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9 章节
年再发新芽便可恢复如初,而且还得了一场大机缘造化。
观自在菩萨的手段有何玄妙,就站在他身边的清风仙童当然最清楚,已确信她能救得了天地灵根,清风当即伏身拜倒:“多谢菩萨慈悲!”
观自在:“仙童因何而谢。”
清风:“非为天地灵根,我为明月而谢。”
仙童下拜菩萨受礼,两人姿势未动,脚下祥云升起到了半空,这一瞬在云端上露出了身形。山中有砍柴的樵夫和采药人恰好看见了这一幕,慌忙丢下手中的东西纷纷下拜。
观自在菩萨见已露了行藏,便在山顶上现出了五彩庆云与百丈法身,以妙语殊胜大神通传音道:“我乃灵山圣境普陀道场观自在菩萨,今日下界显圣,众生若有佛心,当结善缘。”
这下不仅是山中的樵夫和采药人,远方的满城民众也都听见了声音,走到空地上望见了昭亭山顶的这一幕,皆跪倒叩头行礼,口诵菩萨名号。待众凡人抬起头来,天空的庆云与法身已收,再不见菩萨踪影。
丁齐等人当然也亲眼目睹了这一出“童子拜观音”,皆躬身行礼。菩萨和仙童走了,应是赶往五观庄去救治天地灵根,丁齐等人则从半坡谷地中走上了山腰,来到那一株古茶树前。冼皓感慨道:“这就是绿雪原身吗?”
丁齐环顾四周道:“这里就是我第一次进入昆仑界与风君子和绿雪品茶的地方,但此刻尚无神木林。”
山还是那座山,地形地貌依稀相识,但他们所站的地方并没有那座凉亭,旁边的平坡上也没有山神庙,下方的谷地中亦无绿雪茶园,远方的城廓则是唐代的古城。忘着山中风景,丁齐突然就似想明白了什么,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冼皓敏锐地察觉到了,好奇地问道:“你怎么了?”
丁齐反问道:“我有什么问题吗?”
冼皓:“在五观庄的时候,我就发现你闷闷不乐,恍恍惚惚总是走神,就像有什么心事,但刚才感觉你好像又没事了。”
丁齐笑道:“我只是想通了某些事情先去吧,人身果法会快开始了。”
丁齐取出景石打开一道门户,带着大家穿过门户又直接到了五观庄的西跨院。尚妮啧啧称奇道:“丁老师,你的这一手本事实在太厉害了,简直比孙悟空的筋斗云还快。”
丁齐笑而不语,又抬头看了一眼后园方向道:“天地灵根已无恙。”
丁齐看不见后园中的天地灵根,但是能感觉到,那一方仙灵不染世界又重新笼罩了海天谷内外。这时福星走进西跨院招呼道:“诸位道友都在呢,镇元大仙在前面开人身果会,答谢庄中众客,请我等一起过去呢。”
通过这件事,镇元大仙之名已传遍仙界,他与心猿悟空还结拜为兄弟。丁齐有点纳闷,假如在唐僧面前,这辈分又该怎么算呢,镇元子是该叫玄奘师父还是师叔?结果在人身果法会上,大家还是各论各的,镇元大仙只称玄奘为法师。
人身果法会的规模并不大,观自在菩萨坐在上面正席,福、禄、寿三星左席,玄奘师徒右席,镇元大仙在前席相陪,列席法会者还有丁齐、冼皓、谭涵川、朱山闲、尚妮。丁齐等五人其实并没有帮上什么忙,但他们是五观庄呃客人,也曾出面调解并为整件事做了见证。
他们每人都吃到了一枚人身果。此仙家灵药是什么滋味?其实尝不出任何味道。它须先以净露化开,含之如舌下生津,再以玉液炼形之法送服。
所谓玉液炼形,要诀就是定坐中舌尖轻抵上鄂“搭鹊桥”,待舌下生津便称“玉液”。随着呼吸的节奏,出息时缓缓服下玉液,并没有特意吞咽的动作,就似自然润透重楼而下,入丹田洗炼周身。
此玉液练形之法,火门弟子谭涵川当然精通,早就教过众人,此刻正好用以服用人身果,也不必在众仙家高人面前露怯了。人身果入口即化,只觉一片清凉弥漫周身,全身不仅发凉而且发麻,就像失去了知觉一般,瞬间就僵化如木。
这时需要定坐行功化开药力,谭涵川当初在琴高台研究养颜果,最后也是用了玉液炼形之法,众人已早有经验。菩萨仙家化开药力用不了多长时间,可他们五个却用了好几天,待僵木感渐渐消失,就似休眠沉寂的树木重新发芽吐露生机,又似完全换了一副身躯。
人身果谈不上好吃或不好吃,但感觉简直妙不可言!待丁齐等人睁开眼睛,菩萨、神仙早就走了,唐僧师徒也在几天前就重新上路了,只见镇元大仙坐在堂前道:“几位终于转,请问是想多留几日,还是要到别处玩赏?”
