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要离婚
六月中旬, 城里下了一场大暴雨, 哪怕江文恒这种离上班地点很近的单位, 都放了一天的假。
张茉莉望着窗外叹气:“不知道大队下的雨大不大, 要是大暴雨, 地里的庄稼可倒霉了。”
顶着大雨, 江文恒去了食堂打饭, 中午直接把晚上的饭菜买了出来,哪怕是他打了雨伞,回来衣服也湿了一大片。
楼里比往常热闹了几分, 下着大雨,谁也出不去门,楼道闹闹嚷嚷, 家家户户的小孩跑出来玩, 曹婶家的大儿子过来敲门,礼貌的和张茉莉问好, 他手里端着一个小盆:“茉莉姐, 我妈让我给你送点樱桃。”
曹婶的樱桃是早晨从老农手里买的, 老农顶着雨出来卖樱桃, 价格及其便宜, 她图便宜买了小半篮给孩子们吃, 樱桃容易软,留不住,就给张茉莉装了一小盆。
红红的樱桃上还带着雨滴, 张茉莉洗干净吃了一个, 酸的直咧嘴,以前在大队,她也常吃樱桃,江文恒家屋后面有两棵樱桃树,每当结樱桃时,江文恒就摘给她吃,不过还是江文恒家的樱桃甜,这个太酸了!
江文恒吃完饭,在屋里安静的看书,虽然冯老师现在忙碌了,没太多时间指点他,江文恒看书的习惯没变,他看书看的咋,什么科目都看,江文恒的那些书,张茉莉能看的,也只有外国小说了。
现在的书不好买,有一些热门的书,都要手抄的,张茉莉听曹婶说,城里有废品收购站,她想去问问有没有旧书卖。城里倒是有新华书店,可新书价格太贵了,买下几本书,一个月也攒不下几个钱。
现在人对于书的需求很低,能吃饱饭就行了,看啥书,新华书店里面人不多,哪怕是在城里,也是门可罗雀,卖的最好的就是红宝书,基本上家家都有几本,张茉莉也买过,里面的语录基本都会背,不光是她,连泥娃都会背上几句。
书店里的外国小说很少,江文恒带张茉莉去买过书,翻来翻去,最后也只舍得买一本。
要是能买到便宜的书就好了,最好是数学方面的,江文恒最喜欢看这类书。
张茉莉上学的时候学习就一般,勉勉强强初中毕了业,这在农村的女同志里,已经算是比较高的学历了,她们家三个妯娌里,张茉莉的学历最高,苗红红连小学都没毕业。
张茉莉也谈不上喜欢看小说,只是没什么娱乐方式,江文恒那里书多,看看书打发时间。
张茉莉翻了翻盛书的箱子,她突然想起来:“文恒,韩惠是不是要结婚了?”
“下个月,我听说在城里办婚礼。”
张茉莉咂舌,这年头能办的起婚礼的,都是家庭条件好的人,韩惠看起来嫁的不错。
知青结了婚,基本就没了回城的希望,韩惠在知青堆里算嫁得好的,男方城里有工作,过两年说不准就能把她也带到城里,张茉莉由衷地说道:“韩惠同志人长得好看,脾气又好,嫁的也好,真让人羡慕。”
江文恒拿书的手一抖,挑挑眉说道:“难道你嫁的不好?”
“好好好,江文恒同志这样的,当年多少女同志惦记?能嫁给你,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张茉莉话说的似乎很诚恳,但态度非常敷衍。
说起来,韩惠结婚,张茉莉打算送个新婚礼物,随礼就按照普通的标准,一块钱足够了,另外再加一个东方红搪瓷脸盆,一个带语录的镜子。
对于张茉莉而言,送这些东西已经算是大手笔了,虽然钱花了,但张茉莉心里舒坦,江文恒和韩惠之前一点特殊的感情都没有,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开心的?
张茉莉去百货商店买东西时,章小青醋溜溜地说道:“茉莉,你给韩惠这么大方,以后我结婚可别抠。”
张茉莉过来有事问她:“小青,你知道哪里有卖旧书的?”
