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景行之的古代日常 > 第135章

第13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东西再多, 收拾收拾就完了, 转眼到了出发的时候, 也是离别的日子。

    清早上, 天色灰蒙蒙的,景行之骑着马, 带着柳方出去转了一圈。每走过一个地方,就像是和每一寸土地都道了一个别。

    柳方坐在景行之身前,一松下身子,就能触到身后这两年更为宽阔的景行之的胸膛。

    “要走了, 还挺舍不得。”柳方替景行之说出这句话。

    景行之反倒是释然了, 低声道:“那就有空再回来看。”

    柳方问:“会有空吗?”

    景行之沉吟,思考后道:“唔……可以像老师一样早早不干,然后我们就可以游山玩水!会再回来的。”

    “好!”柳方笑着点头。

    “那就说定了。坐好, 我们回去, 不然家里小胖子又要哭了。”

    于驰骋的马上, 夫夫两又纵观了一遍从城门口到家门口的一幕幕景。

    就连守城门的士兵都知道,今日是景同知离开的日子,没了谈笑的心思, 目光沉默地跟着那进了城便慢悠悠起来的马儿身后。

    等景行之和柳方的身影看不见,一个守城的士兵道:“同知大人那么早出去,是要再看看咱定北吗?”

    早上景行之要出城门的时候,城门还没开呢。这会儿刚到开城门的时候,已经回转了。

    “是的吧。”一个年长的本地老兵眉眼耷拉,叹气道, “送走这么好的大老爷,不知道下一个怎么样?”

    好的官员能富庶一地,穷凶极恶的能让一个地方民不聊生。破坏和毁灭容易,建立和繁盛却需要好多人的共同努力。

    景行之走过一路,也就留下一路的声音。

    他是个接地气的官员,不是一直坐在府衙里,等着案子和事情上门那种,城里没有一处他没去过,远远近近的村镇,他都一一踏足过。

    就是城里土生土长的定北人,也没他熟悉定北。

    正因为如此,也有无数人认识他、知道他,会因为他的离去而发出声声感慨。

    回程的时候,天色亮了些,一些早起卖早食的店面和摊子都开了门或者摆开了东西。

    景行之和柳方骑着马,有个卖包子的大着胆子送了份包子,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一家子上上下下包括路上护卫的早点都够了,柳方两只手拿不下。

    到了家门口,柳方两只手都是满的,景行之腾出手帮忙发早点。

    等给大家分完了,景行之咬一口包子,笑道:“头一回收贿赂,让我尝尝味道好不好!”

    “唔,皮薄肉多馅美,不错不错!”景行之咬上一口,美滋滋道。

    柳方睨他一眼,笑:“你这算收贿赂,又得上官报了。

    ——震惊,定北同知竟如此收受贿赂!三文钱两个大肉包子五个!”

    “哈哈哈,我上官报还少嘛,动不动就拿我举例子,也不给我发栗子吃。”

    景行之正说着话,那厢一个小球从屋子里冲出来,抱住他的腿,撒娇道:“爹,阿灯要吃栗子~”

    “哪来的栗子?没栗子,是举例子,不是吃栗子。”

    “阿姆这里有肉包,快来吃,吃完了我们就出发。”

    一家三口用过早餐,下人将收拾好的行囊装上马车,浩浩荡荡地朝着巷子外走去,就出发了。

    定北城的事像当初老王离开一样,都交给了二把手。

    景行之的二把手年纪比他大,可这回是红着眼来送这位小长官的。

    无他,景行之年纪小,可心胸不小,教人的时候从不藏私,一副恨不得早日让二把手强到能抛开他干活的样子。当然,景行之真心也是这么想的。

    景行之掀开帘子,冲外面挥挥手,就当和大家告别了。

    结果没想到,巷子里也有人折腾了一出。

    好几个嫁人的年轻媳妇和年轻夫郎从一家走了出来,手里带着几个荷包。

    景行之面上波澜不惊,心里慌得不行:

    还一群,这是想要我走不出定北城吗?

    柳方在他身后小声哼了一声,听得景行之头发都在一麻。

    不想那打头的,曾经说过景行之如何如何好的姑娘,冲着柳方笑了笑:“柳夫郎,我们做了几个荷包,送阿灯的,可以给他吗?”

    阿灯从里头爬出来,从他爹身边拱出小脑袋,甜甜地笑着道:“云姐姐,是给我的啊?你真好!”

    景行之赶紧把儿子拎到马车门口,任由他那张小嘴儿甜甜地这个姐姐,那个哥哥,收了一个又一个的小荷包。

    景行之侧过身回头,小声道:“放心了吧。手可以拿开了?”

