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这个春节, 李清一照例回家过。
    走之前, 李清一跟篮球队的人吃了顿饭。小强避开众人,简要交代了她的最新情况。
    司机从韩国回来了, 分开的那段时间, 他经过慎重考虑,做了决定。
    小强说:“他说他要我和宝宝。”
    李清一不置可否。
    隔了一会,小强说:“GO队,我要结婚了。”嗓音有点颤抖,杂揉了多种情绪。
    二人坐在公交车最后一排, 回家路上又聊了许多话。
    虽然处于孕早期, 可小强依旧坚守节俭美德, 坚持公交上下班。车子到站,李清一忍不住说:“明天开始, 打车上班吧。或者请两天假。”
    刚下过薄薄的一层雪, 公交车窗被霜花和水汽糊住,过道都是脏水和泥脚印。李清一忍不住伸手护着她。
    小强倒是满不在乎:“不用扶,不用扶, 你紧张过度了。他现在还是个小细胞, 没那么娇气。”
    下车前,小强隔着其他乘客大喊:“你也好好过年。队长,新年快乐!”
    最近两年, 李清一的姑姑想叫上李爸和李清一,到她家里一起过年,李爸都拒绝了。他很珍惜跟女儿相处的日子, 女儿在外地工作,每年只回来几次,而且,以后父女相处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这都是可预见的。
    今年李爸还是认真筹备了年货,等李清一到家时,肉蛋禽已备齐,只剩下春联没贴、灯笼没挂、青菜没买。
    除夕之前,父女二人打扫了房间、贴了春联,在窗户上挂了烘托节日氛围的彩灯,两口之家的春节,照例过得认真而郑重。
    年三十下午,姑姑不放心,来李家视察,顺便帮忙包饺子。李爸、姑姑、李清一三人围着圆桌,包了三种馅儿的饺子,唠些家常话。
    姑姑问窗棂上的彩灯是谁挂的,李清一说爸爸挂的,她打打下手。
    那种彩灯其实是一条长长的塑料管,里面间隔装了不同颜色的简易灯泡,直直的一条挂上去并不好看,需要把塑料管弯成连续的U形,顶端各自用绳子绑好固定。今年窗上挂的彩灯是去年买的,电线开关坏了,需要重新接好线,再插上电。
    父女二人挂得很好,U形大小均匀,连电线接头都用黑色的绝缘胶布缠好,隐藏在不显眼的地方。
    姑姑突然问:“你过年五十几了?”
    李爸说:“五十七了啊。过了五十就不禁混。”
    姑姑手上面皮翻飞,又说:“五十七了,这灯你还能挂几年。”说着瞄了眼李清一:“这往后都是女婿的活。你再能耐,也不能一人全能,我看你这两年,也见老。”
    李爸说:“可不是见老么!眼睛花得厉害,弯个腰也要思来想去的。”
    姑姑说:“别说你,我还比你小呢,以前多喜欢走,说去哪抬腿就走,现在不行了,谁也别让我旅游,我宁可在家坐着。”
    李清一拍了拍手上的干面,用手机拍了张桌子的照片。然后低头打了字,发出去。
    姑姑早看到了,嗔道:“鼓捣完手机也不洗手。手机多脏啊。”
    李清一只好去洗了手,回来继续包饺子。
    杨劲回了消息:“韭菜虾仁?”
    手机响过一声,李清一没理会。继续包饺子。
    爸爸和姑姑终于聊到了李清一。
    爸爸说:“多快呀,也27了。当年带她去北京玩,身高不够,都不用买票。她妈买了3张票,一听说小孩不要票,觉得自己花了冤枉钱,还自己跟自己生气,恨不能女儿马上十八。”
    姑姑叹了口气:“她妈就是想事事办妥当,完美无缺。人这一辈子,哪有几件这么好的事?后来怎么样,年纪轻轻自己就病倒了,眼看好日子来了,孩子也长大了,可她也享受不到了。”
    李爸叹了一声。
    姑姑又说:“你说说,她妈现在要是活着,你们一家三口多好!有她替你把关,也省得你爸操心这操心那的。”
    手机又响了一声,第几声了?
    李清一想让话题轻松点:“姑姑,您想多了,我爸一点也不操心。我不在家,她钓鱼钓得乐呵着呢,前几天还跟徒弟去水库冰钓。是不是啊爸?”
    李爸谁也不站:“我那不是闲的慌吗。我钓鱼也钓不消停,心里也想着,我这个女儿,能找个什么样的对象,对她好不好,人品怎么样,俩人未来的沟沟坎坎儿能不能过去。”
    李清一加快手速,把桌上的三个饺子皮包完,接下来姑姑要揉面,再擀出面皮来,还需要一会儿时间。
    她抄起手机离席,走去自己房间,才查看新消息。
    杨劲说:“韭菜虾仁?”
    “另外两盆是什么?看不出来。”
    “你家三口人过年?”
    “没想到你不只会打篮球,还会包饺子。”
    “发张照片来。”
    “看看。”
    李清一迅速回复:“我在包饺子,腾不出手。”
    “我姑,担心我跟我爸过不好年,过来帮忙弄吃的。”
    “她要求我每摸一次手机就要洗一次手。”
    “你在哪呢?”
