掉桌上的酒菜,又上了茶和水果,准备边喝茶边聊天。

    说来他更适应酒桌上谈生意,一瓶酒灌下去,三分清醒七分醉,大脑最不设防的时候,谈生意事半功倍,但南越的果酒不醉人,只好靠茶水来沟通感情了,就不知道今天能忽悠到几个人。

    “不知各位老爷可见到了城中正在修建的道路?”

    这个话题是最近的热门,大家自然是知道的,并且也去看过,但说实话,水泥刚铺上去,他们还看不出样子,也不知道所谓的水泥路到底能有多好,不过有消息灵通的已经知道了这水泥的用处和用法,只是苦于买不到水泥,否则他们有的是钱和人,建房子修路不在话下。

    众人免不了对李煦一通吹捧,然后有人提出:“王爷,不知这水泥可否对外贩卖?家母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住的房子太阴暗了对身体不好,听闻用水泥修建的宅子亮堂干爽,若能为家母建个宅子,也算全了某的孝心。”

    不要脸!大家齐齐瞪着那满嘴孝心的家伙,谁不知道他家中的母亲是继母,平日连话都不敢多说一句,哪来的母慈子孝。

    李煦装作思考的样子,又招来吴进耳语了几句,然后皱着眉头说:“以水泥厂目前的产量,只能供应修路的,无法外卖,不过……”他停顿了下,看向众人,露出个笑脸说:“众位可以等个几年,等本王将南越的路修通后,再生产出来的水泥也就可以卖给众位了。”

    几年?这南越的路哪里是几年就能修好的,顺王怕是没还走过南越的路,不了解这里的地形,那群山环绕的地方,别说是水泥路,就是泥巴路也修不出一条来,若顺王目标如此远大,那他们还是别想了。

    有人动了心思,看看左右,站起来说:“王爷,某有事想私下和您商谈,您看可否行个方便?”

    大家看着那人愣了一下,然后恍然大悟,这水泥厂产量少,所以不够拿出来卖,那如何扩厂呢?如果能多出水泥,那不就有他们的份了。最重要的是,如果能拿到配方,那就不需要求人了,自己要多少水泥就能弄出多少来。

    顿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抢起来:“王爷,某也有事。”、“王爷,某愿意出钱资助水泥厂,您看多少合适?”、“王爷……”

    李煦看着这群激动的大老爷们差点一口茶喷出来,这些上赶着给他送钱的人到底是思想觉悟太高,还是商业嗅觉太敏锐,这也太上道了吧?

    他举高手拍了下,“先安静。”有人没听到他的话,还在高声喊叫,贺遵皱眉喊道:“肃静。”那声音的穿透力非同一般,整座楼都震了三震,场面立即安静了下来。

    李煦站起来说:“大家的好意本王心领了,水泥厂若能扩建,于修路来说是好事,但修路是无偿的,挣不了钱,众位何必破费呢?”

    大家暗道:我们哪里是为了修路,我们是为了那水泥配方啊。如果能弄到配方,那他们完全可以去外地建厂,到时候卖多少价都有人抢着要的,那可比困守在南越这小地方发达多了。

    李煦敲了敲桌子,思索着道:“不如这样吧,水泥一时半刻是没有多余的,但各位可以先预定啊,本王承诺,三年后不管路修好了没有,都会优先给各位老爷发货,这发货顺序嘛,就从量大的开始吧,不知众位意向如何?”

    预定三年后才发货?这……这账赊的也太久远了吧,万一不用三年他们就得到了配方呢,岂不是白费了这一笔钱。

    “还有一点,虽然说水泥是大家预定的,但这笔钱目前也是用于修路,算是造福百姓,本王会将你们的大名刻在路标上,供后人瞻仰,顺序依然是按照谁购买量最大谁在前头,以示公平。”

    还能立碑?

    不等他们多想,就听李煦说:“正巧,纪大人的书法深得卢山长的真传,本王有意让纪大人来刻碑,也好让这路标长长久久地流传下去。”

    这听着很美好的样子啊。

    像他们这样无官无职的人,只有钱多,在当地有点名望,还真没什么青史留名的机会,如果能将名字刻在石碑上,还是纪大人刻的石碑,将来就算入了土,他们的名字也是与世长存的。

    有人小声问了一句:“不知这水泥是何价格呢?”

