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回到明初搞慈善 > 第043章

第043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阳光洒满大地, 冬日难得有个好天气,这个冬天总是天阴, 寒风湿冷, 要冷到骨子里头去, 庄子里的人正想着干完了活坐到广场里,好好的晒个太阳, 最好把床褥也弄出来晒一晒, 南方潮湿, 总觉得被子也是**的。

    只是刚上工还没有半个时辰, 就有敲锣的敲响了铜锣, 回荡在广场上。

    “你们听说了吗?今天有演练, 我们都能去看。”

    “甚演练?”

    “就是新来的那伙人,领头姓陈的那个,带了百二十的兄弟来,跟咱们这边的人演练呢!”

    “就是对打,但不许碰要害,倒地了就不能再爬起来,武器就是木棍,看谁更厉害。”

    “那我可得去看看!”

    “头回碰到这么厉害的事!”

    林渊也正坐在高处的山坡看,姜桂坐在他身旁。

    至于朱元璋和陈柏松, 则是分别指挥一百人对战。

    虽然只有一百人, 但在双方人数差不多的情况下,林渊也想看看那边更厉害。

    姜桂看着下头的人,嘴里嚼着炒好加盐的黄豆, 问林渊:“你看哪边能赢?”

    林渊说:“看下去就知道了。”

    朱元璋此时也只是一个刚二十的小伙子,也没打过什么仗,带领打仗除了小部分的理论知识以外,更多的还是实战训练,他所经历的实战训练也只有那么一两次,还都是小型对战,说不定跟两个村子打群架差不了多少。

    但陈柏松不同,他能活下来,靠的就是跟不同的流匪和土匪寨子对战,他没什么理论知识,甚至识字都不多,可是经验丰富。

    林渊越看,越觉得朱元璋还需要学习。

    历史上朱元璋刚开始当的只是一个小兵,每次战役都冲在最前方,身先士卒。

    他所有的经验和对战争的决策,都来自于一次又一次跟鬼门关擦肩而过的经历。

    其实林渊也想过,朱元璋或许有一天不会愿意屈居人下,或许终有一日自立门户。

    但是林渊并不想因此就永远不提拔朱元璋,或者直接杀了他。

    他本来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从来到这里开始,他最先想的是保命。

    没有万贯家财,只是想有个栖身之所,能够照顾原主的家人。

    后来就想让庄子能够良心发展,自给自足。

    现在是觉得大势所趋,庄子如今有了千余人,有粮有钱——虽然是假玉石,怎么看都是块容易吃的香馍馍,他就觉得需要壮大自己的力量,用以保护自己,让庄子里的人都能活下去。

    林渊低下头,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生出了野心。

    可是几个男人没有野心呢?

    林渊握紧了拳头。

    有野心从来不是错误,错的是有野心,却没有足够与野心匹配的智力。

    林渊揉了揉脖子,继续看着下面的战局,他想,他从踏出第一步起,就做好了走进乱局的准备。

    最后的结果无论如何,他都可以接受。

    让他带人去投靠红巾军?那不现实,红巾军的问题在于内部矛盾,郭子兴和孙德崖他们内部斗得就厉害。

    他叫刀哥杨子安李大他们跟张士诚去兴化,目的就是张士诚了解兴化,跟底层盐民交好,刀哥他们也能借此打入盐民内部,在韩山童他们造反的时候也从盐民内部策反,到时候里应外合,拿下兴化难度不大。

    之所以没有跟张士诚交底,原因还是信不过。

    他信的过刀哥,也信得过杨子安还有李大。

    刀哥为人莽撞,但有兄弟义气,这是难得的个人魅力,跟盐民们称兄道弟不是问题,别说六七个月混熟,估计六七月都够他结交几百个义兄弟了。

    杨子安有头脑,义兄弟几个里,杨子安是最清醒的,他能分析利弊,还识字懂道理,关键时刻杨子安才是压轴的那个。

    至于李大……这完全是害怕他们几个人手不够,而且李大的老婆还在庄子里。

    张士诚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领路人罢了。

    而且张士诚的兄弟们也还在庄子。

    至于陈友谅,林渊从一开始就没考虑过这个人,陈友谅是个独夫,称孤道寡之人,在战术领域和朱元璋类似,都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典型,但是他的运气没有朱元璋好。

