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重回七零之我想好好吃顿饭 > 第23章 书里的秘密

第23章 书里的秘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江文恒这一晃走了半年多, 这次回来他也不会再走了, 张家人白天下地的下地, 上学的上学, 张茉莉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 和江文恒回了娘家。

    张家早就听到了江文恒回来的消息, 村子就这么大, 一点风吹草动家家都知晓了,郭槐花手里攥着一把玉米粒扔进鸡窝,大声说道:“茉莉和文恒来了?我还琢磨呢, 女婿回来了,什么时候过来看老丈人,没想到今儿就来了。”

    张茉莉问:“我爹他们呢?”

    “屋里呢, 大家正吃饭, 你俩吃没吃?”郭槐花问。

    张茉莉嗯了一声:“吃完饭过来的。”郭槐花松了一口气。

    张茉莉大哥大嫂没在这住,结婚后搬了出去, 她大哥叫张海洋, 比她大四岁, 三妹张海棠, 今年上初一了, 另外郭槐花生的闺女今年七岁, 叫张葱慧。

    一提起四妹的名字张茉莉就想笑。

    她亲妈活着的时候,给他们姐妹俩取名都是按照花名取的,当时大队里还有人酸溜溜的说, 人家劳动人民取名都是珍啊英啊之类的朴素的字眼, 他们这种富农阶级取名,还用花名呢,一看就不是自己人!

    可这些花也都是遍地都开的,拿着名字上纲上线也太诛心了,后来也就没人再提,等张全柱娶了郭槐花,还有人说都和花朵挨边,真是有缘哪。

    郭槐花生了闺女,她不愿意让自己闺女按照花名和她们排着,就取了葱慧的名字,说什么要像青葱一样清清白白,而且葱慧聪慧,谐音意头好。

    为了这个名字,葱慧从小没少被人取笑,哪有女孩取这样名字的。

    海棠好久没见到张茉莉,亲昵的靠在她身旁说话,现在的学校实行五二二,也就是小学上五年,初中和高中各两年,按照张全柱和郭槐花的意思,海棠念完初中也就不上学了。

    张茉莉叹口气,现在的学校也学不到太多东西,口号喊着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学生们都是半工半读的状态,平时还要去参加劳动,要是赶上农忙的时候,学生们学也不上了,就每天下地干活攒工分,一个高中生,每天能拿到六七分呢。

    张茉莉也有点迷茫了,冯老师总是和他们讲,要多读书,多学知识,没有文化的人是走不长远的,可是面对国内的大环境,到底谁说的对呢?

    提到海棠上学这件事,郭槐花说道:“我也不是舍不得这点学费,海棠一个女孩子,下地干活也捞不到几个工分,一年几块钱的学费,家里也出的起,可关键是上学没啥用,不用说别的,你看她姐夫,高中毕业生,现在倒好,还不如咱们种地的农民。”

    张茉莉:“……”郭槐花最擅长的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张全柱一个劲给郭槐花使眼色,郭槐花没当回事:“自己家女婿,有什么忌讳的,实话难听,再者说了,外面讲说的又不是我一个。”

    江文恒也习惯了郭槐花的性子,再者他本来话就少,就算是冷场大伙也习以为常,张全柱非要拉着女婿喝酒,本来想喊张海洋过来,可老大两口子前几天回丈母娘家,要过几天才回来。

    别看葱慧和海棠两个年龄差得多,但平时也不少吵架,郭槐花听的烦,经常把两个孩子都撵出去,俩孩子站在大门口哭,来来往往的人看了直摇头,说后妈心可真狠。

    吃完饭,海棠趴在炕上写作文,张茉莉拿过来一看,现在的作文跟八股文一样,开篇都一样,海棠写的是:全国形势一片大好……

    现在就是这样的大环境,听海棠说,学生们每个学期还得想办法交两担牛粪。公社里的牛总共就那么几头,每天拉屎疴尿的次数也有限,这么多牛粪,凑够了也难。

    张全柱拉着江文恒上炕喝酒,带来的那瓶白酒开了盖,两个男人都不善言辞,光闷头喝酒也不说话。

    桌上摆着半碟子油梭子,耗完的肥猪油,剩下的油梭子就是宝贝,嘴馋的时候最合适打牙祭,上次剩的油梭子郭槐花舍不得都吃完,剩了一半偶尔改善伙食。

    张家已经摘掉了富农的帽子,每天辛辛苦苦下地挣工分,一年到头分粮食分钱,日子也能勉强过,等两个孩子长大独立后,可能会更好一点。

    来了这一趟,江文恒多了一个任务,给海棠找两担牛粪出来,他面上还是淡淡的,海棠担心的问张茉莉:“姐,我姐夫是不是不高兴啊。”

    张茉莉往她嘴里塞了一块奶糖:“你姐夫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露过笑模样?”

