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红楼之贾敏重生记 > 第139章

第139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以徒海的为人, 他不喜欢这些计谋算计,狠辣格局太小,若是一个君主都喜欢用这样的手段去排除异己的话, 那么下面的臣子也会跟风而动, 朝廷之上岂不都是佞臣了。

    背后用的这些手段, 都有被人知道的风险, 与其这样,不如老老实实, 能由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只不过现在情况特殊,徒翀用这些手段计谋是为了自保,这无可厚非,但是日后登基, 还是行大道。

    豫王爷回到府里之后,豫王妃得知了他被皇上晾在书房的事, 忍不住抱怨几句:“这都是他们天家父子之间的事情,你是个臣子,何必管这么多,由着他们闹就是了, 他们不怕笑话闹出一场是非了, 你还怕什么,非要帮他们兜着。”

    老夫老妻,豫王妃的话不好听,可是是向着他的, 豫王爷拍了拍豫王妃的手, 很是疲惫的说道:“我也是太上皇的弟弟,皇上的叔叔, 都是徒家的人。总不能闹出去,让天下人指点皇上的不孝,到时候整个皇室都要被连累了。”

    “不说这些了,太子、我都紧急出城往行宫而去,怕是落入不少人的眼睛,这事怕也会漏出一点两点来,少不得有人家过来打听消息,你到时候帮着遮掩遮掩,再者甄家的事情,也快尘埃落定了,皇上杀鸡儆猴,不知道多少人家睡不着觉,这些人少不得来烦你。”

    豫王妃很是不屑,“他们都有胆子敢来,我还怕他们不成。”

    豫王爷说得没错,第二日,豫王妃就收到不少帖子,功勋、文官之家没这个胆子到豫王府打听消息,可是一些公主、王妃就没太多顾忌,打着唠家常的旗号。放在普通人家,都是妯娌、姑嫂,串串门也是正常的。

    豫王妃也没拒绝,划拉出一个日子,把他们都请来。

    长泰公主是太上皇的小女儿,颇为受宠爱,也是她先开口:“王婶,听说前几日王叔和太子一同去了行宫,可是父皇那边有什么要紧事?”

    端王妃瞥了她一眼问道:“不过是日常请安罢了,长泰难道不是也是常去请安么?”

    豫王妃的反问,长泰公主不能不回答:“往日也常去的,只是近来父皇不太愿意见着我们,我们心里担忧,才到王婶这里打听下。”

    “太上皇不愿意见你们,你们该去也得去,即便是见不上太上皇本人,可是问一问内侍,打听下往日饮食起居,也是你们的孝心,若是因为太上皇偶尔心情不好不召见你们,你们就不去探望了,这算是什么孝顺。”豫王妃资历、品阶、辈分在这里搁着,抓住长泰公主的话,就教导起来。

    长泰公主也只能听着。

    豫王妃接下来的话更戳心窝子:“你们同是皇上的姊妹,皇上迟迟未升你的品阶,就是因为你还不堪配长公主这一封号,多向你长平皇姐学学,学学端庄贤淑贞静。”

    这话说的长泰面红耳赤的,长平公主是坚定的太子党,皇上登基后,为了嘉奖她,早早册封她为长公主。

    在场的公主们有顺利升品的,也有仍是原品阶的,都不敢接这话。

    长泰仿佛被拔了一副一样坐立不安,她求救的目光看向了安淑大长公主,这位是在坐中年纪最大的,她不得不开口打个圆场,“弟妹说的是,长泰是性子跳脱了些,可是她年纪还小,慢慢教导就是了,我们身为长辈的也多看顾些、描补些。”

    今日来的人都是些不省心的,唯有这个公主,是个心软糊涂的,面团一样人的,别人想捏成什么样子,就能捏成什么样子。若不是她年纪最大,也封不了大长公主。

    听听这话,什么叫年纪小?什么叫长辈描补些?

    豫王妃嘲讽一句:“皇姐这性子还真是几十年如一日,和年轻时一样坐不住、爱操心,见不得人为难。”安淑除了年岁日渐增长,别的一概不长。

    “您年纪也大了,也比不得年轻的时候,别听风就是雨吓着自己,也别到处跑,若是磕着碰着的,别说您家孩子伤心,就是我们这姑嫂的也难受。”豫王妃对着安淑大长公主说道。

    安淑大长公主想着可不是,自己年纪大了,消息也闭塞,听上长泰说两句话,就跟着过来了,万一自己真出事了或是惹上什么事了,自己一大家子就没了依靠,不由后悔起来自己莽撞,恨不得立刻回家待着。

    豫王妃瞧着她神情,就猜出她想什么了,哂笑一下,亏得安淑命好,生母地位高又抚养过太上皇,这才顺顺利利升到大长公主,要不然这般“天真烂漫”耳根子又软早就被吃的连骨头渣都不剩了。

    气氛又僵持了,豫王妃气定神闲的喝一杯茶,还招呼众人喝茶。

    长宁公主品一杯赞道:“还是王婶这里茶好喝,王婶待会匀给我些可好。”

    豫王妃笑道:“不过是内务府送来的,我可不信内务府会少了你那里的茶。”

    长宁大大方方说着:“虽是一样的茶,可是总觉得进了豫王府就不一样了,沾着福气了。”

    “又说胡话了,什么沾着福气,你还能尝出来不成?”

