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完结章
转眼, 谢一林在朝为官四十年。
看着又一任新皇登基,谢丞相也有了新的心思。
这任新皇曾经还是跟在自己身后喊着太傅的小家伙, 转眼却也成为曾经的少年郎成长为新皇。
皇上身体还可以,却是早早的将位子传给了新皇, 只为了能够轻松些时日。
谢一林却清楚, 皇上是担心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再次发生。
逼宫!
这样的事情在皇子之间是有可能的, 更何况皇上也是有着很多儿子。
太子是从小立起来的,早在几年前就得了皇上的亲自教授, 这些年更是成长起来了。
独挡一面,完全足够。
皇上能这样的安静让位, 也是出乎文武百官的意料。
不过在新皇上位之后,百官也能理解了。
同样的事情如果再次发生, 也许会有更不好听的话会被说出来。
谢一林站在百官之首,安静的等着朝会结束。
其它文武百官离开,只有谢一林站在原地没有动窝。
金銮殿上很快只有一个谢一林。
御林军在外面也不敢赶人。
谢丞相可是两位陛下的太傅,谁敢赶?
你赶一个试试?
不用将人赶走,你说一句赶人的话就得人头不保你信不信?
很快,新皇面前的太监何头儿小跑着过来了。
“丞相大人,陛下在御书房有请!”
“有劳何头儿!”谢一林乐呵呵的往御书房走去,还和大太监说话。
何头儿赶紧笑着道:“丞相大人您可别取笑奴才, 能来请您, 可是奴才的荣幸呢!”
谁不知道新皇从小最信服的就是这位谢丞相了。
包括太上皇在内有一位算一位,要说最能让新皇听话的人,绝对非谢丞相莫属。
他在新皇是太子的时候就跟着了, 自然是看在眼里。
所以在谢一林面前,卑躬屈膝的一点也不觉得丢面子。
哪怕是新皇面前的大太监,可是在谢一林面前,他却是丝毫不敢逾越。
御书房里。
新皇并没有坐在龙椅上,而是站在一旁。
在谢一林进来的时候,一躬到地:“学生恭迎太傅!”
谢一林同样一躬到地:“臣,恭请陛下龙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傅请起!”
“陛下客气!”
“哈哈!”
“哈哈!”
两人都笑了起来。
良久,才各自入座。
当然了,新皇坐着的是龙案后面的龙椅。
谢一林则是坐在龙案前面的一把圈椅。
过了一会儿,新皇才叹息一声道:“太傅再过些日子休致可好?”
谢一林很认真的垂眸道:“陛下的圣恩,臣谨记于心,时候到了,总会有这一天的!”
在此之前,谢一林就已经将要告老还乡的折子递上来了。
只是一直都压着。
当然了是曾经的皇上给压着的,现在已经是太上皇了。
新皇见此道:“丞相为皇家三代效力,可有何想法,父皇曾经问过您两次,您两次都给推了,这次算是第三次,太傅已经是要休致的了,还请如实相告,也是朕能为父皇做的。”
谢一林想了想,还真是。
因为自己已经是丞相,当时又身兼国子监和御史台大夫,后来居功之际曾经的皇上确实是这样问过,只是被谢一林给推拒了。
没有什么可要的,不缺不少的没有必要。
倒是没有想到,现在新皇竟然还会提出来。
想了想,谢一林笑着道:“回陛下的话,臣,真的没有什么别的想法,臣知足!”
适中常乐!
能够顺利的休致,已经是难得的了。
新皇对于这个回答却并不满意:“太傅您总该要让朕有能尽孝的时候,父皇将位子传给朕,就是让朕能为民为天下做实事,可是您是朕的太傅,却是不能为您做点实事,现在都要休致了,朕实在是……”
谢一林:……想要低调一点还不行?