    海棠松了一口气:“也对,咱们大队的牛粪根本捡不到,都被我们隔壁班的几个男孩子承包了,真发愁。”

    捡牛粪这件事是江文恒自己应承下来的,回去的路上,张茉莉好奇的问他:“海棠刚才说了,咱们大队根本捡不到,你打算怎么办?”

    江文恒瞟了她一眼:“越来越笨了,冯老师住在哪儿?”

    “牛棚啊。”张茉莉这才反应过来,她眼睛一亮:“对啊,可以找冯老师帮忙。”

    牛棚这个词现在是代称,住在条件很艰苦的房子里也称住牛棚,不过冯老师住的是真正的牛棚,夏天味道大,冬天大风呼呼的往里刮,冷的要命,给他们的被子就薄薄的一层,美其名曰磨练意志,江文恒也不敢给他送新被子,只能送去一点棉花,让他偷偷地塞进被子里,这样能暖和一点。

    对于冯老师而言,捡点牛粪确实不是难事,偶尔捡一点,也不会引人注目,积少成多,两担也用不了多久,解决了海棠的这个麻烦事,张茉莉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上学也不易啊。

    上次的忆苦思甜大会冯老师没去,张茉莉和江文恒抽时间去了一趟劳改农场,劳改农场上工前要开学习会,读完社论才开始干活,路过田里,没看见冯老师的身影,张茉莉说:“冯老师没来上工,不知道在没在牛棚。”

    “过去看看吧。”

    冯老师果然在牛棚里,盖着被子,头上敷着一条毛巾,脸色蜡黄,一点精神都没有,他先是感冒,后来又开始发烧,这几天都没下地干活,好在医务室的人过来了一趟,给开了药,现在精神好了很多。

    冯老师唉声叹气:“一把老骨头了,岁数大了身子骨就是不行。”

    张茉莉有点心酸,冯老师才四十多岁,中年的岁数和老不挨边,这段劳改农场的日子,把他身子给拖垮了,住的潮湿,吃的也不好,再硬朗的人也挨不住。

    冯老师喜欢回忆以前的事,江文恒陪他聊了一会儿,两担牛粪冯老师说包在他身上,这边的牛粪没专人去捡,很容易拾。

    除了唠家常,江文恒拿出了自己课本和自己做的题,每次江文恒过来,都向冯老师请教一些知识,冯老师学历高,是高材生,多么难的问题,他也能轻松化解。

    张茉莉瞄了一眼书皮,好像是什么《齐性空间微分几何学》,绕口的名字,这几个字分开张茉莉每个都认识,可合在一起,她就不清楚了,江文恒总是喜欢看这些奇奇怪怪的课本。

    直到和江文恒讨论起了数学题,冯老师才有了一点精神,他们的对话就跟天书一样,张茉莉也听不懂,牛棚的环境不好,屋里面暗的看不见阳光,他们又什么都瞎扔,反正张茉莉闲着,索性收拾起来,冯老师过意不去:“茉莉,你可别动手了。”

    张茉莉抹了抹汗:“冯老师,你不用管我,我平时干活习惯了,你让我闲着,我还觉得不舒服。”

    他们两个也不敢多待,怕引人注意,在牛棚待了半个多钟头就出来了,冯老师恋恋不舍,强撑着精神把他们送到了门口。

    每次来看冯老师,张茉莉的心情就不好,她忍不住问:“冯老师人这么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待遇……”

    江文恒四处看了看,表情严肃:“别乱说话。”

    “哦,知道了,我努力做又红又专,对社会有贡献的好同志。”

    ==

    大队里的人说,周五晚上公社有电影上映,就在公社的露天电影院,农村和城里不一样,看电影不花钱,虽然露天电影院的条件不好,还得自带小板凳,可对于缺少娱乐活动的大家来说,已经是很难得的消遣方式了。

    江文恒向来对看电影不太感兴趣,可是架不住张茉莉想去,张茉莉摇着他的胳膊一直怂恿:“文恒,去看电影吧,天那么黑,我自己去害怕。”

    “还有你怕的?”

