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因为周母他们都做好了周家人随时找上来的准备, 所以当某个下午周永富出现在他们面前时, 周母等人都不觉得惊讶。周永富不是一个人来的, 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妻子卢秀兰。面对两人,除了周母, 包括周立成都没搭理他们。
周母他们刚从工厂回来没多久,这会儿正在切豆腐。周母手里忙活着,态度很冷淡, 她随意指了指旁边的两张小矮凳, “你们坐吧。”
卢秀兰和周永富打量着他们这个地方, 看着被切好放在水盆里的一块块豆腐, 数量之多,不知要卖多少钱呢。他们都听自家儿子说了, 周母他们的这个摊子在城里很出名, 每天晚上都有好多人排着队去买, 一个晚上最少能赚五百块!
周永富咋舌,他给别人挑砖头一天也就两百来块, 肩膀却被压得都要变形了。但周母他们只需要舒舒服服坐在这里吹着风扇把豆腐切好,然后再煎一会儿,一晚上就能赚五百, 这钱赚得可真轻松!
周永富眼里闪过妒忌, 然后便爬上了算计。
他和卢秀兰一路过来, 早热得一身汗, 两人都在心里埋怨周母也不知道给他们倒杯水。不过想到此行目的,两人还是忍住了。周永富伸手把风扇拨了个方向, 想让风扇只对着自己吹。周桂玉刚想骂人,就见周立成把风扇重新拨回来,然后扔了把竹扇子给周永富。
周立成淡淡看他一眼,什么都没说。但眼里的凉意,一下子让周永富想起了年前他被周立成压在地上用菜刀把衣服削成条的事情。周永富心里一寒,没敢说什么,拿着扇子提着凳子往旁边挪了挪,下意识想离周立成远些。
“桂芝啊,”周永富摇着扇子,开始摆出一家老大的腔调,“从过年起,你就没回去看过妈一眼,闺女不是你这么当的,你眼里还有咱妈没有。”说着,周永富还别有深意地看了周桂玉一眼。
周桂玉正等着他呢,一个眼刀子甩过去,冷笑道:“看我做什么,我说了,除非你们周家死人,不然别找我!”
周永富停下扇子,生气地看着周桂玉,“别死啊死的!那是生你的亲妈,你知道你当年跟人私奔,妈和我们背后遭人说了多少闲话?”
“你们居然还怕人说闲话?”周桂玉觉得真不可思议,“当年你妈要逼着我嫁给打跑两个妻子的男人,人家在背后说你们狠心的闲话时,怎么没见你们半点害怕。”
周永富气地快速扇了两下扇子,瞪着周桂玉,“你嘴皮子从小就利索,我说不过你。”
卢秀兰跑出来打圆场,“好了,都是一家人,不吵架不吵架。”然后动作不算隐晦地碰了碰周永富胳膊,一副快叫他说的样子。
周永富生了几秒钟闷气,然后轻咳一声,对周母道:“这不是妈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么,今年妈上七十,我和你二弟的意思是得给妈庆贺一下。都是为人子女的,我和你二弟出钱出力,你们姐妹两个也得有所表示才行。”
一直没说话的周母忽然笑了,她放下手里切好的豆腐然后重新拿了一块,边切边笑:“这是要做大寿啊?”
周永富也跟着笑:“对,咱妈上七十嘛,别家老太太这个岁数都要大办一下,咱妈也不能落下。”
周母抬头看着周永富,“可是你们都忘了吗?八年前妈生日的头一天,我们在集上碰见,当时你和妈在买肉,看到我就跟我说,让我不用带孩子回去,说农村老太不兴过生日。”
周母说着,心中一股难受的酸意涌上了眼眶。八年前的事她记得那么清楚,实在因为当时的感觉太难受了。那天她其实是去买东西,准备第二天提去娘家的,可她没想到娘家人会那样对她,看她的眼神就好像在看打秋风的穷亲戚,生怕她上门蹭吃蹭喝。
她知道自己的娘家靠不住,可那时候她一个离了婚的,还带着两个孩子的女人,唯一能靠的也就是生她养她的娘家。尽管娘家对她不算好,可那是她生活周围唯一能乞求到帮助的地方了,所以她不能像回来的小妹一样,痛快利索地和娘家断掉联系。这么多年,其实娘家并没有给她什么帮助,相反还给她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回忆,但周母一直忍着,以便万一遇到无法渡过的难关时,娘家看在她多年的辛苦和血缘关系上拉她一把。可最终呢,他们没有,需要干活的时候让她回去,不需要的时候生怕她上门。在她回娘家哀求着借一点手术费时卖惨装穷,还落井下石一般,打上她小女儿的注意。
这哪里是亲人能做出来的事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仇人。这次之后,周母终于看明白了,这样的娘家就算你再如何忍让迁就,他们也不会有半点感恩愧疚,只会索取得更理所当然。
周永富被周母的话提醒,顿时讪讪,“之前家里情况不是不好么,妈是怕给我们压力所以才主动说不过生日的。”
“所以现在没有压力,有闲钱给妈过生日了?”周母看着周永富,语气满含讥讽,“过年买猪肉借的钱,都还清了?”