朱山闲率先起身道:“多谢大仙款待,我等就不打扰了,想去别处看看,也会将人身果法会盛况传扬四方。”
镇元大仙:“尔等有穿行色界之大神通,自可随想随去。”着话大袖一展,他也消失不见,五观庄变成了一座空荡荡的庄园。这座庄园本就是为了迎接玄奘师徒而设,事情已经办完了,其实就没必要再留着了,就连天地灵根都将被移走。
众人走出五观庄,却发现清风、明月仍站在门前。丁齐赶紧打招呼道:“二位仙童,叨扰多日,我们也要告辞了,多谢这些天的款待!”
清风:“我也要带着明月离开了,将来或有再见之时。”
丁齐想了想,终究还是没忍住,伸手一指五庄观的大门道:“这副楹联是怎么事,谁写的?好像错了一个字,那五官端正的‘官’有点不对。”
五观庄大门外的楹联原本是“清虚人事少,寂静道心生”,而在丁齐的妄境里,却变成了“五观端正千金易受,六根不净杯水难消”。其中五官端正的‘官’字,写成了五观庄的‘观’字。
清风反问道:“你见过这幅对联吗?”
丁齐想了想道:“我有印象,应该是某座观音庵后堂侧门的门联,那里不是香客出入的地方,就是内部人平时走的门,也是后门。”
他怎么会知道这副对联,也是在中看到的。据观自在菩萨于芜城昭亭山上显灵,后来芜城民众就修了一座观音庵,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都还在,观音庵的后门上贴着这样一副门联。这些都是另外一本中的故事了。
清风答非所问道:“观自在菩萨不是来了嘛,镇元大仙早知如此。”
明月扭头看了门联一眼,眨了眨眼睛道:“没错呀!”
清风一摆袖道:“错就错了吧。”
辞别清风、明月,来到海天谷外,朱山闲咂了咂嘴道:“人身果是吃着了,可是没会么味道。镇元大仙开人身果会,也不来点酒、来点菜。”
丁齐笑道:“那就不叫人身果会了,干脆直接找个地方去下馆子。”
冼皓也笑道:“朱区长饿了吗?”
朱山闲:“饿倒是不饿,就是嘴里没味,想来点人间烟火。”
丁齐:“我们是去吃,还在就在这里吃?”
尚妮:“当然就在这里吃了,尝尝唐朝的菜!”
丁齐取出景石道:“你们想去哪家馆子呢?”
众人齐声答道:“昭亭山下,万家酒楼!”
尚妮又特意强调道:“挑个好时间,我想看看玉皇大帝!”
丁齐可在昆仑界中任意穿行,这是他领悟的化转妄境之法,是穿行还不如穿越,因为打开门户穿行的不仅是空间,应该也包括时间。在他们所读过的中,昭亭山下有一座万家酒楼,掌柜姓纪,老春黄最早就是纪叟所酿。
当初丁齐和冼皓进入昆仑界,还曾去芜城知味楼去品尝老春黄,此刻又有机会品尝千年前的原酿,大家怎能错过。这座凡人开的万家酒楼,可是经常有各路神仙来喝酒,连仙界的大天尊都曾多次光顾,那档次、那逼格,可比后来的芜城知味楼要高多了。
谭涵川又一摸兜道:“可是我们没带钱啊。”
他们不是没带钱,兜里有钱包呢,但钱包里装的是人民币,唐朝人不认啊。他们还带手机了,不用现金也可以移动支付,可惜唐朝也没有这个设备。就算有移动支付设备,他们在五观庄耽误了那么长时间,好像手机也都没电了。
丁齐微微一笑道:“没关系,找个请客的不就结了!”
着话他取出景石打开一道门户,带着众人穿行而过,下一瞬间便出现在一座酒楼的大堂中,恰好听见掌柜的在吩咐伙计道:“刚刚梅公子包下了二楼,已有的客人不必惊动,但不要再让新来的客人上去。”
208、清风笑
他们来的正是时候,梅公子包下二楼,点啥酒菜都是他请客。丁齐微微一笑,没有走楼梯,而是一晃手中的景石,带着大家又穿过一道门户便出现在二楼,大堂里的掌柜和伙计都没有注意到这一幕。
二楼原本只有一桌客人,靠窗的西北角那桌坐着两个人。如今变成了两桌,丁齐他们也找了张桌子坐下,高声招呼道:“伙计,上些酒菜!”
伙计闻声蹬、蹬、蹬跑上楼来,居然也没有太惊讶,好似在他的印象里楼上原本就有这一桌客人,笑着问道:“诸位客官,想点些什么?”
朱山闲:“我们五个人,先来五壶老春黄,你们家最拿手的菜是什么?”