    有野心,有头脑,但是多疑,信不过任何人,如果他投靠陈友谅,陈友谅最后又当了皇帝。

    林渊摸摸自己的脖子。

    估计他这颗项上人头就不保了,刀哥他们就更别提了。

    当今之计,先走一步看一步。

    拥有保护自己的武装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快结束了。”姜桂在一旁说。

    林渊集中注意力,盯着下方的战局。

    陈柏松那边赢了,意料之中。

    朱元璋其实指挥的很好了,但是一边是普通人出身,一边是匪徒出身,双方战力完全不同。

    再加上陈柏松指挥的并不差,朱元璋落败并不奇怪。

    毕竟现在的朱元璋还没有经历战争的洗礼。

    赢的一方今天可以加餐吃肉。

    林渊下去的时候正好看到朱元璋坐在旁边,他低着头,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怎么了?”林渊也席地而坐,看着旁边陈柏松他们那些人在兴奋的欢呼雀跃。

    朱元璋抬起头,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笑:“没什么,输了就是输了。”

    林渊问:“输在哪儿?”

    朱元璋一愣:“刚刚不该分小队突侧翼?”

    ……好像挺对的……不对!

    林渊说道:“你只是缺少经验,陈柏松他们原本就是靠这个维生,我们剿匪也只剿过那么一两次,不如他们也很正常,而且对战看的不止是指挥的人,还得看士兵的能力。”

    “对吧?”

    朱元璋点头:“东家说得有理。”

    林渊拍拍他的肩膀:“别泄气。”

    朱元璋看向林渊,他问:“东家,您这脾气是天生的?”

    林渊问:“什么脾气?”

    朱元璋笑道:“就没见您发脾气的样子。”

    他刚刚还以为林渊要斥责自己呢。

    林渊反应过来了,笑道:“我发什么脾气?没什么可生气的。”

    朱元璋:“我输了您也不生气?”

    林渊:“现在输,总比以后真的上战场输了好吧?”

    朱元璋小声问:“您叫刀哥他们去兴化的时候我就想问了,您是不是准备……拿下兴化?”

    林渊知道也瞒不过朱元璋,朱元璋聪明,会为人,会处事,瞒也瞒不过去,只说:“确实是这个想法。”

    林渊问他:“你是不是想问我为何不叫你去?”

    朱元璋:“果然瞒不过东家,但我也知道,东家还信不过我。”

    林渊摇头:“不是信不过你,是知晓这事的人越少越好,连刀哥他们都是临走之前我才嘱咐的,他们走了,庄子里也得有人才行。”

    不管朱元璋信不信,至少这个时候他不能面露疑惑。

    他点头说道:“东家一片苦心。”

    林渊冲他说:“你如今也是营长了,手底下管着二百多号人,别的我也不多说什么,信与不信,你自己琢磨吧。”

    “我先过去了。”林渊冲他说。

    朱元璋点头:“您去吧。”

    跟朱元璋那边的士气低迷相比,陈柏松这边的人就显得兴奋多了,他们知道奖励是肉以后,表情都变得生动了起来,围在陈柏松旁边,商量着分到的肉是直接吃光还是留一部分下来。

    林渊一过来,这群匪徒就挪开——他们已经听说了林渊是神仙下凡这件事。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信起来挺快的,林渊觉得这里面肯定有陈柏松推波助澜的手笔。

    “赢了不高兴?”林渊问没什么表情的陈柏松。

    陈柏松却说:“胜之不武。”

    林渊笑了:“再过几年,你怕是就胜不了了。”

    陈柏松转头看向林渊,双目有神,如狼似虎,眼底像是冒着精光:“少爷小看我?”

    林渊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说:“不曾小看,随后一说罢了。”

    陈柏松这才收敛的了目光。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

    “你觉得朱元璋如何?”林渊问道。

    陈柏松沉思片刻后说:“有勇有谋,敢战,进退皆可,假以时日,不失为一名猛将。”

    林渊听他说的这么专业,奇怪的看着他。

    陈柏松发现了林渊的目光后问:“少爷为何这般看我?”

    林渊:“你这些话从哪儿学的?”

    陈柏松被揭穿,坦然的承认道:“我那寨子里有个读书人,他就是这么说我的。”

    林渊松了口气,他就说嘛,陈柏松会的字都不多,还是个土匪头头,能这么夸人?

    林渊说道:“你有空的时候,就多去跟朱元璋聊聊,你们俩多交流一下,互相学学。”

    陈柏松也不是个骄傲自大的人,刚刚对战的时候自然能发现朱元璋的好处,现在听林渊一说,点头应道:“好。”

    “争取把现有的一千多人全部练起来。”林渊说,“开春的时候,我会组织一场拉练。”

    陈柏松问道:“甚是拉练?”