进门就被两个妹妹接二连三的讽刺,周永富哪里受得了,他的脸皮抽动两下,很想甩了手中的扇子,不过在卢秀兰捅了他一下后,到底还是止住了动作。
周永富唉声叹气道:“是大哥没用挣不了钱,这么多年也没法帮衬你们,你们姐妹俩怨怪我也是正常。不过妈年纪这么大了,谁也说不准之后会有个什么,所以这七十寿宴,咱们兄妹几个怎么也得给妈风风光光办了。我和你二弟都说了,大头我们出,你们意思意思就行,主要还是回去看看妈。”
周永富看向周桂玉,语重心长道:“小妹,妈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她嘴上骂你骂得厉害,但私下里经常念叨你,你就别再跟妈置气,这回趁着给妈做寿,回去跟妈和解了吧。”
周桂玉看着他那装模作样的样子直想呕吐,她道:“我还是那句话,除非周家——”
周永富总觉得周桂玉那话是在咒他们,因此赶紧打断她,“你怎么这么犟呢!你真要和我们老死不相往来?”
周桂玉不以为意地撇嘴,意思表达得很清楚,她就是要和周家老死不相往来。
周母倒像态度松动地问了一句:“寿宴的厨师请的是谁?”
周永富立即道:“是牛老三,就前头牛家村的那个。”
周母又问:“承包还是自己买菜?”
“当然是我们自己买了。”周永富说,“这些做厨的人都鸡贼,谁知道我们承包出去,他会昧下多少菜钱。”
“好。”周母道,“你们回去把人数计划好,菜单也拟好后,叫英才拿一份给我们。你和二弟买一半,我和桂玉买一半。”
“哪用得着这么麻烦。”周永富笑道,“这事儿我和你二弟还有你嫂子弟媳跑几趟就行了。”
卢秀兰忙不迭点头,附和道:“是啊桂芝,你们摆摊那么辛苦,哪有时间去劳累这个。”
周母很坚定道:“要么承包出去,要么各买一半,不然这寿宴我们就不回去了。”
周永富顿时有点急:“都是一家人,桂芝你难道还怕我们占你便宜不成!”
周母凉凉地看着周永富,“你心里打什么算盘我很清楚,别给我说一家人那一套,对我已经不管用了。要么送单子过来,要么现在就走。”
“行啊你周桂芝!”周永富豁地起身,怒指着周母,“挣了点钱腰杆子硬了,连娘家大哥都瞧不上了!”
一直闷头切豆腐的周立成举起手中的刀,划向周永富伸到周母面前的手指,吓得周永富立马缩回去,抱着自己的手指心有余悸。
周母道:“大哥你贵人事忙,我就不留你了,周日下午没见到菜单,我就不回去了。”
周永富恶狠狠道:“你就不怕这里的人说你不孝?”
周母一点不在意道:“随便你说去,要不要我给你买个大喇叭?”
周永富被周母这毫无顾忌的态度气得一个倒仰,但是他现在还真拿周母没办法,只能跺跺脚,不甘心地摔门走了。
周桂玉看着弹来弹去的木门,啐道:“把门摔坏了一定叫你赔钱!”
周立成跑去把门关上,然后打开冰箱,把放在里面的西瓜拿出来,切开装在盘子里端到几人旁边。
“还好我藏得快!”周桂玉说。
刚才周永富来时,他们正准备切西瓜,听到周永富的声音后,周桂玉赶紧把西瓜放进冰箱,一点也不想给那种人吃。周桂玉拿了一块西瓜,咬了一口后只觉浑身舒坦,因周永富生出的郁气都被入口的凉气给驱散了,然后她问周母:“姐,你真回去啊?”