    张茉莉不爱听,哪有这么说自己媳妇的:“我好歹是个女同志。”

    “你的饭量可不像女同志的。”

    张茉莉:“……”

    既然好言好语江文恒不听,她只好拿出杀手锏,冷战政策!人家国与国之间都经常用这招,效果还很好,更何况他们这个小家庭了。

    从周三开始,张茉莉就对江文恒实行不搭理政策,整整一天,冷着脸不和他说话,江文恒本来话就少,好不容易和她搭一句,换来的是一张比自己还冰冷的脸,这也就算了,吃饭的时候张茉莉自己守着粥盆,只给他可怜兮兮的半碗粥,从身体和精神上对他进行双重虐待。

    最后还是江文恒败下阵来,周四早上端来一碗蒸鸡蛋摆在她炕头:“我讲和,行了吧?”

    闻到了蒸鸡蛋的味道,张茉莉的困意全无,她美滋滋的吃完半碗鸡蛋,给江文恒留了半碗:“这还差不多,家里还有点花生和糖球,到时候都带上,看电影的时候吃。”

    苗红红最爱凑热闹了,可惜她怀着孕不方便,看电影人太多了,万一被挤到就得不偿失了,她遗憾的目送老大老三一家出门,柴凤芹递给她一把花生:“也别遗憾,等以后生了娃,随你看。”

    看露天电影得提前占位置,不然等开场前去,一个好位置捞不到,这种事情一般都是交给家里的孩子办,半大孩子没什么正经事,整天出去疯跑,正好去占座位。

    泥娃年纪虽然不大,但像个小大人一样,早早就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带着妹妹去了公社的电影院,孩子太小拿不了太多板凳,就用报纸占座,上门压上一块石头,免得报纸被风吹走。

    张茉莉一路上都很兴奋,和吴敏说个不停,江文恒和大哥在后面小声的说话,公社的露天电影不常有,一个月最多也就放映两三次,而且像什么《地雷战》、《地道战》都是翻来覆去的播,张茉莉看的台词都会背了,听说这次上映的是国外的新电影,名字叫什么《鲜花盛开的村庄》,张茉莉还没看过什么外国片,所以格外期待。

    一路上三三两两的人群,都是去公社看电影的,别看吴敏和江文财结婚多年,可感情依然不错,走在路上,两夫妻拉着走,再看她和江文恒,别说一句甜言蜜语没有,离的距离有两手掌宽,就跟陌生人一样。

    张茉莉往江文恒那边挪了挪,江文恒问:“你走路怎么挤人。”

    张茉莉快走两步,忍住了肚子里的火气,咬牙切齿地说道:“我愿意。”

    他们去的早,离电影开场还有半个多小时,泥娃和迷糊跑了过来:“你们总算来了!”一家人找位置坐好,张茉莉拿出糖果和花生分了分,吴敏带了自己炒的瓜子,江文恒摇摇头,什么都没吃。

    开场前,张茉莉见到了韩惠。

    这还是江文恒回来之后,张茉莉第一次见到她,韩惠和几个知青也过来看电影,她们和江文恒比较熟,走到这边打招呼,就是普通的寒暄话,江文恒对韩惠,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一瞬间,张茉莉还以为自己想多了。

    可她想到那本小说里的对话,心里不是滋味,直到韩惠走远,她的思绪还没收回来,江文恒喊她好几遍:“怎么,魂丢了?”

    张茉莉说:“我刚想起来,你不在的这段时间,韩惠把借的几本书还了,我放到老位置了。”

    “知道了。”

    张茉莉又强调:“我是说,韩惠还书了,韩惠。”

    江文恒不明所以:“我听见了,怎么了?”

    提到韩惠的名字,他怎么无动于衷?

    论心眼,张茉莉根本斗不过江文恒,她心里清楚,他们两个吵嘴,每次都是她赢,只是江文恒不愿意和她计较,张茉莉清楚,唉,说不定,江文恒就没把她放在心上。

    算起来,张茉莉喜欢江文恒好久了,两个人老早就认识,江文恒和张海洋年纪差不多,从小一起玩,张茉莉从几岁的时候就追着他们玩,张海洋嫌弃这个鼻涕妹妹烦,不愿意带她,倒是江文恒,还愿意逗逗她,当然只是逗她玩,觉得她有趣。

    童年时期的江文恒,还不像现在这样老摆着一张臭脸,最起码会说会笑的,有时候开心了,还捏捏张茉莉的脸蛋,张茉莉已经记不起来,是从哪一年对他动了心,江文恒那么出众,全村的男同志都比不上他,长得英俊,学习成绩还好,家里条件也是拔尖的,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

