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和秦始皇的一千零一夜 > 第36章 第卅五夜

第36章 第卅五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尽管心中觉得父王抛妻弃子的举动确实不甚光彩, 可在听了昌平君这话后, 芈泽却如鲠在喉, 不吐不快,“大哥这话真不中听……说得、说得就好似父王身故了一般。”

    什么叫作她“父母双全”, 是在暗指他昌平君双亲皆已亡故?可他们共同的父亲不是还健在着的么?

    “对臣下而言,楚王他薨不薨也没什么分别。”昌平君面上浮起一丝讥嘲的笑, “臣下只知道自己幼年便无父亲在旁陪伴,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把臣下养大的。”

    九岁那一年,他和往常一样在外玩耍了半日, 归家时却发现母亲在偷偷垂泪。他只记得当时母亲擦干了泪对他说, 他的父亲有急事出了趟远门,很快就会来接他们一起走。

    那时他年纪还小, 尚不理解“很快”这个词的意思。

    昨晚父亲还笑着承诺,明日自己若是能多认五个字,就可以趴在他背上,把他当马儿骑。

    为了父亲的这句话, 他特意让夫子多教了十个字, 就为了听父亲夸赞一句:启儿真是聪慧过人。

    如果父亲明日回来, 自己一定要骑着他让他多跑几圈,作为不守信用的惩罚, 他想。

    之后他等了一日, 等得望眼欲穿,甚至拒绝了玩伴们喊他一起上树掏鸟窝的邀请。可直到第二日清晨,父亲仍旧没有出现。

    那就再等一日罢。如果父亲明日回来, 自己就立马原谅他。只要他能回来,那个骑马儿的奖赏不要也罢,他又想。

    然后这个期限被他一推再推,先是一旬,再是一月。等到一年过后,他彻彻底底地失去了希望。

    这个大骗子,最后他哭着想。

    收回思绪,昌平君看向芈泽,目光如冰冷刀锋划过,“如此无情之人,行如此无义之举,王后竟还说他是为了我们母子着想?”

    随着他逐渐长大,记忆中父亲的样子开始模糊不清。他早已死了心,可母亲却还在痴痴地盼望。

    她日日守在庭外的那颗梨树下,看花谢花又开,做着一个永远也不会醒来的梦,等着一个永远也不会回来的人。

    最终她等来了父亲顺利继位,另娶王后的消息。

    “当年父王归国之路凶险万分,前途未卜。稍有差池,也许就是人头落地。”芈泽握紧了拳头,试图说服昌平君,也试图说服她自己,“是你的祖父昭襄先王故意为难,不放我父王回去在先,也难怪父王他心中生出些龃龉。”

    “更别提当时我的那些叔父们也觊觎着楚王之位,父王若是带你们一块走,无疑会将你们母子置于险境。”

    也许是父女天性使然吧,尽管她在楚国时曾与父王大吵过一架,可就在父王他被人指指点点的时候,她却仍想尽办法为其开脱。

    芈泽微微一顿,继续道:“况且自宣太后掌权后,历代秦国国君几乎都以楚女为后。几代下来,楚系一脉在秦国也算得上是根基厚重,你在秦国过得定是很不错。”

    若不是在华阳祖太后那环出了些差错,今时今日楚系外戚的势力也许会更庞大。

    “过得不错又如何?秦国始终只是我的寄居之所。”昌平君冷冷一笑,他的父亲是楚人,那他自然也是楚人,这是他骨子里深深刻着的身份认同。

    “更何况他即位后始终没派人来接走我们母子,甚至连一声问候都不曾有。关于这一点,王后又该如何为他辩解?”他像是一眼看穿了芈泽,自顾自道:“王后该不会又要说,是因为那时秦楚交恶,所以他才在此事上耽搁二十年之久?”

    芈泽闻言久久静默。

    就在父王即位之后,秦军便立刻对楚国发起了进攻。当时令尹黄歇主张亲秦附秦,劝说父王割地给秦国才换得楚国一时之安,秦国兵锋转而指向三晋,也就是韩、赵、魏三国。

    国仇家恨在前,也许父王与昌平君之母的夫妻一场,注定只是露水情缘。

    见芈泽哑口无言,昌平君又道:“不过就算秦楚交和,凭着楚王那唯唯诺诺的性子,恐怕连向秦王提出迎妻子归国的胆子都没有罢!”

    芈泽只觉脑中灵光一闪,诱哄道:“那么自认从小无父的昌平君,又是如何知晓我父王的为人的?”

    昌平君立刻回道:“当年赵国平原君一行去到楚国,准备与楚王商议合纵抗秦一事。然而从日出谈到日中,楚王仍旧犹豫不决。幸得平原君门客毛遂按剑直前,以利害相告,楚王才唯唯答应。”

    “哦……”芈泽作出恍然大悟的样子,甚至俏皮地在尾音上打了个旋儿,“……大哥还真是很关心父王啊。这等机密之事,若非大哥你有意打探,又怎能将个中情节讲得如此详细?”

