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节
格也还是起来了,继续笨拙却认真地投入了练习。宝格楚想,世上怕是再也没有一个主子如他家格格这般平易近人的了。能跟在她身边,是自己跟尼布哈的福气。
可惜,尼布哈没有珍惜,现在再想回头却已经追悔莫及。
那样的蠢,他可坚决不能犯!
再蠢笨的人也架不住这日复一日的积极练习,更何况玉录玳绝对不蠢呢?
她只是不适应,又对高头大马有些微恐惧。慢慢习惯了,克服心理恐惧了。自然而然地,也就能策马奔腾唱出心中喜悦了。
而就在她终于学会了骑,向射进发时,黄履庄也终于兴冲冲地亲自跑过来报信儿:“成了,格格,小民成了!小民终于做出了可以充气的杜仲胶胎,也改良了打揎的物件。新马车快捷、轻便、不颠簸,实用极了。连我那自行车如法炮制后,也轻便快捷了不少。因为换成了铁制的架构,这结实程度也非同日而语。简直,换了个车!”
“成品就在小民的实验室里,格格可要一观?”
作者有话要说:蹴鞠也就是足球与马术的相关知识摘自百度,刚看到的时候我也被古人的智慧惊呆了。原来早在宋时就有了充气皮球,还有了充气设备。
厉害了,我们的祖先!
自行车
“要要要, 必须要啊!”玉录玳点头如捣蒜,眼角眉梢之间满满都是兴奋:“我不但要好好观摩,还得亲自体验一下呢!自行车哎, 听着就很厉害。”
尤其大清版的。
绝对开天辟地头一份儿, 妥妥划时代的伟大发明,比西方早了百年还有余呢。
光这份殊荣,就足够叫所有华夏儿女与有荣焉。还没见到实物,玉录玳这彩虹屁都已经吹了一波又一波,直说得黄履庄脸红手摆:“哪里, 哪里?一点微末小道而已, 哪里当得起格格如此赞誉?”
玉录玳心说那是你没见自行车全面取代牛马, 一度成为主流交通工具的黄金时代。否则就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绝不是什么微末小道了,而是足以推进时代进步的伟大发明之一。
可惜没受到老康重视。
不过不要紧, 有她这个小蝴蝶呢!
只要黄履庄版本自行车如史上所记般方便、快捷,适合全面推广。她绝对会以琳琅阁为中心,一点点推行,将其辐射遍整个大清, 甚至走出国门。如果有什么瑕疵之处?那就精益求精呗!
再不懂自行车设计, 她也骑过、见过不少的自行车啊。给点意见,启发启发大神的灵感, 还是绰绰有余的。
掀开蒙在自行车上的绸布之前,玉录玳还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之后?
她就只想为大拿打call,狂喊666了!
可能考虑到铁被管制的因素, 车子的主体还是木制的。只轮彀跟车辐条是铁制,轮上加了杜仲胶所制的胶胎。原木所制的主体框架上被雕琢了精美的花纹, 涂上淡淡的清漆。看着美轮美奂,仿若艺术品。
也是三角形的支架, 状似马鞍的座位。
车把前面用竹丝细细地编了个小筐,后面车轮上加了个木质的后座。
因为黄氏自行车跟西方不同,并不采用链条结构,而是以挽动轴边曲拐的方式行进。所以并没有寻常自行车的脚蹬,而是如后世的踏板电动车般。把车粱下方的位置加宽弄平,用来放脚。
不用脚蹬,骑乘的姿势倒比传统自行车优雅端方了不少。
第一眼印象良好,等玉录玳试骑了一圈儿后更直接爱上:“好好好,先生果然鬼斧神工!居然做出这等妙物,只不知这自行车造价几何?工艺是否繁琐,可大批量制作推广否?”
黄履庄摇头,很遗憾地给出了个否定答案。
首先这东西用料考究,造价很是不菲。不说铁属于管制品,杜仲胶胎的制作也颇多繁琐,稍不注意便是个前功尽弃。就车身主体的木料都不是便宜货,更别说其中的种种复杂机窍与工艺了。
一句话:就算黄履庄亲自指导,也非寻常人能学会!
偏偏他又有言在先,只管研究研发,不喜大批量复制,也没什么耐心教徒……
好在经过玉录玳这些日子潜移默化的影响,黄先生的眼光与追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愿意把研究方向往平民化、便民化发展了不说,还有心把自己的发明推广出去用于民生上了。
比如此刻,在玉录玳各种扼腕叹息。默默琢磨着怎么才能合情合理又不着痕迹地给他提醒,好叫他能把更简单方便的链条式自行车给‘发明’出来时。
他就已经主动开口,跟玉录玳举荐了数十位良才。
可把玉录玳乐得:“琳琅阁生意火爆,各类物件供不应求。我这正愁人手不够呢,先生这可真是及时雨,切切实实地解了我燃眉之急。只……”
“木兰秋狝在即,我这实在分身乏术,也离宝格楚不得。派别个去,只恐人微言轻,请不动诸位大才。还请先生不辞辛劳,亲笔手书几封。着人持信而去,方可一举成功。”
“格格所言极是,小民也是这么想的。”黄履庄笑着点头,从衣怀中取出一叠信纸,显然是早有准备。
玉录玳乐,得!
