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这天, 朝事结束之后,兰陵王高长恭被皇帝单独留下,说要与他议事。
大家都很好奇皇帝为什么单独留下兰陵王, 但鉴于没有人敢跟皇帝亲近, 而兰陵王虽然长相好看但却总是看起来凶巴巴的, 于是便也无人敢问了。
高长恭独自一人留在了宫殿之中, 心中虽然也有些没底,但面上却并没有显出什么, 只站在殿中,等待众人散去。
而当大臣们走得差不多了之后,高湛却只是笑笑没说什么,只邀请高长恭前往宫中花园散步。
皇帝邀约,臣子当然不能推拒。于是, 高湛在前面慢慢走着,高长恭落后两步, 两人慢慢走在花园之中。而在他们身后,则是远远坠着一串宫婢内侍。
走到一处亭子,亭中传来一阵男子的低语声和女子的娇笑声,高长恭目不斜视, 但他却听出了那两人的身份。
那就是皇后胡氏与高湛的宠臣和士开。
他还记得, 大哥高孝瑜开始被高湛忌惮,就是因为他进谏了胡氏与和士开交往过密。
高长恭的眼神中微不可查地划过了什么,但却并没有被其他人发现。
亭中的人看到了他们,一前一后地起身, 走出亭子来向高湛行礼。而高长恭也在他们之后向他们行了礼。
“好了, 都不要站着了,”高湛看起来心情不错, “来,长恭啊,坐。今天咱们叔侄俩要好好喝一杯。”
高长恭其实酒量不差,但他并不轻易喝酒。之前那日失控饮酒也只是因为心中郁结所以借酒消愁罢了。可现在皇帝要与他共饮,他当然不能推却。
吩咐宫人在亭中摆上酒菜,高湛与皇后携手坐在主位,高长恭与和士开分坐两侧,四人共坐一桌,桌上杯碟错落,看着倒也闲适自在。
然而,整张桌子旁边最不自在的,大概就是高长恭了。
他知道,高湛将他留下,绝对不是单纯地要培养什么叔侄感情,肯定还有其他的目的。但是这目的具体是什么,他却一点头绪都没有。
因着和帝后一同用饭,高长恭倒也不担心着饭菜之中有毒;而且,对方刚刚才谋杀完他的兄长,又对他本人似乎总是有些什么犹豫,在高长恭看来,高湛应该不会现在向他动手。
“长恭啊,”酒足饭饱之后,高湛才终于开了口,“朕记得,你已年过二十了,是吧?”
“回陛下,长恭刚刚过完周岁生辰,”高长恭躬身行礼,“年已二十有二了。”
“都这么大了,”高湛状似惊叹,“也是时候成亲了啊。”
成亲?
他都过了年岁这般久了,高湛竟然突然提起要他成亲?
北齐民间男女需要在年满十四前成婚,否则便要服役。应珺在十四岁时家中恰逢巨变,家中长辈全部崩逝,而她本人也入了军籍,这便不了了之了;而高长恭则是因为原本定下的未婚妻幼年夭折,几位叔叔又从来不把他当回事,哥哥姐姐们又不忍逼迫,便也就这样耽搁了下来。
不过,若是说到成亲的话……
高长恭想起自己怀中的那个装着两缕缠绕在一起的发丝,心中微微一动。
“这也是巧了,”高湛笑道,“既然长恭尚未婚娶,那朕和皇后今日便为你做个媒,给你娶个媳妇。”
高长恭垂着头,眉头倏地皱起。
“不知长恭还记不记得,前些日子太子大婚,陪坐在本宫身边的那位美貌娘子?那位是范阳卢氏出身的娘子,算起来,还是你大嫂的亲妹子呢,”胡皇后娇声笑道,“那丫头啊,就喜欢长恭这般的英雄少年,男才女貌的,本宫瞧着是极为般配的。”
高湛听到胡皇后提到“大嫂”便知道事情不对,然而胡皇后却始终没看到他的眼色和表情,将整句话说完了。此时此刻,看着高长恭恭顺尊敬但并没有一丝一毫的亲昵的态度,他冷哼了一声,警告般地瞪了胡氏一眼,才开口说道:
“那范阳卢氏也算是当今顶级的门阀士族了,朕做了些糊涂事,害她家没了个王爷女婿,如今那卢家娘子又心悦与你,朕便做主还他们一个王爷女婿,长恭看着如何?”