    张茉莉从来没动过嫁给他的心里,她用脚趾头也想得出,他们两个不是一路人,那时候她亲妈还活着,念叨说:人家文恒和你哥海洋不一样,以后指定是有大出息的,到时候出去念所好大学,娶个漂亮的城里媳妇,当上城里人。

    人算不如天算,大运动开始之后,江文恒受到了连累,从云间跌到了泥里,踏破江家门槛给他说婚事的人,再也没有登门的,说来也奇怪了,农村人结婚都早,江文恒老大不小的,这几年十里八村的媒婆都惦记着他,愣是一次亲也没相过,张茉莉听苗红红提过一嘴,说女同志的照片一张张的往江文恒眼前递,都被他拒绝了,说是短期内不考虑结婚的事儿。

    江文恒就这么耽误了几年,后来被张茉莉赶上了,两家人也不知道怎么商量的,张茉莉就记得,郭槐花问她愿不愿意嫁给江文恒,她在震惊中失眠了一宿,觉得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这朵鲜花她一定得采了,第二天顶着黑眼圈羞羞答答的点了头。

    按照正常的相亲流程,男女双方得见个面,结果江文恒说张茉莉同志和他熟的很,也不用再特地安排见面,就这样,两个人私下见了一面,后来领证结婚,走了简单的流程,一切跟梦似的。

    张茉莉似乎从来没考虑过一个问题:江文恒为什么答应娶她?就是因为彼此知根知底?因为他没了工作,所以将就?

    结婚前,郭槐花劝过张茉莉几回,说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一定要想清楚,可当时张茉莉沉浸在自己走了“狗屎运”的喜悦当中,郭槐花的话一句都没放在心上,还以为她是见不得自己好,现在琢磨琢磨,她这个后妈到底是过来人,想问题比她有深度。

    婚都结了一年了,多想无益,张茉莉搓搓手,最后还是没忍住:“江文恒,你为啥和我结婚?”

    张茉莉话说的不凑巧,她的话音被开场的电影音乐淹没了,江文恒好像嘟囔了一句什么,张茉莉也没听清:“你说什么?我没听见。”

    江文恒回道:“你说的我也没听见。”

    小迷糊就坐在张茉莉的怀里,咯咯的笑出声:“三婶儿,我想吃花生。”

    这场电影讲了什么,张茉莉没往心里去,回家的路上她一直心事重重,江文恒再心大,也看出了不对劲:“怎么,不舒服吗?”

    张茉莉摇摇头:“我没事。”江文恒抱着小迷糊,右手搭了搭她的肩膀:“天黑,你走慢点。”

    回到家,张茉莉闷闷地坐在炕上,江文恒意外的发现这个电影很好看,和张茉莉聊起了剧情,刚才张茉莉的心思根本没放在电影上,她满脑子全是韩惠。

    张茉莉没忍住,从下面的一堆书里翻出来那本《青年近卫军》:“你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江文恒脸色微变:“你都看了?”

    张茉莉咬咬唇,眼圈红红的:“我知道,你肯定不愿意让我发现,你和旧情人的……”

    江文恒打断了她的话:“你胡说什么!”

    张茉莉反驳,冲过去掀开了书页:“我胡说?你自己看看,那个成语怎么说来着?哦对,郎情妾意,深情款款,你自己看一看,是不是我冤枉你,这一篇‘今年的阳光很好,就像我想你的心!’江文恒!你太过分了!”

    “茉莉,你听我说……”

    张茉莉跺跺脚,忍住了眼里的泪,这些天的忍耐和委屈极需一个宣泄的出口:“解释吗?你有什么好解释的,你看看日期,从69年到71年,69年是韩惠来咱们大队插队的年份,71年咱俩结婚,她一来你就看上人家了吧?后来没再一起,就委屈自己娶了我?你别狡辩了,别人都看到了,以前你经常鬼鬼祟祟的和韩惠见面。”

    鬼鬼祟祟四个字,令江文恒皱皱眉:“茉莉,有话好好说,你不要乱扣帽子。”

    张茉莉指了指自己:“我冤枉你了吗?”