章小青的回答和曹婶差不多:“你要买旧书,得去废品站看看,说不准有人卖了旧书。”
张茉莉没告诉江文恒,自己去了收购站,她运气不错,还真买到了十几本,虽然封面脏兮兮的,但内容页码完整,这种废书不值钱,张茉莉才花了几毛钱。
回到家里,张茉莉把破旧的封面撕掉,自己用白纸重新做了封皮页,有几本书都快散页了,张茉莉拿针线,沿着书脊线缝好,完成这些,已经到了江文恒下班时间。
不过张茉莉没着急送给他,还有半个月就是江文恒的生日,她打算把这些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张茉莉转念一想,又有些丧气,她再有心意,可买书的几毛钱用的还是江文恒的工资,想当初她可是劳动模范……
周末,张茉莉和江文恒回了一趟大队,吴敏不在家,回了娘家,苗红红抱着黑娃在门口迎人:“茉莉,你快回家一趟,你槐花姨和你爹吵架了。”
张全有和郭槐花时常拌嘴,张茉莉每当回事,苗红红又说:“这次不一样,你槐花姨带着葱慧赌气回了娘家,嚷嚷着要离婚。”
离婚?张茉莉心头一凛,这么多年他们俩虽然也吵架,但还没从来提过要离婚,看来这次真的很严重,张茉莉看了江文恒一眼,江文恒说道:“你回家看看吧,我做女婿的在不方便,就不陪你了。”
张茉莉点点头,放下东西就回了娘家。
算起来,郭槐花嫁到张家也快十年了,虽然她性格泼辣,说话直接,但从心里讲,作为一个后妈,郭槐花还是合格的,她对茉莉姐妹没关怀备至,但也没虐待过他们。
郭槐花说,后娘肯定不如亲娘,这是事实,她尽量做到亲闺女继女一碗水端平,但心里指定是偏向葱慧的,这话一般人就是放在心里,也就是郭槐花的性子,才大咧咧的说出来,不要好名声。
村里再婚的家庭也有,后娘总是装出一副贤良大度的样子,在外人面前对继子继女很好,背地里又是另外一副嘴脸,郭槐花最讨厌表里不一,她懒得做面子活,也是因为这样,她在村里的名声一般,都说她刻薄。
张全柱性子有些怯懦,但人不傻,私下里他和张茉莉说,别生郭槐花的气,后妈能做成这样,实属不易,以前张茉莉不理解,现在年纪大一些,她也能明白,对继子继女能做到不欺凌,已经算是合格了。
也是因为这样,虽说郭槐花时常拿话刺她,张茉莉也不生气,她记得她爹的那句话:你槐花姨不是个坏人。
张全柱能娶到郭槐花,是他们张家人的福气。
张茉莉回到家里,屋门大敞着,只有张全柱坐在门槛上抽烟,满脸愁容,海棠上学还没回来,张海洋也在,张全柱不愿意说话,还是张海洋告诉了张茉莉事情的来龙去脉。
郭槐花和张全柱吵架,是因为张全柱借粮的事。
上星期张全柱的一个朋友来家里,说收成不好家里快断粮了,向他借三十斤粮食,当时郭槐花不在家,张全柱做主把粮食借了出去,借粮的朋友和张全柱在一个农场干过活,认识十来年了,张全柱这个人又心软,不会拒绝人,口一松就把粮食借了出去。
过了两三天,郭槐花才知道了这件事,她不依不饶,说张全柱不把她放在眼里,借粮这么大的事都不商量,且闹了两天,别说隔壁,整条街上的人都听到了郭槐花的喊声。
江家也知道了消息,江有福不好出面,柴凤芹来张家劝过一次郭槐花,郭槐花气的哆嗦,说家里自己粮食都不够吃,他还借给别人,人家不还难道还上门去抢吗?再者借粮的口子就不能开,有一就有二。
柴凤芹从心里同意郭槐花的话,以前江家的远方亲戚也来借过粮食,当时家里条件好,每年都有余粮,江有福往外也借过几次,可后来呢,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开始上门借粮食了,一个比一个惨,这口子都不能开。
果然被郭槐花说中了,自从张全柱借了一次粮,过了几天来家里借粮的人有好几家,有的连门口都不认识,就知道一个名字,打听着来到了家门口。
郭槐花脾气不好惹,站在门口叉着腰一个一个全骂了回去,张全柱觉得自己没面子,就和郭槐花吵了起来,郭槐花一气之下,收拾东西带着葱慧回了娘家,走之前放下话说离婚。
张茉莉叹口气,这事也不能怪郭槐花,是她自己亲爹做的不对,做错事还不承认,难怪人家回娘家。
张全柱自己也后悔了,可拉不下脸面,现在他需要一个台阶,张茉莉说道:“爹,一会儿咱们去接妹妹和我槐花姨回来?”
