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末世女在民国 > 第041章

第04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两天时间转瞬即逝。

    今日七月六日, 距离七七事变不到一天。饶是国难在即, 该过得日子还得继续过。

    自从得知池家两个少爷要回来时,翘首以盼的池家女人们,一大早便神采奕奕,来来回回的在门口打转, 期盼转着转着, 就能看见他们站在门前。

    池槿秋心里也隐隐期盼着他们能早点到家, 但她更知道,眼下不是空等人的时候, 因为大哥二哥他们一回来, 池家一众人等,就得立马往南边撤走。

    现下已经买不到火车票了, 日军在打卢沟桥的前夕,就已经派人偷偷切断了通往南边火车铁路,避免我军迅速支援。

    要想往南边逃, 除了走路坐车, 就是走水路。

    水路已经被她和二哥玩死了, 估计没有船有胆运送他们。他们要逃, 除了坐私家车, 池槿秋想不出其他的办法。

    本来池家有两辆轿车,一辆庞蒂克 ,一辆福特汽车,都是大价钱,容量小, 坐了人就放不了多少行李。

    以池太太、李姨太她们,无数衣服、包包、首饰都舍不得丢弃的性子,这两辆车根本就不够坐整个池家人。

    所以,在一家人都在等池大少他们回来的时候,池槿秋不但大手笔的又买了辆车,还给她们撒谎,说等大哥回来后,就集体转移到上海给他接断腿。然后在她们半信半疑的目光中,只会秀秀翠丫,把她们该打包的东西都包了起来。

    她们的东西巨多,还在旁边瞎指挥帮倒忙,等所有人的行李收拾好,已经到了日暮傍晚了。

    一大家子的女人望眼欲穿,都没见到池家双少,吃晚饭的时候,众人看池槿秋的目光就变得有些哀怨忧愁。

    池槿秋被她们看得毛骨悚然,硬着头皮解释,余从濂跟她说的是最多两天时间,但也没确定会不会延后。

    大家信得有,不信得也有。等到吃完晚饭,原本要各自活动的,今天破天荒的都没离开。全都坐在打听里,一边唠家常,一边等双少回来。

    只不过一屋子女人等到快半夜十二点,门房外毫无动静。本来怀孕就嗜睡的大嫂实在熬不住先去睡了,紧接着是年纪大的池太太、李姨娘方妈她们。

    最后客厅就剩下二哥两个姨娘,还有其他几个年轻的奴仆,陪着池槿秋在客厅里等人。

    此时池槿秋已经无心关注大哥二哥是否能在今天之内回来,她满脑子只有七七事变今晚爆发的想法,着急的感觉自己肚子一阵绞痛,像吃坏了肚子一样,捂住肚子在客厅里焦急得走来走去,宛若一具行尸走肉。

    因为晚上七点开始,日军就开始演习,十点四十左右,他们就开枪,假装一个士兵失踪,强行要进城搜索,结果被29军麾下的219团阻拦。这个时候的半夜十二点,他们已经在部署军队,再过五个小时,他们就要发起卢沟桥战争。而大哥二哥,不知道会不会正在卢沟桥附近,他们走的水野路,必须要过那座桥啊!

    她在这里干着急,吴姨娘以为她吃坏了肚子,脸都变白了,还不停地冒虚汗,站起来要去给她找大夫开药。被她拦住一阵好说歹说,说她只是心里紧张才会那样。吴姨娘不放心她,便留下照顾她,其余人都回房去睡了。

    两人在客厅的沙发上枯坐了一阵子,刚

    开始还能说点关于二哥的话题,后来吴姨娘一个劲儿的问二哥的生平事迹,在上海有没有沾女人等等,池槿秋心里揣着事儿被她问得心烦,便假装在沙发上睡着,吴姨娘叫她回房去睡,她也当听不见。

    就这么半假半睡中,本来不想睡的池槿秋,居然昏睡了过去。

    “轰——!轰隆隆——嘣!”

    半梦半醒,一声又一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在耳边。

    池槿秋瞬间清醒过来,躺在她身边不远处沙发上的吴姨娘也坐起身来,一脸迷茫:“这谁家啊,半夜三更放鞭炮,吵死人啦!”

    “不是放炮……”池槿秋失魂落魄的说着,下一刻听见自己喉咙一声尖叫到变形的声音:“娘!大嫂!姨娘……快起来!日本人打起来了!

    “咋了这是?”全家女人被她的尖叫吓的纷纷惊醒爬起床,一边穿衣服,一边蹬蹬的跑下楼。

    “你们自己听!”池槿秋来不及解释了,一边让她新聘的两个看门伙计去开院子里的车,一边扛着大肚子的大嫂塞进车里,“你们快走,往上海走!我留下来等大哥二哥!”

    耳边轰炸声不断,即便青石镇和北平卢沟桥相隔甚远,可那巨大不停歇的轰鸣声,还是清晰的传入所有人的耳朵里。

    “打仗了?怎么会打到北平来了?”池大太太惊恐起来,“老大、老二还没回来,我们不能走!”