这还是个雷厉风行的。
不过若真能请来数十位跟他水平不相上下的高才,她谢谢他这份果断与信任:“先生此番发明有功,荐才亦有功,合该重礼相酬。我这俗人一个,也不懂先生有什么高雅爱好。只□□花封万两白银来,给先生做零花。”
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
东方爱迪生也是要吃喝拉撒的,玉录玳当然不能叫人做白工。万两白银虽不少,但相比于黄履庄的伟大发明简直九牛一毛。是以,玉录玳给的相当利落。
才因为平板玻璃机器入手了万两白银的黄履庄却连连摆手:“不可,格格不可!自小民到格格府以来,一应吃用就已极为精致。四时八节有衣服鞋袜,每月还有不菲月俸。这,这都已经想都想不到的好待遇,哪里还好再受格格厚赐?”
“那杜仲胶本就是格格发明,小民只做了些简单处理。打揎之物更是宋已有,小民只些微改进。至于那些人才,也来不来都两说,且未必合用……”
对此,玉录玳只微笑摆手:“先生不必太谦,日子久了你就知道。我这个人最是个功必奖,过必罚的性子了。但凡对我个人或者琳琅阁发展有功的人或事,都会得到相应的奖励。不论月俸多少,有没有很好的待遇。”
“但凡真心跟着我干的,那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先生所荐大才来不来是一回事,先生为了琳琅阁发展积极荐才是另外一回事。打从琳琅阁开业至今,先生居功至伟,理应受奖,且不必推辞。否则的话,就是外道,亦或嫌少。”
那黄履庄是不外道,也不嫌少的。
所以郑重道谢,小心翼翼收下。左思右想后,他还是从中拿出了千两纹银,拜托玉录玳派人南下求贤的时候帮忙送给他老父老母。嘱他们买些个良田傍身,也算是不孝子让他们操了这么多年心的弥补。
如此一来,二老手中有地心不慌。也……
能在长嫂面前挺直腰板了吧?
这等小事,玉录玳自是连连应承,甚至还特善解人意地问用不用帮忙直接将田地置好,落在二老的名下。
黄履庄一愣,继而明白她是清楚自己在家乡的各种窘迫。也明白他不是不肯多给钱,而是怕兄嫂贪吝。巧言哄了去,甚至鼓动二老直接进京来一起投奔他。并不想美好生活再遭破坏的他忙红着脸真诚拜谢:“若能如此,便再好不过,小民谢过格格。”
玉录玳笑:“些许小事儿,先生何必客套?”
告别黄履庄后,玉录玳又喜不滋儿地坐着自己的新马车进了宫。顺便把弹簧、杜仲胶胎与打揎之物都拿了样品去。将名为献宝,实则捆绑着九五之尊打广告的小算盘拨拉的劈啪作响。
康熙也果然很上道,拉着太子一起亲自感受了新式车胎与弹簧的加持下,马车到底有多平稳舒适后,立刻就着人采购。
务必在秋狝之前,将龙撵与太后、随驾诸妃、诸皇子与重臣的马车都改装好。
作为供货方,成功接到大单的玉录玳眉开眼笑。
可是……
“什么?”玉录玳震惊,狠狠皱眉:“万岁爷叫臣妇献上弹簧与弹簧机,以后都不参与弹簧的制造?”
所以,她只是想卖个蛋而已,现在却直接被抱了老母鸡?
这万恶的封建社会!
眼看姨母眼中那愤怒的小火苗都快熊熊欲燃,胤礽忙笑着轻咳了两声:“铁器乃是朝廷管制用品,如弹簧这般好物,以后应用的方面多着。需求只会越来越大,皇阿玛这是在保护姨母呢。”
不然财帛动人心。
重利之下,谁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呢?
他这么一说,玉录玳可就想起琳琅阁初开时,那一拨儿弹劾了。
为防类似事件再度发生,玉录玳倒也没再抗拒。只是……
咱现在是生意人了么,关于利益的事儿,即便对面坐的是皇帝老子,也得尝试谈一谈:“倒是玉录玳浅薄了,硬是没领会万岁爷一片慈心。但……您也知道,为了琳琅阁一炮而红,臣妇投入了自己所有家底并太子妃娘娘的大半嫁妆。”
“为了笼络人才,研究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来。这短短一月,就赏了黄先生两万余两白银。而刚刚,他又推荐了数十位人才……”
哪怕贵为一国之君,康熙也被玉录玳的大手笔吓了一跳。
偏当事人还一脸理所应当的样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千金市马骨,马骨还价值千金呢,更何况黄先生那么个旷世大才?臣妇提起这个,可不是抱怨黄先生身价忒贵。只是请万岁爷明白,琳琅阁日进斗金,靡费也不少。”
研究成果、生产技术的,没有白白转让的理儿。
而且从垄断方变成被垄断方,所需都被供应方掌握手中什么的。这牺牲可是超大,理当有所补偿!
