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玄幻修仙 > 方外:消失的八门 > 第 130 章节

第 130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得的知识,然后分门别类整理保存,再教授给后人。当天国一点点恢复元气,人口渐渐增长,他又恢复了五大营的制度。

    天国五大营制度是陶真功开创的,陶昕则新增了一项制度,是要求所有儿童都要在各大营神祠入学受教,神祠也是保存典籍资料的地方。而陶昕最重要的举措,是在其晚年颁布了“新十款天条”。

    陶昕和他的祖先陶真功一样很长寿,据记载他活了一百六十岁。在他去世时,天国的总人口已经恢复到三千左右了,算是已基本摆脱了灭绝之忧。

    新十款天条的最后一条也最特别,是:末世之后,“天使降临自界,而非天国所生。凡生于天国者,若宣扬天兄附体,乃不敬皇天,斩。”

    这一条断绝了后人再自称天兄下凡附体的可能,算是釜底抽薪之计。

    所谓天兄下凡附体,是宣称能代表皇天帝话。然而陶昕以皇天帝之口了,以后不再有天兄下凡附体。这是一个难以反驳的结论,假如今后有谁再有谁宣称天兄下凡附体,便意味着皇天帝的法自相矛盾。但这又怎么可能呢,那只能是其本人妄言。

    以陶成功一百五十岁那年颁布“新十款天条”为起点,天国进入了“近古时期”,安然延续三千年直到如今,而如今这里是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太平世界。

    新十款天条有一条固定:每大营人口过六百,户可生三子;每大营人口过八百,户可生两子;若人口不足六百,户所生不限。当代国人看着肯定感觉眼熟,这不是是某种计划生育政策吗?但这里有什么技术条件能保障其实施呢?

    陶昕既然定了这一款天条,有办法解决问题。他在山野找到了一种絮树,以絮树籽榨油服之,男子行房事将不会使女子受孕。

    假如谁家生育“名额”已满,在刚出生的孩子满半岁之时,其父会被军师大人请去吃菜,一盘由三钱絮树籽油炒的菜。这样的菜要一连吃十天,且这十天内不得行房事,然后接下来每个月还要吃两次,在“市”之时,便可以持续避孕。

    假如因为某种原因,这户人家又可以再生孩子怎么办?如原有的孩子意外夭折或者本大营人口下降。这也好办,只要停止服用絮树籽油,三个月后会恢复正常。

    絮树籽油产量很少,因为絮树并不是一种很经济的作物,天国不可能大规模种植,所以絮树籽是一种管控物资,由营库统一保管。符合条件的,不想吃都不行;而不符合条件的,想吃都吃不着。

    这些内容,都记录在圣经的注释,丁齐和三名弟子轮流观看了这部典籍。毕学成是最后一个看的,当他看到这里时,突然哎呀怪叫一声道:“谭师伯开的那张汤浴药方,其有一味‘三钱絮树籽焙干磨粉’。那我们几个男的,是不是都被避孕了?”

    叶言行瞟了他一眼道:“毕师兄啊,难道你把那一桶洗澡水都给喝了吗,而且还打算连喝十天?”

    137、三千年前的体会

    毕学成这个人有点嘴碎,经常满嘴跑火车,而且还总带着一股生气。!见到他,丁齐会忍不住想起石不全,所以才动了收徒的念头,不仅教以方外秘法,还传了册门入微术。这子练得还不错。

    丁齐收徒的时候,毕学成已经是大三学生了,今年二十一岁。石不全当年可是从练习入微术的,假如丁齐只按照传统江湖八大门的那一套去教毕学成,毕学成恐怕很难入门,算能入门也得耗费很长时间,以他的年纪甚至都已经晚了。

    可是丁齐发现,用一种间接的方式修炼效果可能会更好,那是先传授方外秘法,假如方外秘法能够修炼入门,以此为根基,再习惯江湖八大门秘术,便有触类旁通的效果。表面看这是走了一条弯路,实际却成了一条弯道超车的捷径。

    其实丁齐本人也是受益于此,以他的年纪从现在才开始习武,哪能那么容易练成“棍尖的抟云手”?开创方外秘法并突破层层境界是其根基,另一方面,指点他的都是各门高人,且仙家饵药月凝脂的确名不虚传。

    丁齐的众弟子也算是享受了尊长的福荫,庄梦周曾经特意称赞过丁齐,方外秘法是了不起的大成。在丁齐看来,毕学成修炼入微术是走了一条捷径,但在他人看来可未必是这样。因为方外秘法并不是那么好入门的,甚至单独修炼入微术更难。

    丁齐的几名弟子都能入门,因为他们得到了丁齐本人的亲传,丁齐的特殊天赋和所掌握的种种手段可不是人人都会的。假如换一个师父教,再换一批弟子学,一辈子都入不了门恐怕都有可能。

