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八十年代锦鲤运 > 第384章 解体后遗症

第384章 解体后遗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联人第三次过来换酒的时候, 班长终于忍不住惶恐了。

    他们这么暗通曲款, 美国人难道没反应?

    自己这边可都已经修飞机跑道了呀, 足足多修了两百多米。

    等到讲坠落军舰拖出来之后,这个跑道的长度还要再往前头延伸400多米。

    美国人会没意见?

    他们在菲律宾的克拉克空军基地跟苏比克海军基地虽然瘫痪了,可还有三个空军海军的基地在呀。

    苏联人的太平洋舰队日薄西山, 老美就不想趁火打劫?

    孙泽翻白眼:“整个苏联都被他吞下了,他还在乎这三瓜两枣?”

    美国人的军备储存量同样惊人, 否则他怎么动不动撺掇人家打仗, 好卖军火。

    两伊战争的时候, 老美可没少挣钱。

    看班长还是一副反应不过来的模样,孙少恨铁不成钢:“大局观, 我一直强调的大局观。你想想看,分裂以后他们都指望着跟美国人干呢,还不是美国人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比起廉价购买这些武器,美国人更加希望这些苏联分散出来的国家直接将大量武器销毁掉吧。

    邹鹏也有些回不过神来:“那他们为什么不弄到手再卖掉呢?”

    孙泽这回真是恨铁不成钢了, 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你蠢不蠢?你帮你对手卖东西?”

    要说在世界军火市场上最大的卖家是哪位,舍苏联与美国其谁?

    美国人拿着苏联人制造出来的武器出去卖,难不成从中赚差价?人家用的好了自然会找苏联国家直接再买。

    “重要的不是产品,是技术!”孙泽瞪眼, “只要人家有技术在手, 就永远能够生产东西卖出去。”

    班长仍旧担心:“那美国人就干看着不动手?”

    孙泽笑出了声:“在苏联正式解体之前,美国人一定会装成世界上最纯良无辜的人类, 坚决不会跟中国动手的。”

    为这点儿小事跟中国闹不痛快,不是在提醒苏联人星条旗胡萝卜背后的大棒吗?

    “你别忘了, 中苏两国是接壤的。”孙泽又往嘴里头塞了根棒棒糖,漫不经心道,“熬,他们也会把苏联熬死了为止,直到苏联彻底变成一盘散沙。”

    到了那个时候,苏联人及时反应过来,四分五裂的家庭,想要再重新融合为大家族,已经比登天还难了。

    孙泽话音刚落,哨兵就在门口报告,东西已经清点好了。

    年轻的预备役海军礼貌地朝屋子里头的中国军人点点头,神色说不出的怅然。

    看着介乎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清瘦孩子的背影,孙泽都忍不住问了句邹鹏:“他听得懂中国话?”

    早知道这样的话,他也就不当着人家面说了,也挺伤人家孩子心的。

    邹鹏摇摇头:“应该听不懂吧。”

    只是眼下这状况,搁在谁身上都高兴不起来呀。

    孙泽站起身,招呼了句班长:“你拿点儿奶糖过去给他。”

    按照他从小到大哄孩子的经验,基本上没有奶糖搞不定的事情。

    班长赶紧应声,高兴地捧着一匣子奶糖,冲出去找那预备役小海军。

    孙泽气得直骂娘,没见过这么能败家的。

    老子只是客气客气,他竟然把一盒子糖全拿走了!

    邹鹏看着他脸上浮现出的隐约笑容,感觉他心情好像相当不错。

    于是少年鼓起勇气问道:“那我们不用担心美国吗?”

    毕竟还有菲律宾这个小老弟在呀。

    孙泽嗤笑一声,直接在旁边的抽屉里头扒拉两下,翻出一本《世界知识》,然后抬抬下巴,示意邹鹏自己看。

    少年满脸疑惑,目光落在第8页下面的豆腐块文章上,这篇文章是介绍苏比克海军基地的。

    开头第一段就写着:“ 9月16日,菲律宾参议院以12票对11票否决了菲美两国政府最近签署的《菲美友好、合作和安全条约》。此举可能迫使美国被迫关闭其在亚洲最大的军事基地——苏比克海军基地。……”

    邹鹏目瞪口呆,说话声音都颤抖起来:“他们要抛开美国人了?”