    “娘!”池槿秋失去了耐烦心,几乎红着眼叫她,“您还认不清现在是什么状况吗?大哥上战场之前为什么就让我和二哥去上海买房子,还不是有预感日军会打过来!日军连我们传承百年的故宫之地都敢打,打到咱们青石镇就是几天的事儿!您作为咱们家的当家主母,现在不走,是想拖累咱们全家都死在这里吗?还是说,你想让池家绝后,成为池家的罪人?你能不能顾着大嫂的肚子?”

    “我没有那个意思……”池大太太也红了眼,“我是心里没底,你们都不在,我怕我撑不住……”

    池槿秋这才意识到,池大太太只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平时顶多坐车,去相好的姐妹那里打打麻将的裹脚富太太,从未出过远门,从未遇上过这样的大事,也未曾要扛上全家人生存安危的重担子。

    想到这一点,池槿秋心头一哽,几乎含着热泪一下跪倒在她面前,狠狠的给她磕个响头:“娘,是女儿对不住您,不能随身服侍您左右。可是国难当前,你们毫无缚鸡之力,留在这里等大哥二哥,只会死啊!我求求您打起精神来,带着姨娘大嫂她们逃吧!我用爹爹的遗言向您保证!我一定会带着大哥二哥,活着回到你们身边!”

    “秋儿……”池大太太眼泪簌簌,脸色苍白,身形摇摇欲坠,双手紧紧捂住自己的嘴巴,怕自己忍不住哭出声来。

    站在她旁边的李姨太几个女人见状,却是忍不住,纷纷掩面而泣。

    压抑的哭声从四面传来,悲痛的气息感染着池槿秋。

    她含着眼泪,塞了一把□□给大嫂,两把匕首给吴、田两个小姨娘,让她们在路上遇到危急的情况保命用。

    又塞了两根金条给两个伙计,让他们一路上好好的照拂池大太太们,等她们平安到了上海,池大太太会有重赏。

    两个伙计郑重应下,连说带劝,把池大太太一众女人扶上车带走了。

    他们都是孤儿,在他们最危难的时候,是池槿秋出现帮了他们,所以他们心甘情愿成为池家的伙计。

    池槿秋也相信,他们不会半路反骨,见色起意,谋财害命。因为池大太太再怎么扛不住,还有大嫂这个头脑精明,敢作敢为的好女人撑着。

    她们一走,整个池家就变的空荡荡,冷冷清清的。

    池槿秋望着灯火通明,却空无一人的客厅,听着耳边那一声又一声的炮火声,一股悲凉感油然而生。

    在国家兴亡前,一切权利钱财都是多余的。因为战争,本就是人们心中最邪恶的欲/望,只要消灭祸源,才有自己徒伤悲。

    叹了口气,池槿秋慢慢的走回自己的房间。把她拥有的所有刀枪全部拿了出来,大哥送的独一撅、一米长的唐刀,大舅母送的半米长小清刀,胡适送的两把□□,每一把刀都有各自的造型和重量,却全都闪烁着锋利的寒光,昭示着它们渴望鲜血磨刀的野心。

    池槿秋嫌它们不够锋利,全部拿上,到后院的水井旁,用磨刀石,一一打磨。务必使她每挥一下刀,就能砍下一个敌人的狗头。

    等她磨好刀,再擦上清油保养,天色已经快亮了。

    池槿秋不知道大哥二哥究竟走到了哪个位置,只给他们留了一天的时间。如果今天天黑之前他们没回来,她便背上刀,拿着枪,到宛平城去找他们。

    方妈她们走后,家里没人煮饭,被炮鸣声折磨了一晚上,池槿秋是又困又饿。

    她跑进厨房,蒸了些昨天家里剩的一点吃食,随便吃了一点后,她便抱着刀枪,合衣睡在沙发上,给自己养足精神。

    再次醒来,已经快下午了,院门口没有人回来过的迹象,炮火声也似乎小了许多。

    池槿秋躺在沙发上,望着头顶的复古吊灯怔楞了一阵,然后爬起身,开始给自己收拾包裹。

    她的包裹很简单,两套棉麻男士长衫,一盒止血药,一包绷带,两瓶早就备在家里的青霉素,三个白面馒头,外加一张蒙面黑毛巾,就是她所有的行李。

    等到夜色变浓,又渐渐变白,池槿秋两把长刀一左一右用皮带绑着,交叉背在背后,□□绑在大腿内侧,独一撅藏在腰间,手里挎着她的小行李包,关上房门,走出池家大院。

    从踏出家门这一刻起,她的人生就会走另一条道路。这条路将会充满硝烟死亡,可她并不后悔。

    因为她即将做的一切,可能会在百年之后记入历史,而她也真心希望自己能活到那个时候,对自己的子子孙孙讲述她曾经经历过的事情。

    1938年,7月8日5时,日军发动炮击,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的带领下奋勇抗战。

    次日7月9日,日本华北柱军屯与冀察当局谈判协议停战,导致第29军迟缓了应战准备,却给日军增加时间,集结了大量士兵武器的时间。

    等到下午,到达平津战场的日军已多达六万人。而池槿秋也在这个时候,踏上寻大哥二哥,前往一片水深火热的宛平县城道路上。

    作者有话要说: 尴那个尬,说好这张开打的,我掐指一算,估计又得一两章后。到时候不开打,你们拖个意大利炮,轰了我这个李云龙!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