    有修炼方外秘法的境界为根基,再修炼其他秘术则更好入门,但修炼秘术也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弄不会舍本逐末,所以丁齐只打算教授毕学成入微术。而毕学成想把入微术修炼到石不全当初那种水平,恐怕还得下好几年功夫。

    叶言行与毕学成同岁,今年也是二十一,他跟毕学成同寝室,是关系最好的朋友。叶言行平时的话不多,为人有点腼腆,但时不时总能蹦出几个金句或者段子来,是个典型的在络时代成长的青年。

    对叶言行,丁齐想教他疲门观身术,他的名字和叶行只差一个字,而当初叶行自称疲门弟子却不会观身术。但眼下时机还不成熟,主要是丁齐这个师父自身的水平还不够。

    丁齐并没有得到疲门观身术的秘传,虽然他与疲门大师吴申守有过一面之缘,还将方外秘法的第一层境界起名为观身境,对观身术也有感悟,但还没有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观身术修炼体系,只能等将来再了。

    至于孟蕙语,她两位师兄一岁,今年二十,能拜丁齐为师也是缘法使然。丁齐打算教她要门兴神术,其实也不能完全是要门秘传了,那是丁齐根据要门秘传自己总结出来的兴神术,范仰当初并没有教他。

    根据丁齐的专业和经历积累,他如今已能总结出一套类似要门秘传的兴神术,假如要在这里滞留很长时间,不妨找个机会传授给孟蕙语。

    丁齐何动了传授三名弟子这三门秘术的心思?因为他所认识的江湖八大门传人,石不全如今下落不明,范仰已经不在,而疲门传人则不知在何处,他也想在自己的手补全八门秘术传承。

    丁齐还有两名弟子在外面呢,是涂至和魏凡婷。涂至是大师兄,今年三十了,年纪丁齐都大。至于魏凡婷,则搞不清她确切的年纪,身份证是二十五岁,但看去却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不愧是从吃月凝脂长大的。

    对这两名弟子,丁齐暂时倒没有想教他们八门秘术,一方面他自己也没有修炼那么多,另一方面还是让他们去过日子好了,暂时也考虑不到。假如丁齐等人在这里困守一年,也不过相当于外界的六天左右,连一个星期都不到。

    教授弟子之余,丁齐本人也要修炼,行走在深山的时候他已经有一种感觉,假如方外秘法的境界不能更一层,他们恐怕出不去了。

    听见两名弟子的搞笑对话,丁齐也忍俊不禁,将手的天国物志第一册翻开到其一页道:“你们该好好看看这里的介绍,絮树籽也是这个世界的一味药,是圣人天兄陶昕发现的。据陶昕所,其药性可‘除溃疮、去恶虫’。

    假如不慎被夜龙咬伤,要赶紧用火罐拔出伤口的污血,以焙干的絮树籽磨成的粉,在一个时辰内煮热水浸泡全身汤浴,或许还能救一命。可见此物应该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你们谭师伯在汤浴药方里加了这一味药,不是没有原因的,他应该已经看过了此地的医。

    絮树籽不是絮树籽油,内服和外用的效果也不一样。根据记载,絮树籽油想达到最佳的避孕效果,最好和荤油一起食用,也是用来炒肉或炒菜时加一点动物脂肪。再了,这和你毕学成有什么关系,难道你还想在这里做点什么吗?可别忘了你们庄师伯颁布的谕!”

    叶言行打趣道:“假如你真被避了孕,在这里做点什么岂不是更方便?可是庄师伯早有远见,提前颁布了那道谕,你已经没机会了!”

    毕学成讪讪道:“你别总扯我,是谁在路嚷嚷要找蝴蝶姑娘来着?我刚才只是有点担心,会不会影响到我将来的功能”

    叶言行:“根据此地这么多人三千年的实践,应该是不会影响的。师兄啊,你别再扯这些不正经的了,你没看孟师妹脸都红了吗?”

    孟蕙语的确脸红了,低着头甚至有些坐立不安,好像有什么不对劲。丁齐关切道:“孟,你怎么了?”

    孟蕙语颇不好意思地声道:“我想洗手间。”

    他们住在神祠的后跨院,后跨院并没有茅房。因为这里平时根本没人住,谁会在没人住的地方修茅房呢?而且在这里的黑夜,走出屋子去茅房也不方便甚至会有危险。但这里的人考虑得很周到,屋备好了各种可能会用到的物品,每个人的床帏后都有一件现代都市人很熟悉名称但几乎没有见过的东西马桶。

    丁齐放下手的本道:“这部天国物志共有九册,你们各取其两册拿去看,看完了再交换。今天不要睡太晚了,天亮后再看不迟,避免浪费蜡烛,我先送你们房间。”

    此时天已经黑了,每个人的房间里事先都放好了四根蜡烛,核桃粗细一尺长短,每根都能点很长时间。与外面常见的矿蜡不太不一样,这里的蜡烛呈褐黄色摸起来有油腻感,应该是用树脂以及动物脂肪制作的。

