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朕又向贵妃求饶了 > 第121章 曙光

第121章 曙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树影斑驳,一地碎雪。

    最严寒的日子,没有炭火,实在过于难熬,但比起露宿野外已经好了很多。

    徐碧琛裹着绒毯,懒洋洋趴在窗前,见天上一轮皎皎玉盘,不由露出个浅淡笑容。

    “在看月亮?”景珏端着铜盆进来的瞬间,立刻掩上门,把霜雪阻绝在外。

    她未抬头,轻轻‘嗯’了声。

    拎起她抱到凳子上,为她褪去鞋袜,将那双莹润小脚浸没温水之中。他仰头看了眼女子的脸,张口问道:

    “你没心事是不会赏月的,说吧,在想什么。”

    嘻嘻一笑,双手捧着脸,道:“真是越来越了解我了,我能想什么呀,还不是想国家大事。”说罢,脸色不变,语气却多了几分凌厉,“皇上,你应该知道,这是场攸关生死的赌注,成王败寇,难道就一点儿也不怕吗?”

    他们通过贤妃与宫廷取得联系,虽可以争取几分帮助,但同样,也增加了暴露的风险。这种地底交往一旦被谢咎察觉,很有可能顺藤摸瓜找到两人的踪迹。

    如此一来,胜算便极小了。

    景珏仍是笑着,伸手,在她脸上轻轻捏了下,目光温柔:“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傻姑娘。”

    嘴巴上说着只许胜不许败,现实操作起来又哪儿能做到完全杜绝失败的可能性?

    他坦然面对一切未知。

    更何况…

    掌心不知何时悄然躺了枚玉令。

    徐碧琛不解,抬眸望他:“你是想用神武玉令召唤神武军吗?”

    他们战斗力再强,左右不过十几个人,根本无法突破重围进入皇宫。只怕一现身,就会遭到围杀。

    珏哥哥莫不是冲昏了头,怎的这时候把希望寄托在玉令上?

    景珏没有忙着解释,而是拉着她的手,轻轻覆盖在玉令之上。

    他眸色极深,黑中透紫,显出妖异的光。

    “玉令只传储君,等于半部玉玺,你猜,它还有什么秘密?”

    全身汗毛在这一瞬惊得倒竖。

    她杏眼缓缓睁大,道:“有…什么?”

    “你可知仁宗文绥十二年,燕国发生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动乱。”

    徐碧琛自幼习读燕史,不可能连这件事都不晓得。

    “二子夺嫡?”

    仁宗时期所定太子病逝,嫡次子和九皇子争锋,按照遗留的嫡长子继承制,在太子之后,应该轮到皇后所出的六皇子。偏这位宅心仁厚,优柔寡断,又十分在意亲情,被掌握军权的九皇子压制,曾一度面临失势的危险。

    有秘史称九皇子欲举兵谋反,但不知为何,风波莫名就平息了,最后,六皇子顺利继位,成为燕国第七位皇帝,庙号中宗。

    而他,就是景珏的祖父。

    此事之后,嫡长子继承制便慢慢走向没落,后来的皇位传承,很少再参考定制。

    “当年九皇子的确差点攻入皇宫,但仁宗害怕真的发生无可挽回的事情,所以提前给了祖父一样东西。”景珏垂眸看了眼掌心,淡淡道,“正是这枚玉令。”

    “景烈手握重兵,不会轻易退却…神武玉令…神武玉令…”她喃喃两声,忽的,眼睛一亮,一字一句道,“它是虎符!”

    太.祖自己就是靠武力取得的天下,知道拥有军队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他内心深处十分忌惮武将专权,立国之后,把燕军分为东、西、南、北四支军队,本朝宁远侯府掌握北军,威远大将军统领东军,陈州文家训练西军,图南袁氏操控南军。

    这四支军队的首领,分别掌握一半虎符,另外一半虎符在皇帝手中。也就是说,皇帝本身无法自由驱使任何一支队伍,同时,四方势力彼此牵制,不至于一家独大。除非遇到国家受侵略的大事,可无条件整汇四军,其余时候,全是妄想。

    因此,燕国历代君主,都不能轻易征战四方,使生灵涂炭。

    他五指微屈,把玉令紧紧扣在手中,对她笑道:“世人只晓得燕君受限,却不知道,太.祖在设下枷锁的同时,也把钥匙给了后人。”

    “玉令里面有一道特殊的虎符,此符一出,可自由驱使四军,无须任何人的同意。景烈会放弃继续谋反,也是因为得知了这个秘密,明白他无力与百万精锐抗衡。”

    且不说他现在还有路可走,即便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凭借这个无人能敌的杀手锏,也几乎不会输。

    但只是几乎。

    “琛儿,我们很可能赢,不过,也可能败北,你明白吗?”

