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沈汀大婚
    楚氏得了林内侍的提醒,和洛氏商议一回后便将一封折子送到宫中。皇后早得了圣人的指点, 很是嘉奖了她, 顺势答应了慈淑所承制棉衣的事宜。
    五兵采购司虽然多有自己的小门道,可这事儿是圣人发话,又有林内侍看的严, 他们也不敢动什么歪心思。楚舅舅作为官场老狐狸也暗中帮衬了一把, 虽然最后棉衣的定价不低, 但也让五兵上下得了些油水。用他的话来说:“县官不如现管, 阎王好过小鬼难缠,真断了他们的财路,以后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总之事儿是定下了,皇庄的棉花交由洛氏带着一部分女工处理,而楚氏则亲自带着许多箱笼包裹往琨郡去“打前站”。
    棉花的采摘在十一月,如今不过是九月,若只是为了安置女工和采摘纺纱之事,楚氏大可以等到晚一些再动身。只她还有个小孙媳妇儿要及笄, 之后便是孙子的婚事, 她作为亲祖母,怎么可以不到场帮着操办?
    林菁看着楚氏的到来很是松了口气。她的两个儿媳妇虽然能干, 可这操办婚礼的事儿是真不懂。便是林菁自己也不过是看了一回沈淞的婚事,还别说那时候范氏全程大包大揽并不让她插手。大伙儿被里头的程序礼仪闹的头晕,这回总算来了个能做主的明白人,将他们彻底解放了出来。
    楚氏在家还有几分恹恹的,虽然忙着会所和慈淑所的事儿, 倒不会无聊,可到底没有亲人围绕在身边,总显得有几分寂寞。如今儿子孙子女儿女婿围上来行礼,老太太立刻乐的笑开了花,收拾收拾便接管了及笄礼和婚礼的麻烦事儿。
    百姓们趁着天时好,赶紧将稻谷晒干了装袋送进仓库,这会儿正闲着,突然听说太守大人家的小公子要在琨郡成亲,立时整个郡里都炸锅了。小公子是谁,那可是能陪着他们做劳役干农活的好少年,他在琨郡的名头可不比沈大老爷低多少。
    虽然太守公子要什么有什么,可得了他亲近和帮助的百姓们也得表表心意。一时间山里的动物便遭了秧,无论是皮子好的还是肉质鲜美的,被猎户们挨个儿点名送到了太守府门前。府上的厨子管事们也是无奈,只得向林菁请教:“这可怎么办呢?现在天气热,总不能放着让它们坏掉吧。”
    好了,刚闲下来的大夫人又得开始和厨房下人们忙碌起来,什么薰的腊的腌的,各种贮存法子花样百出,总算将这一批礼物给收拾好了。至于那些皮子,挑拣着好的进行鞣制,最后凑一凑,足够给家中每人添置两身裘衣了。
    事儿做起来,时间便悄无声息的溜走。等到楚氏将府中整理好,已经到了小程氏的生辰。十五岁的小姑娘已经有了女子的风韵,尤其是她这些年看的多了,气质更加凸显。成熟稳重中带着一丝天真和泼辣,偏又满满的书卷气显得温文尔雅,这种矛盾的气息在她身上并不显得别扭,反而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韵味。
    十二重的华服穿在身,长发被轻轻挽起,一根根代表着美好寓意的簪子被插在了发髻上。沈家的人静静看着小姑娘一丝不苟的行礼,面对众人毫无一丝怯弱,甚至展颜一笑间,明晃晃的风采不知动了多少人的眼。
    “你可有福气了,”沈淞轻轻朝沈汀的肩膀上拍了一下,与他挤眉弄眼:“这么好看的媳妇儿哦。”
    “咳咳。”孔氏站在他身边轻咳,沈淞立刻就老实了,当着夫人的面夸奖别人家的媳妇儿可是大忌,等会儿还不知道要怎么认错讨好呢。
    来观礼的都是郡中颇有名望的妇人,最差也是全福太太,更有刺史夫人亲自作为赞礼,算是给足了沈家面子。正宾当仁不让由洛氏担当,嫡出的世家女风仪让在场所有夫人都不免向往。孔氏并两名女学中与小程氏玩的好的小姐充当执事,一应礼仪行云流水,让郡中夫人们啧啧称赞,暗中谈论不愧是京城来的天之骄女,和他们这小地方比就是不同凡响。
    一场及笄礼便让琨郡的夫人们念叨了整整半个月,而沈汀和程家幼娘的婚礼只会比这更盛大。十月二十六,通书中宜嫁娶的好日子,沈汀身着红衣骑着高头大马,从太守府出门,沿着主街转了一圈,回到沈府将小程氏接了出来。
    虽然早就是一家人,可无论老太太还是林大夫人,都为小程氏准备了足够丰厚的嫁妆。再加上先夫人程氏留下的嫁妆一点儿没动的给了小两口,整整七十八台满满当当的担子看得琨郡百姓的眼睛都直了。小程氏坐在喜轿中听着锣鼓喧天,透过轻薄的红色纱幕看着骑在马上的沈汀,心中莫名觉得安宁。
    哪怕她身份尴尬,哪怕这般婚事不合礼仪,可心中的幸福感是不会骗人的。想想身后遥遥跟随的嫁妆队伍,她又忍不住摇头嗤笑,里头有不少还是她自己打理的呢。
    想到嫂嫂孔氏与她说:“你这般多好,嫁人便是回家,一应都是最熟悉的,可羡慕死那些心中忐忑不知前路如何的新嫁娘了。”