    长宁笑呵呵说道:“我尝不出来,可是我可是看到了,王婶您府上三代都受太上皇和皇上信任,委以重任,又教导出一位太子妃,可是福气满满?”

    “你这丫头,知道我老了,爱听好话,才故意这么说哄我开心。”

    “我可没说,今日过来一则就想着沾沾福气,二则又想着姊妹们能借此聚在一起,说说话,三则我今日带了我家姑娘过来,想让她和您府上大姑娘见见面,来往下,若是能被熏陶学得大姑娘三分,我就心满意足了。”长宁也是十几岁孩子的母亲了,可是这一番声音清脆,让人心生好感。

    豫王妃的神情也缓和几分,吩咐身边的丫头:“把大姑娘请来吧。”

    不多时,黛玉就过来了,饶是自幼在宫中长大的几位公主,见惯了美人,见了也要赞一声,风姿出众。宫里逢年过节是有宴席,不过都是豫王爷夫妇和徒海夫妇再加上徒翊去赴宴,黛玉很少露面,除非是皇后传召,在座的公主对黛玉虽见过几面但是并不常见。

    黛玉却还能分得清那位是那位,一一问好,既然是长宁长公主开的口,她自然很踊跃,拉着黛玉的手赞道:“不愧是王婶教导出来的,真真大家闺秀。”

    又给黛玉介绍她女儿赵嘉,“你们小时候还一起在宫里读书呢,用外头的话说就是同窗呢。”

    黛玉彬彬有礼:“赵妹妹安好。”赵嘉神色有些尴尬,她是和黛玉一同读书,只不过那时候她挺看不起黛玉的身份,在她眼里,黛玉不过是鸡犬升天,沾了贾敏的光。

    那时候学里不少人议论,说是贾敏有手段有本事,连带着说黛玉也是心机深重之人,不少公主郡主自持身份也不太和黛玉来往。

    赵嘉还有另外一种心思,她出身晋国公府,母亲是公主,出身显赫,本来也是有可能角逐太子妃的,她对徒翀也是心生好感,只不过在学里的时候,徒翀就对黛玉另眼相看,她自然是嫉妒。

    所以两人同窗的时间不短,可是一点来往交集都是没有的,今日她不愿意过来,还是长宁公主非拖着她来的。

    见着黛玉先向她问好,她也含含糊糊回了一句:“曦姐姐好。”

    “曦曦,领着你赵妹妹去小花厅坐坐吧,这里吵,你们也不好说悄悄话。”豫王妃和黛玉说道。

    黛玉屈膝行礼告辞,领着不情愿的赵嘉去了小花厅。

    黛玉只说一句:“赵妹妹,请用茶。”便不在说什么,赵嘉抹不开面子,也不开口说话,气氛便僵持住了。

    黛玉上学的时候就看不惯赵嘉捧高踩低的做派,之后也没什么来往,她心里不喜赵嘉,见着赵嘉一副不情愿和她同处一室的模样,眼观鼻鼻观心的,也不愿意迁就她。

    跟着赵嘉身边的丫头急了,她可是知道自家主母怎么嘱咐的,暗地里戳了一下赵嘉。

    赵嘉也想起自己母亲的嘱咐,说要和黛玉交好,敷衍一句:“曦姐姐这里的茶不错。”若是黛玉之前在豫王妃那里,定会笑赵嘉和长宁公主不亏是母女,说的的话都一样。

    “不过是老君眉而已,水也是往常喝的玉泉山的泉水,我于茶一道不太讲究的。”黛玉随口说道。

    赵嘉听了这话,心里一梗,她也听过几分传言,说是黛玉小时候脾胃弱,养得很精心,吃的食材都是自家庄子种出来的,喝的水也是从玉泉山运来的泉水。

    明明名不正言不顺,本该谨小慎微的活着,却被豫王府捧在手心里,日子过得比正儿八经的公主、郡主都舒坦,这怎么不让人嫉恨。

    赵嘉虽然心里愤恨,面上却是笑了笑。

    黛玉又让了几回点心,气氛才稍微好一些。

    赵嘉看了一眼黛玉手里的帕子,赞道:“姐姐帕子上的兰花绣的真别致。”

    黛玉笑道:“这是前朝寿山居士画的建兰图,绘有兰花数枝、苍秀挺拔,我很是喜欢这幅画,挂着书房鉴赏,后来又临摹了,绣在帕子上。”

    “寿山居士画风潇洒秀逸,只是前朝战乱,他的画大多流落不明,想不到姐姐手里竟然有一幅。”赵嘉也是自有学习琴棋书画的,谈论起画来,也是头头是道。

    俩人也就就着画说下去了,虽然谈不是其乐融融、相谈甚欢,但比之前气氛冷凝好太多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