张全柱掐了烟,摇摇头说道:“我不去。”
张海洋也劝:“爹,人家槐花姨说的没错,借粮不能松口,咱家啥情况?海棠和葱慧正是长身体的年纪,需要多吃饭,哪里有粮食往外面借。”
张茉莉劝了大半天,张全柱也倔强,死活不愿意低头,能过得下去的,谁会离婚?张茉莉清楚,这是郭槐花当时的气话,可即便这样,也免不得担心,张海洋让她放宽心:“文恒明天还得上班,你们先回去,有你大哥呢。”
江文恒知道张茉莉心情不好,也没问她,还是过了两天,张茉莉自己忍不住告诉的他:“文恒,换成你是我爹,借不借粮食?”
江文恒语气坚决:“不借。”
张茉莉好奇:“为啥?”
江文恒严肃的说道:“攘外必先安内,咱们家粮食都不够你吃,哪里有借给别人的份?”
过了几分钟,张茉莉才反应过来,气鼓鼓的说道:“你又在嘲笑我能吃?”
“这是事实,再说了,能吃有什么不好的?我养得起。”
最后四个字,像是大白兔奶糖一样,渗透着丝丝甜意,她其实也可以少吃一点的……
张茉莉在城里,也不清楚家里的情况,张海洋知道他挂心,给她拍了一封电报,内容简短:“姨已归,和好。”
短短五个字,张茉莉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电报按字收费,不像写信可以洋洋洒洒写很多字,只表达意思就行,张茉莉清楚,这场风波结束了。
她把好消息告诉江文恒,江文恒神情平静:“很好,这样你不用担心了。”
张茉莉有点失望,她家的事,江文恒一点也不担心,这些天她愁的饭量都减了,江文恒也没问过一句。
哪怕心里失望,日子也得过下去,江文恒生日那天,张茉莉早早就起床了,食堂的师傅说,人家国外过生日流行吃什么生日蛋糕,面团上面裹一层奶油,再插上几根蜡烛,唱生日快乐歌,洋人过生日就是新鲜!
张茉莉话多,别人从食堂打完饭就直接走了,赶上人少的时候,她会和师傅搭几句话,一来二去就熟悉起来,每次张茉莉打饭的时候,那一勺菜都是慢慢的,也不抖。
食堂的师傅告诉她了奶油的打发办法,原料不难,鸡蛋绵白糖和牛奶,前两样家里都有,可牛奶现在是紧俏商品,城里有需求的凭票购买,甚至需要开介绍信。
食堂大师傅认识养牛的老乡,说可以帮张茉莉买一斤牛奶,这可感情好,牛奶平时根本买不到的。
张茉莉不算聪明,但按照步骤,也搅和出了食堂师傅口中的奶油,打发奶油是个力气活,打出了奶油之后,她胳膊累的抬不起来,食堂师傅说什么蛋糕,张茉莉也不会,她做了一张发面饼,上面铺了一层奶油,细细的蜡烛家里没有,张茉莉从外面的柳树上掰了几根柳条,插在了饼上。
江文恒中午十二点下班,张茉莉忙完这一切,已经是十二点了,外面有人敲门,张茉莉喜滋滋的去开门,以为是江文恒回来了,没想到不是江文恒,来人是张海洋。
张茉莉惊喜的问:“哥,你怎么来了?”
张海洋背着一个大袋子:“咋了?你哥还不能上门看看你们,我要是没记错的话,今天是文恒的生日吧。”
“呵,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文恒亲哥呢,记得这么清楚,我生日也没看你这么在意过。”
“你看你小气劲的,你哪年生日,我和你嫂子亏待你了?”