“皇上的想法自然是极好的,”高长恭低声应道,然而还没等高湛再度开口,高长恭便说道,“依臣看,太子与卢娘子年岁相当,男才女貌,极为般配。”
“荒谬!”胡皇后听了他的话,大吃一惊,“太子是本宫的儿子,卢娘子是本宫的表妹,这辈分都不一样,如何般配?”
高长恭依旧垂着头不发一言,只静静地等待着。
似乎被这么一“提醒”,高湛才回过神来。
如果非要按照胡皇后这个算法,卢娘子与皇后同辈,便年长了太子一辈,算是太子的长辈——而高长恭,则是太子的堂兄,自然那卢娘子也算是高长恭的长辈了。
高湛恨铁不成钢地瞪了胡皇后一眼,胡皇后还有些不服气,直到坐在另一侧的和士开安抚般地握住了她的手,她才在恶狠狠地瞪了高长恭半天之后冷哼一声,暂时消气。
“但河南王已死,我朝与卢氏便再无姻亲关系,这于家于国都不大合适,”高湛眯着眼睛看向高长恭,“依兰陵王看,这该如何?”
高长恭依旧极为恭敬:“依臣看,卢氏可入陛下后宫。按辈分,卢氏为皇后娘娘表妹,按关系,姐妹共侍一夫,也算是美事一桩。”
这话把胡氏气得,差点当场一个倒仰。高湛也有些啼笑皆非:他本来是要逼着兰陵王娶妻的,怎么就给自己多说回来一个妃嫔?
“可是兰陵王业已年过二十,再不娶亲,陛下也是会担心的,”和士开见到帝后都被怼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便主动开口救场,“难不成,王爷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别人不知道,但和士开还是知道的。年初时他与皇帝共同见到了那位应小郎君,也知道那小郎君与兰陵王关系不一般——但就算是再不一般,那小郎君难道还能变成个女人,嫁与他兰陵王为王妃不成?
他们齐国可没有个要娶男人当皇后的皇帝,更没有娶男人当王妃的先例。
“是。”听到和士开问出了这个问题,高长恭毫不避讳地抬起头来,直视着和士开,“本王心中已有了人选。”
高澄笑了一声:“朕倒是不知道,长恭竟然何时有了红颜知己不成?但长恭可是我齐国的王爷,也是朕的侄儿,更是文襄皇帝的亲生子——这王妃的身份,可不能低了。”
言下之意,若不是那最为顶尖的“五姓七望”出身的娘子,便都不配为他兰陵王的王妃。
“回陛下的话,臣看重的这位,自然也是五姓七望出身的贵女。”
高长恭顿了顿,才面不改色地开口,继续说道:“此女郑氏,乃是赵郡王元妃郑氏的侄女,车骑大将军郑述祖族孙女,性情柔嘉,温婉貌美,堪为良配。”
以前,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娶妻。虽然他的兄嫂长辈总是有意无意地试探他,但他本人其实宁缺毋滥,对于女色方面本就淡薄,又加之他本人天生的出色相貌,大概还有些旁人都不可察觉的自视甚高。
直到他遇到了那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儿。
初识的时候,他以为那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哭包,和他认识的其他女子似乎并无不同;再后来,随着逐渐加深接触,他不得不承认,这丫头与其他女子都不一样,就连面对他那令他自己有事都无法忍受的多疑,她都能淡然化解,并且一点也不觉得那很惹人厌烦。
甚至还陪着他,帮他度过了那些令他想要崩溃发疯的日子。
他还记得,那日自己醉酒,是应珺在陪着他。虽然他不记得后面发生了什么,但那与他自己的发丝纠缠不清的,绝对是应珺的头发无疑。
他次日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地问问她为何左边的鬓发短了一截,结果那丫头一副顾左右而言他的样子,只叫他觉得哭笑不得,不过也让他觉得十分挫败。
看样子,应珺是真的从来都没想过要做他的王妃。
不过,他却是认定了——如果他一定要拥有一位王妃的话,那这个人非应珺莫属。
应珺亲母元氏的身份不能让高湛知道,因为他见过应珺——卫嬷嬷看了都能猜想得到的身份,高湛这等聪明的人定然也会想到。而应氏又只是普通平民,这等出身断然做不成郡王正妃;所以高长恭早在决定娶应珺为正妃的时候,就已经为她想好了身份——既然应氏和元氏的身份不能提,那便只能从她其他的亲长那边提了;虽然应珺将郑氏夫妇唤作舅父舅母,但他也已经去信给了已经成了他正经大嫂的郑朝颜,让应珺入籍郑氏,做他的王妃。
“郑述祖的族孙女?那便不是郑妃的亲侄女了,”胡皇后皱眉道,“这等身份,如何堪为良配?”
