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我在国公府里做团宠 > 第31章

第3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映枝从宫中回来后,李氏第一时间赶到湘水苑,拉着她左右瞧瞧,又仔细问过进宫见了谁。

    映枝的手掩在袖子里,绷住脸上的神色,瞎编乱造了点长宁公主的事。

    李氏这才放下心来:“下次长宁公主要是再约你入宫,枝枝要是不想去,娘给你想法子回绝掉。这提心吊胆的,也不是个办法。”

    映枝乖乖地点头,待李氏走后,她见四下无人,就取过一只玉牌交给院中扫洒的侍婢,道:“明早去传信,就说我下次就不进宫了,娘亲会担心的。”

    侍婢郑重收好了玉牌,映枝还左右张望几圈,又蹑手蹑脚回了屋。

    天色渐晚,早睡才能早起呀。

    秋日的清晨,白霜急急结霜,一辆暗金织锦的马车从街道头匆匆而来。

    车夫一身劲装,拉住缰绳。马儿四蹄踏动,没有发出一声嘶鸣,只是鼻间和马身都冒着白汽。

    “去敲他的门。”车中传来一道慵懒的男声。

    “是。”车夫脚步稳健,三下叩响木门,声音回荡在幽长空旷的巷子里。

    吱呀一声,门开了。

    李元善披散着头发,见到眼前的车夫,蓦地一愣,他微微抬头。

    绣着繁复花纹的车帘被掀起,露出帘后男人的一双桃花眼。

    寿王坐在车里,手中把玩着一柄折扇。

    “见过殿下。”李元善赶忙行礼,一颗心却被提起来。

    寿王殿下已经许久没来找他了,为何这大清早的却会出现在他门口?

    李元善忽得想起自己披头散发,刚要开口道失礼,却被寿王打断。

    “李翰林。”寿王讲话的调子如其人,带着拖长的腔和上扬的尾音,平日里听煞是暧昧缠绵,此时却阴冷到了骨子里。

    “听闻李翰林近日可是风光无限,就连镇国公也青眼相待。”

    李元善背后冒出汗,体温一蒸又冷了下来,被清晨的风这么吹着,冻得骨头都痒。

    “国公爷只是想与下官讨教些诗词赋论……”

    “呵。”寿王轻轻地笑出声,他伸直了长腿,叹道:“李翰林心怀大志,却屈居翰林院,实在是可惜。”

    “不过,听本王一句劝。”他打开折扇,抚摸着上头的落款,隔着半掀起的车帘,一字一顿道:“把那亲事,推了。”

    “靠岳家可不是一个好路子,难免被人戳脊梁骨。”

    李元善的心猛地一跳,思绪纷乱繁杂,憋闷,委屈。

    那他还能靠谁!前几日和他同样入殿试的榜眼已经领了官职赴任,而他这个状元却徒有一个虚名。

    让人情何以堪?

    寿王侧目看着他,丢下折扇道:“李翰林好好考虑。”

    说罢帘子放下,车夫一抱拳,翻身上了马车。

    李元善呵出一团团白汽,眼睁睁看着那马车就要前行,他不知哪儿来的勇气,忽然扬声道:“殿下!下官、下官遵命。”

    马车应声停下。

    几息后,车夫跳下车,对李元善露出一个笑:“李大人识时务,殿下不会亏待大人的。”

    李元善回礼,马车这次真的远去。他往后背一摸,中衣都被浸湿了。

    优待亏待他不论,若是被寿王殿下记着……那他的前途也别想要了。

    然而,在李元善上朝后,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不亏待。

    身为天子近臣的参旨乞骸骨,梁帝提了另一位中书舍人做参旨,于是这空出来的位置,就突然落在了李元善的头上。

    朝臣们嫉妒得眼都红,这可是天大的好运!

    这么一道圣旨,得顶他们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十年。

    年纪轻轻,出身寒门,就已是正五品,真是前途不可限量。

    李元善下朝时,还是懵的,他四处望想找寿王殿下,却不见他踪影。

    身旁有个内侍不动声色地走过,对着他小声道:“殿下嘱咐,襄平侯家的四姑娘是个良配,请大人自行斟酌。”

    但凡有点眼色的都知道此事不需斟酌,李元善头皮发麻,胸中的憋闷与委屈在此时都化作了兴奋。

    入赘国公府能给他带来什么?仕途更顺利一点。

    不过是个容貌殊丽的姑娘罢了,现在等着他的可是扬眉吐气、功名利禄。

    要美娇娘?

    哪里没有?

    李元善脚步停顿了一瞬,回头看见身后镇国公愈来愈近的身影,露出一个矜持的笑。

    早朝过后,江成回到家中时,气得不行。

    “那李元善,今日在朝上刚升个官,就反悔了!”他冷哼一声:“此事怪我,算是我识人不清。”

    李氏一听,诧异道:“什么?”