    对对,不能头脑发热,还不知那水泥是什么价呢?万一天价,他们可不敢应。

    “水泥一袋是五十斤,以袋计数,一袋是十两银,这价格还算公道吧?”

    吴进在一旁努力地抿着嘴,不让自己笑出声,王爷也太黑心了,一袋水泥的成本才多少,竟然敢卖到十两,这建一栋房子下来岂不是成了金屋银屋!

    果然,有人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问:“不知建一栋宅子需要耗费多少水泥?”

    李煦让他们稍等,叫人去请岑堇来,“这个问题本王也不知,不如请个专业的人来回答你们。”

    不管答案如何,大家觉得顺王真是个实在人,没有胡乱欺瞒他们。

    李煦却开始犯愁,这答案要怎么给,总不能给个真实的答案吧?那造价也太高了,以后哪里还有人敢用水泥建房子。但也不能往低了说,这用量是实实在在的,一验证就知道真假。

    好在他现在建的房子全是红砖楼,墙面和地面没有涂水泥,这么一来,建一栋房子的水泥用量大大减少。

    岑堇今天在路上监督着修路,他虽然没能得到一官半职,但王爷发话,让他做修路的技术工,技术支持,上头则由纪大人统管此事,也算给他戴了顶官帽。

    接到传唤,岑堇立即赶来了,等听到王爷的问题,他默默一算,便当众回答道:“这水泥的用量可大可小,一来要看各位老爷想盖多大的宅子,二来,也要看老爷们哪些地方要用,如果只是用来建楼房,水泥和砂、石子的比例约是一二四,预备个上千斤总是要的。”

    李煦叹了口气,说:“这水泥厂刚建起来,技术不成熟,匠人们也不熟练,所以产量低,而且道路不好,原料运费很高,等过段时间,这路一修好,运费自然大大降低,到时候价格会降一些,各位不如等段时间再看看。”

    大家都是做生意的,当然知道运费有多高,要不是路太差太难走,南越的东西也不至于运不出去,如果路能修好,他们往后做生意也会方便许多。

    这么一想,先预付点钱也不算亏,路早一天修好,他们也能早一天受益,只有目光短浅的人才会计较着这点价差得失。

    要知道他们很多人都已经不年轻了,能在有生之年走出南越也是很多人的梦想啊,何况还能将名字刻在石碑上流芳百世,就算是为了后人,这笔钱出的也值。

    等他们离世了,多一分名望在,后世子弟也能多一点生机,这名与利向来不分彼此,就当他们用钱买的名,也值得。

    王老爷第一个举手说:“王爷,无需等几年后,某今日就下单。”

    李煦扫了一圈,见不少人都在犹豫,也有不少人脸上露出肉痛的表情,怕是在计算金额,便说:“这样吧,这也算是各家的私事,不宜大事宣扬,大家如果要下单就在卡纸上写下数量和姓名,我们事后再签订契约。”

    这么一来,就缓解了部分人的尴尬,否则别人都买了,他不买就显得小家子气了。

    但李煦显然没这么好心,“大家放心,本王做事向来公正,说好按购买量排名就决不食言,事后若有人有异议也可以找本王查证。”

    这是什么?这就是现代版的招投标啊,只是别人花钱买地买产品,李煦就让对方花钱买排名,至于他们要买的水泥,三年后那点水泥的价格不算什么。

    大家听他这么说,心里也都起了较劲的心思,问徐掌柜要了笔墨,挑了一张漂亮的卡纸出来,在上头写下自己要买的水泥数量,再慎重地写上大名,然后交给王爷身边的少年。

    吴进捧着个木箱,将收到的卡纸投入箱中,解释说:“这个箱子只有王爷有钥匙,王爷说他要亲自保管各位老爷的善举,将来若有机会,这里头的东西还要公之于众,让世人也瞧瞧老爷们的善心。”

    顿时,原先没有想要买水泥的人也都写了卡片投进去,否则将来这东西公布出去,人家议论说『快看啊,当初修路时这些老爷都给了钱,就只有某某某没有,白白吃了顺王一餐饭食,真不要脸』,那他们还要不要活了。

    也有人听到这话又加了一张卡片丢进去,势必要争个第一。

    一餐饭吃到傍晚时分,李煦原本还想招待他们吃完晚饭再走,但大家午饭吃得饱,这一下午茶没少喝,水果也没少吃,还撑着呢,也就纷纷告辞了。

    李煦回到家,把纪韩宇叫来,和他一起开箱统计,这契约肯定是早签早好,免得这群人反悔。

    纪韩宇一边看一边记录,越写越心惊,这大笔大笔的真的是银子不是铜板?这些人竟然能拿出上千两银购买水泥,而且还只是预购,得三年后才发货,别是脑子进水了吧!