看着新皇是非要让自己要点什么,谢一林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当即慢慢的站起身来,噗通跪倒:“陛下,臣确有一事一直藏在心里不敢说出来。”
“太傅请讲!”新皇并没有说只要自己能够做到就怎么样的话,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君王,自然不会说出来这么中二的话,不过脸上却是极其的认真。
只要不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他这个君王肯定会想尽办法的去帮着太傅做到。
为人之君,言出必行。
谢一林从怀里取出来一道奏折双手呈过头顶。
何头儿看到陛下点头,马上过去双手接过来,再呈到新皇的面前。
新皇接过折子,打开之后,沉默了良久才道:“朕,准了!”
“谢陛下隆恩!”
“朕亲自送太傅出宫!”
谢一林连忙道:“陛下为国为民劳心劳力,还请保重龙体要紧!”
新皇却站起来道:“无妨,不差这一会儿,以后再想见到太傅,就不何时了?”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谢一林行跪拜礼。
礼毕,新皇亲手将谢一林搀扶了起来。
可以说这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师父,因为太上皇的原因,一直都是称呼着的太傅。
实际上新皇并没有真正的认下谢一林这个师父,不过也没有第二人能被新皇认太傅的。
对于谢一林,新皇是真诚的当成了自己的师父,尽管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明着说,毕竟还要顾忌到太上皇,而现在谢一林要休致了,新皇却是亲自送他出宫,这本身就是极大的荣耀。
宫门处,谢一林再次向新皇行礼,目送新皇回宫,这才回到在宫门处不远处的自家马车处。
“大人,您还好吧?”王雨和韩理都在马车旁等着,其它的百官早就出来了,只有自家大人还没过来,可是把他们给急的不轻。
谢一林摇摇头:“让你们准备的东西都带了吗?”
王雨马上道:“都带得了,王老爷子也被接来了,在后面的马车上呢!”
前御史大人王子谦早就卸任了,一直都是在丞相府里和他们一起生活的。
很少会让老爷子来宫里,而这次却是在看着快下朝的时候,有人传来了话,说是丞相大人让他们去请王老爷子过来。
这话之前谢一林在上朝的时候就说过,如果有人来传话,就赶紧去请人过来。
当然要是没人来二次传话的话就不用管了。
虽然说了,他们二人却仍然不明白原因。
谢一林没有要解释的意思,转身向着后面的马车走去。
车帘一撩,就见王子谦正在眯着眼看他:“说定了?”
谢一林道:“是的,老师,折子已经给陛下了,您说能在今天去吗?”
王子谦叹息一声:“既然收下你的折子,没跑了,这么多年了,去磕个头也是应该的,不用多想。”
谢一林苦笑点头。
既然是将那个折子递上去了,他就不会后悔。
就算是新皇多想,他也不会再收回来。
师徒两个正在说着话,从宫门处跑出来一个小太监,很快就来到谢一林的马车处:“丞相大人,陛下请您到皇陵一叙,还说要是方便的话,前御史大人王子谦也可以同往!”
“知道了,有劳公公跑一趟!”谢一林从马车里露出平静的脸来,然后朝着王雨点点头。
王雨伸手从衣袖里掏出一个荷包,里面是一些散碎的银子。
“丞相大人客气了!”小太监接了赏银就又跑了回去,这里说得了,还要回去回一声的。
马车里谢一林和王子谦相视一眼,一脸的果然如此。
快要到皇陵的时候,就不方便坐马车过去了。
皇陵入口处,谢一林和王子谦下了马车。
谢一林扶着老师往皇陵走去。
后面,是王雨和韩理捧着两个大托盘,里面的东西是被布头盖着的,外人看不到到底是什么物件。
皇陵门口,看守的侍卫连忙过来接过了后面两人捧着的东西。
皇陵就在面前,这里可不是什么人都以有进得去的。
一路走来,鸟语花香。
一直到了一所简易的院子处才停下来。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上皇万福!”
谢一林和王子谦一起跪下磕头行礼。
太上皇抬手摆了摆:“起来吧,这么大年纪了还磕什么磕?”
皇上也道:“两位爱卿有礼了,父皇说免礼了快快请起!”