张海洋被餐桌上插着柳树棍的……不知道什么吃食吸引了:“这是啥?”
张茉莉挺挺胸脯:“你没见过吧?这叫生日蛋糕!外国人过生日都吃这个,食堂师傅教我的。”
张海洋摇摇头:“外国人可真有意思,连柳树棍都吃。”
正说着话,江文恒回来了,张茉莉还没来得及说话,张海洋迎了上去:“文恒,我把粮食给你送来了。”
什么粮食?张茉莉一头雾水。
显然江文恒明白张海洋的意思,他摇摇头:“海洋,粮食你拿回去,我不能收。”
“那哪行,不能让你这个当女婿的破费。”
“都是一家人,你这么客气就没意思了。”江文恒态度坚决。
张茉莉摇摇张海洋的胳膊:“哥,你俩啥意思?我没明白。”
张海洋有点意外,望了望江文恒:“你没告诉茉莉?”
江文恒淡淡的说道:“都过去了,没必要告诉她。”
张海洋叹口气:“你啊,还是这个脾气,茉莉,之前槐花姨不是赌气回娘家了吗?后来文恒送来了三十斤的粮票,说为了这点小事不至于离婚,算是把事情圆了过去,我以为你知道。”
张茉莉呆在了原地,江文恒送了粮票回家?她可一点也不知道。
张茉莉想了想最近发生的事情,好像是有那么一天,江文恒说单位忙,中午没回家,张茉莉当时还纳闷,现在不是他们单位忙碌的日子,怎么会突然加了班,连中午都不能休息,原来他是偷偷地去送粮票了。
张茉莉有点自责,以前她还伤心,觉得江文恒一点都不关心他,原来他都惦记着,还瞒着她送了粮票回去,他这个人就是这样,什么事都搁在心里,什么都不告诉她,如果不是今天大哥过来,难道江文恒想一直不告诉她吗?
张茉莉突然考虑到了一个问题,家里的财政大权都在她手里,江文恒的粮票是哪里来的,江文恒解释说:“我管同事们借的,凑了三十斤粮票,本来打算以后再告诉你,海洋,粮食你背回去,我和茉莉不会收的,我俩现在日子还可以,这点粮食还拿得出来,再者说,我是张家的女婿,这也是我应该做的。”
张海洋和江文恒争辩几句,江文恒态度坚决,张海洋只好转了话题,他也没客气,往椅子上一坐:“我今天运气好,赶上你们吃饭,都别站着了,吃饭吧,文恒你看看,这是茉莉特地给你做的,叫什么……什么生日蛋糕,洋玩意我也不明白。”
江文恒是知道生日蛋糕的,外国小说里常出现,电影里他也见过,只是……他是在无法将眼前这个树棍阵和记忆里的生日蛋糕联系在一起。
张茉莉端出来玉米馍馍和煮好的饺子:“上午我忙活了半天,煮了一锅猪肉白菜的饺子,我不知道大哥过来,包的不多,有玉米馍馍,一起吃!”
张茉莉包饺子的手艺不错,因为家里的豆油够用,放了油的饺子味道很好。
张茉莉捂住饺子盆:“文恒,你先许个愿,虽然没点蜡烛,你就凑合许个愿吧。”
张海洋说道:“这孩子,怎么说话的,许愿哪能随便许的。”
江文恒难得的配合,还真是闭上眼睛,认认真真的许了愿望,张茉莉的想法很美好,但这个发面饼配上她打发的奶油,味道有点怪,张茉莉有些失望:“一点也不好吃。”
江文恒吃的很认真,吃了多半个发面饼:“茉莉,很好吃。”
张茉莉噘噘嘴,把饺子推到他面前:“骗人,一点也不好吃,你还是吃饺子吧。”
“你做的都好吃。”
张海洋突然咳咳的咳嗽起来,张茉莉给他拍拍后背:“哥,你咋了?”
张海洋摇摇头:“没事,就是腻着了。”
江文恒松松眉头,微微珉起的嘴角挂着一丝若有如无的微笑。
张茉莉不解其意:“咋会腻到的,哥,是不是我豆油放多了,我尝饺子了,一点也不腻人呢,都是放的瘦肉!”
张海洋:“……”
江文恒:“……”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