    等把资料统计完,纪韩宇拿给李煦看,脸上挂着震惊而喜悦的笑容,“王爷,您猜猜,一共卖出了多少水泥?”

    李煦也估摸不出这些人的购买力,他直接跳过明细,看了眼总计数,眼睛立即瞪圆了,“三万七千两?”这可是他重生后见过的最大笔的钱财了。

    他今天只请了十几位客人,原本以为能讹到一万两就顶天了,没想到这群人比他想象的有钱,也比他想象的大方。

    纪韩宇乐呵呵地说:“全靠王爷手段了得,否则可拉不来如此多的赞助银。”

    有了这笔钱,修路的事情可以维持到明年了,至少这闽州城内的路可以修的四通八达。

    李煦拿出自己事先画好的工程图,这图纸是他规划好的第一批要修的路线,除了内城,还有城外通往码头的路,然后便是通往其他县城的官道,可以修的窄一些,但一定要平坦。

    他拿笔在沿海一带画了一条直通盐田的快速通道,这一带没有居民,道路平坦,如果修路会非常快捷。

    他上次巡查走走停停,近半个月才到盐田,换成别人快马加鞭地赶路,三天时间足够,如果这条路能修好,那一来一回也只要六天时间。

    他指了指盐田的位置,“这里不仅有南越最大的盐田,还有目前唯一的水师,这条路一定要修。”

    纪韩宇一听就明白,“那不如先让人修这条路?”

    “不,路一旦修好,盐田的位置就瞒不住了,还是等一等,等寇将军练好水师回来,咱们也能多一分保障。”

    “说起这个,下官今日去了趟码头,码头进展喜人,但船坞那边似乎被难住了,并未能造出您要的大海船。”

    “别心急,这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办成的事,几十名工匠聚集在一起,只要每天能有一点进步,将来总能把船造出来的。”

    “这倒是,您让下官重点关注的那位秦老,确实是个有本事的手艺人,其他工匠都服他,隐隐有以他为首的意思,您真是挖到宝了。”

    这位秦老就是当初李煦南巡时遇到的船夫的父亲,擅长造船,也顺利地被李煦录用了,李煦之所以对他多几分关注,也是想到这家子品性不错,可以重用。

    “从东城门到码头的这条路先修,内城的其他道路分包出去给几个商户,官府负责验收即可,可以交给雷家全权负责此事,冷了雷家那么久,也该用起来了。”

    纪韩宇确实不太懂经济事务,做起来有些吃力,郡丞管着的事情繁杂忙乱,他自上任后就没睡过一个好觉了。

    李煦看着他眼底的青色,劝道:“你也别事事亲力亲为,底下的人能用的都用起来,由你面试的那群学子,本事稍差些的也可以招进府里做个幕僚,给你写写文书跑跑腿总是可以的。”

    纪韩宇知道自己是太想用政绩证明自己了,他这官位来的太容易,底下不服的人很多,没有真才实干,根本征服不了南越的官员。

    他可不想让人非议顺王用人唯亲,但他毕竟是官场新手,很多事情要先弄明白了才好定决策,有个过程,这才累了些。

    “您放心,下官知道爱护身体的。”纪韩宇抬头瞥了眼李煦,灯光下那张白皙俊美的脸庞格外招人,令人怦然心动。

    他赶紧低下头,摒除杂念,和他说起了其他正事。

    等离开寇府西苑,纪韩宇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刚才他对顺王心动了,那种情绪来的突然来的汹涌,竟是止也止不住。

    可他也知道自己没可能,顺王将来是要纳妃生子的,岂能和自己做无媒无聘的契兄弟。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