    “脱颖而出”、“毛遂自荐”这两个成语的出处,缘起她父王即位后第四年。

    先前说到楚国割地以求自保,秦将白起继而奉命大举攻韩。赵国深感唇亡齿寒,故令老将廉颇固守长平以拒秦,与秦军相持达三年之久。

    而后赵王中秦反间之计,改派“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最后全军覆没。长平一战后赵国伤亡惨重,秦国遂乘势欲攻下赵都邯郸。

    正在这危急的时刻,赵国平原君出使楚国说服了父王出兵,后来又有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邯郸之围才得以解除。

    芈泽也正是在这一年的冬天出生的。

    这是一场久违了的胜仗,楚国国内士气大振。也许是在这胜利的喜悦中看到了楚国重拾霸业的希望,第二年,父王发兵灭了早已式微的鲁国。

    芈泽有时也在想,若是当时父王他能乘胜联合六国攻打秦国,而不是选择去吞并弱小的鲁国,那么一切是否就将不同?

    可她知道昌平君说的话是对的,她的父王耳根子软,在他手里楚国已不可能再创中兴之势。

    回想至此,芈泽收拾起心中遗憾,看向一时语塞的昌平君。

    他静静站着,瞪大了双眼,失神地望向地面。薄唇微张,扶额的左手轻轻颤抖,一脸被人道中心事后的难以置信。

    每个少年在成长时,势必都会有一个仰望敬慕的对象。

    他当然也有。

    只不过他始终不肯也不敢承认,那个指引他前行的人,竟然是他恨之入骨的父亲。

    正如王后所言,其实他一直都在关注着楚国那边的动向。

    好似只要从他人嘴里打听到一些关于楚王的事情,他就能回想起幼时亲子相依、其乐融融的景象。

    甚至有时他会开始幻想:此时自己若是在父亲身边,又会在朝堂上提出什么样的应对之策?

    “不管您心中到底是何种想法,芈泽只希望大哥明白,您背后并不是空无一人的。您若是有天累了,不妨回头看看,其实我一直都站在大哥身后。”扔下这句话,芈泽施礼告退。

    她相信不用多久,她与昌平君又会再见面的。因为血缘的羁绊,任谁也无法逃离。

    她想,祖太后是不是早就料到了这一点,所以一直按兵不动,就等着有朝一日她自己想明白,然后主动靠上去呢?

    如此说来,祖太后这个人还真是可怕呢!

    夜色如水,章台宫内也是暗沉沉一片,只隐约透出一道细小的微光。

    李宦侍轻声轻脚地进了内殿,见大王还在批阅竹简,便折回门口招招手,唤来几个小宦侍,悄声骂道:“你们一个个的都是瞎子不成?大王在这么黑的屋子里处理政事,竟没人能想到要给大王点个灯?”

    小宦侍们点着头认罪,一排油灯渐渐燃起,内室明亮恍若白昼。

    “是李宦侍啊……”赵政头也没抬,轻笑道:“老远就听见你的斥责声,弄得寡人头疼。”

    “奴才人老了,近来耳背得很,还请大王见谅。”李宦侍将手中捧着的一盏油灯缓缓移向案桌中央,赔笑道:“国事虽忙,可这个时辰大王也该歇了。”

    赵政合上一卷竹简,又伸手打开另一卷。

    李宦侍见此计不通,只好另想办法,“今日奴才路过流华殿,不巧遇上王后不在。不过听婢女嘉卉说,王后似乎是去见了昌平君。”

    他就不信,在搬出王后当救兵后,大王仍旧能无动于衷地继续批阅。

    赵政闻言手下一顿,一滴墨水自笔尖溅落,化作墨团,脏污了他才写下的批语。

    李宦侍丝毫没有注意到赵政眼中的错愕,吸着鼻子继续道:“等了这么久,王后终于可以和分离多年的大哥相认,想到这奴才这眼泪就怎么也止不住。自此一家人和和乐乐的,多好!”

    “是王后去见了昌平君?”赵政抬头看他,眼神闪过一丝晦暗,“还是昌平君去见了王后?”

    这不都一样吗?李宦侍挠了挠头,迟疑道:“奴才也说不准。”

    “是么……”赵政眉头微蹙,如果是前者,那是否意味着王后已不再将自己视作是她唯一的依靠?

    又沉叹一声道:“说来最近都很少见她戴寡人送她的那支铜簪了呢……”

    但愿这一切只是他多虑了。

    “大王何故叹息?”尽管在大王身边随侍多年,李宦侍依旧弄不懂大王这忽来的伤感是怎么一回事。

    “没事,只是寡人自言自语罢了。”赵政摇了摇头,又提起笔来。

    只听“啪嗒”一声,那支笔被他摔在案桌上,“不行,寡人还是得亲自去一趟流华殿。”

    大王的心思可真难琢磨啊!李宦侍立马跟在大王身后,心中感慨万千。

    作者有话要说: 瞅了很多眼,好像同榜收藏本人涨得最少,汪叽一声哭出来~

    为了保持心态平和,所以辣鸡作者决定化悲痛为力气,激情打字【雾

    这章掺了不少历史,希望大家不会觉得枯燥~因为下章会写到楚国的一些事~

    敏锐的诸君是否嗅到了开虐的气息?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