    林渊:“就是野外训练,除了武器以外什么都不能带。”

    陈柏松半懂不懂,一脸懵逼的点头答应。

    一千人的拉练,自然只能往深山老林里走,除了锻炼身体以外,更重要的是锻炼心态,如果遇到流匪和山寨,正好可以拿来练手。

    可谓是一举多得。

    来回有个半个月就差不多了。

    ——

    “这儿就是兴化啊。”李从戎看着眼前的城墙,不经感叹道,“果然是大城,就是跟坞城不同。”

    李大在旁边说:“坞城多小啊。”

    张九四在一旁说:“我们先进去吧。”

    因为穿着打扮干净整洁,加上他们还给守城的兵拿了些银子,嘴上说着投奔亲戚,进城倒是不难。

    元朝的人口迁移很方便,除了商户需要路引之外,普通平民南来北往没什么限制。

    张九四先带着他们找了一家便宜的客栈,才说道:“我那些兄弟们都在盐场外头,现在肯定在干活,我们等天黑后再去找他们。”

    “行。”李从戎答应道,“不过我看这兴化确实不错。”

    路上行人熙熙攘攘,商贩小摊热闹非凡,城里的富户住的是大宅子,门口还挂着灯笼。

    坞城是个偏远小城,人口本来就少,就是最热闹的时候也及不上兴化的十之一二。

    张九四说道:“这也只是有钱老爷们住的地方。”

    兴化穷富分明,盐民们连饭都吃不饱,富户老爷们却富得流油。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兴化的真实写照。

    一时是盐民,一世是盐民。

    世代都翻不了身。

    天色渐晚,张九四就带着李从戎他们去了盐民们住的地方,没了雕梁画栋的大宅,入目就是低矮的平屋,进出的人衣衫单薄,在冬季根本无法保暖,他们行路匆匆,每个都面带苦色。

    “赵大哥。”张九四敲响了一家房门,破旧的木门早就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了。

    里头的人喊话问道:“谁啊!”

    张九四压低声音:“是我,张九四。”

    里头的人这才来开门。

    木门打开之后,出现在李从戎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汉子,但两鬓已经花白,佝偻着腰,形容枯木,脸上褶皱很深,皮肤松弛黑瘦:“张九四?你还活着?”

    张九四说:“赵大哥,先叫我们进去吧,外头不方便说话。”

    赵大哥这是也才反应过来,打开门叫他们进去。

    眼见着失踪这么久的张九四带着三个自己从未见过的人过来,赵大哥的表情有些疑惑。

    张九四选他也是有原因的,因这赵大哥是个光棍,无父无母,也没有妻儿,独自过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以也不担心家里有旁人,且他除了跟张九四交好以外,也没有别的知交好友。

    张九四同他混熟,也是因为张九四当初帮扶过他,在他没粮的时候给他送过粮。

    算得上是救命之恩了。

    “他们都说,你带着人跑了。”赵大哥坐在床边,这屋子很小,只有一张桌子,一个破烂木柜和一张床,他招呼张九四他们过来坐,“盐都们说,你肯定已经死在外头了。”

    张九四表情复杂:“我还没死呢。”

    赵大哥笑道:“我也知道你命硬,肯定死不了,说吧,你这回回来是为了什么事?”

    张九四:“先不说这个,我先叫你认识认识他们。”

    张九四把李从戎他们介绍了一遍,这才问:“如今盐民们如何?”

    赵大哥叹了口气,捶捶自己的腿:“还能如何?还是老样子,总归是干再多的活也吃不饱。”

    张九四听到这个就来气:“一群狗仗人势的东西!一副黑心肠。”

    赵大哥苦笑:“又能如何呢?还不是只能忍着?”

    张九四记起自己来的目的,连忙说:“赵大哥,我正是为了此事回来!我上回走,就是探路去了,南边有个活菩萨下凡,但凡是跟着他的,都能吃饱穿暖,日常除了干些活以外,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用担心生计。”

    “他叫我来,就是听说还有许多与我相同的兄弟们正在受苦,叫我带他们一同回去。”张九四挺着胸脯说:“赵大哥,你信不过别人,还能信不过我吗?”

    赵大哥狐疑道:“真有这么好的人?这么好的事?”

    李大连忙说:“他没说错呢!我们东家乃是善神下凡!”

    赵大哥:“善神?”