    如果谢咎发现了他们藏身触尘寺,立即派人前来剿灭,就算他们有通天手段,也来不及解燃眉之急。

    徐碧琛的指甲许久没有修剪,已经长长很多。

    她任由指甲刮过细嫩的皮肤,激起一阵微弱的刺痛之感。

    贝齿轻轻摩挲饱满的下唇,嘴角无意识地扬起。

    张开嘴,缓缓吐出几个字:

    “不会的。”

    我们不会输。

    周福海垂头守在养心殿外,指尖发麻,若是有人能瞧见他掩住的脸庞,一定会为那毫无血色的苍白惊讶。

    他勾着腰,哆哆嗦嗦,心乱如麻。

    殿内传来一道响亮地碰撞声,随后,归于沉寂。

    然而,愈是安静,愈是可怕。

    如今宫里已成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吗?

    太后已经被软禁数日。

    今天又有官员下狱。

    后妃遭到严密监视。

    一切的一切,都在张牙舞爪地告诉他,目前形势有多严峻。

    他知道的,这绝不会是皇上,哪怕长相一模一样,也不是他!

    可该怎么办呢?

    他悄悄抬头,把充满希冀的目光投向门边。

    谢大人在里面。

    皇上暴戾,一言不合就要降罪于人,最初还有些仗义执言的大臣愿意挺身而出,然而,随着他手段狠辣程度的增加,肯开口的人越来越少。

    如今,也只有右仆射还凛然不惧,敢和他周旋了。

    实属国之栋梁啊!

    殿内。

    国之栋梁谢云臣,正云淡风轻地掐着皇帝脖子,把他狠狠摁在龙椅上,让人动弹不得。

    皇帝脸胀得通红,没有丝毫反抗,在重压之下,艰难地说:“卑…卑职已经下令,慈悲门的刺客想必早就出发,只要能为您铲除祸患…虽死,犹荣…”

    他加重力气,那人眼睛险些瞪出眼眶,额角青筋毕露,已有气衰之相。

    殒命之际,谢云臣倏地收回手。

    用丝帕慢条斯理地擦拭完手背,将它往桌上轻飘飘一扔,凤眼微眯,道:“你该庆幸我把人追了回来,否则就不是威慑一番这么简单了。”

    皇帝猛咳几声,怆然涕下:“主子,十年磨一剑,眼看胜利在望,您怎可…妇人之仁!”

    他不欲与之多说,声音低至冰点:“事情如何,我自有定夺。你若再自作聪明,就去乱葬岗和方公公作伴吧。”

    “卑职追随您进入慈悲门,亲眼目睹您在地狱中崛起的英姿,在我心里,只有您有资格继承大统,光复梁国!若能复国,魂归家乡,就是死了又如何?卑职与方公公一心为您,其衷心,日月可鉴啊!”他趴在桌上,泪如雨下,显然是伤心到了极致。

    他声声泣血,却无法让谢云臣动容。

    那人眼里有雾气缭绕,看不清眼底情绪。

    走到门边,对着空气,喃喃低语:“别急,快到结局了。”

    届时,命运如何安排,自有分晓。

    冬至前一天,盛京的百姓张灯结彩,准备庆祝佳节,以此洗涤晦气,扫走这些日子的不快。

    而就是在这样难得喜庆的氛围里,驻守东北的威远大将军未经圣令批准,班师回朝。

    同一日,携十万精兵,至承天门前,要求面圣。

    禁军命其卸甲觐见,未果,遂长驱直入,与君同饮玉龙殿。

    宴饮途中,将军拔剑,高呼:“妖人毁我王道,微臣护驾来迟,今日清君侧,还我大燕清明!”

    说罢,与将士同举武器,斩杀皇帝身侧众人。

    一道黑色身影缓缓从人群里走出,手提长剑,色冷,面无笑意。

    挥剑直指座首,朗声道:“鱼目混珠,安能长久?坏我朝纲者,杀,无,赦。”

    语毕,身似流光,迎面而去。

    皇帝身侧禁军拔刀相向,个个招式狠辣,不是正统路子,招招必杀,行的是刺杀之风。

    景珏目光聚集一处,心无所惧,剑气凌厉,身之过境,所向披靡,转眼便到了座前。

    剑尖抵住他的喉咙,平静问他:“可有遗言?”

    那人哂笑一声,手指沿着耳际,用力揭下面具。

    嘶——

    不屑扔之于地,冷笑道:“成王败寇,无话可说。”

    “善。”

    阖目,抬手,剑落。

    鲜血喷涌,人头滚地。

    苏将军几步上前,抱剑跪地:“微臣不负圣上所托,已将在场逆贼一一肃清。”

    景珏抬眸,看向天上那轮热烈的骄阳。

    半晌,淡声道:“清理痕迹,随朕前去长乐宫,恭迎太后。”

    另一边,素衣女子拎着裙角,攀着白玉石阶而上。

    牌匾之下,大门紧闭,无人看守。

    她伸手轻轻一推,门应声打开。

    光线瞬间涌入,照亮整个屋子。

    所有的光,在顷刻之间落在一人身上。墨发如瀑,转头,微微颔首,道:“你来了。”

    凤眼微漾,艳丽无双。

    他放下手上的画,欢喜朝她走来。

    徐碧琛莞尔:“小幸,我来了。”

    这场时隔十七年的重逢,终于到来。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过了零点,还是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欢乐!明天爆更,正文完结,大概有几个番外~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