    孙泽叹气,一个劲儿地拍少年人的肩膀:“你好歹也是外交世家出来的,脑袋瓜子怎么就这么木呢?菲律宾人其实很讨厌美国人的,一直都想把美国人赶走。明年租期就到期了,他们愿意再续租才怪。”

    邹鹏恍然大悟,难怪当初趁着火山喷发的时候,他们将中业岛抢夺回头之后还允许台湾海巡署派人上去。

    就连南钥岛到手之后,他们也只是修筑了铁皮房,没有做进一步的修整。

    原来文章是落在这儿,在关键节点上,他们不能刺激菲律宾人,最好让菲律宾人自己将美国人赶走。

    “你想想看,南海这么大的地方,离的我们大陆本土又这么远,周边一溜的国家,谁不想靠海吃海?”

    孙泽慢条斯理的吃着棒棒糖,语重心长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里每走一步都得往前头看三步。”

    他直接将杂志丢给了邹鹏,拍拍屁股走人,“好好看看,别人到了岛上就觉得与世隔绝了,人类是社会动物。”

    邹鹏赶紧接住,刚好看到上头有篇文章讲现在的美苏局势。

    苏联解体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为了度过这个艰难的冬天,苏联政府要求美国跟西方社会援助他们140亿美金的食品与药品。

    然而到今天为止,美国只愿意提供3亿多美金的贷款担保。

    邹鹏忍不住焦灼起来,很想找人聊聊。

    然而孙泽并没有给他发挥的机会,而是已经出了房门。

    哨兵过来报告:“李东顺过来了。”

    孙泽点点头,直接带人去隔壁房间说话。

    他开门见山:“地方你也看过了,环境也基本上熟悉了吧。你要是觉得还行,回去就再多招点人过来。”

    光13个人,这么多岛屿,他们实在分.身乏术。

    “关于娱乐设施的问题,目前早上通电视信号不现实,不过可以为每家都准备录像机,定期跟着补给船一块儿送新的录像带过来。”

    孙泽随意翻着手里头的笔记本,将移居过来的新住户提出的问题都一一给了解答方案。

    李东顺赶紧点头应下,试探着问:“大家伙儿还有个问题,咱们能不能种大米草,给鹅当饲料啊?”

    孙泽摇摇头:“这事儿暂且不要动,现在世界上公认大米草是有害入侵生物。咱们住下了就谨慎点,不要让人抓到话柄。”

    最重要的是,大米草必须得人工控制,才不会泛滥成灾。

    可眼下的状况,万一种子随水漂流到哪儿就长到哪儿的话,搞不好会引发生态灾难。

    “红树林也不错。”孙泽强调道,“大米草的事情还得实验成熟了,才能考虑推广。”

    李东顺虽然觉得遗憾,但还是相当配合地答应了。

    其实真比较起来,肯定是大米草做饲料更好。

    他在东海的海水养鹅基地看过,大白鹅相当喜欢吃大米草。

    小老板找人拖来水葫芦混合大米草一起做饲料,连额外买饲料的钱都彻底省了。

    孙泽听了好笑,连连摇头:“她就在这方面脑袋瓜子最灵光。”

    千方百计都想着如何省钱。

    李东顺高兴起来,夸奖了一句林蕊:“小老板聪明着呢,她打算用一枝黄花养鹅,结果好像兔子更喜欢吃。所以她又开了个养兔场,专门剪兔毛卖钱。”

    那么大一片荒山,漫天遍野的全是加拿大一枝黄花。小老板简直乐疯了,当场就翻起了跟头。

    孙泽忍不住哈哈大笑,亏她想得出来,真是一心钻到了钱眼里头。

    估计在她手上,就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用来挣钱的。

    李东顺觑着孙泽的脸色,试探着提问:“孙工,你有什么东西要我带给小老板不?”

    孙泽脸上的笑停住了,像是在思考什么。

    隔了半天他才摇摇头:“你就跟她说,她想在这儿养珍珠的话,可以。其余的,没什么。”

    李东顺立刻高兴起来,兴致勃勃地跟孙泽打起包票:“我们村里头有人养过珍珠的,不过养的是淡水珍珠。”

    孙泽明显没有他兴致高,只意兴阑珊地打了个呵欠,漫不经心道:“想来就一块儿来吧。这种事情都是赶早不赶晚,以前人家下南洋都是要冒着生命危险。哪有现在的好条件?”