师徒两人站起来。
“去给老家伙磕个头吧,这么多年不见你们了,或者应该早就想你们了吧?”太上皇看着不远处的一座陵墓道。
那是曾经的太上皇的陵墓。
在太上皇夺得了皇位之后,就葬在了这里。
而太上皇让位于新皇之后,则马上就搬到了这里住着了。
生前两父子不各,生死两路之后却是离的更近了。
陵前,两人再次跪倒。
侍卫捧着的托盘放在一旁。
一个里面是三壶酒,带着六只杯子。
酒是谢一林从药植空间存放了多年的老酒,一斟满杯子,一股清醇的酒香味就弥漫了周围。
另外一个里面则是一个汤盆,里面是还温和着的清水白菜。
“陛下,老臣带来了您最喜欢吃的秘制白菜,您尝尝,味道可还依然如故?”
王子谦说完,老泪再也止不住的掉了下来。
谢一林在一旁也是砰砰的磕头。
三跪九拜之后才跪在师傅的一边。
“陛下,臣能有今天,全靠您的提携,从来不曾敢忘记您对臣的培养之恩!”
谢一林声音哽咽的说完,又开始磕头。
师礼!
传道,授业,解惑,为师之道。
这位太上皇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提携之恩,更有庇护之恩,这些恩情谢一林从来不曾忘记过。
从自从入科举之后,一路成为状元,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位太上皇的慧眼,谢一林现在指不定怎么样呢?
他
,谢一林,知恩图报,一直未曾忘记过!
他,大状元,点滴之恩永泉相报,铭记于心!
正因为如此,在位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兢兢业业,不曾有任何的亏心之处。
现在眼看着歌舞升平,内外平和,他也能放得下心来告老还乡了。
新皇也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是个仁和的皇上,所以他才上了一道请求的折子:临走之前再给老太上皇磕个头!
太上皇可能不高兴,新皇可能会多想。
可是这些,谢一林都不想再多考虑了。
他清楚,如果自己就这么回乡不会有人多说,皇上也不会拿着他的短,可是他却过不了心里的这一关。
老太上皇故去的时候,自己在边关不能前来送行,现在即将离开京城,或者永远也不回来了,在临走之前,谢一林最想做的事就是能够看老太上皇一眼。
曾经的遗憾,他不想就这样的一直持续下去。
他是感恩老太上皇的,事隔多年以后的今天,谢一林也能明白了。
老太上皇曾经下旨不让自己离开边关一步,又何止不是一种别样的保护呢?
那个时候的太子逼宫,如果自己回来的话,肯定会被卷入其中,而那样的事情不是作为一个爱护后辈的老太上皇想要看到的。
或者正因为是这样,所以当年老师的选择也是一样,并没有想办法让他赶紧的回到京城来。
在边关一呆十多载,吃苦受罪也是挺过来的。
至少不会有性命之忧,谁知道要回来之后,在面临着当时的事件会是怎么样的结局?
无人知道,也没人让谢一林带着一家老少来尝试。
所以,他被安排在了遥远的边关。
曾经,谢一林也是心伤过,彷徨过的。
而多年以后的现在,再次想来,却是明悟了。
一个真心的为自己着想的老人而已,他这次临走之前过来磕头离别,不后悔!
太上皇和新皇在一旁看着,也是默默的拿起了一旁酒杯,向着陵墓敬酒。
在心里,也是有着他们的一种想法的吧?
仿佛看到了谢一林的想法,新皇扶起了谢一林道:“太傅,其实朕很欣慰,你能提出来要来拜别皇爷爷,这说明你是个有孝心的人!”
谢一林:“多谢陛下海涵,臣知足!”
曾经老太上皇就说起过,有孝心的人没有坏心眼的。
那个时候的他还不明白,现在通过新皇的嘴说出来,却是清楚了。
新皇不怪他来拜别老太上皇,能够理解,也不会去多想。
不管心里是怎么样的,总归现在有了新皇的话,就能放心的回乡了。
不用再担心会被找后账,毕竟不是谁都能理解前来拜别已经故去的老太上皇这样的一个心意的。
谢一林看着太上皇的墓碑,很是欣慰。
逝者如斯!
他们早就都不再是那个年少轻狂的自己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