    蜡烛在此地非常珍贵,普通人家平时根本不用,连油灯都很少点,天黑后关门窗睡觉了,他们几人这是享受了天兄的待遇。桌还放了火镰,以火镰打火其实很不方便,他们也不太会用,还好众人来的时候都带了防风打火机。

    丁齐一手拿着蜡烛,一手提着棍子走下了楼,将三名学生送了他们各自的房间。他站在院看了会儿黑沉沉的夜空,然后屋将蜡烛熄灭放下,周围陷入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他在黑暗提着棍子又出门下楼了,穿过院落径直走出神祠。

    来到前院的时候,旁边的厢房突然有了动静,黑暗听见了开门声,东大营元帅肖博知的声音问道:“丁天兄,您夜里也要出去吗?还是在屋里待着较好,外面会有危险。”

    丁齐答道:“不用担心,我只是想在附近走走。”

    肖博知:“天兄若想夜间出行,我这叫人点火车护送。”

    所谓火车,与外面的火车当然不一样,是面载着一个陶缸,陶缸可以点火堆的手推车,是此地夜间出行的必备物品之一,而且人们不能离火堆太远。

    丁齐摇头道:“不必了,我只是想感受一番当年陶昕圣人穿行黑夜的体会,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你睡你的吧,不必管我。”

    肖博知:“那要不要披竹甲?我这叫人给您拿一副合身的。”

    丁齐摆手道:“竹甲也不必了,你既称我为天兄,应该相信我的话,我没事不会有事。”

    天兄的话都这么了,肖博知也不敢反驳,只得在门前躬身道:“丁天兄一切心,若有事便随时呼唤我等。”

    他们交谈时带着动作和手势,但彼此都是看不见的,因为环境没有丝毫亮光。完话肖博知已经把房门关了,丁齐突然又问了一句:“元帅大人,你一开口叫出丁天兄。这里看不见,又怎么知道是我?”

    肖博知:“丁天兄的脚步声与其他三位天兄不同,感觉也不一样,我自能分辨。”

    丁齐推开神祠的大门来到村社,发现环境并非完全的黑暗,外面还可见微光,而光源来自左右两个方向。

    东大营的主社只有五十多户人家,规模并不大,但占的地方却不,所以每户人家的住所院落都很宽敞。神祠大门朝南,村社最宽敞的一条道路恰好从其门前穿过,神祠对面有一大片空地,那里是每月两次的“市”所在地。

    村社周围修了一道约四米高、八十厘米宽的围墙,用块石和碎砖垒砌而成。相对于村社的人口规模,这道围墙的工程量相当大,可能是在漫长的历史好几代人修成的,其后的岁月便只需历年维护修补。

    围墙有东西两道门,在接近门口的道路央,各有一个砖砌的四角亭子。亭子不大只有一米见方,间放着一个陶盆,陶盆点着火,下雨天也不会被浇着。火并不大,但在这绝对黑暗显得格外醒目了。

    木栅大门夜间并不关,在外面很远的地方能看见发亮的门洞。此地居民假如因为意外在天黑前没有赶来,野地里也能得到方向指引。丁齐的脚步尽量放得很轻,不想惊扰已经入睡的人们,但他走到东门口的时候,还是把人给惊动了。

    围墙内侧有一间屋子,有点像外面世界的大院传达室,夜间是有人值守的。丁齐还没有走近呢,有人听见动静从屋里开门出来了,看见是他,赶紧行礼道:“丁天兄,您这是要去哪里?”

    值守人员是负责看火堆的,为了节约料,火不会烧得太旺,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往里加料,以保证一夜都不会熄灭。丁齐摆了摆手道:“你不必理会,在这里看好大门,我出去走走。”

    那人却跪下道:“启禀天兄,天黑后有夜龙飞袭,荒野很不安全,您还是待在屋里关好门窗稳妥。假如天兄出了什么意外,是我等的罪过!”

    丁齐摆手道:“你不必总是跪下行礼,站着话行。我既然敢出去,不会有问题,今日只是为了感受三千年前的陶昕天兄如何穿行黑夜。你不必烦扰,我有事自会出声招唤。”

    丁齐背手持杖走出了东大营主社的东门,这和庄梦周曾摆过的某个姿势很像,但现在这扇门很宽,所以棍子没被门框绊住,背影显得很是潇洒从容。那位值守的社民看着丁天兄的背影,眼满是崇敬之色。

    黑夜有危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别看见道路了,连方向都分辨不了,不可能正常行走,假如不心失足掉进水,恐怕连岸都找不着。另一个危险来自天空,随时可能会遭遇夜龙袭击。

    村社相对较安全,因为夜龙通常很少飞进去,只是偶尔出现。村寨周围的旷野并没有夜龙的巢穴,夜龙出现的概率要深山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