伙计:“我们万家酒楼最拿手的菜是炒野雉,吃过的都好。”
朱山闲:“那就来一大盘,份量要足,其他的菜你看着上一桌吧,只要都是拿手的就行。”
伙计很快就把酒菜给上齐了,六菜一汤五壶酒。那道炒野雉果然美味,唐代还没有辣椒,但也有别的辛辣调味料,这一大盘野雉是香辣味的,而其他几盘菜也都很不错。唐代的老春黄原酿稍显浑浊,度数也低了些,但口感更甘甜。
酒菜全部上齐之后,伙计哈腰道:“几位客官慢用,今天是梅公子请客,二楼的账都算在梅公子身上。”
朱山闲明知故问道:“哦,哪位是梅公子啊?”
伙计一指窗边道:“那位就是梅振衣梅公子。”
众人皆举杯朝向梅振衣道:“多谢梅公子!”
窗边那桌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位约二十出头的样子,看打扮就是一位富家公子。梅振衣也举杯敬,算是打了招呼。众人曾看过的灵山这本,讲的其实就是梅振衣的故事。他是药王爷孙思邈与仙家钟离权的弟子,行走人间时还用过一个身份,姓吕名岩字洞宾,号纯阳。
梅振衣是梅野石的远祖,其人定“散行戒”划分了东西两昆仑,约束修士在人间的行止,被誉为一代神君,后来还打上天庭协助青帝定立天条,甚至成为新的大天尊统领仙界。
所谓散行戒主要有三条,针对在世修行的凡人:其一,不得矫众显灵自称圣,惑乱乡里;其二,切勿得神通而忘法本,残害众生;其三,禁止仗道术以图淫邪,勒索黎民。
所谓天条也是三则,针对已证长生的仙家:其一,不可妄拟天心为己心;其二,不可在世显圣自称神;不可欺夺他人之信。
这些事听着过瘾不?能和这样的神话传人物坐在同一家酒楼里喝酒,而且还是对方请客,感觉更过瘾!只是此时的梅振衣尚没有那么大本事,他仍在修行途中,还是个凡人。
但梅振衣对面坐的可不是凡人,那是一位中年男子,身穿淡黄色的长袍,腰束玉带,五官端正面如冠玉,长髯及胸修剪得十分整齐好看,坐在那里神色平和,却莫名就有一股威严气度。
此人的名号非常长,有个简短的称呼叫“玄穹高上帝玉皇大天尊”,有人翻译西方的圣经,就是从这个名号中窃用了“上帝”两个字,因为感觉其逼格已经高得无以复加。当然了,在民间他还有个更简短的称呼,老百姓都知道玉皇大帝。
在丁齐等人读过的中,其人出身侯冈氏,又称史皇氏,名仓颉。没错,他就是那个造字、著、立史的仓颉,曾发宏愿欲令凡人皆可得大成。仓颉成为大天尊之后,就不再用凡人时的姓名,众仙家亦只尊称其为大天尊。
大天尊真身下界游历人间,一年前就在这家酒楼里遇到了梅振衣。梅振衣当时问他怎么称呼,大天尊不想表露身份,便了一句随便你。结果梅振衣也够皮的,便称他为随先生,如今两人又在万家酒楼中见面了。
梅振衣与随先生正在聊天呢,被丁齐等人打断了一会儿,此刻只见随着酒杯朝北望去,看着昭亭山的方向道:“去年我来到芜城,想见清风仙童。他却不愿见我,命一位树精挡驾。梅振衣,还是你客气些,请我在此喝酒。”
丁齐打开门户穿行的手段真是神奇,一下子就来到十几年后。当初清风带着明白离开了五观庄,后来就到了昭亭山中立道场。十几年后大天尊跑到了昭亭山,清风仙童却避而不见,命一位树精挡驾,那树精就是绿雪。
梅振衣晃着杯子,神情有些吊儿郎当道:“老随啊,几杯酒下肚,看你也没有以前那么讨厌了,交个朋友也无妨。你的来历非同可,哪怕金仙恐怕也不得不给面子。但你知道为什么一个树精,去年就能把你挡在敬亭山外吗?”
随先生:“哦,你有何指点?”
梅振衣笑容中已有醉意:“我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
随先生:“记不清有多少年没听过别人讲故事了,请讲!”
从前有个皇帝,好微服私访,打扮成平民跑到市井中提溜乱转,打听张家长李家短。有一天他来到一户人家门外,见院子里的风景很好,主人应该是位雅士,就想溜进去看看,顺便找主人谈一谈风月雅事。
不料他却被把门的厮拦住了,厮对他喝道:“哪来的闲杂人等,在这里探头探脑?快走开!”
皇帝一听不高兴了,瞪眼道:“你一个看门的厮,敢这么跟我话,知道我是谁吗?”
厮斜着眼睛上下打量着他道:“你以为你是谁,不就是一闲逛的?”
皇帝也没办法,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这就是梅振衣所讲的故事,讲完之后他自己咯咯直乐。随先生也跟着呵呵笑道:“梅振衣,你的嘴可够损的!”
这时酒楼中又传来一阵放肆的笑声,两人扭头看去,只见另一张桌旁的尚妮笑得前仰后合,还拍着桌子道:“有趣有趣,这个故事真有趣!”她见梅振衣扭头看过来,又端起酒杯道,“就冲这个故事,我也要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