高长恭听了她的话,眉头皱得更紧了。
“原来依着皇后娘娘的看法,非得是五姓七望的长房嫡女,才有资格当臣的王妃,”高长恭轻声说道,又行了一礼,“臣在此,先谢过皇后娘娘看重。”
高长恭不提还好,提到这个,又让高湛心中猛地一惊。
这个胡氏,当真是蠢钝如猪,净会给他惹乱子,与她那个卢家表妹还真是一路货色。
五姓七望的长房嫡女——那等身份,别说只是个宗室郡王的王妃,只怕是太子妃甚至是皇后都当得了!
她胡氏本人乃是卢道约的外孙女,然而一个“外”字,便只能算做普通亲戚了:那河南王妃虽然是卢正山的女儿,然而自称她亲妹的、现在暂居宫中的那个卢珍珍,实际上也不过是范阳卢氏的偏房出身,并不是卢氏同父同母的亲妹妹;眼下按照胡氏自己的说法,难不成她自己都不配当皇后?
“既然是郑妃的族侄女、郑述祖的族孙女,而长恭又自己喜欢,那便这么定了,”高湛不愿再听胡氏胡言乱语,在胡皇后开口之前先行下定结论,“朕即日便下旨,赐婚郑氏为兰陵王正妃。”
高长恭这才终于松了口气。
“不过,眼下河南王才刚刚崩逝,眼下长恭还在齐衰之中,”高湛看着高长恭这样说道,“朕先行赐婚,待孝期结束,再为长恭举行婚仪——长恭意下如何?”
与王妃换人相比,不过是婚仪推迟举行罢了,这倒显得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不过,他倒是第一次知道,自己这位九叔,竟然还没有忘记大哥。
他记得很清楚,太子大婚次日,高湛便装作十分悲伤的样子,将他们几兄弟召进宫来安抚了一番。然而那个时候,他早已将事实真相告知其他兄弟,除了年幼的六弟绍信没有忍住,啜泣出声之外,他们其余几人都默然无语,只有高傲又脾气不好的高孝琬在那时悲痛得大哭出声。为了安抚他们,高湛还为大哥加了谥号“河南康舒王”——
可是那位与高湛自幼感情就极好的、将他当做亲兄弟一般对待的高孝瑜,却在他下令用鸩毒将他毒死的时候,也已经真正的死去了。
现在还活着的,只是他们五人的大哥罢了。
他自己做的错事,现在竟然敢就这么提起来,还妄想拿他的大哥再来威胁他一次,当真是卑鄙无耻,下流龌龊。
这般恬不知耻的,这世上怕不是只有高湛一个。
高长恭深深拜下:“全凭陛下做主。”
作者有话要说:
《北齐书》写的是“河南康舒王”,《资治通鉴》写的是“河南康献王”,那就算两个都对好了_(:з”∠)_不过因为北齐书成书近一点,所以正文里用了北齐书的说法~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