    她眸中隐隐闪过怒意,眉头紧皱,沉默片刻,又开口:“不,此事怪我。”

    “或许,我就不该动找人入赘的心思。”

    江成一口气慢慢平顺下来,也道:“不过,男人都想升官发财,万一真得做了大官,欺负我们枝枝该如何是好。”

    李氏很是惆怅,想到国公府这风光劲儿,两个姑娘的亲事却都没着落。

    还好没有到说亲那一步。

    若是像柔儿那般折腾,镇国公府就是两个姑娘都被退亲。即便他们不惧流言,可姑娘们走在外边难免受委屈。

    江成安慰道:“夫人莫急,待到秋猎,那天全京城的公子姑娘们都来,咱们再好好挑挑。”

    这次他的选婿的标准还要划去一个寒门子弟。有些人的确官场上靠得住,也有真才实学,但结亲……还是算了。

    或许真的是有万里挑一的,但他的姑娘多金贵?禁不起这个险。

    待到秋猎的那日清晨,江成在出门前拉着江临好一顿告诫。

    “这次去秋猎,你要是还敢没规没矩,回来就等着挨板子吧。”

    江临鸦青色骑装,少年的身姿挺拔,透着桀骜不驯。

    “爹,你把我想成什么人了!”江临犟嘴道,“我还不至于丢国公府的脸。”

    江成瞪了江临一眼,又转而安慰将要上车的映枝:“枝枝不怕,这两日好好玩,有什么事儿爹给你看着。”

    映枝望着爹爹的脸一阵,才明白他在说陛下,笑着用力地点头道好。

    爹爹一个娘亲一个子瑕一个,三个人都在,她根本不会有事的。

    江临偷偷瞄着身旁两个姐姐,好一派前拥后簇。他嘴里头小声嘀咕,姑娘家的就是麻烦。

    旁边的麻烦映枝突然感受到一股视线,她转过头,发现是平时不怎么见到的弟弟江临。

    江临本想呛声说看什么看,迫于爹爹的压力,只好违心撑出一个尴尬的笑。

    映枝见江临突然对她笑,也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唇边两个酒窝深深,鹿眼清澈,领口雪白的狐狸毛和南海明珠耀耀,衬得她光彩照人。

    江临一愣,狠狠回头。

    算了算了。

    这个姐姐生得的确好看,虽然是个麻烦,但是走在一起是很有面子……

    每年这个时候,陛下都要去上林苑秋猎,京城里有点地位的勋贵人家、文武朝臣都会跟随。

    上林苑的行宫旁扎了许多大帐,贵女们坐在一旁正闲谈着,就听一道马蹄声由远及近。

    杨黛紫衣白裘,从马上一跃而下。

    父亲是太尉,哥哥是将军。家门熏陶下,她自小就擅骑射,比许多在京的贵公子都强。

    贵女们眼中露出惊艳的神色,纷纷向她打招呼。杨黛微微仰着下颌,拿着她的桑木弓,扫视这一圈姑娘们,敛去不屑的神色。

    不过都是些二流的世家,和自己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下人们搬来靠椅,杨黛撩起衣袍直直坐下,停顿片刻,启声道:“怎么没见江家姑娘们?”

    左边襄平侯府的曾杏儿应声道:“是还没到呢。”

    杨黛瞥了一眼,不再说话。侍婢低声问:“姑娘要是觉着无聊,可要去那边的猎场?”

    杨黛向来是不会在这等场合干等着,此时却一反常态,撑着脸道:“不,我觉着这儿风光不错,别来打扰我。”

    身周的姑娘和侍婢们听了这话,都谨小慎微,不再凑到杨黛面前找不自在,话题一下转到曾杏儿身上。

    “恭喜曾家姑娘了,那李公子年纪轻轻就是中书舍人,以后说不准就是参旨。”

    “还是去年的新科状元,才学容貌都是一等一的。”

    一旁的姑娘道:“前些日子,就连镇国公也动了意,还在曲水兰阁邀请李状元喝酒呢,谁曾想落却到了曾妹妹家。”

    曾杏儿眼底幽暗,捏着帕子含羞带怯,掩着红润的脸颊,道:“这么讲多不好,镇国公大人也是要为他们家姑娘说亲的。”

    此话一出,众贵女的脸上都有点微妙。

    曾经曾杏儿的兄长因为国公府闹出抱错千金的事,便退了江柔的婚。

    而如今,原本要和镇国公府说亲的李元善又和曾杏儿订了亲事。

    虽然不知是哪位姑娘,但李元善这种身份,没选那高门的镇国公府,却转而选了寻常勋贵家的曾杏儿,估计镇国公这倒贴的脸有些不好受。

    一旁的杨黛淡淡嗤了声,区区五品小吏,镇国公府现在是越来越不行了。

    正当此时,车轱辘声从远道的转弯处而来,渐行渐近,停靠在不远处。

    马车上一个“江”字,杨黛握弓的手紧了紧。

    精美的车帘被挑开,江柔淡绿衣衫,清新雅致,被侍婢扶下车。

    杨黛松开握弓的手,这江柔不善骑术,每次秋猎都只能当个摆设,最多吟几句诗,今年也如此,根本不足一提、

    江柔远远望见杨黛,微微颔首,却没有上前,而是侧身静立在那里。

    帐前凑成群的贵女们视线全部集中在那辆马车上。

    侍婢又要扶。

    一只莹白纤细的手从帘中伸了出来,正当此时,从官道对面飞驰而来两匹骏马,上头是两个顽皮的少年郎。

    拉车的马儿被惊动,侍婢惊呼一声:“郡君当心!”