    等了两秒,对方没回复。李清一匆忙再洗一次手,回到桌子旁,继续包饺子。
    直到饺子包完,姑姑离开,杨劲再没回应。
    北方除夕,多数家庭会把三餐时间重新分配。早餐正常吃,午餐和晚餐合并,下午2点左右吃,最后一餐在午夜,也就是接神的时候。
    下午包完饺子,家务事基本告一段落。
    手机里有些人群发了拜年信息,李清一编辑了简短的回复。有两个高中同学,也回老家来过年,听说李清一也回来了,约年后出来吃饭。
    聊到最后,李清一被拉进一个群里,里面是她的高中同学。
    她跟高中同学联系不多。上大学以来,据她所知,每年也都有人组织聚会,规模或大或小,李清一都婉拒了。
    她是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高中三年,死嗑了个过得去的分数,在班级里,哪一方面都不大突出,也一直不大引人注目。
    新群里显然有些人联系密切,言语间带着亲昵,李清一更加插不上嘴。
    她只好切回篮球群,她在这里比较放得开。
    群里在互相拜年。一对一互相at,说些吉祥话,掺杂一些荤话,还有恶搞。
    李清一发现,杨劲居然在,而且正在活跃中。
    此刻就有一个“杨劲”at小灰灰,说:“乖,给舅舅拜年,舅舅赏你红包。”
    紧接着,“杨劲”换了个头像,又发言:“给舅舅跪下!”
    不同头像的几个“杨劲”疯狂at小灰灰,群里一时眼花缭乱。
    直到小灰灰说了一个字,“滚”,看客们才相继意识到,是群里几个人在恶作剧,几个自称舅舅的人里,没一个是真的。
    此时此刻,杨瑞家里也是人来人往、其乐融融。
    如果“其乐融融”这个形容词囊括范围足够大的话。
    杨锐和丈夫在厨房。家里阿姨早告假了,小灰灰仰在沙发上,几个聊天软件、社交软件切来换去,手指翻飞。
    杨国强和杨劲各自占据一个房间,父子二人只在杨劲进门时,打了个照面儿,连句正经话都没说。
    厨房摆满各种食材,杨锐掌勺,丈夫填灶,油烟机开着,锅铲碰撞,汤在锅里咕嘟,两夫妻“要这个”“递那个”,说些“捞出来,不然要煮老了”之类的闲言碎语。
    各自凭一己之力,烘托出一个盍家团聚、欢乐祥和的烟火春节。
    群里的“舅舅”说前几句话时,小灰灰成功被点燃。
    他腾的一下站起来,仗着三分质问二分嫌弃,用手肘撞开自己卧室的门。
    两个小时前,这里是小灰灰的领地。
    杨劲进门时,杨国强也在客厅,他跟姐姐、姐夫寒暄几句,为避免尴尬,只好扎进小灰灰房里。
    小灰灰没想给他好脸色。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话,就走去客厅。
    跟姥爷坐在一起,又不得不听翁婿之间友善又疏离的对话,也是如坐针毡。
    好在菜已备齐,女婿被女儿喊去厨房,杨国强自觉去了书房。
    小灰灰推开卧室门,想对怼舅舅两句。心想莫不是过年被杨锐收留,他再孤妄也要对稍杨锐的儿子示好。
    事实证明,他想多了。杨劲没在看手机。
    他躺在床上。
    没用枕头,也没盖被子,头搁在床中央,腿扎在地上,四仰八叉地躺着。
    头微微侧过去,看着窗外。
    大年三十天气不好,灰云厚重、风又大,窗外什么景色都没有。
    小灰灰下一秒就意识到,杨劲不大会用这种语气跟他说话,况且,杨劲这个状态显然不是临时切换的,他应该已经躺了好久。
    想明白怎么回事,他甩了个冷脸,退出去,在群里发了个“滚”。
    杨锐家的晚饭没有因过年而动摇,只稍微提前一点。吃过晚饭,杨国强跟杨劲各回各家,除夕夜里的那顿饭还是小灰灰一家三口吃。
    前两年都是这么过的。杨锐绞尽脑汁运筹帷幄,才赢得春节几个小时的“团聚”,又要每年小心翼翼穿针引线,才能维持这几个小时的“祥和”。
    要说她多么希望生父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言归于好,倒也不是。她见证过至亲天人两隔,她宁愿看到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能如这城市的普通人家一样,在她的家里吃顿饭,说些没什么意义的家常话。
    像自己的婆家那样。
    大年初一,他们一他们一家三口就去婆家过了。小灰灰的爷爷奶奶也在本市,原是河北人,因为儿子在本市扎根,年纪大些才搬来生活。
    因为杨锐家庭的情况,她不大需要“回娘家”,早几年在婆家,看公婆跟自己丈夫唠叨,跟着吃几样吃工夫的家常菜,她心里老是空落落的。
    这些年好些。因为年纪长了些,她一方面努力对自己的“娘家”缝缝补补,也逐渐适应了以自己的三口之家为中心的过年模式。
    吃饭时,杨锐的一切努力付之一炬。
    杨劲跟杨国强吵了起来。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