她有,琳琅阁二东家太子妃也得有。
朝廷所产的弹簧还得优先供应琳琅阁,成本价那种!
当然作为琳琅阁大东家,玉录玳保证,绝不将东西用在妨碍社稷稳定安全的方面。不借着价格便利倒买倒卖,挣朝廷的钱。
本就没打算白得技术的康熙沉吟,故作沉思状。
眼看着玉录玳从信心满满到毛焦火燥,再到颓然认赔。片刻功夫,脸色变了几变,他才矜持点头:“玉录玳所说也有道理,就这么办吧!嗯,你算算看,那个弹簧机器从生产到研发用了多少,朕十倍予你便是。”
成本?
那东西是黄履庄早年的小发明之一,玉录玳随口提及,他加班加点做完就送来了。
一个大子儿都没花!
但玉录玳会说么?
当然不!
果断把因平板玻璃机器奖励黄履庄的一万两算上,再细问了他弹簧机器的大概价格。有零有整的一百二十三两就报了上去,抱回了厚厚一沓子银票,整整十一万两千三百两。
奖励到手,玉录玳直接就跟胤礽一起转道毓庆宫。要跟自家小伙伴太子妃二一添作五,把这笔意外之财给分了。
刚絮叨几句,太医院那边就过来给太子妃请平安脉了。
随后,几人就收获太子妃三年不飞又不鸣,结果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大消息。
一炮双响什么的,太子与太子妃双双懵逼。还是玉录玳紧迫咳嗦下,这俩才稍稍回神儿,细问了相关情况又给了太医厚赏。
送走太医后,照例屏退左右。
然后太子与太子妃相继落座,双双给玉录玳表演了个既喜且忧。
看得玉录玳挠头:“那什么,一分耕耘两份收获,难道不是上上大吉的好事儿?”
咳咳咳咳!
就算千万次听到,胤礽夫妻也免不了地千万零一次被她这虎狼之词深深震惊。不过今儿处于更大、更突然的震惊中,倒也没谁再有那个闲心去挑她的语病。
只不咸不淡地看了她一眼:“好是好,可古来妇人生产都犹如鬼门关前打转转。一个尚且万分危险,更何况两个?”
胤礽自己生母就是难产而死,自然而然地就在这方面更加顾虑忧心。近来他与太子妃感情愈发融洽,也就更不愿意她有一丝丝的意外。
相比于他,太子妃的纠结更多在孩子性别上:“若两个格格还好,若两个阿哥……”
怕不是就得舍去一个,或者送其中之一去庙里。
可儿是娘的骨中骨,肉中肉,疼都来不及,哪里愿意舍弃?甚至只想一想,太子妃石氏的心里都好像被针尖扎过,不由泛起密密麻麻的疼。
说着说着就泪盈于睫,可把玉录玳乐得:“你们啊,你们,亏你们还是天底下第二尊贵的两夫妻呢!自身的投胎技术都练得这么出神入化了,怎么不肯多给孩子们点信心?相信他们是上上大吉的龙凤胎,相信他们都健健康康的,定能顺顺利利地叫你们晋级成阿玛、额娘。”
为防这俩新手爸妈庸人自扰,玉录玳把信服度光环运用到极致。
直说得太子夫妻点头如捣蒜,贼认真深刻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保证绝不再犯后。玉录玳才开开心心地拿出银票,准备分赃,啊呸!
是分红。
太子妃微讶,马上就被太子细细科普了事情经过。
听得石氏眉开眼笑,看着玉录玳的眼神中都充满了崇拜:“姨母怎么那么厉害?居然能当着皇阿玛的面儿侃侃而谈!”
好一波儿彩虹屁后,石氏一脸真诚地道:“多谢姨母想着我,前前后后的,我与殿下都已经因姨母受益良多。这银票我是万万不能收的,全给姨母。”
说好了半劈的,玉录玳当然不肯独吞。
但架不住太子妃巧舌如簧。
到最后,她那银票也没送出去,反而在毓庆宫用了膳,又端回一匣子太子妃为她挑选留意的各色首饰。还有整整一箱子的骑装、旗装与蒙古服。
因她要随着太后一起去木兰秋狝,而太子妃有孕不宜远行,太子又要留下来监国。不放心姨母远行的外甥与外甥媳妇少不了千叮咛万嘱咐,叫她一定万事小心、处处在意。到底外面不如家里,难免有疏漏之处。
玉录玳点头:“放心,放心,我又不是那三岁小孩儿,也不是什么牵一动而动全身的关键人物。哪儿那么容易就被盯上,就被算计了呢?唔,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