    虽然是安慰之词,可不也是事实吗?这般想着,小程氏脑子里又不免算起账来,今日这酒宴该如何安置,花费多少,是否还有疏漏——莫说什么紧张感了,直到沈汀念了却扇诗,两人拜过天地进了洞房,她还在考虑自家婆婆许久不理事,嫂子脾气又软,不知道能不能应付的过来外头那许多客人。
    她在这头胡思乱想,却不知道外头正热闹着,甚至是琨郡上下从来没有过的疯狂。大街小巷人山人海,一直到黄昏时分也没有消停。太守府外摆着流水席,百姓们用红纸包着礼钱交到外管事手上,也不需要招待,自己找地方坐好,身边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只要一块儿说几句祝福的话,再喝上一杯水酒,很快便能好的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这不仅仅是沈太守的身份,也是沈汀自己的人气。都尉府的兵士们主动换上最鲜亮的衣裳,轮换着吃酒和维持秩序。百姓们如今看着他们也不憷了,反而一个个笑呵呵的,有些还打探起来婚配与否要不要拉纤保媒——没听沈太守和小公子说么?兵士是百姓们的兵士,是琨郡的子弟兵。对待自家子弟有什么可怕的,该好好关心才对。
    若说两年之前,这些府兵还有些骄纵之气,如今早就变得亲民又可爱起来。听了相亲们的话,兵士们脸上也笑的开心,真有不少单身汉们舔着脸往有闺女的老汉们跟前凑。廖都尉过来转了一圈,摇摇头进里头喝酒去了,自己手底下的人到底是被沈大老爷给教坏了。
    今日的主角虽然是沈汀,可沈安侯必须是最忙碌的人。看着几年前那个明明瘦削却还是勇敢的凑到他跟前、只为得到一点点庇护的孩子,如今终于长大成人,哪怕不是自己亲生的,也让他内心满是欣慰。便是林菁也忍不住摸一把眼泪,被楚氏看个正着,还嘲笑她几句:“你这是伤心姑娘家嫁人了,还是担心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呢?”
    “可不是呢,幼娘和二郎都是好孩子,如今这婚礼也只是走个过场,和以往又有什么不一样的?”洛氏自幼娘及笄后便呆在琨郡帮着楚氏做筹备,这会儿也摆足了主人家的架势,反而劝起林菁来:“你儿媳妇还不是天天在你跟前尽孝,难不成成了婚,她便与你隔了一层不是?”
    她们都是知道林菁把小程氏当闺女养,才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林菁自己想了想也觉得好笑,无论是抱着嫁姑娘的心态还是娶儿媳妇的想法,她家这情况还真没什么值得伤感的。楚氏看她开颜便大手一挥:“你这当母亲的还不操持起来,我这个老太婆都快被累散架了。”
    林菁赶紧应了,跟着婆母一块儿忙碌,迎来送往,各处都是笑脸,每人都在真心诚意的祝福,让她们越发觉得将婚事设在琨郡是个多么正确的想法。
    随着夜幕降临,府上灯火通明,外头的散客渐渐少了,唯有太守府中还在喧哗着。会留到这时候的客人除了自家亲戚,多的便是沈汀在琨郡交的朋友。他们有的是普通农户之子,也有的来自商贾和手艺人家,无论身份贵贱,他们都带着一些特殊的东西——例如自信,挺拔,哪怕身着布衣,在太守大人面前也并没有太多拘谨,依旧和沈汀谈笑风生。
    这些都是有着自己骄傲的人。无论身处哪个行业,他们都会努力成为其中翘首,哪怕失败也从不怨天尤人。虽然最开始是沈汀折节下交刻意接近,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少不得惺惺相惜,终是成了知交。
    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可在这个当口儿,便是再稳重的人也笑着调侃起新郎官儿来。沈汀惯是个脸皮厚的,连年跟着沈大老爷应付楚将军更是练出了酒桌上的好一把太极推手,几个回合下来,他没喝多少,却把身边的朋友们灌醉了几个。
    沈淞本还准备给自家弟弟挡酒,没想到他有这般本事,干脆摇身一变换了阵营,和一群青年少年们一块儿给沈汀找茬儿。沈安侯看的好笑,也不管他们,只继续和廖都尉武长安他们聊着天儿。
    沈汀小少年以一敌多也不占下风,反而不知怎么挑起了他们内战,在一旁嬉笑着看他们拼起酒来。等这群被坑了一把的青年们头昏脑涨的停下酒杯准备好好惩戒罪魁祸首,却哪里还找得到沈汀的影子?
    人呢?大伙儿面面相觑,唯有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沈大老爷伸手指了个方向:“你们现在过去,说不定还能闹个洞房。”
    少年们心领神会,在沈淞的带领下,一溜烟儿的往后头去了。
    “你这坑儿子的。”看了全过程的秦江无奈摇头。
    “这就是青春嘛。”沈大老爷仿若喝醉了一般摇头晃脑的唱到:“青春啊~青春~”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