“回去吧。”周母道,“今年过了,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在这个县城了。”
原先周母想的是在县城买一套房子,但周家人的出现告诉她,只要她还生活在这个城市,周家人随时都可以找上门来,她不想没完没了地去应付周家人。周立成已经说了要到京市去开餐厅,明年六月周莉亚高考,她也打算到京市读大学,所以如果不出意外,明年这个时候,他们一家子应该都在京市生活了。
而只要去了京市,周母有预感,她以后应该会很少回来,或者说可能不再回来,毕竟这里并没有什么值得她留恋的人或事。就趁着这一次,和周家彻底划清关系吧。
……
周永富当天走的时候很气,可周日下午的时候,还是叫返校的周英才送了一份拟好的菜单过来。那时候只有周立成在家切豆腐,小客厅里几乎堆满了装豆腐的水盆,周英才无处下脚,他用眼神在屋子里搜寻了一圈,见没什么东西能拿的,就撇着嘴走了。
周立成无语地关上门,看了一眼菜单,这上面除了各项食材,还有酒水,需要回礼的礼包,以及晚上燃放的烟花,杂七杂八的。然后他拿起电话,联系马老板。
马老板开餐馆几十年,自然有熟识靠谱的进货渠道。马老板听说周立成准备买一些食材带回村做寿宴,立即热情地说:“这事儿交给我就行,到时候给你送到你家吗?”
“不用。”周立成道,“只需麻烦您帮我联系好,到时候我自己开车去装货就行。”
“好嘞!小周兄弟你放心,食材绝对保证新鲜,酒水也是出厂价。”
周立成谢过马老板,面对马老板的是家里谁要办宴席的询问,周立成道:“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罢了。”
周母他们回来后看到菜单,都是讥讽一笑。周桂玉道:“他不会把多的那一半划过来叫我们准备吧?”
周母道:“反正都是我们送,到时候问问厨师,多了又拉回来我们自己吃就是。”
周桂玉笑道:“对哦,反正每天立成除了给我们,还要给王先生他们准备午饭,可以隔两天不去菜市场。”
“立成你的手,今天感觉还好吗?”周母问了一句。
其实莫说给王先生他们,一开始周立成说要给周母等人做饭时,他们也是不赞同的,都担心他的右手受不了。不过在看过周立成处理食材时行云流水、完全游刃有余的过程后,就没再阻止了。不过周母不放心,每天依旧会问一句,叫周立成量力而为,如果手不舒服就要立即停下。
周立成的右手手指快速又灵活地动了动,他道:“没事的。”
有心火在身,又有精心准备的食疗辅助,他的手近一段时间其实在以常人想象不到的速度愈合好转,周立成觉得他的手现在已经可以取钢钉了。不过周母肯定不放心,所以周立成目前也没提。
……
周老太七十大寿那天,恰好是周日,学生都放假的时候。不过宴席所需要的食材,需要在周六一早就送过去。
这天早上,周母他们照样被早餐的香气叫醒。周莉亚今天也休息,她揉着眼睛开门出来,先扒在门框上深深地嗅了一口,一脸沉醉道:“啊!又可以吃到我哥做的早餐了,好幸福啊!”
周立成正在热锅烧油,他回头看了妹妹一眼,笑道:“吃我做的早餐幸福,天天给你送到学校的午饭不幸福啊?”
“午饭更幸福!”周莉亚走出来,看了眼桌上已经摆放好的鸡蛋卷饼和泡菜,周莉亚没忍住,用筷子夹了根萝卜吃,她凑到周立成旁边,“这个做的什么呀?”
“凉拌莴笋丝。”周立成道。
在他的左手边,放着一个深肚子大碗,里面放着切好的莴笋丝。莴笋丝事先已经被盐腌过一会儿,去除了多余的水分。在莴笋丝的最中央还堆着少许葱姜蒜,剁碎的小米辣以及花椒粒,中间还混着几粒捣碎的花生米,还有一小勺干的辣椒面。周立成把油烧热后,又冷却了一会儿,然后就将油泼到了那一堆调料上面。热油与食材甫一接触,便发出了滋滋的声响,油温正好,既不会让食材焦糊,又保证食材的香味能被油温彻底催发。
滋滋的声响渐歇,周立成拿起旁边调制好的酱汁淋上去,然后快速搅拌,上桌前加了一点香菜碎和芝麻,顿时将貌不惊人的凉拌莴笋丝提升了一个档次。
已经洗漱好的周母过来帮着端菜,顺便催周莉亚去洗漱。
“好饿啊!”
周莉亚嚷着,飞去跑去刷牙洗脸,等她洗漱好,周母他们已经开始吃了。
今天早上的主食是玉米稀饭,周莉亚捧着碗喝了一口,米粒软烂,已经沾上了玉米的甜香。周莉亚嚼了两下,玉米特有的甘甜汁液便在齿间爆开,那甜味十分醇正,不会发腻,又不会像某些玉米一样甜味寡淡不足,香香甜甜的,味道正好。
周莉亚浮夸地闭上眼,呜呜道:“能吃上这么好吃的玉米稀饭,真的好幸福!”