    厢房的动静惊动了柴凤芹,她已经躺下了,披上衣服匆匆忙忙的过来:“怎么了怎么了?小两口吵架了?嗨,文恒不是妈说你,你让着一点茉莉。”

    张茉莉抹了一把泪,江文恒叹了口气,把柴凤芹推了出去:“妈,你别跟着掺和了。”

    “你这孩子……”柴凤芹不放心的往屋里探着看了一眼:“你不在家,人家茉莉每天都笑呵呵的,这才回来几天?就不让人安生,你这脾气啊……也就茉莉忍得了。”

    江文恒嘴角抽动几下,这可真是他亲妈。

    好说歹说劝走了柴凤芹,江文恒回屋一瞧,张茉莉坐在椅子上抽抽搭搭,使劲瞪了他一眼。

    江文恒翻翻书,说道:“还别说,字里行间还挺有美感,字体嘛……还是这个正楷体的好看。”

    张茉莉觉得哪里不对,她琢磨了一番,问道:“你别装糊涂,你写的字你会没看过?”

    “你以为我和你好奇心一样重?说实话,这本书里面的内容,我也是第一次看。”

    “我不信!明明就是你和韩惠通信的铁证!”张茉莉才不会相信他的鬼话。

    江文恒哭笑不得:“茉莉,你适合去当个天文学家。”

    “什么意思?”

    “想象力这么丰富,可惜了。”

    “你又讽刺我!”张茉莉说完,一个枕头扔了过去。

    江文恒对她扔枕头早就习惯了,轻松的躲了过去:“如果我说不是我写的,你信吗?”

    “那得看你说的是不是真话。”

    江文恒把书放到一边,告诉了张茉莉来龙去脉。

    这本书,是韩惠和赵言军联络的工具。

    赵言军是江文恒的高中同学,两个人高中是同桌,关系很好,而韩惠和赵言军是恋人关系,知青下乡运动开始之后,韩惠来到了这里,当时的赵言军已经参加工作了,所以留在了城里,两个人隔的远,想见一面非常难。

    韩惠被分到了江文恒他们大队,赵言军就托江文恒照顾照顾韩惠,城里的姑娘去农村插队,有太多的不方便。

    江文恒和知青们的年纪相仿,很快就都熟悉起来,再后来,韩惠和赵言军之间的沟通,就靠着一本《青年近卫军》。

    江文恒成为了他们之间的“信使”,虽说现在人们的联系都是靠着写信,写信也很方便,贴上邮票投进邮筒信就寄了出去,村里寄信不方便,而且知青总是写信太扎眼了,也容易被诟病,韩惠和江文恒约定好时间地点,到时候韩惠把书放好离开,江文恒再去取。

    之前有人看见江文恒和韩惠在树下有说有笑,其实就是江文恒给她送书来了,书里面挂着赵言军满满的惦念。

    江文恒讲完后看看张茉莉:“明白了吗?”

    张茉莉挠挠头:“就这么简单?”

    江文恒挑挑眉:“你以为多复杂?”

    张茉莉又问:“那赵言军现在怎么样了?为什么71年开始就没再联系?”

    提到赵言军,江文恒的眼神暗了暗:“他出意外去世了,就在71年3月。”

    怪不得……那本书里的对话,停留在了这个时间,张茉莉竟然觉得有点难过,对韩惠的那点小心思化为乌有:“韩惠好可怜。”

    说完后她又补充说:“以后我们要多帮帮她。”

    江文恒觉得好笑:“帮她?刚才看电影的时候,你就差点吃了她。”

    张茉莉低着头勾勾手指头,强行辩解:“我可没有。”她表现的有这么明显吗?这可不行,她妈从小就教育她,喜怒不形于色,她可是一点没学会。

    张茉莉的肚子不合时宜的咕咕响了两声,张茉莉又羞又愤,她这个肚子,太不争气了!现在可是在吵架!

    江文恒绷着的脸稍稍放松了一点:“饿了?”

    他这不是问的废话吗,谁的肚子不饿了会咕咕叫,江文恒见张茉莉没吱声,去外面抱柴火,打算给她热点玉米粥喝。

    张茉莉抗议道:“我要吃馍馍。”

    “太晚了,吃干食不消化。”江文恒回头说道。

    江文恒出门去抱柴火,他刚一开门,就看见大嫂二嫂还有柴凤芹伸着脖子往这边张望,见到江文恒出来,几个人探究的神色还没来得及收,柴凤芹不自然的说道:“文恒啊,大晚上你怎么出来了?”

    “抱柴火。”

    跟这个儿子讲话向来费劲,柴凤芹习惯了,又问道:“深更半夜的,你抱柴火做什么?”