    这啥神仙,没听说过啊。

    李大就把庄子里流传的那些话给说了一遍,还讲了一些实例。

    包括东家是怎么收留流民的,是怎么纠结被山寨抓去的普通百姓的,是怎么爱护弱小的。

    就差没把林渊说成是十项全能的超人。

    这把一直待在盐场的赵大哥唬的一愣一愣的。

    他看向张九四,张九四也赞同的点头,表示李大说的都是真的。

    “没有一句虚言?”赵大哥最后问了一句。

    张九四连忙说:“若有一句虚言,便叫我天打雷劈。”

    赵大哥愣了许久,大喜大悲:“天老爷,世上竟还有这样的人,果真是神仙下凡。”

    “若是要走,人太多了恐不好走啊。”

    杨子安这时说道:“东家临走前嘱咐我,叫我们先停留下来,待他传信过来。”

    赵大哥和张九四同时问:“什么信?”

    杨子安欲盖弥彰地说:“东家自是仙人下凡,自然有仙人的手段,哪里是能随便告诉我们的?东家说了,待到明年五月,自然会出大变故,这变故就是我们的机会。”

    “他叫我们此时来,就是叫盐民们安心,说不定到那时,他们不用离开家乡,也能过上好日子。”

    赵大哥和张九四都是一脸懵逼。

    “你们且等着吧。”杨子安若虚若实的说。

    杨子安当然也不是空口说话,林渊告诉了他几件比较出名的变故,都是还没有发生的事,他只需要口若悬河的那么一说,信的人自然就信了。

    很快,盐民中间就有了传言,而且越传越广。

    说南边有个神仙下凡,生来就是菩萨心肠,他的手指向哪里,哪里的土地就能变得肥沃,他的目光看向哪里,哪里的百姓就能得到安宁,他嘴里喷出的气都能叫人心神舒畅。

    而这个神仙现在发现他们这些盐民在这里受苦了,所以先救出了张九四——因为张九四是个讲究义气,又善良大方的人,他觉得张九四是个值得救的人,自然就觉得盐民们也值得救。

    所以就派人来了。

    而且这神仙很为他们着想啊。

    为了让他们能够在自己一直生活的土地上过上好日子,所以就施法,叫今年五月发生一件大事,这样他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什么大事?这是天机,怎么能泄露呢?

    至于他派来的人泄露出来的天机——那都是小事,就是为了给盐民们提醒,所以活神仙才耗费寿数叫人泄露出来,就是为了叫他们放心。

    盐民们全都信了。

    他们的生活太无望了,现在有这么一点寄托,自然就没一个落下不信的。

    “二弟,那些真是四弟跟你说的?这么准?”李从戎现在也迷糊的,他也开始信了。

    杨子安自己也很震惊,他自己刚开始也是将信将疑,结果林渊说的全部都应验了,他也觉得林渊或许……说不定……是真的有奇特之处,说不定能通神?

    不仅盐民信,还有不少普通百姓也信。

    不过他们信的不一样,杨子安跟他们说的也跟盐民们不同。

    百姓们信林渊,觉得信他就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他们还给林渊起了个名号“南菩萨”。

    因为林渊在南边。

    如果他们知道林渊是北方人的话,估计就是“北菩萨”了。

    林渊也没预料到杨子安有能力把盐民和普通百姓都发展成信徒。

    他成了信徒们的信仰。

    盐民们私下闲聊,话题都变了:

    “这才一月呢,还有四个月。”

    “不晓得是什么大事,等的心焦。”

    “现如今盐督们怎么吼我,我都能忍下来了,再等等就好,再等等,我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也有人问:“那南菩萨就那么神?”

    “可神了,你不知道,他派来的人掐指一算,就没有不准的,跟江湖骗子不同。”

    “再说了,张九四什么人?他可不会骗我们,他也说了,那南菩萨是神仙人物,他带过去的人,现在都好吃好喝着呢,活也不多”

    因为有张九四,再加上杨子安的“预言”能力,盐民和百姓们就特别信。

    甚至还有人用泥给林渊捏了一个神像,每天还要贡些清水和吃食。

    后来传得越来越离谱,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连兴化的富户都有人开始信了。

    尤其是女眷们。

    因为有人说南菩萨可以保佑生子,而且还能一举得男。

    尤其是真有一个女信徒刚信教一个月就生产了,不仅生的快,还真是个男婴。

    信的人就更多了。

    生的不顺,不是男婴,那肯定是信的不够虔诚,肯定不是南菩萨的问题。

    那不然怎么别人就行,你不行呢?

    女眷们信完,男主人们也开始将信将疑了。

    这时候又有人说,南菩萨是万能神,能保佑风调雨顺,土地肥沃。

    农户们就开始信了。

    等兴化的官员们发现的时候,这股风已经吹遍了整个泰州,不仅仅是兴化了。

    作者有话要说: 林渊:“???”

    感谢 不明真相的吃瓜吃面吃、dongwait、萌火、莽妖 的地雷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