    柳方红着脸,从景行之腰侧把手收回去。

    等阿灯收完了东西,马车出了巷子。

    柳方才道:“还不是看你的……”阿灯嘴甜也不会那么受欢迎。

    “我只给你看嘛。”景行之懒洋洋回一句,懒散地躺在柳方的腿上,似乎是觉得不舒服,还蹭了两下才找着个最舒服的位置。

    柳方点点他眉心,又笑起来:“阿灯都没你撒娇多。”

    “不可能,我哪有他撒娇多?”景行之不信。

    阿灯凑到他脸侧,也不服气了:“明明阿爹多!”

    景行之眨眨眼,问:“真的吗?哎呀,我想不起来了。我好困,先睡会儿。”

    阿灯看他爹一眼,踩着毛绒绒的摊子走到阿姆身边,小声道:“阿姆你看,我爹他又撒娇了……”

    柳方笑着小声道:“你阿爹起得早,可能真困了,让他眯一下好不好?”

    阿灯听了,按捺住想找爹玩的心,点了点头。

    好吧,就让阿爹先睡好了,再陪我玩。

    阿灯乖巧坐下,拿起一份小画册,轻轻地翻页看了起来。

    小画册是柳方弄出来,孩子大了,配套的玩具小汽车什么的难弄,书册和画本总不能缺。于是市面上便又多了许多的儿童故事和儿童画本。

    等阿灯整个人小人儿沉浸在书里,他爹又睁开了眼,笑着看着他认真看书的模样。

    阿灯专心地看了四五页,猛地偏头一样察觉不对,一把扑进他爹怀里:“爹,你又哄我!你没睡!”

    “不是,我睡了。但是我梦到我的乖乖在看书,爹爹一欣慰就醒了。”景行之抱住这个小球儿,开始解释。

    “那你给我讲故事?”阿灯坐起来,提要求。

    景行之也坐起身,但他揽过阿灯,将帘子掀开:“今天没故事,你再看看定北。”

    说起来,阿灯是江南怀上的,但他在京城出生,出生后没多大就来了定北。

    他小小的生命里,所有自己能记起的记忆,可能都属于定北。

    但这一离开,阿灯很久都回不来这座城市了。

    甚至因为他的成长、长大,他还会遗忘掉很多关于定北的东西,最后对于定北只有模糊的“我小时候在这儿呆过”的印象。

    可他这会儿对这座城市的喜欢也是真的,他对这座城市的熟悉、眷念也是真切的。

    夫夫两看着阿灯趴在窗口,一处一处叫出名字,看着小家伙的目光里满是温柔。

    离开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

    阿灯可以见识到京都的雍容,也可以去品味江南的清丽,还有很多很多地方的风景,等着他去一一去看过。

    马车从城内驶向城门口,一路上站在两侧送行的人渐渐多起来。

    阿灯光是眼睛看着,就发现人多到他看不过来。

    发现这些人好像都跟着自家马车,阿灯回头问:“爹爹,阿姆,他们是来送我们的吗?”

    听见童声询问,景行之和柳方还没答,那些路边上的人替他们答了。

    “是啊!小少爷,我们是送大人和你的!”

    “小少爷不要走了,留下来吧!”顺带把你爹留下!

    “景大人,路上平安!”

    “一路顺风啊!大人!”

    好像一眨眼的功夫,街面上人便如流水般多了起来,将道路两旁堵得拥挤。

    百姓热情相送,景行之和柳方说了声,出了马车骑上马。

    景行之在马上冲众人挥手:“不用送,散了吧!大家散了吧,回去做正事儿!”

    “豆腐坊的,早上正好卖豆腐呢!常家吃食店的,米铺的,书铺的……都回去,都回去!生意还做不做了?”

    “不做了!”

    “今日不做了!”

    “上午歇工!”

    马车走在前面,景行之骑着马在后面跟着,一路上倒不像要走的大官人,反倒像个收税的兵丁,催着大家伙去做生意。让卖东西的卖东西去,买东西的买东西去,要上差的上差去。

    可定北这三年,第一年是不纳税的,第二年、第三年纳税也不高,兵丁们只规矩地收该收的,从没闹过什么胡乱交税的事!

    在百姓相送中,景行之一行人出了城。

    城外头,是早候着的下属官员们和当地乡老。乡老们一人手里捧了个扁扁的木盒子,官员们则怀揣着自己准备的仪礼。

    说到这木盒子,乡老们都是一把辛酸泪。

    挺好一大老爷要走了,他们当然得表表心意,可万民伞刚弄来绸缎,那边上面说景大人不让。

    好吧,万民伞不行,咱们还有功德碑。结果还没弄呢,又说不让,让大家不用忙,不用劳心劳力。

    万民伞发展到后期,已经成了刷政绩的手段,功德碑亦然。景行之觉得那些弄了没意思,干脆就不让忙活。

    他是一片好心了,但送东西这个也是当地百姓表达情意的方式。

    你不让我们送,我们就不送了!?

    乡老们使劲琢磨,使劲琢磨,最后备下了手里的小盒子,今天这礼咱们非送不可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