    “粥。”江文恒回道。

    柴凤芹:“……”

    苗红红手里抓了一把瓜子,她最喜欢嗑瓜子,吐了吐瓜子皮说道:“三弟啊,我们在屋里可都听见了,又吵架了?”

    江文恒所答非所问:“茉莉饿了,我给她热点粥。”

    柴凤芹摆摆手:“一物降一物,咱们也别跟着操心了,都进去睡吧。”苗红红又瞄了一眼,本来还想说什么,柴凤芹瞪了她,苗红红缩缩脖子:“我还是回屋吧。”

    这样一场风波,以张茉莉肚子饿喝了三碗粥收场。

    江文恒不敢让她吃太多,积食,可张茉莉哪里是听话的人,趁着江文恒不注意,喝下了满满三碗粥。黄澄澄的小米粥太诱人了,张茉莉本来下午吃的就不多,又看电影走了这么远的路,早早就饿了,只是顾着吵架没有察觉,等粥锅端上来,肚子里的馋虫不断的叫嚣着,张茉莉撸撸袖子:“酱黄瓜呢?我要吃半根黄瓜。”

    江文恒从炕上跳下去,又给她端来了黄瓜,嘱咐道:“少吃点。”

    吃完以后,张茉莉捧着圆滚滚的肚子,怅然道:“我真是太费粮食了。”

    张茉莉擦擦嘴,不死心地又问:“文恒,你……韩惠那么好,你……”

    江文恒知道她要说什么,打断了她的话:“我不喜欢她,懂了?”

    张茉莉讪讪的,这样显得她肚量像针篦一样,太小气了,强行解释道:“我不是那个意思,就是……就是好奇。”说完心虚的低下了头。

    望着自己的肚子,张茉莉叹口气,喝了太多粥,圆滚滚的肚子像西瓜一样,吃的时候怎么不觉得撑呢?

    显然江文恒也注意到了,江文恒扫扫她肚子:“出去走走吧。”

    家里的门已经锁上了,张茉莉拿出钥匙,蹑手蹑脚的开了门,江文恒问:“这么小心翼翼干什么?跟做贼一样。”

    “多丢人,吃太多撑的出去散步,要是被二嫂知道了,她肯定笑话我。”张茉莉做了一个嘘的手势。

    村里人睡的都早,夜里十点多,家家户户都灭了光亮,村里静悄悄的,江文恒打着手电筒,铁皮镀铬虎头牌的手电筒,还是张茉莉的嫁妆,张茉莉拽了拽江文恒的衣袖:“文恒,我们回去吧。”

    外面刮起了大风,张茉莉穿的不多,有点冷,不知道为什么,她还有点害怕,江文恒取笑她:“我听妈说,你半夜里一个人去抓偷鸡贼,现在怎么害怕了?”

    当时张茉莉满心念着的都是她的小母鸡,哪里还顾得上害怕,凭着一腔孤勇,夜里来来去去,江文恒又拉着她走了一圈,随后摸摸她的肚子,皱着眉头说:“你也太能吃了,算了,回家吧,赶明儿我去医院给你开点消食的药。”

    张茉莉拍拍肚子:“不太撑了。”江文恒把身上的衣服给她披上:“回家吧,明天还要早起。”

    折腾了这么久,张茉莉也累了,心情大起大落,本来以为两个人会大吵一架,没想到就这么轻轻掀过了。

    那本书,就像一块大石头一样,紧紧的压在她的心口上,压的她喘不过气来,她想过无数种可能,关于江文恒和韩惠,万万想不到真相竟然是这样的。

    也幸好是这样,不然她要怎么去面对?

    到了家门口,张茉莉说道:“以后你别骗我。”说这话的时候张茉莉极其认真,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江文恒无奈的捏捏她的脸:“我没骗过你,只是没有提起的必要,毕竟是别人的私事,还有,成年人总要有自己的秘密,我是这样你也是。”

    张茉莉哼了一声:“什么秘密,我可一点秘密都没有。”在江文恒面前,她就像是隐形人一样。

    正房和厢房都是漆黑一片,院里的母鸡也进入了梦乡,江文恒开门后把钥匙随手放一边,张茉莉见状赶忙收了起来:“每次都乱放东西,改不掉的坏毛病。”

    江文恒没接她的话茬:“上次回你家大哥没在,明天我去找一下大哥,好久没见了。”

    张海洋?他们两个从小关系就好,没少联起手来欺负张茉莉,一听到江文恒提她哥,张茉莉撇撇嘴:“狐朋狗友,去吧去吧,我哥肯定乐意见你。”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