    “妹妹先别下来!”江柔也跟着急呼。

    车帘翻飞,秋意枯黄,火红的披风是天地间唯一一道艳色。

    少女不搭侍婢的手便轻身跃下,素色的衣袍上光泽涌动,如有流云掠过。而袍角飘扬又落下,好似飞燕栖在金檐。

    两个莽撞的少年看得怔愣,又突然反应过来,赶紧下马赔礼道歉。

    江柔板着脸正要训斥,映枝却轻轻握住她的手。

    洁白软绒的狐狸毛蹭着少女的脸颊,她软声道:“无妨。”

    一时间大帐边上居然安静下来,无人出声也鲜少有人动作。

    杨黛攥住弓,左右环顾,心里止不住地往外冒酸水。

    映枝刚刚告别去陪陛下猎老虎的爹爹,又被李氏带去夫人堆里炫耀了好大一圈,这才和姐姐回到大帐边上。

    李氏还告诉她:“多去和小姑娘们说说话。”

    映枝想起在女学孤孤单单的日子,随便应了声,却转眼就忘。

    她好像并不是特别招同龄的姑娘喜欢。

    没想到刚一到大帐边上,就有好几个年纪相仿的贵女主动凑上前,拉着映枝说起话来。

    曾杏儿站在一旁,低下头,便无人能看见她的神色。

    别人不知道,但曾杏儿自己却知道,她的未婚夫李元善,本来要同那镇国公府的江映枝说亲的,说的还是入赘。

    可李元善是什么人物?新科状元,入翰林尚未满一年就提成了五品,今后官拜宰相都有可能,怎会屈居人下?

    曾杏儿一想到自己会嫁的男人,曾经却要给江映枝做赘婿,就实在忍不下胸中的憋屈难言。

    她脸上却分毫不显,眼尖地看见杨黛握弓的手,心里顿时有了出气的法子。

    曾杏儿莲步轻移,凑到杨黛身边道:“我听母亲说,宁王世子在中秋宴上对杨姐姐一见倾心,前两日还请陛下赐婚呢。”

    杨黛正不爽着,想起那不要脸面的宁王世子,就更来气。

    她眼一斜,瞥到江柔江映枝二人,心里却登时舒坦多了。

    “宁王世子么?我倒是不太清楚。”杨黛嗤了一声,“我又不愁嫁,不像有些人家的姑娘,一个被退亲,一个差点被退亲,她们才是真正该去请赐婚的。”

    映枝听得一头雾水,本能地觉着杨黛是在讽刺姐姐和自己。

    但,她什么时候差点被退亲了?

    江柔偏过脸,淡淡道:“杨姑娘对自己的婚事漠不关心,倒是喜欢管别人家的事。”

    杨黛脸色一变,“那个李元善……”

    “江姐姐莫怪杨姐姐。”话没说完,曾杏儿立刻挡在杨黛身前,一张清纯的脸泫然欲泣。

    “是……是杏儿不好。郡君品貌皆盛,求娶之人如过江之鲫,将来定下的亲事也会是千百倍的好。”

    李元善?众贵女看看曾杏儿,又看看江映枝,窃窃私语声渐起,这下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

    原来镇国公府是要给那江映枝说亲。

    但是,岐阳郡君家世好、容貌好还有美名在外,那李公子怎么就转而求娶曾杏儿了?

    究竟是为何?难道……是郡君什么难言之隐?

    江柔脸色冰冷,这曾杏儿与她兄长都不是什么好人。

    过去踩了自己,她就当被狗咬了。现在居然还要来踩她妹妹,把国公府的脸面当垫脚石吗?

    那李元善是什么人?妹妹又是什么人?

    拿着五品小吏来泼镇国公府的脏水,她看一眼都觉得恶心。

    几道目光暗中扫过那火红的披风。

    映枝疑惑地望着姐姐,江柔面色复杂地瞥了一眼映枝,正要开口怼人——

    烈马嘶鸣,帐前的惊呼声如巨浪击石,一时间人心浮动。

    “快、快看,是寿王殿下。”

    “小声点……寿王殿下怎么来了这里?”

    杨黛一愣,看见那骏马上容貌非凡的紫衣男人,脸上止不住浮起红霞。

    她今日也穿紫衣……

    寿王金冠锦衣,打马而来,身后跟着一名劲装侍从。

    他勒住缰绳,他翻身下马,举手投足皆能牵动人的目光。

    “曾家姑娘说得在理。”寿王语调缓慢缠绵,听得曾杏儿心怦怦跳动。

    他上挑的桃花眼摄人心魄,唇边勾起一个笑,目光直直锁在众里那最亮眼的那人身上。

    “岐阳郡君品貌皆盛,求娶之人如过江之鲫。本王,也只是那其中的一只罢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