    李东顺连连应声,跟着卸了货的补给船返回基地,然后直接走海路再入江回江州。

    从他走了之后,孙泽就陷入焦灼之中,简直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

    整个工程队的人见到他都要绕道走,生怕不小心踩到了炸.药包。

    饶是孙少在如此温暖湿润的南海上都嘴里头起燎泡,李东顺也没办法立刻带着大队人马飞到他面前。

    孙工嘴里头骂骂咧咧,连着好些天没给大家一个好脸。

    到了12月下旬,整个堤坝终于完全造好,挖泥船往外头抽着水,泡了几个月的军舰终于露出了真颜。

    这么长时间,也就是这件事可以算得上是喜讯。

    班长立刻乐陶陶地跑进屋,招呼孙工出来看。

    瞧瞧,老毛子的军舰造的多扎实呀,都这样了,都没看到锈迹。

    可惜孙少仍旧脸色难看:“老子要个泡烂的废铁有屁用。谁掏钱来维修?不行,这钱必须得苏联人出。”

    邹鹏在边上听着,都觉得孙泽怪不要脸的。

    相当于白赖下人家一艘军舰,他还要人家修好了再送过来?天底下也没这么不讲道理的事情吧。

    孙泽正少爷脾气发作,无理取闹当中,中年人的后勤船靠岸了。

    那个预备役士兵一下来就双眼通红,还没开口,眼泪先下来了。

    “苏维埃完蛋了。”他一句话出口,立刻泣不成声。

    孙泽赶紧跳起身,抓住邹鹏的胳膊:“问他怎么回事。”

    其实不用他催促,邹鹏自己也想问的。

    那个被他们称作阿辽沙的苏联预备役海军哭哭啼啼地宣布了他刚听到的消息。

    苏联解体了,正式解体了,他们接到命令原地待命,不许擅自离开岗位与驻地。

    “巴尔戈乔夫是个混蛋,他害死了苏联,到最后只关心自己的退休工资是多少。”

    阿辽沙愤怒不已,“就是他害死了苏联,这群混帐害死的苏联。”

    孙泽突然间很想伸出手,摸摸少年人的脑袋。

    他想告诉阿辽沙,到了这一步,巴尔戈乔夫除了自己的退休待遇问题还能关心之外,其他的事情他压根就插不了手。

    如果八一九事变当中,他选择站在紧急事态委员会这边的话,也许苏共不用死,也许一切还有挽回的机会。

    当然也有可能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一个国家在没有外敌入侵,也没有大型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民却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没办法得到保障,那么错误的,大概也只有制度了。

    苏联人并不懒惰呀,苏联人也不愚蠢。将一个强悍聪明又勤劳的民族折腾到现在的地步,谁应当认下这个罪过呢?

    阿辽沙哭得不能自抑,他不想继续待在基地里头,因为眼前的一切,都让他触景生情。

    孙泽朝班长做了个手势,让他把这孩子带到后面去,好好安慰一下人家。

    如果不是孤独绝望到极点,谁会愿意找认识才几个月的外国朋友倾诉内心的痛苦?

    孙泽揉了揉太阳穴,眉头微蹙。

    苏联解体了,他的脑海中只有这一个念头。

    他突然间有些理解,美国人在819事件之后的诚惶诚恐。

    庞大的苏联整体固然可怕,然而起码他们还有统一的领导,只要掌握好领导的方向,那就有相应的对付策略。

    可是现在呢?四分五裂的苏联更可怕。

    倘若他们的政府不够强势,让核武器也扩散开来了呢?那将是全世界的灾难。

    现在看来,别说是分裂后的国家,就是没有解体之前,苏联人对于军队的控制能力也在逐日下降。

    否则那一趟趟拿出来换酒,换食品,换衣服,甚至换毛巾和热水瓶的武器又算怎么回事呢?

    苏联解体的连锁反应来得非常快。

    当天傍晚天还没黑的时候,就有一架小型直升机打出信号,要求降落在他们刚刚赶修好的飞机跑道上。

    中方如临大敌,班长询问孙泽的意见。

    孙少沉下脸,还是答应了飞机降落的请求。

    那直升机几乎耗光了最后一点燃料,好不容易停了下来。

    从驾驶座上下来的人还是个熟面孔,他前头开来的飞机,现在还在岛边上放着呢。

    中方必须得等到苏联给明确回复之后,才好将东西拖走。

    不过飞机跟军舰的检修工作都实行过了,情况良好,除了一些小问题之外,基本上正常,再服役个10年都不成问题。

    那苏联飞行员举着手下飞机,态度相当配合。

    他来就是想跟中国人做买卖的,这架直升机他要卖给中国人。

    孙泽直接笑了起来:“你要卖你们的飞机?”

    “是我的飞机!”飞行员理直气壮,“我将我的青春全都奉献给了苏维埃,难道不应当给我点儿补偿吗?”

    巴尔戈乔夫退休之后每个月只能拿到4000卢布的退休工资,这才相当于40美金,能够干什么呀?

    叶利钦对巴尔戈乔夫尚且如此,像他这样的老兵,还能捞到什么好处?

    “谎言,都是无耻的谎言!”他愤怒地挥舞着拳头,“我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这个国家的事情,是国家对不起我。”

    现在到了他想办法为自己讨回公道的时候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