“这丫头……”
周立成他们忍俊不禁,周母给她夹了个鸡蛋卷饼,催道:“快吃,凉了味道不好吃。”
周莉亚唔唔点头,咬了一口鸡蛋卷饼,然后立即冲周立成竖起大拇指:“哥!那句话我都说累了!”
“哈哈!”周桂玉笑着帮她补充,“好吃?”
周莉亚拼命点头,嗷呜一下又咬了一口,只觉满口细滑,表皮不见一点起焦的地方,满满的葱香都被裹在了鸡蛋里面,又嫩又香!好吃得不得了!
几口吃掉一个鸡蛋卷饼,周莉亚又喝了一口玉米稀饭,满足地眯了眯眼后,才把筷子伸向还没尝过的凉拌莴笋丝。
莴笋丝是周立成手工切的,因为要保证能吃出莴笋丝脆嫩的口感,所以并不一定要多细,而是看上去有点点粗。去除过水分的莴笋丝,吃起来没有多余的汁水,上面染着调料丰富的红油汤汁,一口下去,就像有人在舌尖点了一把小火,灼得舌尖轻微刺痛。但辣味的香、花椒的麻,调味料的鲜咸,很轻易地便将这点刺痛掩盖过去,让人瞬间将它忽略。然后忍不住再一口,再感受着那刺痛的跳动,然后再次忽略它……真是一个被反复折磨却又让人始终欲罢不能的过程。
待吃完这顿早餐,所有人的额头都微微冒汗,也不知是因天热吃饭吃出来的,还是被辣椒辣出来的。
吃饱喝足,收拾了厨房,众人开始装扮自己。装扮好后,陈飞鹏骑着周立成去电动车行租回来的电动三轮,载着周立成他们往各个市场开去。食材、礼包烟花等已经订好了,去只管拿货装车。等他们开着车从县城回到清河村时,也才早上九点的样子。
周桂玉的态度很坚持,她不会回周家,所以她先在周母家待着,等陈飞鹏帮着把东西送过去后再回来陪她,小俩口中午在周母这里自己做饭吃,午饭后再去接周母几个,一起回县城。
周母娘家在坪山村,这几年她来这里的次数一年比一年少,周立成和周莉亚则一年也不一定来一次,以前两人也来得勤,但都是去帮周永富他们干农活的,那些年他们在自家干的活,都没在周家这里干得多。
村子里每逢谁家要办事了,那两天总是格外热闹。村头的小茶馆里这会儿已经坐了一些闲聊的人,看到周母带着孩子回来,都笑着和她打招呼,周立成两个也在周母的示意下叫了人。
有人问周母:“你儿子的手没事了吧?”
周母道:“没事了,已经动过手术了。”
“哦哦,你妈给的钱?”
“不是,我找别人借的。”
“哦……没事就好,钱慢慢还,俩孩子大了,你也要熬出头了。”
“是这个理。”
闲聊几句,车子离开村头,村民们看到车子远去后,顿时说起了周家的八卦。
“桂芝真不容易,年前我看她跪在周老太门前哭,周老太真狠心啊!桂芝都要哭死了也不出来看一眼。”
“对,做事太绝了,这是自家闺女,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你也不能真把人当水啊。”
“周永富也是个狠的,他工钱多高啊,我儿子说桂芝来的头两天,他才结了三万多块的工钱,转头却对自家妹子哭穷。”
“我要是桂芝我就不回来,你看她还巴巴地送一车的东西,也是个傻的。”
“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周母并不知道背后的议论,车子一路开进村子里,最后来到一栋两层小楼前。小楼修得很漂亮,墙外贴着白色的瓷砖,二楼还有个阳台,上面养着几盆花。周母记得,修这栋楼的时候,她还回来帮了半个月的忙,结果半分工钱都没拿到。
当时周永富和周老太都是那句话:“一家人你帮我我帮你都是应该的,计较钱反而冷落了亲情。”
周母至今都还能想到当时的委屈和憋屈,周母在心里骂了一声该!是她自作自受。好在现在她不会再那么傻。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才是最有保障的。
作者有话要说:
像周家这样的人,直接不搭理是不行的,周母需要学妹妹一样,把狠绝的态度摆出来,周家人知道再也捏不动周母这颗软柿子后,自然会消停。
狸夫人扔了1个地雷
鱼儿扔了1个地雷
梦回唐朝扔了1个地雷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